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建筑建造艺术大能量”
——海口云洞图书馆
2022-03-21傅昌瑞
傅昌瑞
傅昌瑞 MAD 建筑事务所副合伙人。
鸟瞰 © C reat AR Images
2021年7月,在“践谈”组织的分享会上,我做了题为“小建筑建造艺术大能量”的演讲,分享了海口云洞图书馆从无到有的建造过程以及项目背后的故事。当充满想象力的云洞造型遇上工艺要求极高的清水混凝土一体浇筑,要如何实现是个艰难的问题。在史无前例的条件下,从设计到建造施工,每一个参与者都发挥了巨大的能量。秉承极高的设计和建造标准要求,工人们倾注了工匠精神——像艺术家一样创作。
1 “云洞”的诞生
2019年6月24日,我们第一次到场地踏勘。项目背景是海口湾畅通工程,业主期望沿海线路上能有很多小型文化类公共建筑,并以驿站的形式呈现在沿海公园里,于是邀请多位建筑师分别设计。云洞图书馆是较早通过并第一个实现的项目。
马工(马岩松)首次来到这里就有了概念的雏形,我们由此衍生出多个方案,并与业主多次交流讨论,最终于9月确定概念方案——初定为“虫洞”。这源自马工想在大海边创造时空穿越的感觉,因此建筑内部以洞式空间将时空拉开,带人们抽离现实进入想象之地,畅游于图书和大海之间。随着设计推进,在与马工讨论过程中又赋予方案以漂浮升腾的意境,好似置身海边云朵上阅读的感觉,“云洞”的命名由此生成。
2 方案设计
对于建筑能表达或传递的精神,马岩松认为:“我们希望这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愿意前往并停留的城市空间。建筑、艺术、人文和自然在这里相遇,它们将开启人们的想象之旅,探索、欣赏不同的美带给人们生活的意义。”
经过团队日以继夜的辛劳,以“忘却时间,融入自然,在洞穴里观海看书”为理念深化功能与流线,终于在11月完成了方案的设计工作。
图书馆让人们从熟悉的城市现实走近建筑,开启一段新的时空之旅。洞型空间的层次和复杂性将空间一层层拉开,也提供给读者一个想象力的失重场。静处于陆地与海洋之间的建筑,雕塑感极强。自由有机的形态也塑造了多变的室内空间,墙面、楼板、天花之间相互融合,室内和室外之间模糊了边界。
建筑里外的孔洞像极了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洞”,让建筑与自然的边界逐渐消隐。大小不一的孔洞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同时也实现了自然通风,为身处在常年炎热环境的建筑“降温”。人们通过孔洞看天、望海,像是透过时空的通道再去察看身边本已熟悉的世界。建筑里不同氛围、不同尺度的笔触与人的活动触碰,产生生活仪式感。
贯通首层与二层的面海阶梯式阅读空间,除了供人阅读外,也是日常举办文化交流活动的场地。在与主阅读空间隔离的儿童阅读区,天窗、孔洞、壁龛,激发孩子们探索的欲望。可开启的玻璃天窗和超大弧型推拉门带来更好的采光、观海视野和通风效果。结构形态形成的多个半室外空间和平台,也是人们阅读和望海的绝佳空间。为适应当地炎热的气候条件,建筑外围的回廊灰空间采用悬挑设计,通过物理遮阳降低热辐射,实现建筑节能。MAD希望避免有意表现结构、构造,从而消解材料本身固有的文化意义,让空间感受本身成为主体。混凝土是液态材料,流动、柔软多变的结构形态即是它最大的特点。
2019年12月,正逢MAD洛杉矶办公室乔迁之喜,马工召集了三个办公室所有副合伙人来庆祝,并完成了一次意义非凡的建筑之旅。其中,我们参观了比弗利山庄(Beverly Hills)一个素混凝土小住宅项目,对项目深化深有启发。大家现场交流一致认为项目成功与否将取决于是否拥有“变态”的细节处理和天然的质朴气质。马工问我:“我们现在的设计还不够‘变态’,要有更极致的细节和整体关系。”基于此,团队更苛刻地细化所有空间,直到2020年4月深化方案才渐趋稳定。因为即将迎来正负零的时间节点,如果错过将严重拖慢施工进度,团队各成员可以说已处于“癫狂”状态,幸而我们都坚持住了。
3 设计深化与建造同步
3.1 混凝土一体浇筑
GRC外挂及金属板外挂都是我们曾经考虑过的方向,但马工非常坚定地认为必须由混凝土一体浇筑完成,甚至不排除用3D打印混凝土来实现。在调研了多家厂商并吸取各家对材料的认知及施工预想方案后,了解到茩前的3D打印技术尚未满足项目所需技术要求,还会于外立面留下打印的横线肌理,加上造价昂贵,我们只好放弃这个选项而转向调研清水混凝土浇筑。实现如此复杂的曲面有三种模版形式可选——钢模板、木模板、3D打印模板。当时衢州体育公园正在建造,已有大量调研成果,我们也注意到山东荣成市少年宫项目是木模板浇筑的曲面造型,效果理想。同时,考虑到钢模板非常昂贵,最终明确木模板的建造方式,并于2019年底进场开工。
3.2 探索极限
初步设计举步维艰,大家都从未做过变化如此复杂的三维曲面项目,加上2020年2月新冠疫情肆虐,导致工地难以继续施工,各设计团队也居家隔离。也正因如此,各方精力得以完整汇聚在一起,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各专业专项讨论成为日常,项目细节的具体实现方式及图纸、三维模型便在此间逐渐落实。克服了各种困难,项目终于在2020年3月完成桩基施工,并在湖北解封后的第一时间,主力模板施工团队进驻现场并开始视觉样板的制作,同步开始地下室的建造,至6月各方面深化设计完成。
