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理人文与油画艺术创作
2022-03-21王楚昀常晓君
王楚昀 常晓君
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之上,千百年来,在横沟纵壑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黄土高原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山西文明,其文化特质深刻影响了山西地区的油画艺术家在油画艺术的三种类型——肖像画、风景画、静物画,山西地区油画艺术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敦厚的功底描绘了山西地区的文化、风景等内容。2019年举办的第二届山西艺术节书法美术作品展集合了山西地区优秀艺术家的油画作品,凸显了山西地区艺术家创作的地域性特征。从该展览中不同题材的油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出发,可以解读山西艺术家的区域性风格特征并考察其成因。
“黄土峰谷”与“晋土”人文
山西省位于我国中北部地区,绝大部分区域多处于黄土高原东侧。省内地形多山脉谷壑,形成了大面积的丘陵、山脉地带,同时也形成了谷地、地堑等地形,因而山西地区的地理特征较为复杂,其地貌所造就的风景极具北方地区的雄伟浩荡之风。尤其是山西东侧的太行山脉,其山势险峻、景色独特,成为当地人引以为傲的标志性景观。而在风景壮美的同时,山西地区广泛覆盖的黄土也使得这片土地较为贫瘠,可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面积有限,种植方式粗放且交叉以游牧生产。这些自然、人文地理环境是山西地区人文特征形成的重要原因。
黄土大面积覆盖所导致的种植不利以及其他常见的恶劣气候在千百年间不断考验、磨练着山西人民的意志,使得山西人民形成了与南方“鱼米之乡”完全不同的性格。三晋儿女在性格上多不拘小节、粗犷大方、质朴敦厚。而从生活状态上来说,由于地理环境沟壑纵横,外部四周有天堑之隔,使得人民生活呈现出较为封闭的区块状模式。一些地区仍保留着传统的习俗,如社火、社戏、庙会等,同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剧种——晋剧。另外,山西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大院文化、晋商文化等重要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同时也激发了山西人民深厚的乡土情怀。上述内容作为山西独具特色的人文特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山西油画艺术家,使他们的油画创作被深深打上了山西本土风格的烙印。
山西地区风景油画与“晋土”风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人文环境是影响社会文化的重要因素。正如沃尔夫林所说,艺术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艺术家本人的性格。油画三大题材中的风景画是能够对山西地区自然、人文风景进行直观表达的一类。在第二届山西艺术节书法美术作品展(以下简称“作品展”)中,风景油画不在少数,其中又可凝练出三种微观主题,一是太行山风景,二是右玉风景,三是其他风景。
太行山在山西人文中具有重要地位,因而也是山西风景油画艺术家描绘的重点之一,笔者选取其中五幅作品进行阐述。
五幅作品具有同一风格特征即雄伟、开阔、壮美之特征。五幅作品在笔触运用上均使用了大笔触。仅杨晓文的《太行冬雨》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細节刻画,其余四幅作品都表现出粗犷雄壮之风。五幅作品在设色上多取自然中的绿、黄色为作品基色。绿色有生机勃然之感;而黄色则反映了画家对于黄土高原的印象。两者都是山西地区自然环境影响下的结果。五幅作品都选取了三角构图,如《太行人家》以山峰为三角顶点,以下部村庄展开为三角之底,形成了十分稳定的视觉效果(如图1)。《太行雄姿》也使用了三角构图,断崖间的亮部与两侧的暗部形成了倒置三角,给观众以巍峨的视觉效果。这类构图是太行风景画之所以呈现出宏伟高大之势的原因之一。
