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2022-03-21陈兴旺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陈兴旺

摘要: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小学数学具有明显的不同,其学习难度和学习任务相较于初中和小学也都呈现着指数倍的增长。加之当前正进行着课程改革,基于课程背景之下的高中数学,如何能够在教学中达到教学效率最优化,是当前教育工作者苦苦追寻的目标。因此,对于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来说,需要教师调整教学观念,加强自身教学技能的提升,同时借助当前多元化的教学设施,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课程背景;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引言: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一方面是响应当前课程改革的政策,助力课堂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优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但应该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又该以什么样的手段提升数学教师的教学效率呢?下文将详细展开阐述。

一、高中数学教学方法需要遵循的前提

1、教学方法应该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要求教学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通过自身将“新知识”实现“再创造”,以此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往的教学方法中,更加注重教师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也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渐消逝。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强调其必须改变以往的主体角色,尊重并认同学生的地位,面向全班学生,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自己当家作主。

2、教学方法应该有助于学生学会知识的应用

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也就说明数学知识的学习最终是要让知识服务于学生的生活,在生活中不断践行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实现学有所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注重学生知识迁移运用意识的培养,并且要将这种迁移运用的意识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之中,让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学会面对生活。

3、教学方法应该有助于学生树立合作的意识

当今社会变化多端、日新月异,对人才的要求早已不同往日,对于高中生来说,其思维发展基本定型,但同时还可以继续发展。而此阶段就需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其中较为关键的就是交流合作能力。因此,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要能突出这一点,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使其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二、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

1、通过自主交往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自主交往教学方式,其实质就是合作学习,此种方式能够将学生个体优势很好地发挥出来,也能激发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此合理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交往行为。在此方式之中,教师要保证学生与学生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关系,在其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自主交往,能够通过彼此的沟通逐步完善学生的思维,发挥出其个体作用,提升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函数与方程”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对于函数零点的概念不容易理解透彻,但这是基础,只有掌握好函数零点的概念,才有助于学生掌握好函数零点和相应方程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均等人数的小组,引导学生展开小组探究学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教材中所涉及的数学问题,如“连续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断方法有哪些?”。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时,教师也能在此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以便于之后的教学能够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地展开。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率,也能让学生感受到转化数学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

2、通过发现探究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心理学当中曾提出过有意义的接收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和发现探究教学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发现探究教学方式的核心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实现知识的重组、综合及运用,以此最大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与此同时,在学生进行自我发现、自我探究的过程中,也能让学生不断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调整,以不断地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学习“函数”、“最值”、“统计”、“概率”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发现这些数学知识在生活当中较常运用,那么就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启发学生将生活与数学知识相联系,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和数学知识。同时,这样的过程,能让学生以较为熟悉的事物引入对数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实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良好应用,避免学生一味地受制于应试教师,而忽视了学生知识学习的真正要义。除此之外,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还能够降低学生对陌生知识点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自发地加入到主动的知识探究过程之中,最终提升其探究能力。

3、通过过程活动教学方式,形成良好的思考能力

过程活动教学方式,就是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让学生生成其内在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因此,这种方式也可以理解成鼓励型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多种方式的鼓励,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自信心,能够更加主动地思考数学中的问题,以此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例如,在學习“双曲线定义”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椭圆的定义进行类比,让学生产生联想。在教师和学生一起画出双曲线的图像值周,可以先邀请学生根据图像说出自己对于双曲线的理解。此时,教师就可以进行一定的鼓励和评价,甚至可以让学生之间对同学的回答进行评价。以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教师的鼓励和评价,反观自身,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评价,以他人为镜子,对自身进行审视,弥补自身的不足。

结束语:

高中数学对于学生来说,虽然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其中的学习方式、学习思想却能让学生受益终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方式的选择,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高中数学知识,也能让教师的教学更加有效,也不枉费教师对于教学的苦心孤诣。本文简要阐述了部分教学方法上的研究,由于本人经验较为欠缺,尚未成熟,还需要在日后继续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再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敬平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27):71-72.

[2]徐丽丽.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09):41.

[3]喇皓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高考,2019(23):96.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双一流”视阈下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方法的兼容性发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