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环境下PcB-HASL腐蚀损伤行为与机理
2022-03-21战贵盼高晓冬
战贵盼,高晓冬
(海装驻北京地区第三军事代表室,北京 100074)
引言
腐蚀是导致机载设备、电子仪表等出现故障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1]。印制电路板作为各元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和支撑载体,广泛应用于机载设备和系统中,且服役环境多为半封闭或封闭舱室,不可避免的要遭受由湿气、盐雾粒子以及发动机尾气中的SOx、NOx等组成的酸性氛围的侵蚀;另一方面,电路板具有微型化、集成化的特点,使得其表面更易凝聚富有盐性的薄液膜,诱发电化学腐蚀,致使电气性能不断降低,严重时可能导致设备出现短路、断路等故障,对设备的可靠性构成严重威胁[2,3]。
目前,针对PcB-HASL的腐蚀问题,国内外学者和研究人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分析研究了不同腐蚀介质下PcB-HASL腐蚀行为和机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文献[4]分析了盐雾环境下PcB-HASL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盐雾环境下,腐蚀初期,cl-会优先侵蚀和破坏表面镀Sn层的薄弱区域,诱发局部腐蚀,随后腐蚀加重,出现类似均匀腐蚀的现象,减缓腐蚀进程。丁康康等[5]利用EIS等技术分析研究了PcB-HASL在稀H2SO4和NaHSO3溶液下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酸性溶液容易破坏镀Sn层表面的氧化膜,腐蚀倾向增大,耐蚀性变差,腐蚀加重。
经分析,研究人员对于PcB-HASL腐蚀问题的研究较为笼统,例如,对于PcB-HASL腐蚀损伤行为的表征仅限于宏微观腐蚀形貌等定性参数,或缺乏相应的腐蚀机理分析,或腐蚀环境较为单一,并不能模拟PcBHASL实际服役环境。因此,本文以PcB-HASL为研究对象,按照编制的加速腐蚀环境谱,开展加速腐蚀试验,选用宏、微观腐蚀形貌、绝缘电阻等定性、定量指标为表征参数,揭示PcB-HASL的腐蚀损伤行为,根据对腐蚀产物成分等的分析,揭示其腐蚀失效机理,为机载电路板海洋环境适应性设计提供意见。
1 实验
1.1 试样制备
以典型PcB-HASL板为研究对象,基本参数如下:FR-4基板,1 mm厚底板,30 μm厚铜箔,10 μm厚喷Sn层。试样制备流程如下:使用电烙铁将20 cm双头镀锡导线焊接在元器件引脚、通孔等位置,完成焊接工作,并用无水乙醇擦洗,自然晾干备用,制备的试样如图1所示。
图1 制备的印制电路板(CONTR16-HASL)
1.2 加速腐蚀试验
海洋服役环境下,印制电路板容易吸附湿热、盐雾、SOx等多种介质,形成酸性薄液膜,发生电化学腐蚀。为了在实验室条件下较好的模拟和再现湿热、酸性盐雾等的耦合作用对PcB-HASL腐蚀行为的影响,基于实测的海洋环境数据,参照[6]中酸性大气试验标准,编制了适用于机载电路板的加速腐蚀环境谱,如图2所示。
图2 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
采用cHALLENGE 1200温湿交变试验箱和DcTc 1200P盐雾试验箱进行0~14周期的加速腐蚀试验,每个周期结束后,依次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擦洗,自然晾干备用。
1.3 腐蚀产物测试
采用ZEISS Ultra 55型扫描电镜(SEM)和OXFORD X-Max型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检测试样表面腐蚀产物的元素组成和变化。
1.4 绝缘电阻测量
绝缘电阻作为印制电路板最基本的电气参数,是衡量其可靠性和完好性的重要指标[7,8]。采用UT512绝缘电阻测试仪分别测试第0~14周期试样的绝缘电阻,每次测试3组数据,取平均值。
2 结果与讨论
2.1 宏观形貌分析
宏观腐蚀形貌随腐蚀周期的变化规律如图3所示。随着实验开展,PcB-HASL腐蚀不断加重,腐蚀后期,出现元器件脱落现象。第3周期时,焊盘表面局部区域变为灰黑色,光泽度降低,如图3(a);第7周期,腐蚀加剧,焊盘腐蚀面积增大,元器件引脚处腐蚀严重,表面附有少量红棕色产物,如图3(b)所示;第9周期,焊盘表面几乎都遭受侵蚀,通孔和引脚表面附有大量的红棕色腐蚀产物,如图3(c)所示;第12周期,引脚、通孔和焊盘处腐蚀产物愈来愈多,试样已失去原有的金属光泽,表面焊接的二极管出现脱落,如图3(d)所示;第14周期,PcB-HASL板腐蚀极其严重,表面被一层较厚的腐蚀产物所覆盖,如图3(e)所示。
图3 PCB-HASL宏观腐蚀形貌
2.2 微观形貌分析
如图4所示为不同周期PcB-HASL试样的微观腐蚀形貌。分析可知,腐蚀初期,试样表面局部区域发生腐蚀,随着试验开展,腐蚀区域扩大,腐蚀产物不断堆积、增厚,出现类似均匀腐蚀的形态。
第1周期,试样焊盘表面局部区域诱发腐蚀,零星分布有黑色腐蚀产物,如图4(a)所示;随着cl-等腐蚀介质的侵蚀,第3周期,腐蚀区域扩大,连成片状,呈“斑状”或“片状”形貌,如图4(b);第7周期,焊盘表面完全被腐蚀产物所覆盖,形态类似均匀腐蚀,图4(c)所示;腐蚀后期,随着腐蚀周期延长,腐蚀产物逐渐增多、增厚,腐蚀产物层变得更加致密,第14周期时,焊盘表面覆盖有一层厚且层次分明的腐蚀产物层,如图4(d)~4(f)所示。