右玉地区具备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具备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近年来在美术界各大论坛上,“油画风景中的右玉现象”也被一再地探讨和研究,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政府引导下,右玉地区逐渐成为山西地区油画艺术家创作写生的主要地区之一。
作品展中出现的五幅右玉风景画不再像太行风景画那样注重表达恢弘之势,而是展现了田园式宁静与反思的情绪。例如,吴疆的作品《西口古道》中,西口古道以一种宁静的姿态出现在画面中,平整厚涂的蓝色天空衬托了深远静谧的气氛。而洪涛的《北上右玉》更加凸显出田园式的宁静之美。这种宁静与西口古道有别,并非历史感的沉静,而是生活的平和。其画面色彩以白、绿为主,着重衬托身处乡村中的特殊安全感。除了安静之外,郑英峰的作品《即将消逝的山村》侧重于某种反思情绪。画面中的残破主体与红、黄色渲染了荒凉苍茫之感,画家在这种无生机的宁静中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乡村的消失,为右玉风景画蒙上了一层哲思的韵味。这种思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一代山西人正面临的社会问题之一,这与山西人民内心的乡土情怀有着密切关系。
除了上述的山水风景画和人文风景画,还有一些风景画较为特殊,不可归为上述两类,主要以某一景观的局部作为描绘对象。例如作品展中常晓君的作品《悟荷听风》,该作品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风格,所绘荷花、荷叶形态抽象,左上部铺陈大量淡黄色进行画面留白。画面整体风格抽象夸张,其中描绘对象在南方地区常见,但却以粗犷自由的笔触进行表达,并借助综合材料表达了水面涌动的情景,其正印证了沃尔夫林对风格来源的阐述。《悟荷听风》作品中的粗放豪迈风格与前文所提的太行风景画相似,是画家本人受到山西风土文化熏陶同时受到西方艺术现代主义理念影响的共同结果。
山西地区肖像油画与“黄土”民风
肖像画是另一种重要的油画题材,其艺术表现对象为具体人物,因而该题材更能体现山西民风对山西地区油画艺术家的影响。作品展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肖像画,笔者选取其中的六幅作品进行分析。其可依据题材分为民风肖像和民俗肖像;同时也可依据人物数量将之分为单人肖像与群像两种。
民风肖像的作品有三幅,主要反映山西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例如陈红帅的作品《人民的代表——申纪兰》(如图2)中,画家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申纪兰为描绘对象创作了两幅大小一致的组画,分别描绘了青年时期和老年时期的申纪兰形象。两图的背景为两时同地,老年申纪兰的背景中出现了绿色田地、湖泊与村庄。该作品具有写实主义的风格,十分巧妙地选择了不同时间、同一地点、不同年龄的同一人物,使观众不由感动于申纪兰为事业奉献的一生。
另一个民风肖像作品是张何的《我的扶贫结对子一家人》也为写实风格。该作品对一家人中的男女老少进行了精致生动的描绘。作品左侧的老年男性笑容灿烂,眼角处有因笑容而堆叠起的皱纹。右侧的中年女性也露出微笑,因阳光而微眯起了眼睛,生动形象。该作品用细腻的笔触精准把握了人物的年龄、心理状态等特征,从而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特征,表现了精准扶贫政策下的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此外还有李新铭的作品《观战》,该作品也为写实风格,但笔触更加豪迈,在画面上形成了具有特殊效果的立体纹理。其表现了一群城市中的中老年人在街边观看下象棋的场景。几人的面部呈现出不同的角度,有侧面、正面以及正侧面,但都展现了人物表情聚精会神的认真形象,反映了生活中常见、可爱的一面。
