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雪松在抗战期间的激情岁月

2022-03-21刘永加

文史春秋 2022年11期
关键词:绥德雪松

● 刘永加

丁雪松(1918—201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女大使。抗战期间,她曾在延安度过8 年激情燃烧的岁月,使自己的人生得到锤炼与升华。

抗大磨炼了意志

丁雪松,四川巴县(今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人,早年因父亲去世,家境十分困难。但是她一心向上,坚持求学,先后在木洞镇福音堂、重庆文德女中读书,成绩一直十分优异。1932 年,她考入四川省立女子职业学校,毕业后考进重庆平民银行任职员。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丁雪松悲愤不已,发出爱国抗敌的呼吁,积极投身重庆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

1936 年7 月,丁雪松团结了一批进步职业青年,参与建立重庆职业青年救国联合会,她分管宣传工作,在职业青年救国联合会开办的平民夜校中担任教员,教授学员知识技能。1937 年8 月,重庆妇女界救国联合会成立,丁雪松当选常委,分管组织工作。同年12 月,她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 年1 月,党组织安排她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延安,古称肤施、延州,1937 年1 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从此这座古老的山城,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红色首都、仁人志士和进步青年向往的圣地。

丁雪松来到延安后,被分配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学习,开启了她全新的人生,由一个银行职员变成一名女兵,这一年丁雪松年仅19 岁。

抗大,1936 年6 月在陕北瓦窑堡成立,毛泽东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为抗大制定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还亲自为学员讲课。当时大批知识青年涌入延安,抗大急需干部,丁雪松德才兼备,组织任命她为抗大女生大队一队队长。

丁雪松在抗大开始了她的工作学习生涯,她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学到了党的理论知识、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更重要的是她的革命意志得到了锤炼。丁雪松和其他女同学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生活后,褪去了女孩子的娇气,以顽强的意志力投身到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去。劳动课是她们的必修课,小到帮厨、洗菜、切菜等,她们干得十分积极;大到上山砍柴、背柴等,她们同样干得很起劲。

1938 年深秋,为解决御冬难题,抗大女生大队发动学员到7000 米外的山上去砍柴并背回来。头一天晚上,丁雪松对自己所属的小队作了全面动员,第二天一早,大家一路唱着歌曲《马兰花》,精神抖擞地出发了。

到了目的地,大家你砍我伐,谁也不甘示弱。收工时,她们个个都捡粗的、重的木柴,用绑腿带捆好往回背。那天天公不作美,出发时阳光灿烂,返回时却乌云密布,天空越来越阴沉,丁雪松带队走在前面,看到大家有些疲惫,就不断为大家鼓劲。一行人才走到半路,大颗大颗的雨滴就落了下来,噼里啪拉地打在身上,帽子湿了,衣服也湿了。山路越走越泥泞,遇到下坡路,站都站不稳,但大家都不愿把木柴丢下。丁雪松想了个办法,先把木柴顺着山坡推下去,然后大家一齐顺着坡往下滑,尽管人人都弄得满身泥水,但是大家仍然笑声伴着歌声响成一片。

1939 年,由于侵华日军的野蛮进攻和残酷的“扫荡”,再加上国民党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边区的经济遇到更大的困难,吃穿都成问题。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号召党政军民学各部门全体人员立即动员起来,广泛开展大生产运动,抗大也分到开垦两万亩荒地的任务。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开始了,抗大全体人员,从校长到教职员工、学员,全都投身到开荒种田中去,大队人马荷锄扛锹开上了凤凰山。他们一路上歌声嘹亮:“开荒,开荒,前方的战士要军粮;织布,织布,前方的战士要军服。”

丁雪松带着她的队伍,和大家一起挥锄扬锹,热火朝天地干起来,劳动中人人奋勇当先。女同志的劳动进度自然比男同志要慢一些,但是她们个个不服输,趁晚上皓月当空又悄悄返回工地,挥起锄把补上进度。第二天一检查,丁雪松带领的女学员的劳动进度竟然比男学员还快。整好地,她们播下充满希望的谷种。

