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己酮可可碱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2022-03-20梁燕红

吉林医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传导黏度炎性

梁燕红

(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内分泌科,广东 汕头 51515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病情发展导致的,会引起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病变,常见病变位置为中远端感觉神经[1]。其病因多是由高血糖的刺激导致微血管病变,进而神经纤维营养出现障碍引起退行性病变及脱髓鞘。长时间的异常糖代谢会引发炎性反应促进病情发展。临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以控制血糖和改善微循环为主,甲钴胺是常见的治疗药物,但单独用药微循环效果不佳。为进一步促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机体微循环,提高其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本文对己酮可可碱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2013年《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经肌电图检查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均有肌力减弱、深浅反应减退;营养功能障碍;均有电击感、麻木、针刺感;均自愿参加此次研究。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免疫系统疾病;治疗前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6个月内行过手术治疗;急性感染者;恶性肿瘤;精神障碍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4例):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24例,年龄41~76岁,平均(63.6±4.8)岁,病程1~10年,平均(7.4±1.3)年;研究组其中男21例,女23例,年龄41~77岁,平均(64.5±5.2)岁,病程1~10.2年,平均(7.5±1.5)年。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血压、血脂控制治疗,给予降糖药物口服或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水平为空腹血糖6.1~7.1 mmol/L,餐后2 h血糖9~10 mmol/L。给予对照组患者甲钴胺片口服,3次/d,0.5 mg/次,卫材药业公司,国药字H20030812。研究组患者给予己酮可可碱联合甲钴胺,己酮可可碱缓释片口服,3次/d,400 mg/次,甲钴胺同对照组。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经欧姆龙神经速度检测仪检测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的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包括:胫后神经、腓总神经、正中神经;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情况。抽取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的空腹外周静脉血经美国杜邦的PL型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包括: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③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黏度变化。采用天津慧泉LBY-N旋转式血液流变仪进行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的检测。包括:全血黏度(BV)、血浆黏度(PV)。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比较:两组治疗前胫后神经、腓总神经、正中神经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IL-6、CRP、TNF-α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血黏度比较:两组治疗前BV、PV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黏度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糖尿病病情发展导致的,会引起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病变,常见病变位置为中远端感觉神经,患者症状表现为刺痛、麻木、痉挛、出汗[2-3]。如不及时治疗会持续发展出现坏疽病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较复杂,临床认为可能是因为高血糖水平导致神经内膜微血管出现病变,末梢神经滋养血管引起微血管病变,也可能是神经营养障碍引起营养缺乏。也有研究发现,高糖刺激通过多元醇通路对葡萄糖旁路代谢进行激活,将葡萄糖经醛糖还原酶转化为山梨醇,其所含脱氢酶经氧化生成果糖[4]。且过多的山梨醇不仅会引起细胞内高渗,导致神经细胞肿胀,进而变性坏死、脱髓鞘。还会生成大量细胞内氧自由基,对神经细胞造成损伤。雪旺细胞是一种胶质细胞,可对神经细胞起到修复作用。但高糖下的炎性反应会刺激神经调节蛋白不利于对雪旺细胞促有丝分裂反应,使雪旺细胞死亡、周围神经变性。此外,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刺激机体使其呈微炎性反应,进而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对外周组织血供产生影响,加重缺血缺氧,导致外周神经营养不足受到损伤[5]。所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血供进行改善,以减轻其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非常重要。

甲钴胺是维生素B12衍生物,它能渗入神经细胞,与抗酸蛋白质及脂质共同代谢,合成轴突结构蛋白质作用较大[6]。并作为甲基供体促进神经细胞合成卵磷脂,以修复受损的神经纤维,加速神经传导速度。本文对患者应用甲钴胺后,其胫后神经、腓总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而联合己酮可可碱后,其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己酮可可碱是甲基黄嘌呤的衍生物,它能阻断cAMP转化为AMP[7]。起初用于间歇跛行的血管扩张,后用于动脉硬化、血栓、糖尿病血管病变等外周血管疾病。其药理作用不仅能增加红细胞变形性,进行微血管扩张,降低血液黏度,还能增加组织的氧分压,起到抗炎及清除自由基的作用[8]。临床多个研究显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存在微循环障碍和炎性反应现象,患者血黏度较高。本文对两组患者行不同治疗,结果显示,经治疗后两组的IL-6、CRP、TNF-α炎性因子及血黏度均有明显改善,且联合用药组改善情况显著高于甲钴胺单一用药组。结果说明,两药联合能加快周围神经传导速度,降低炎性因子及血黏度,促进患者病情改善。

综上所述,己酮可可碱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影响较大,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及血黏度。

猜你喜欢

传导黏度炎性
标准黏度油混配及重复利用方法的探讨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思考心电图之178》答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PMA黏度指数改进剂对减振器油性能的影响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血黏度高怎么办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