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阈下桂东南传统武术文化创新性发展研究

2022-03-21高会军

武术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玉林市传统武术粤港澳

高会军

盐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0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2月4日,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发布,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全国的热门话题,也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那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在这样的际遇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等十四部委联合印发《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使之成为了国家顶层设计中文化因素的有力支撑,武术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这也正体现出了“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因此,借助时代发展机遇,桂东南传统武术文化通过乡村文化振兴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东融”发展的对接,充分发挥桂东南传统武术文化特色优势,实现乡村传统武术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以此更好地带动桂东南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乡村文化。

1 桂东南福绵三社传统武术文化资源禀赋

桂东南地处广西东南部,福绵三社所属的福东村则位于玉林市西南部,为福绵镇管辖的区域范围,由于人多耕地稀少,一直传承崇文尚武与经商并重的传统优势,并创造了“福绵世界裤子之都”的美誉。自古至今,福绵镇福东村主要包括萧、庞、杨、龚、卢、钟、李、何、邹、文、严、吴、王、周、柯、罗等姓氏,具有明显的村落地缘特征。作为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绵三社南少林十八路庄武术缘起于此,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厚的习武氛围,其历史典籍、十八路桩图册、宗族族谱、乾隆年间圣旨、碑刻、手抄本、存胜堂立馆发源地宗祠、合葬墓、古城墙以及十八路桩祖庙等旧址等传统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留存与传承相对完好,是一颗璀璨的岭南文化明珠。立馆传艺,地缘传承口述已近二百多年历史,在有序传承体系中已有十二代传承人,其各管区范围的武馆支系分布就有 300多家,辐射周围粤港澳台地区学练南少林十八路庄武术者约 5 万之众,并远传至越南、英国、日本、朝鲜等国家和地区。在2009年纪念福绵十八路桩存胜堂何庆甫诞辰140周年筹备会武馆名录中,有来自周边存胜堂武馆分馆197家上万同门亲临参加祭拜师祖,场面非常宏大。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与信息化的传播,福绵三社南少林十八路庄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走出玉林市级层面,福绵三社十八路庄武术协会和福绵社区自身以各种形式参加表演或比赛,通过与外界赛事的交流扩大影响力,每次展示都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和高度认同。如,参加由广州佛山精武体育会主办的岭南功夫“武状元”慈善赛暨粤港澳传统武术精英赛、应国家文化部特邀出访日本进行第四届中日武术交流大会,参加第四届中国-东盟武术节、佛山第二届国际武林大会以及福绵三社存胜堂醒狮团参加全国南北狮王争霸赛暨水上双狮挑战赛已名震粤港澳南国大地。借助乡村振兴的重要契机及广西“东融”粤港澳大湾区的新时代、新背景、新机遇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一步扩大桂东南传统武术在外界的影响力。

2 桂东南福绵三社传统武术发展的特点

福绵三社存胜堂南少林十八路庄武术因其历史文化价值、影响力大,有序传承体系完整,2014年被列入了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积极地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做准备,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因其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本土性、自发性与被动性、非标准性与完整性特点,形成了自身独具岭南特色的传统武术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时代主旋律的发展下,充分将福绵三社存胜堂南少林十八路庄武术的口头传说、长联、旗标、堂铭、碑文、师训、拳谱、手抄本、医药秘方等挖掘和整理,积极传承和保护南少林十八路庄武术的身体技能,这将为传统武术作为“活态”文化空间保护创造必要条件。

2.1 地域性与本土性

玉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广东相邻,其岭南文化一衣带水,习俗相近。一般而言,在南岭走廊地形条件影响下,居民多依山傍水而居,形成集聚区的同时,每个集聚区又被山水分隔,导致外来武术在传播交流的过程中极易被分解,使得其在与桂东南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受到本土性的影响,不能完全保持原来面目,反而会被本土的武术文化所吸纳和融合。但从史料的记载和原真性传承而言,桂东南传统武术整体却呈现出因其悠久历史保存及原汁原味活态传承的完整文化体系而独具特色,如玉林州珮武术等。玉林自古被誉为“岭南都会”,其所辖福绵镇在明末清初时期即为粤东和南海等地商贾云集的商业重镇,其所辖区的船埠是玉林商贸文化最早的载体。这种商贾理念使外来文化被接纳程度很高。“据资料考证,福东村当时居住着卢姓为大姓外,还有萧、庞、杨、龚、钟、李、何、邹、文、严、吴、王、周、柯、罗等十五姓氏聚居,共三百多口人,相互协助,民风淳朴。桂东南福绵三社商贾之地环境使得传统武术在相互传播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为适应本土文化习俗的发展而受到制约,外来武术发展适应本土民间武术文化的传承方式,也是对本土武术是一个创新传承的过程。因此,南少林十八路庄武术具有极其明显的地域性和自身本土特点。