此类民风肖像作品以写实主义的风格,生动精准展现了山西各地区城乡人民的生存状况,令观众感到无比亲切的同时也是共和国发展历史中无私奉献的伟大个体以及人民群众乐观精神的直观表达。
与民俗肖像画类似,作品展当中的民俗肖像画也可以分为群像和单人肖像两类,其中两幅为群像,一幅为单人肖像,描绘山西地区的晋剧、社火表演者形象。
首先是单人肖相。张桂风所绘的《惊鸿一瞥》(如图3)描绘了晋剧表演者的形象,具有现实主义的倾向,其借鉴了伦勃朗的光线明暗法,明暗对比鲜明,突出了黑色背景前的人物形象。该女性人物身着彩色晋剧戏服,左手举起,左腿微屈,目光瞥向远处。人物面部细节丰富,笔触细腻,服饰的描绘笔触较粗放,形成飘逸灵动的效果。其次是王馥荃的群像作品《梨园红韵》(如图4)。《惊鸿一瞥》是台下戏剧人生的书写,《梨园红韵》则是台上功力的展现。其以红色为主调,画面共有三位晋剧表演者,三者动作神态各异立于老戏台上,中央的主角右手指向天空,左手前伸,目光坚毅;左右两侧的表演者分别向左右,两双手形成了稳固的三角构图,表情同样。该作品色彩层次丰富,笔触粗犷灵活之中却也不失写实之风。另外,高松青的《凤鸣朝阳》以节庆活动中的社戏表演者作为创作对象。画面中两位表演者回头看向观众,目光中流露喜悦之情的同时也有腼腆与羞涩的痕迹,粗放的笔触展现了轻松愉悦的氛围。
静物画艺术风格分析
静物画是油画艺术作品中较为传统的一类创作题材。山西油画艺术家对静物画的创作基于山西本地文化,主要可将创作对象归纳为三类。一类为大院文化遗物,以山西大院文化中的静物物件为创作对象;一类为石窟造像,以山西地区石窟中的古代佛教造像为创作对象;一类为生活物品,以山西当地人民群众生活中的物件为创作对象。
以大院文化遗产为对象的创作。作品展中,王克俊的《迹之贰》(如图5)对大院中所取的瓦当、木雕等进行刻画。画面中,瓦当、木雕中夹杂着书籍和账目遗本被层层叠起,巍而不倒。艺术家笔触细腻,精准描绘了此类大院遗物的细节以及留存在其上的部分泥土,具有强烈的历史气息。设色上具有想象性,地面的绿色和墙面的黄色给历史遗物带来了活力感,暗示大院文化在山西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的特点。
以石窟造像为对象的创作。山西地区有大量佛教历史文化遗迹,其中不乏精美的造像艺术品。史霖的作品《石像》以一尊弥勒造像为创作对象,主体写实细节刻画明確,石像上的雕琢痕迹在画家笔下也十分清晰。深色背景给整幅画面带来深邃感和厚重感,且笔触上的破碎也令人感受到佛像历经千年的历史沧桑。再者是以日常生活物件为对象的创作。梁强的作品《忙秋》中以多种蔬菜农作物产品为主体,通过细腻的写实笔触描绘了秋季丰收的场景。画面整体色彩丰富鲜艳,构图饱满,充分展现了秋收的喜悦之情。另外,郭华的《冬至》(如图6)也是一幅描绘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用品的作品。该作品中,画家选取富有古典韵味的木质小桌、青花瓷瓶、毛笔、铜烛台等静物作为描绘对象,运用暖色光线营造了冬季生活中温馨且富有文化内涵的小场景。
静物画和肖像画相似,在风格上表现出写实性,表现了山西本地的历史文化风情,展现了山西地区油画艺术家的扎实功底以及其对山西文化的理解和热情。
山西地理文化环境独特,自然景观雄伟壮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为一代又一代山西油画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同时也造就了他们自由、粗犷的艺术手法,赋予了他们具有地域性的创作情感和风格特色。风景画和肖像画的创作风格相对多变,具备写实主义倾向的同时也有抽象表现主义的情趣。静物画题材立足于山西本土文化,具备一定的时间厚度。这些作品一方面反映了画家本身对于山西地区风土人情的乡土情怀,另一方面又表达了他们对于黄土文化的历史人文情怀。山西地区油画艺术家创作风格多样,从艺术地理学的视域出发,不失为了解山西地区油画艺术家民族化艺术创作的重要途径。
基金项目:本文属于太原师范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艺术地理学视域下山西油画创作艺术风格区域性研究》,基金编号:SYYJSJC-2190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
3578501908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