图4 PCB-HASL焊盘表面的腐蚀微观形貌
2.3 腐蚀产物分析
如图5所示为第1、2、4、7周期PcB-HASL焊盘表面的SEM形貌。如图5(a)所示,第1周期,腐蚀轻微,局部区域萌生少量微孔;第2周期,腐蚀加重,表面近一半的镀层遭受腐蚀破坏,呈“颗粒”形态,如图5(b)所示;第4周期时,腐蚀区域不断扩大,区域D腐蚀产物堆积,区域c腐蚀产物发生脱落,呈现上下错落的“分层”现象,如图5(c)所示;第7周期,试样表面均遭受腐蚀,表面被致密、匀称的腐蚀产物层覆盖,如图5(d)所示。
图5 试样SEM微观形貌
表1所示为不同周期PcB-HASL表面腐蚀产物元素组成和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区域A含Sn和O较多,cu较少,说明此时镀层已发生氧化,形成一层富含锡和亚锡氧化物的氧化膜;较A区,区域B含O和cu较多,Sn含量较少,且有少量的cl,说明区域B氧化膜遭到破坏,裸露出基底cu;区域D、E堆积有腐蚀产物,成分相差不大,cu较少,Sn和O的原子分数之比大约为1∶2.5,推测可能含有锡或亚锡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相比c区,D、E区域cu含量显著减少,cl较多,说明腐蚀产物中可能含有铜或锡的氯化物,堆积在试样表面,覆盖基底cu,具有减缓腐蚀的作用。
表1 腐蚀产物元素成分/%
2.4 绝缘电阻
为分析实验室模拟海洋环境下PcB-HASL绝缘电阻的变化规律,分别测量不同区域不导通点之间的绝缘电阻,结果如图6所示。
由图6可知,PcB-HASL不同测点绝缘电阻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呈整体波动下降的走势,且降幅较大。经分析,可以将实验室环境下PcB-HASL绝缘电阻变化规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0~3周期,此阶段绝缘电阻波动较大,但仍具有较高的阻值,绝缘性能仍较好,这可能是因为在实验室环境下,试样基材受潮或腐蚀产物萌生,使得绝缘电阻出现较大波动,但由于电路板本身有一定的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可以有效保持绝缘电阻的稳定;第二阶段为第3~6周期,绝缘性能大幅降低,可能是由于随着实验开展,试样腐蚀不断加重,表面腐蚀产物不断增多、增厚,试样内部缺陷增多等原因,导致绝缘电阻降幅较大;第三阶段为第6~14周期,此阶段阻值变幅较小,第6周期时,绝缘电阻平均值仅为7.21 GΩ,较第0周期降低了大约一个数量级,第14周期时,绝缘电阻阻值降至0.69~1.92 GΩ,基本达到失效状态[9]。
图6 PCB-HASL板绝缘电阻
2.5 腐蚀失效机理
经分析,镀Sn层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可以明显提高电路板的耐蚀性和可靠性。实验室模拟海洋环境下,PcB-HASL腐蚀过程中,阴极主要发生氧的还原反应,阳极主要发生Sn的腐蚀溶解,根据EDS分析结果,PcB-HASL腐蚀产物主要由锡和亚锡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以及少量的氯化物组成。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式:
腐蚀前,在空气中静置的PcB-HASL表面镀Sn层容易发生氧化,形成一层氧化膜,对基体cu箔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但由于镀Sn层表面氧化膜活性不均且cl-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和侵蚀性,腐蚀初期,腐蚀环境中的cl-等介质逐渐沉积在PcB-HASL表面,优先吸附在镀Sn层氧化膜活性较高的位置(薄弱区域),诱发局部腐蚀,取代锡和亚锡氧化物中的氧原子,发生反应(4)生成可溶性的Sncl2和Sncl4,并进一步促进镀Sn层的腐蚀,腐蚀面积逐渐扩大,镀Sn层不断腐蚀溶解,发生反应(5)~(8),生成SnO和Sn(OH)2,并逐步反应生成Sn(OH)4,对cu的保护作用降低,腐蚀面积不断增大;当PcB-HASL试样表面吸附的薄液膜消失后,Sn(OH)4和Sn(OH)2会发生(9)~(10)的腐蚀反应,脱水形成锡和亚锡的氧化物,堆积在镀Sn层表面,形成一层相对致密的腐蚀产物层,减缓腐蚀进程,但腐蚀仍在进行,cl-等腐蚀介质继续侵蚀基体,导致腐蚀产物层不断增厚,绝缘电阻不断降低,最终失效。
3 结论
1)在实验室环境下,腐蚀首先发生在PcB-HASL表面氧化膜薄弱区域,然后逐渐发展为类似均匀腐蚀的形态,表面附着较为均为的腐蚀产物层,主要是由锡和亚锡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以及少量的氯化物组成。
2)实验室模拟海洋环境下,绝缘电阻变化规律呈3个阶段,其中,第6~14周期,绝缘电阻基本稳定,降幅较小,第14周期时,绝缘电阻阻值降至0.69~1.92 GΩ,基本达到失效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