2.2 自发性与被动性

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区域优势变得的相对滞后,使得原本繁茂的商埠失去了往昔的价值。同样是由于地形地势的阻碍,长久以来地方传统武术的传播受到阻碍,以及岭南宗祠文化的深刻影响,每个集聚区都在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极易形成自己独具风格的武术传习形式。整体观之,桂东南传统武术传承体系本身又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和自发性。由于福绵三社福东村人少、姓氏多,势单力薄,村里对于南少林十八路庄武术的传承更是视为珍宝。其原因之一是村民出于抵御外敌、看家护院的需要;其二是由于村内各宗族为了十八路庄武术文化传承的需要。传统武术作为民间体育重要载体和传播介质,一直对村民的生产互助团结、人际关系维系、村庄治理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具有极大的自发性。而在外来武术门派的竞艺碰撞交流中又“取长补短”,从而使得福绵三社存胜堂十八路庄武术被动发展,即具有被动性特点。

2.3 非标准性与完整性

传承方式而言,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主要遵循着血缘关系传承与模拟血缘关系传承两种方式。受到“师徒传承”方式以及“宗族传承”方式的影响,“口传身授”一直是最基本的传授方式,在以上因素的影响下,武术技能的传授在大部分上没有一个系统整理,师徒传承中易导致武术技能的部分缺失,很大程度上主要是习练者对武术的领悟。与其它典型师承关系不同的是,因福绵三社存胜堂十八路庄秉承“无师承关系和前传后教”的规矩,父可教子,子亦可传父,能者为师的传承理念。然而,传承时除了需要选取从武德、武技、武医、人际交往等方面经过长期严格的考察原真性传承人外,其他不同的习武群体对武术领悟与理解的程度不尽相同,导致武术的传承经过好几代人之后最初的招式发生改变,故而又具有非标准性。然而,福绵三社南少林十八路庄武术传承的过程中,存胜堂对于每代传承人都要经过严格筛选,后辈习练拳械套路基础招式才得以保存完整的内容与传承连续性,这也使得民间传统武术的传承具有了长期性特征。

3 桂东南福绵三社传统武术文化创新性发展

3.1 福绵三社传统武术文化创新发展政策导向

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其中强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深入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并将其融入村庄规划建设的全过程。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了《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强调进一步推动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繁荣体育旅游文化业,助力特色县域经济发展。“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消费需求愈加旺盛,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提出,“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就业、增收入,推动中西部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2019年7月,《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中指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和健康中国战略逐步实施,武术运动消费需求日益增长,武术运动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日渐成熟,武术产业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纲领性文件,广西自治区政府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通过了《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总体规划(2018—2035年)》《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广西)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划部署了“东融、南向”为重点,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放合作中实现跨越的发展战略。

自古以来,玉林市及福绵区的区位优势明显,是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连接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商业人脉资源、连片产业基础资源和传统武术文化资源也都表现出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玉林也正着力打造“旅游+”特色乡村振兴示范带,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和指引下,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结合玉林市“十四五”发展规划,玉福一体化城市建设,通江达海立体化的大交通系统实施,尤其是推动玉林文化旅游经济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意义非凡,通过网络交通、教育、文化、生态旅游等各方面联动,整个桂东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3.2 福绵三社十八路庄武术文化振兴发展规划

中国文化的本源是乡土文化,中华文化的根脉在乡村。随着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武术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并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截至2018年底,中国武术之乡已达到100个,武术竞赛表演、健身休闲、培训研修、用品制造、武术旅游、影视动漫等产业链条不断完善”。玉林市福绵区福绵镇自古是西南重要“海盐”船埠,交通便利,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人文环境、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尤其是“南少林十八路庄”武术文化传承脉络清晰,资源禀赋与文化承载力非常强。利用福绵世界裤子之都,将优势资源进行整合,打造特色传统武术文化品牌与文化产业。这不仅使民间传统武术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实现区域联动和整体发展而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功能与社会价值,也可促使其在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化驱动下的保护与现代传承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玉林市福绵区“南少林十八路庄”作为广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流传历史悠久,项目特色鲜明,参与人数众多而得以广泛的开展。依托人们追求与体验民间传统武术原汁原味的风情、节庆文化与乡村生态旅游热的旺盛需求,这一举措在国内也已起到非常重要的带头作用,同时为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果。

如图1所示,南少林十八路装武术产业发展规划中,从政府支持、资金筹备、核心文化打造、景点修缮、文化品牌打造以及国家级非遗、古村落申报等项目收益,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各种优势因素进行有效整合与集中开发利用,使其在生存条件不断改善以及地区之间经济均等发展的状况下,形成适应现代文化资源多方位创新发展的新格局,以满足宏观区域内外大众对民族文化认知需求,使之在现代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时代性意义,此项目的开发与利用对于福绵区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

图1 南少林十八路庄武术文化振兴发展规划

3.3 建立南少林十八路庄存胜堂历史文化陈列馆

福绵区政府和福东村社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乡村振兴的实施,充分挖掘十八路庄的文化资源,对旧有民宅、名木古树、石碑宗祠等规划设计,从调查和访谈中,至今还保留有手抄本、古籍、牌匾、碑文、药方、拳谱、器械、生产农具、老照片等珍贵实物资料。在保护和整理十八路庄武术过程中,创建福绵区福东村“南少林十八路庄存胜堂”历史文化陈列馆意义重大。福绵镇福东村是“南少林十八路庄”的发源地,历经二百多年风雨,传承至今已有十二代传人。陈列馆设计版块思路如图2:

