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班主任开展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与策略

2022-03-21王洪娜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方法策略小学班主任

王洪娜

摘要:小学生的成长道路尤为复杂和重要,此时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作为班主任来说,更要肩负起这份艰巨的任务,不仅要完成相关的课程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排除学生的困扰,这对学生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小学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及相关问题,结合理论和实际教学中的现状,提出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心理辅导;方法策略

引言:在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生由于年龄小,接受的知识有限,其内心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必要的心理辅导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发生。小学班主任是学生成长道路上重要的角色,身在其位的教师一定要能够仔细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掌握和学习相关的心理辅导方法,针对学生的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方法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让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

1.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1依赖家长,无法融入学校环境

一些学生从小就是在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呵护中长大,生活无忧无虑,再加上其成长的过程中极少接触来自外界的人和事,缺乏沟通和有效表达的能力,甚至一些家长过度溺爱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致使孩子无法融入集体的生活中,对父母表现出过度的依赖感,不想脱离父母的庇护,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无法适应学校环境,内心出现抵抗心理,觉得生活枯燥乏味。

1.2内心敏感,情绪波动大

一些学生由于接触的陌生事物较少,内心极其脆弱敏感,突然面对学校陌生的环境,接触陌生的面孔,难免会产生恐惧,表现出沉默和警惕的心理。对于一些外界的行为产生过度反应,受到轻微的刺激就出现暴躁的情绪,比如同学之间的打闹,玩笑等。甚至产生离家出走,辍学的极端行为。这些行为需要家长和教师格外关注,及时疏导和教育。

2.案例分析

在现实中很多学生也确实出现了心理问题,需要教师和家长及时发现,帮助孩子走出困境。比如富县茶坊中心小学的学生陆启苗,作为小学学前班学生,因为害怕学习产生了心理问题。成绩自然很难令人满意,考试成绩越来越差。虽然能够保持基本的课堂要求,但无法集中注意力,上课时无精打采,心不在焉,不愿完成教师们布置的作业,由于性格沉闷,同学们也不愿意和她玩耍。父亲经常外出打工,无暇顾及其学习情况,没时间管教和约束,对她的情况也是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母亲由于工作原因也是对她不闻不问。因为害怕学习,又不愿意与其他学生交流,不接受其他人的帮助,学习只能越来越差,学习越差就越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和他人交流,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没有学习的乐趣,对学习生活产生恐惧感。

针对这一案例,班主任需要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内心真实的想法,究其根本,对症下药。班主任要多关注和表扬学生,夸赞可以让孩子心里产生安慰和激励,过多的批评只会让孩子形成自卑和逆反心理。在学生的教育成长过程中,即便是一点点的小进步也要对孩子进行表扬,让孩子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让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兴趣和动力,以小进步促进大进步。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需要班主任的努力,也需要家长的努力和支持,班主任要及时跟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让家长对孩子多给予温暖和陪伴,指导孩子学习,帮助孩子完成作业中的难题,通过多方的努力,共同给孩子营造一个快乐健康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3.方法与策略

3.1倾听学生的内心需求

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是班主任进行心理辅导的第一关,对其辅导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倾听,班主任可以真实准确的了解学生的想法,对学生采取适当的措施。小学生由于经历的事情少,遇事缺乏思考,容易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班主任的倾听可以及时的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而纠正其错误的思想,小学生的情感想法通常不会被隐藏,会通过其行为表现出来,班主任一定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及时发现学生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3.2积极开展心理教育活动

从教育的实践中可以发现,现在的小学生想法奇特丰富,很有主见,对于班主任的说教往往产生厌烦心理,但对于一些有趣多彩的教育活动却充满了兴趣,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喜好及时的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够充分的交流,互相诉说内心的苦闷,在实践教育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心态,提高其综合素养。班主任如果能够将有趣的活动和健康的心理进行完美的结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教师做好榜样作用

小学生极易模仿周围群体的行为,身处环境对其具有极大的影响。班主任要做好榜样作用,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日常的教育相处中,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随意对学生发火或惩罚,要给学生一个稳定良好的学习环境,这能够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展示自我,发挥自己的天分和能力,感受到周围环境的美好,这能够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

3.4家庭和学校积极配合

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因素,家长在孩子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班主任要及时的和家长沟通,让家长意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和其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班主任要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渠道,使家长及时的注意到孩子的心理问题,对孩子進行及时的疏导和管教。家长和教师的共同配合才能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通过共同的努力守护孩子的健康发展。

4.结语

心理辅导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必然需求。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尤为重视心理辅导对孩子的重要性,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个同学都能够接受良好的心理辅导,及时的解决自己的问题,用良好的心态去积极的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万红岩.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学生心理辅导的有效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15):47-48.

[2]叶红梅.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J].当代家庭教育,2020,(31):175-176.

[3]许诚全.班主任与时俱进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研究[J].教书育人,2018,(22):32-35.

[4]袁山荣.开展学生心理辅导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综合版),2003,(31):28-29.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方法策略小学班主任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