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情境模式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2022-03-21李苏霞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趣味性教学设计

李苏霞

[摘  要] 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缺乏求知欲,看待问题时很难出现发掘问题本质的动力。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实际认知与经验,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创设具有趣味性、目的性以及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案,来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问题情境;趣味性;生活化;目的性;教学设计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身心还是智力发展都处在一个萌芽的阶段,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想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步伐等情况,这些情况对于学生学习知识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以此来表现数学问题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会融入问题情境中,学习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并完成理论知识向实际应用的转化。因此,教师应该善于运用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由此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在面对一类新的知识点时,浓厚的兴趣可以充当动力源,促进学生对这类知识点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该从趣味性的角度出发,通过设计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使创设的问题情境更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样的情境最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最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同时,问题的设置不能太复杂,需要基于该年龄段学生的特征,尽可能使用轻松的游戏性质的情境去表现,这样学生在进入问题情景时会更加主动。比如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可以使用讲故事、脑筋急转弯的方式来引出教学内容,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故事与脑筋急转弯这种具有游戏性质的教学方式本身就极具趣味性,在这个基础上,学生会自发地去思考暗含在其中的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就能初窥数学知识的本质。这样的设计,既能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感,又能降低教师授课的难度,无论是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还是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建立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是基于生活中的现象而产生,同时又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存在的。在使用问题情境模式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时,教师也要注意到问题情境与生活本质之间的衔接,即情境应该充分地贴近生活,从生活实际出发。在学生的认知中,知识往往是以一项公式、一个定理的形式出现的,这是学生接触知识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太过单调刻板,不具有亲和力也不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为了能让学生建立与知识之间更为亲密的联系,教师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创设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去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情境创设时,教师还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与实际生活经验,确保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传达出学生能理解的知识。比如在学习“元、角、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列举出学生们最常买的东西,比如铅笔、笔记本以及零食等,让学生们思考买一本笔记本的钱可以用来买几只铅笔等的类似问题。在这个问题情境中,由于与实际生活相关,学生更容易思考并解答问题,而在解答的过程中,学生又可以加强对与人民币的认知。这样从学生对实际生活的认知出发去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有效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创设目的性问题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制定、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应具有目的性。教师要基于这些目的去制定教学方案,确保教学方向,这对于教学过程的开展以及教学效率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针对教学内容,明确本次课堂教学的目标,并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会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适度的延展介绍,把握住教学中心,将基于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充分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考虑到不同的学生其数学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也有差异,将整体学生的提高作为教学的大目标,然后分析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以重点为主要教学内容,以难点为突破性教学内容,来指导学生的课堂学习。比如在进行“千克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列举蚂蚁与大象的区别来构建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来获得蚂蚁与大象的重量,引出质量单位“千克”的概念,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接近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四、教学设计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构建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将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中的“平均数”一课为教学案例,简述如何在教学设计中融入问题情景:

【学情分析】

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数学思维仍然处于一个萌芽的阶段,对于事物的认知大都建立在实际具体的形象之上,很难有超越实际本身建立抽象认知的能力。因此,他们对任何概念的认知都需要实际经验来支撑。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教师在传授平均数的相关概念时,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构建问题情景,将概念的关键因素与学生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掌握。

【教学目标】

1. 充分掌握平均数的含义和基本求法;

2. 运用数学思想去理解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平均数问题,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 强化表达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并掌握求解平均数的公式与方法(即“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等),且能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在教学之前选择两位学生,给其中一人分配9支笔,另一人分配5支笔,让其他学生思考,如何改变两位学生手中的笔的数量才能让他们擁有的笔的数量是相同的?在改变笔数量的过程中有几种可以选择的操作方式(直接从9支笔中拿出2支分给另一人;将所有的笔收集起来,再进行均等分配)?

通过构建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实际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的本质即如何分配才能使两个人拥有的笔的数量一致,进而引出得到平均数的两种方法,即“移多补少”与“先合并再平分”。同时,针对平分后笔的数量来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加深学生的印象。这个需要学生动手去验证自己想法的问题情景,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2. 公式引入

针对上述的问题情景,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进行均等分配,但是生活中很多事物的数量基数较大且无法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可以列举两本厚度不同的课本,一本质量为0.8千克,另一本质量为1.2千克,现要得出这两本书的平均质量,学生应该如何求解(引出平均数的公式求解法)?

通过构造具有目的性的问题情境来引出平均数的求解方法,指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现象转化为数学公式,完成从实际到理论的转化,得出平均数的求解公式是将所有的数相加,然后除以拥有数的个体数量,明白平均数的数学含义。

3. 实际应用

在基本掌握关于平均数的含义以及求解方法之后,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上的问题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合理设计难度层次不一的问题。如分小组收集学生某一次考试的成绩,先引导学生求解出每一小组的平均成绩,再求出整个班级的平均成绩。在求解班级平均成绩时,教师要训练学生的转化思维,将每一小组的成绩看作单个的数,将这些数相加,然后除以小组的数量,而不是将每一个学生的成绩加起来再除以学生的数量。

在课例教学之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将学得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根据实际生活变换自己的思维,提高思考问题的灵活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

1795501186308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趣味性教学设计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