图2 南少林十八路庄存胜堂历史文化陈列馆规划

从南少林十八路庄存胜堂历史源流、发展、传承谱系、武术乡贤和历代名人、大记事以及成果展示一一给予设计。据不完全统计,南少林十八路庄分布在福绵管理区、玉州区、兴业、博白、北流、陆川、容县以及贵港、桂平、平南、浦北、北海、龙州及东南亚等国家地区的武馆多达600家,都遵循祖训和师训,仍一直发扬光大南少林十八路庄的精神。每年重大节庆或事件各馆都要到福绵祖师府祭拜,并进行习武交流,而对于南少林十八路庄存胜堂陈列馆的建设都会捐资进行大力支持,更加增强地方传统文化竞争力,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3.4 打造福绵三社十八路庄武术文化品牌及旅游路线

随着广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逐渐形成玉湛高速、福绵机场、南玉高铁、南玉珠高速等陆空铁交通立体优势,玉林市文化旅游局深入到深圳、广东推介会,达成与广东省千车万人游玉林等系列活动,主动与粤港澳大湾区“东融”。2021年“壮族三月三”假日期间,玉林市共接待游客92.86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5.91亿元。玉林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自然资源与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但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资源的开发存在零散性和不平衡性,未能真正形成集群效应。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及开发利用发展比较滞后,还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消费的需求。因此,在乡村振兴发展契机下,将文化产业“东融”对接福绵区“南少林十八路庄武术”作为历史文化旅游名村互为补充,立足玉林,面向广西,利用其影响力辐射粤港澳,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助力玉林市旅游支柱产业发展。

图3 南少林十八路庄武术文化旅游路线

随着国家中长期战略规划和乡村振兴计划的逐步实施,休闲生态旅游、文化体验游、亲子游等乡村旅游,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非常深受热捧。比如,在2019年,玉林市春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12.97万人次,居全国第十位,实现旅游消费17.33亿元。福绵福东社区流传二百多年的民间武术的个体或集体记忆,整村前传后教,习武成风,本村内部传承,人神共奉的最初尊祖仪式内容、技术结构、技击本质和原始传承方式以及一批物化的历史实物,特色鲜明。如图三,福绵区福东村十八路庄存胜堂旅游与开发项目精品路线设计为:古榕树留香——福绵三社十八路庄武馆(总馆)遗址——古城墙旧址——十八路庄宗师合葬墓——福东村存胜堂二馆旧址——卢氏宗祠(十八路庄发源地)——十八路庄历史文化陈列馆——十八路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古村民居。2018年3月,福东村社区就与玉林师范学院110名来自东南亚各国的留学生进行国际交流及参观等活动,深得中国传统文化青睐。

以福东村社区为文化旅游中心,以福绵世界裤子之都为依托,向外辐射带动如餐饮、住宿服务、特色购物、跌打医馆、周边旅游等产业的发展。资源禀赋与便捷的交通设施是对外吸纳旅游者的重要要素。交通基础设施是“东融”的基础,玉林市政府正在大力推进大交通工程,玉林至深圳高铁重要组成部分的南玉城际铁路于2021年初已建设启动,并将在未来向东延伸至粤港澳大湾区,将玉林到深圳的出行时间缩短为1.5小左右,福绵机场、荔玉高速、玉湛高速、浦北至北流高速等已通航。立体化大交通时代的玉林及所辖周边将成为“东融”重要通道和区域枢纽,从根本上重塑玉林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发展优势,为玉林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图4 福绵十八路庄辐射周边业态产业发展

4 结语

中国的前途必然是乡村建设,中华文化的根脉在乡村,乡村传统文化符号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传统武术作为乡土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它以自身的魅力承载了中华浓郁的民族特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武术文化则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培养优秀的民族精神。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以及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引领作用下,建议玉林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对于传统文化开发与利用,积极给予政策与资金支持,鼓励乡贤的民间资本参与运作,积极发挥村“两委”的带头作用,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主导意识,并协调政府、学者和村民等各方关系,在项目实施阶段,依托玉林市及地方高校具有一定发展设计理念的融合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旅游学、经济学、体育学等学者参与,召开玉林市福绵区福东村“十八路庄”武术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座谈会,采取项目招投标(定向委托)手段,逐次开发,政府部门监管。项目后期地方各级政府与旅游部门在粤港澳及全国伴随其他旅游推介项目进行对外宣传。同时,以申报广西传统村落或特色村落为依托,打造玉林市福绵旅游+乡村特色文化品牌,建立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等举措,也为福绵南少林十八路庄武术进一步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美丽乡村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玉林市传统武术粤港澳
传统武术怎么了?
墨韵书香
绘颜绘色
广西玉林市玉东新区泉塘小学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玉林市安监局召开安监局长工作会议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