乐黛云:与美好的中国文学一路同行
2022-03-22潘彩霞
潘彩霞
70年前,乐黛云成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最年轻的助教。70年后的今天,身为北大中文系“90后”教授的她仍然有做不完的计划。“我最大的愿望是把美好的中国文学带到世界各地。”
执教几十年,她影响了一代代年轻人。她说:“生活的道路有千万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却只是其中之一,转化的关键是选择。”选择文学,选择北大,选择教育。从17岁北上求学,到50岁赴美进修,再到成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为了心中的“中国梦”,她矢志不渝。
1931年,乐黛云出生于贵阳,因父亲是英文教师,她从小熟读外国文学。中学时,她读到屠格涅夫的《前夜》,女主人公叶琳娜的人生故事,让她在心底埋下了革命的种子。
17岁的乐黛云报考大学时,出于对西方文学的热爱,她填报的都是外文专业。后来,她陆续收到四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本是好事,不料,家里却因此掀起一场风波。
四所大学中,乐黛云选择了北京大学,因为她一心一意要参加革命,而北大,是她心目中最开放的大学。但她的父亲坚决反对:时局动荡,怎能让一个17岁的女孩子出去乱闯。经过乐黛云的多次恳求、抗争,父亲最后只勉强同意她去南京的中央大学。然而,母亲悄悄支持了乐黛云,出发时,多给了她一些钱财,默许她到武汉后改道前往北大。
1948年秋天,乐黛云来到武汉,和其他学生在颠簸的大卡车上高唱着“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一道北上。终于看到北京古老的城楼时,她兴奋地挥起了手。
令人意外的是,期盼入学外文系的乐黛云被录取到了中文系。原来,中文系教授沈从文看了她的入学考试作文,觉得她“才诗并茂,应该学中文”。
阴差阳错进入中文系的乐黛云,很快就被老师们的博学高雅、非凡气度深深吸引。沈从文教授一字一句仔细修改学生的作文,每次得到他的表扬,乐黛云都像过节一样激动。教现代文学的废名先生又是不同风格,讲课时,他常沉浸在自己的遐想中。乐黛云坐在教室第一排,盯着他“古奇”的面容,仿佛产生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应’和‘共鸣’”。
不按部就班,不墨守成规。乐黛云感受着自由的学术氛围,这样的环境也深深影响着她日后的治学态度。
在北大,乐黛云学习俄语,加入社团,排演话剧,校园中总能看到她活力四射的身影。在澎湃激情的驱使下,乐黛云开始拿起笔来写作,她的小说评论陆续发表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活着就要轰轰烈烈,读过小说《库页岛的早晨》后,她写下“生活应该燃烧起火焰,而不只是冒烟”!
1952年,乐黛云大学毕业后留校,怀揣梦想投身工作。她拜文学大家王瑶先生为师,将中国现代文学史定为研究方向。
那时研究现代文学史“风险”很大,王瑶曾劝她:“搞现代史研究是非常困难的,有些事还没有结论,有些貌似有定论,却还没有经过历史的检验。何不去学古典文学呢?”乐黛云反问:“您怎么放下中古文学来做现代文学史研究?”师生相视一笑。
乐黛云喜欢这门具有活力和挑战的学科,教学之余,她花大量时间研究鲁迅、茅盾、郭沫若等的作品。几年后,她撰写的《现代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轮廓》在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文艺杂志《文艺学习》上连载。因成绩卓著,她被学校授予“向科学进军模范”“读书标兵”等荣誉。
正踌躇满志时,政治风暴降临,她的正常生活工作都被打断。但文学给了她力量,悲伤时,她默念伏契克的话:“我爱生活,并且为它而战斗……”
经历磨难后,乐黛云又重回北大,这时的她更加坚信:“文学不只是可有可无的个人消遣品,不只是逃避个人忧患的避难所,不只是驰骋个人想象的跑马场,更不只是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是对重构人类精神世界,再造人类精神文明,负有重大历史使命的责任承担者。”
20世纪70年代,北京大学招收了一些欧美留学生,乐黛云能讲英文,又一向“胆大”,便被派去给留学生讲授现代文学课。
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乐黛云下功夫研究西方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她惊奇地发现,王国维、鲁迅、茅盾等大家都曾在思想上受到尼采的影响。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上世纪80年代初,她发表了《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一文,这篇文章引起学术界强烈反响,也引起留学生薇娜·舒衡哲的关注。舒衡哲是一位年轻的历史学家,在她的推荐下,乐黛云受邀前往哈佛燕京学社进修一年。机缘巧合,她踏进了比较文学的大门。
知天命之年,乐黛云赴美留学。临行时,国内较早提出比较文学想法的杨周翰教授对她说:“研究外国文学的人一定要有一个中国人的灵魂,要用中国人的眼光、视野和灵魂去研究。”
牢记着这番话,在哈佛燕京学社,乐黛云选的所有课程都与比较文学相关。她刻苦攻读,用录音机将课上听不懂的内容录下来,一个字一个字弄懂。一年的学习时间转眼就要结束了,恰在此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邀请她担任客座研究员,她决定继续留美学习。那段时间,她完成了英文著作《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和《面向风暴》,这两本书在美国出版后,她声名渐起。这时,国内也开始出现关于乐黛云不再回国的传言。
然而,1984年,乐黛云毅然返回中国,她说:“我必须回到这里,正如自由的鱼儿总要回到赋予它生命的源头。我只能从这里再出发,再向前!”
回国后,乐黛云想继续钻研比较文学。可当时,这一学科被人“看不起”,有人说她“中国文学不通,外国文学半拉子,所以搞比较文学”。乐黛云却有着一贯的热情和坚定,恰在此时,深圳大学向她伸出橄榄枝。
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在深圳大学成立。乐黛云在这里承担着“马前卒”的工作,将学者们团结在比较文学周围,她笑言自己是“拉大旗作虎皮”。学会组建第一届比较文学讲习班时,有200多名青年教師参与,后来,他们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领域的“黄埔一期”。
不久后,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乐黛云担任所长。乐黛云下定决心要做出实绩,竭尽所能“为中国培养人才”。她心无旁骛投身教学,在北京大学开设了“比较文学原理”“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小说分析”等课程,相比之前传统的知识讲授,她的课堂令学生们感到耳目一新。
在北大讲台上,她旁征博引激情昂扬,举止优雅又不失豪放,声音柔婉又不失力量,以文学魅力和个人魅力吸引着莘莘学子。一次,因为听课的学生太多,连窗台上都坐满了人,她不得不把课堂搬到可以容纳八百人的大礼堂。
她全身心投入工作,学术专著也随之诞生。1987年,乐黛云的《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出版,季羡林亲自作序,并赞叹“如入宝山,不知道捡哪一块为好”。
在乐黛云主持下,短短几年间,中国比较文学相关专著便出版了数百部,在国内比较文学研究沉寂多年后,她开风气之先,成为这一领域的拓荒者。硕士点创立了,博士点创立了,中国比较文学的星火已燎原。在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年会上,乐黛云置身于人群之中,素衣短发,笑容温和。她自信发声,讲述着中国文学的美好。
从青丝到白发,未名湖见证了她的坚韧与奉献。如今,位于北京大学燕南园的乐黛云的家里,常常高朋满座,充满笑语。鲐背之年,她青春仍在,热情依旧。
156350051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