3.3 样板制作
视觉样板糅合了项目最复杂的几个部分,笼罩着众人的担忧,终在2020年7月以1:1的建造比例完成,这也是我经过半年多的深化后第一次到施工现场。样板整体造型顺畅,一些非常复杂的翻转面都与模型一模一样,灰白色的清水混凝土白而不刺眼,克制而平和。第一次驻场期间,我一有机会就去看清水混凝土在各种天气状况下的变化,也会在雨中观察滴水线是否起作用,会不会留下水痕,以及漏不漏水的情况……所幸各项情况都算良好,悬着的心才放下了些。
当然,样板暴露的最大问题是表面没有预想的光滑,即曲面有棱状微微凸起。这是模板未打磨均匀的原因,后经过现场工艺改良很好地改善了这一问题,并随即大幅度提升了模板的品控标准。
在MAD的建筑实践中,我们非常重视大样板的制作工作,源自比较异型的项目语言,加之马工非常注重在材料表达上突破现有的成果和模式,希望每个项目都有不一样的呈现,同时又要求尽可能质朴无华。这种指导思路意味着每个项目都象嬕着新的开始,只有不断摸索研究才有实现的可能,期间的压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故而,在浇筑样板完成后,我们特意嘱咐建设方拆完模板不做修缮,保留清水混凝土的原汁原味,以期在此间暴露潜在的问题,从而及时消除,这一原则也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3.4 质朴与真实
项目一层卫生间回廊座椅的部分在拆完模板后出现大量水气泡,现场监理要求马上修复。但看完现场的照片,我感到神来之笔出现了,并强烈要求保留这些痕迹。最终经过多次沟通协调,这里的妙笔得以保留下来。它和我们最初的设计意图无比契合,意料之外对建筑师而言真是弥足珍贵的一种体验,任何一个“如果”都可能使这些“意料之外”消失无痕,缺陷美从来都根深蒂固于美的范畴中。
3.5 解决漏水隐患
7月份另一关键节点——首层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紧凑的工期意味着我们必须停止混凝土以外的设计修改,但屋面的防水问题仍未有理想的解决方案,经过各方反复推敲得出结论——不存水就不漏水。日本已有涂膜防水的成功案例,柯布西耶的很多项目也是这个原理。但我们仍不敢轻下定论,就连是否设置屋面截水沟也经历了激烈的讨论过程。最终采用在屋面范围的空腔内满铺两道防水卷材形成最后一道屏障,同时优化屋面排除雨水存水隐患,并涂了两道防水涂膜,就像荷花叶上流水珠一般。茩前为止,现场未有反馈漏水的情况,效用良好。
3.6 极端天气下作业
海口的夏天酷暑难耐,台风更是司空见惯。但从建造到完工的一年多时间里,一场台风都没有遇到,这是云洞图书馆的运气。
现场的工人们非常艰辛,甚至喝着藿香正气水在烈日下劳作,每寸建筑的表面都浸润着他们的汗水。工人手法不一样或稍有不慎,模板会容易出现鼓包,最终浇筑出的外饰面就会变得坑坑洼洼。对此我们琢磨出了各项对策,比如每日检查核定模板是否光滑,并“死盯”重点区域,安排经验最丰富的施工人员处理最难的部分;经常组织工人开会讨论,给他们看各个空间的效果图和漫游动画,后来发现动画的效果最好,工人们马上就能心领神会——“原来这是艺术建筑,都是我们亲手建造的。”后来我在巡场中看到模板没有做好的地方,工人们都会主动拆除重做,他们笑着说:“不能让作品留有遗憾,做得不好就重做……”
3.7 繁复的加工图纸深化
施工期间,不得不提及的是总包设计部的设计师们,他们在项目伊始便加入到了深化设计当中,时时刻刻辅助着我们的工作,为项目完美落地而竭尽全力。在复杂的建筑曲面上,我们还添加了很多孔洞,分别作为采光、通风、消防及灯光之用,所有空调也都设计为“地出风”,旨在实现“隐”的空间美感。不厌其烦的我们还追加了一个微型儿童阅读区,这里本为结构空腔,但不用又很可惜,于是便有了后来若干个可以仰望天空的小洞空间,并且还添置了固定座椅。现场设计部的深化工作极为复杂,且出图量巨大,耗时甚久,每一个模板都需要通过软件编辑及单独编号,经CNC全数控自动加工机床精加工后方能满足现场使用。总包方非常坚定地赋予了如此繁琐的设计以最大的实现可能,想象落于现实终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3.8 苛刻的室内精装修和幕墙
完成清水混凝土浇筑后,室内精装修正式进场施工。以质朴为前提,因而室内材料以木头与清水混凝土搭配。但所有家具又都是异形的,为实现最初的设计意图,从项目开始便要求施工方反复送样,以确认其质感、效果及细节的考究程度。
关于幕墙,我们也与幕墙顾问、施工方进行了大量设计沟通,使玻璃尽可能通透,几近无色。首层有屋檐遮阳,经过模拟实验选用了夹胶超白玻璃;天窗和二层观海阅读区采用了Low—E中空玻璃,以满足隔热的需求。
3.9 标识设计
