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2022-03-19韩美林
韩美林
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韩美林
(商洛学院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对地方应用型高校“互联网+课程思政”视域下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进行剖析,探索在信息化趋势下符合地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结合“互联网+课程思政”新时代背景,引进“前沿项目”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匠精神.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教学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提高教学效果.融合产学研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学生专注课堂的同时,课下参与产学研协同育人创新创业的工程实践,实现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的高度融合.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思政;互联网+;教学改革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工科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课程包含模电与数电2部分,知识点繁杂,理论知识抽象.同时该课程实践性强,应用广泛,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思维方式、工匠精神,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主要有:
(1)授课方式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也就是“单向输出”.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下面对繁杂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根据教材章节知识点进行授课,注重知识讲解,脱离实际生产,不能把课程内容与生产有机融合,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2)实验环节更加注重巩固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领域缺乏一个总体的认识,造成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应用与创新.
(3)知识引领与价值引领对立,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有“价值中立”的错误思想,忽略了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及其重要作用.
因此,为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硬技术的新时代大学生,需要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
1 树立思政教学映射与融入专业教学的理念
电子技术在高新技术行业占据重要地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明辨思维、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以及工匠精神,最终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1].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实施步骤见图1.
图1 思政教育融入电子技术基础的实施过程
结合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案和教材,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元素,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自然融入[2].整合教材,挖掘思政元素并整理形成课程的建设架构(见表1).
表1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思政元素建设架构
2 “互联网+课程思政”视域下理论教学内容改革
2.1 优化教学内容,系统化知识框架
2.1.1 系统化知识框架 为了更好地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教师需对繁杂抽象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构建基于思维导图的课程内容体系.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将相互关联的知识点展示给学生[3],基于思维导图构建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容体系见图2.
图2 基于思维导图构建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容体系
2.1.2 优化案例教学 电子技术基础其实践性强,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如电气、自动化、计算机、通信及生活等.针对每学期2~3门专业理论课,构建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课程共建机制[4].由理论课教师讨论确定每门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企业工程师设计不同类型的项目案例,形成与多门专业课理论授课同步的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达到“学有所用”.
2.1.3 融入前沿项目 电子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学生还需时刻关注电子基础的发展现状,探索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新途径,激发学生服务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采用前沿项目驱动教学[5],其流程见图3.此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讲解目前行业发展领域或科研项目,既可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互相促进,还可以激发学生努力拼搏,为强盛祖国而发奋学习.
图3 前沿项目驱动教学流程
2.2 线上线下结合,各取所长
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可以第一时间接收到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节授课方式和内容.电子技术基础包含的知识点繁杂且涉及到多门学科,仅依靠课堂教学和教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可借助雨课堂等平台,制作或分享相关的课程网站供学生课前学习,课后实践、巩固.同时将课程思政元素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贯穿始终,实现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6].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模式见图4.
图4 基于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3 “互联网+”模式下实践教学改革
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性强,单纯依靠教师演示、学生插拔导线、撰写报告册,不管从专业教育还是思政教育来说,均不能达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在实验实践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逐渐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还需要调整其教学方式,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工匠精神的目的.
3.1 案例教学法
在高校教育改革,有效教学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讨论式、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模式一直被认为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参考案例教学法,根据认知发展层次模型,结合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特点,对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做生产案例教学法改革,并在实施过程引入讨论式、互动式等教学模式[7].
生产案例教学法通过生产案例提供教学内容,以案例为基础,从实际问题出发,采用讨论式、互动式、参与式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和分析,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并请学生相互进行评价[8].学生在思考、分析、讨论后,教师根据案例布置子任务,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以完成子任务的实训操作部分,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培养学生辩证思考、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
3.2 生产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3.2.1 融入课程思政的生产实践案例 根据“互联网+”背景下对新工科建设的要求,结合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典型的生产案例融入思政元素.以任务为驱动,将生产案例引入理论和实践教学[9],本课程最终确定4个生产案例,每个案例再确定3~4个子任务(见表2).