秋天,收获的季节到了,丁雪松带着女学员排着整齐的队伍,上山采谷穗。她们唱响满含丰收喜悦的歌声:“延水青,延水黄,家家户户秋收忙。秋收忙,秋收忙,男女老少喜洋洋。”

歌声中,丁雪松和女同学们比赛掐谷穗,不少人的手指磨起了血泡也不停歇。临近傍晚,落日的余晖把群山染成一片金黄,丁雪松她们从金黄色的庄稼地里把收割好的谷穗装袋。

这次秋收仅用了两天半就完成了任务,学员们靠自己辛勤开垦、播种、劳作收获的谷子解决了当年的口粮。艰辛的劳动,磨炼了丁雪松的革命意志。

丁雪松

女大培养了才情

1939 年初,中共中央作出加强妇女工作的决定,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要求“有计划地、大批地培养、提拔和爱护党与非党的妇女干部”,毛泽东倡议在延安创办中国女子大学(简称女大)。同年7 月,丁雪松进入女大高级班学习,并成为大队长。

抗战时期,中国女子大学开展的军事训练

女大实行军事化的生活,出早操是常态,当朝霞染红凤凰山头的时候,女大学员便迅速地从窑洞中走出来,从山头、山腰,沿着蜿蜒的小路集合到延河岸边,列成整齐的方队等候出操。丁雪松带领女大学员们精神抖擞地进行操练。她的嗓音洪亮,口令干净利落,几百人的队伍整齐划一,显现出她们健美的体魄和青春的朝气。队伍中还不时扬起清脆嘹亮的歌声,划破晨空的寂静,宣告紧张、繁忙一天的开始。

女大学生的早操成了延河岸边的一道风景线:全体学员步伐整齐,进退有序。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首长看了她们的操练后,都称赞说:“娘子军,真了不起啊!”丁雪松因此获得“女大侠”的称号。

不久,女大成立了学生的自治组织——校友会,又称学生会,丁雪松当选为学生会副主席兼俱乐部主任,管理学校的文体活动。当时的女大人才济济,同学们又都处于爱唱爱跳的青春花季,大家同心协力,把校园的文娱活动搞得热火朝天。

在女大校园里,歌咏是大家最喜欢参加的活动。学校设有音乐选修课,音乐家冼星海、郑律成经常为大家授课。他们十分认真地亲自指挥、教唱,大家跟着学,一遍又一遍,直到熟练为止。各个班还有歌咏干事负责教唱,每天早饭前和晚点名后都要练唱,每周学一首,日积月累,每人基本上都能唱20 多首歌曲。她们常常在班与班之间开展歌咏比赛,全校开展活动时,各班拉拉队也会互相拉唱,到校外开会活动时,女大队伍的歌唱更是格外惹人注目。

丁雪松她们曾与鲁迅艺术学院(鲁艺)、延安青年艺术剧院(青艺)、陕北公学(陕公)等校联合举行抗日歌曲演唱会,尤其是一起演唱的《黄河大合唱》,由作曲家冼星海指挥,几百人同声齐唱,声震云霄,气势磅礴,歌声回荡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格外有号召力。

1940 年的“三八”妇女节,为了隆重纪念这个妇女自己的节日,丁雪松她们精心筹备,决定在演出那天统一穿着列宁装,这在当时是样式非常新颖的服装,一改过去男女不分的粗布军装。当时校部发下来的夏装料子是细布,丁雪松她们别出心裁,根据从苏联回来的女同事提供的款式,自己动手缝制新装,有的锁扣眼,有的钉扣子,有的上衣袖。她们还在服装上进行了创新:在领子上缝个白洋布假领,袖口上缝一条白布边,猛一看去,好像外套里边穿着一件雪白耀眼的白衬衣,分外精神。

