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为瓦匠作传
2022-03-21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10期
《圬者王承福传》是唐朝大诗人、文学家韩愈为一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写的一篇传记,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位在长安揽活的泥瓦匠的精神风貌。那时,泥瓦匠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生活在社会底层,由于是与泥水打交道,被人们称为“圬者”,就是干脏活的人,可见其社会地位的卑微。
贞元十六年冬,韩愈离开徐州节度推官的职位回到长安,准备第四次参加吏部考试。为了更好地复习,韩愈找了个住处,把自己“宅”了起来。正是此时,韩愈遇到了王承福。通过聊天,韩愈发现了王承福的许多独特观点,“听其言,约而尽”,韩愈决定为其作传。
王承福本是农民,因为安史之乱成为一名士兵,屡立战功,朝廷要封赏他为官,他却没有接受,他认为自己能力有限,应该“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于是便在長安当了一名泥瓦匠。
韩愈了解到,王承福干了30多年泥瓦匠,却没有自己的房子,而是寄居在别人家里,按时交房租和生活费。有了剩余的钱,他就送给更困难的人。
对于王承福的想法和做法,韩愈很不解,王承福告诉他:“多年来,我去过无数富贵之家,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世间多变,沧海桑田,当年的豪宅很多已经破败不堪了。我向他们的邻居打听后得知,有的是主人犯了死罪,已死了几年了;有的是老主人已经去世了,子孙不务正业,没能守住祖宗留下的家产;有的是人死后财产都充公了。幸福来得慢,灾难也来得慢,比如清贫人家;幸福来得快,灾难也来得快,比如王侯门第。我虽然过得清贫,但几十年来没失过眠、没得过病,没有过忧虑。看到身边人那么多的烦恼和灾祸,我觉得自己很幸福。”
韩愈记载的是一个泥瓦匠的朴实想法,其中透着他的思考和智慧,也从另一个侧面让人们看到了当时长安广厦千万间,离不开王承福他们的劳作。
(摘自《西安晚报》)
3256500589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