3.2.2 课前准备 以实际生产案例为基础,把课程教学内容与案例结合起来,融入思政元素,设置子任务.借助互联网的各种手段布置课前任务,学生通过教材、参考书目、网络等资源查阅资料,完成课前准备.
3.2.3 组织讨论 在课堂教学增加学生讨论和评价环节代替教师单方面授课,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分析与评价,集思广益、开拓思路,促使学生理解记忆相关知识点,积极探索与求知,提升创新意识.需要指出的是,在讨论过程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对讨论过程的知识盲点进行补充,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挖掘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学习.
3.2.4 实践 在实践操作环节,以生产案例为基础,围绕工作任务,学生分组完成各类产品的设计、制作、
故障排除等任务.学生可以深刻了解理论知识在生产生活的落脚点,也学会了将专业知识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有机结合,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10].
表2 电子技术基础生产实践案例教学设计
3.3 产学研协同育人培养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大学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是有效方法之一.
教师可利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打造电子技术实践基地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可以解决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差、创新不足的问题,在实践中锻炼技能,就目前企业相关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发表自己的见解[11].其培养模式见图5.
图5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培养模式
4 “互联网+”模式下课程考核体系的改革
为了适当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习,课程考核覆盖教学的每个环节[12].课程思政视域下,学生成绩考核标准见表3.
表3 学生成绩考核标准 (%)
5 结语
本文对地方应用型高校“互联网+课程思政”视域下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现状进行了剖析,从理论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式、课程考核体系3方面进行改革,深度挖掘并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从根本上突破现有的课堂模式,完成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教学中引进“前沿项目”驱动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使学生获得符合自身条件和特点的教育途径.引入现代信息化技术教学方法的同时将思政教育贯穿始终,线上线下,各取所长,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在学生专注课堂的同时,课下参与产学研协同育人创新创业的工程实践,从而完成新时代教书育人的目标.
[1] 董胡,夏明霞,潘萍.课程思政视域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1,12(13):60-61.
[2] 何芳,张俊梅,梁浩.思维导图在“电工电子技术”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林业教育,2020,38(S1): 60-63.
[3] 魏春英,郭中华,田茸,等.基于智慧教学平台的“电子技术”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1(35): 69-72.
[4] 王国新,韩龙.“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9):68-69.
[5] 贾广信,焦纬洲,李裕,等.以项目式教学驱动面向新工科的化工原理实验创新:以中北大学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 2021,38(4):93-99.
[6] 陶秀娟,范彦娜,蔡慧珍,等.“互联网+”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课程思政育人路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 2021,39(17):28-29.
[7] 段凌飞,姚敏,李翔.新工科背景下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15):107-109.
[8] 周风波.新工科背景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改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33):14-15.
[9] 高汝寒.任务驱动法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20.
[10] 王立峰,宋其江,袁得春.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电子技术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15):79-81.
[11] 曲爱妍,吴秋玲,黄丹丹.“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应用型地方高校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1(7): 145-146,150.
[12] 凌涛.电子技术实验考核模式的教学实践[J].集成电路应用,2021,38(8):158-159.
Teaching mod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fundamentals course based on internet +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HAN Meilin
(School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Shangluo College,Shangluo 726000,China)
Analyzes the teaching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fundament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and explores the informatization trend to meet the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model and teaching system.Combined with internet + courses,in the new era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background,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rontier project-driven teaching method cultivates students′ conscientious and responsible craftsmanship.At the same time,it makes full use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methods to integrate socialist core values,craftsmanship and othe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course teaching.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on education training model,students will participate in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industry- 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on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fter class while focusing on the classroom,so as to achieve a high degree of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teaching,and social services.
electronic technology foundation;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internet+;teaching reform
TN79∶G420
A
10.3969/j.issn.1007-9831.2022.02.020
1007-9831(2022)02-0100-06
2021-10-08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SGH21Y0235);商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1jyjx105)
韩美林(1989-),女,陕西榆林人,讲师,硕士,从事电路与系统研究.E-mail:7418940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