庆祝活动从3 月8 日正式开始,一连进行3 天。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联欢晚会,各班都演出了准备已久的歌唱、舞蹈、戏曲、双簧等节目。压轴戏是丁雪松她们自己编排的大型团体操——丹麦操,由丁雪松领操,全校几百名学生集体上阵,队伍庞大。演出中,在丁雪松的引领下,几百人的队伍排成两队,踩着舞步,从两侧进入会场,一个个步履矫健,动作灵活,后边的人将双手搭在前边人的双肩上,像一条长龙随着悠扬的乐声翩翩起舞。队形也不断变换,忽而是“三八”形,忽而呈五角形,动作整齐,舞姿优美,现场的几千名观众都被精彩的舞蹈吸引住了,演出大获成功,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个节目还被拍成纪录片,送往前线放映,鼓舞抗战士气。

女大成立虽然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却培养出了1000 多名优秀的妇女干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践中增长才干

女大很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学员的才干,经常组织同学们参加社会活动,密切与工农群众的联系,为以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1940 年底,中共中央调女大高级班包括丁雪松在内的四五十名同学参加陕甘宁边区乡、县、边区三级政府选举工作。她们先是参加边区政府举办的为期1 个月的选举训练班,结束后,被分配到绥德分区所辖5 个县参加选举工作。丁雪松担任绥德、米脂选举工作团副团长。

1941 年2 月下旬,丁雪松她们离开延安向北进发,冒着凛冽的寒风,徒步走了三四天,到达美丽、宁静的绥德县城,受到专署同志们的热情接待。绥德是绥德、米脂、清涧、吴堡、葭县5 个县的专区所在地,专区人口约50 万,占陕甘宁边区人口的三分之一。丁雪松她们到达绥德后,展开了紧张有序的各项工作。

丁雪松她们拜访了绥德的开明士绅安文钦等人,征求他们对实行民主政治和普选的意见。当时绥德有八大士绅,为首的安文钦是前清的秀才,他开的恒丰商号是绥德最大的商号。安文钦为人开明,在当地很有声望。

工作中,丁雪松不仅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还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有一次,安文钦想请丁雪松吃饭,丁雪松婉言拒绝,首先她表示了谢意,然后讲明我党干部不能吃请的道理,安文钦听后,对丁雪松的廉洁自律十分钦佩。在进行基层选举时,丁雪松亲自背着投票箱走街穿巷,让那些不便出来投票的和不识字的人,都能行使民主权利,选出自己中意的干部。

在选举工作进行中,丁雪松还就候选人的提名同安文钦进行民主协商。其中,安文钦恒丰商号的店员邢立纲,经过他们协商获得绥德县参议员候选人提名,也因为这次选举,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邢立纲是因家贫辍学当的店员,群众投票选举他为县参议员,令他感到前途有望,信心大增;丁雪松还鼓励他代表县参议员在大会上发言,邢立纲鼓起勇气登上讲台,讲述了他当家作主的喜悦之情。此后,邢立纲一扫过去悲观的情绪,决心参加革命,不久他入了党,又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解放战争时,邢立纲担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的秘书,1949 年后,他担任北京市化工局局长,一直念念不忘丁雪松这位对他很重要的引路人。

绥德的选举告一段落后,丁雪松她们于1941 年7 月底转到米脂县。到了米脂县后,专程拜访当地的开明士绅李鼎铭,了解到李鼎铭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他不仅拥护中共的领导,还很有工作能力,丁雪松就写信向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作了推荐。8 月,米脂县的三级选举开始,李鼎铭被选为米脂县参议会议长。

各县选举中常常出现很多实际问题,针对百姓多数不识字的现实困难,丁雪松她们因地制宜,摸索出了豆选的办法:先请候选人坐成一排,每人背后放一个碗。选举人手拿和应选人数相等的豆子,依次在候选人背后走过,想选谁就在谁背后的碗中放上一粒。选举人的队伍走完,选举结果也就见了分晓,谁碗里的豆子多,谁就当选。

10 月初,绥德、米脂两县的乡、县两级参议会和乡、县政府已全部选出,新的“三三制”政权(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民主政权时,实行的一种人员分配制度,在政权机构中,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占三分之一)诞生。经过8 个月艰苦紧张的工作,丁雪松她们胜利地完成了这项任务。丁雪松亲身经历了陕甘宁边区的普选,目睹了“三三制”政权如何在组织上落实、诞生的过程,从中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革命才干。