白色的云团浮现在海岸线上,为这座中国南海边的城市注入了浪漫的人文气息。步入图书馆,犹如被包裹进云团的迷蒙之中,与世界顿时模糊了边界。巨大的实体构造与“灰空间”孔洞穿插融合在一起,营造出轻盈、流动、开敞与自由的空间。标识设计也以圆润柔和的字体恰如其分地实施导向信息指引,使人们在“云端”不至迷失了方向。图形符号设计摒弃了对标准箭头符号的使用,而代以刻意拉伸长度的箭头,回应建筑设计中自由流动的意境。
标识材料选用氧化铝和白色丝网印,将1cm厚铝板用机器3D铣出造型,手工打磨出细致入微的图标弧度。镶嵌在灰白色曲面混凝土立面上的标识微妙辉映着海边的自然光,同清水混凝土粗糙的表面相得益彰,实现了空间与符号的对话与融合。
4 完工前的插曲
最后还想讲一个小故事:施工时项目是封闭管理的,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在接近完工时,海口的突发降雨陡然增多,我们就把半室外的公共空间作为市民及游客临时避雨的场所。海风吹过,大家聚拢在一起,人头攒动,翘首以盼它的最终落成。我忽然觉得“云洞图书馆”的能量好像从那个时候起就一点一点开始释放出来了。海、天、人、阅读、声音,一切都有了关联。
虽然云洞图书馆特别小,我们竭力使设计契合原来设想过的无数使用情景,项目至今已落成近一年,未来它亦将在那里,希望每个来到云洞图书馆的人都能带走属于自己的感受。未来它的能量又会怎样?交给时间。谨以此拙文感念每个参与者的辛劳付出,并向大家致以诚挚的敬意!
1 Aogvision 摄影
2,12,14 CreatAR Images 摄影
3-8 MAD 建筑事务所提供
9-11,13,15 ArchExist 摄影
1 城市背景下的云洞图书馆
业主:海口旅游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地点:海南省海口市
建筑设计:MAD 建筑事务所
主持合伙人:马岩松、党群、早野洋介
主持副合伙人:傅昌瑞
设计团队:强思旸、尚立、孙菲菲、Dayie Wu、 Alan Rodríguez Carrillo、解奇霖、Beatrice Bavuso
工程设计总承包: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幕墙顾问:阿法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灯光顾问:北京宁之境照明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标识设计:2×4 北京
软装设计:北京玲和步尧空间设计
施工总承包:北京益汇达清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基地面积:4 397m
建筑面积:1 380m
设计时间:2019
建成时间:2021
摄影:CreatAR Images、ArchExist、Aogvision
2 屋顶细部
贯通首层与二层的面海阶梯式阅读空间,除了供人阅读外,也是日常举办文化交流活动的场地。在与主阅读空间隔离的儿童阅读区,天窗、孔洞、壁龛,激发孩子们探索的欲望。
The cascading reading area facing the sea,which connects the first and second floors,is not exclusively for reading,but also a venue for cultural exchange activities.The children's reading area is isolated from the main reading space,where skylights,holes,and niches stimulate the children's desire to explore.
3 一层平面图 4 二层平面图
结构形态形成的多个半室外空间和平台,也是人们阅读和望海的绝佳空间。为适应当地炎热的气候条件,建筑外围的回廊灰空间采用了悬挑设计,通过物理遮阳降低热辐射,实现建筑节能。
The structural form creates several semi-outdoor spaces and platforms,which also serve as excellent spaces for people to read and gaze at the sea.In response to the local hot climate,the gray space of the building's outer corridor is cantilevered to achieve comfortable temperatures,culminating in a sustainable,energy-saving structure.
5 剖面图
6 异形模板 7 异形模板细节 8 驻场建筑师尚立正在检查异形模板
9 模糊的室内外空间
10 二层休息区
11 通向室外的楼梯空间 12 采光和通风孔洞
13,14 公共阅览区 15 儿童阅览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