丁雪松(左)与丈夫郑律成

工作中提升能力

1941 年11 月6 日,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隆重开幕,各地区选出的188 名正式参议员、15 名候补参议员全部到会,其中绥德分区的参议员就占了三分之一,丁雪松作为大会筹备组成员,自始至终参与大会的筹备和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第二天,边区参议会进行选举,丁雪松参加现场计票。边区参议会进行到第十天时,经毛泽东提名,林伯渠当选为边区政府主席,李鼎铭当选为副主席。这次参议会讨论的重大议题之一,就是如何克服边区当时遇到的严重困难,以坚持长期抗战。李鼎铭提出的关于“精兵简政”的提案,以高票数获得通过,决议“交政府速办”。

李鼎铭当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后,丁雪松被组织上派为他的秘书。丁雪松知道,李鼎铭对工作一贯极其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的会议和要阅读文件很多,每次丁雪松都考虑在前,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包括讲话稿、文件的起草和收发,都十分细致妥当。凡是要李鼎铭主持的会议,丁雪松都事先把会议的内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弄得清清楚楚;要李鼎铭签发的文件,丁雪松也都事先仔细分类梳理,然后报给李鼎铭批阅。

丁雪松做李鼎铭的秘书,需要处理许多协调沟通的工作。因为当时“三三制”刚开始实行,没有经验,中共还没有形成一套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制度。党内很多干部一度把李鼎铭当客人看待,表面上客客气气,实际上对他的职权不够尊重,而李鼎铭对自己是否有职有权非常重视。有段时间,李鼎铭在政务会议上不论是否当会议主席都很少发言。他不发言,其他党外人士也缄默不语。有时,主席林伯渠主动问他:“李鼎老有什么意见?”他的回答都是没意见,但到会议形成决议、批发行文时,他又不肯在决议文件上画“行”。其实,他嘴上说没意见,实际上心里很有意见。林伯渠感到问题很严重,就嘱咐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罗迈多与丁雪松联系沟通,找到问题症结,想办法打开李鼎铭的心结。经过丁雪松多次细致沟通,李鼎铭才坦率地说出心里话。了解到实情后,林伯渠立即召开陕甘宁边区政府党组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商定了几项切切实实的改进措施,并在丁雪松的努力配合下,令李鼎铭对自己的职务有切实的参与感,各项工作的开展也顺利了。1943 年,丁雪松调到西北局研究室工作,结束了她的秘书生涯。一年多的秘书实践,让她的文秘才华和处理行政事务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1945 年9 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丁雪松与丈夫郑律成离开延安,去朝鲜平壤开展工作。

在延安期间,丁雪松度过了极其难忘、极有意义的8 年。在抗大、女大,丁雪松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武装了头脑;在党的关怀、培养下,她这个稚嫩的四川女孩,增长了组织才干,成长为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干部;经过军事生活和劳动的磨炼,她的体格也健壮起来,意志更加坚强。

延安8 年,是丁雪松一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1952 年,丁雪松调入中共中央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任办公室主任;1964 年,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秘书长。1971 年,她调到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任秘书长,后任副会长。1979 年2 月,丁雪松出任中国驻荷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大使。1982 年5 月,丁雪松又出任中国驻丹麦王国(兼冰岛)特命全权大使。文

猜你喜欢

绥德雪松
绥德站开展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七十年成果丰硕
基于改进DBSCAN的异常电池识别
绥德怎不名天下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网络货运经济“一路前行”——区位优势让绥德县域经济找到新“支柱”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A FRACTIONAL NONLINEAR EVOLUTIONARY DELAY SYSTEM DRIVEN BY A HEMI-VARIATIONAL INEQUALITY IN BANACH SPACES∗
赵雪松书法作品
20世纪50年代水土保持运动中的妇女动员——以陕西绥德为例
牛雪松教授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