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新品种皖椒23的选育
2022-03-19俞飞飞董言香王明霞江海坤张其安严从生马绍鋆
俞飞飞 董言香 王 艳 贾 利 王明霞 江海坤 * 张其安 方 凌 严从生 马绍鋆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1;2园艺作物种质创制及生理生态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31;3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1)
辣椒是我国主要的蔬菜作物,从南到北都有食用辣椒的习惯,播种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对蔬菜周年供应、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江淮流域设施辣椒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安徽省是全国重要的辣椒生产基地,也是全国辣椒种子生产基地。长期以来,辣椒种业企业采用自交系制种,成本逐年增加。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可简化制种工序、降低制种成本、提高杂交种子纯度,增强杂交种市场竞争力,是辣椒育种发展的主要趋势[1-3]。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针对江淮流域的消费习惯与种植模式,从国内外收集了大量的种质资源,创制了优质多抗育种材料,选育了优质多抗的辣椒品种[4-5],并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出适合保护地栽培的三系杂交辣椒新品种皖椒23。皖椒23在合肥市长丰县、马鞍山市和县、芜湖市鸠江区等地蔬菜基地种植,综合表现良好,得到种植户的好评。
1 选育经过
1.1 母本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母本的保持系CMSH-13B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收集的长羊角杂交分离后代经过连续6代自交选育的纯合自交系。植株长势强,高度约75 cm,开展度约70 cm,易坐果,早熟,首花节位7~8节,挂果集中;果实牛角形,皮薄,较光滑,青果绿色,果长16 cm左右,果肩宽3 cm左右,平均单果质量约65 g,辣味中等;对病毒病、疫病抗性强,丰产性好,杂交配合力强。母本H-CMSH-13A是以CMSH-13B作为父本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的雄性不育系HY-13A[4]采用饱和回交法育成的雄性不育系,不育率与不育度均达到100%;除育性外,其他主要农艺性状与CMSH-13B一致。
1.2 父本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父本H-HHFB-01为课题组收集材料与韩国引进材料杂交后经多年自交提纯的稳定自交系,经与CMSH-13A侧配,100%可恢复育性;植株生长势中等,中早熟,植株高度约85 cm,植株开展度约80 cm,株型紧凑,首花节位9~10节,挂果集中;果实羊角形,青果绿色,果长12 cm左右,果肩宽1.2 cm左右,平均单果质量约25 g,辣味中等;抗疫病、炭疽病能力强,商品性好。
1.3 组合选配
2016年配制杂交组合,2017年开展品种比较试验,从中选出优势组合H-CMSH-13A×H-HHFB-01。2018年、2019年同步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生产示范,以皖椒8号为对照,皖椒23表现出一致稳定的特征特性,增产9%以上。该品种生长势强,综合抗性强,坐果性优良,果实羊角形,果皮光滑,果实绿色,老熟果鲜红,中等辣味。2019年通过安徽省园艺学会园艺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登记编号为“皖认蔬 201901”。
2 特征特性
2.1 丰产性
2.1.1 品种比较试验。2017—2018年春季,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试验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地膜覆盖栽培,以皖椒8号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2月5日大棚内基质穴盘育苗,辅助采用电热线加温;4月19日双行定植,株距35 cm,行距50 cm;6月上旬开始采收,8月中旬结束。由表1可知:皖椒23品种2年平均前期产量为13 727.3 kg/hm2,较对照皖椒8号(CK)增产11.7%;总产量为50 564.3 kg/hm2,较对照皖椒8号(CK)增产12.0%,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表1 皖椒23品种比较试验产量分析
2.1.2 多点区域试验。2018—2019年春季在安徽长丰、和县、岳西等蔬菜产区进行多点区域试验,保护地地膜覆盖栽培,小区面积20 m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对照品种为皖椒8号(CK)。12月中下旬保护地播种育苗,苗期防病治虫;翌年4月中下旬双行单株定植。由表2可知:皖椒23平均前期产量为13 968.0 kg/hm2,较对照皖椒 8号(CK)增产 10.2%;总产量为50 849.3 kg/hm2,较对照皖椒8号(CK)增产9.9%。
表2 皖椒23区域试验产量比较
2.1.3 生产示范试验。2019年春季同时在安徽长丰、和县、舒城、芜湖、岳西进行生产试验,每个生产试验田面积不小于500 m2。12月至翌年2月中下旬保护地播种育苗,3月初至4月中下旬双行单株定植,宽行距80 cm,窄行距50 cm,穴距35 cm。由表3可知:5个试验点前期产量为13 060.5~16 510.4 kg/hm2,较对照皖椒8号(CK)增产6.9%~12.6%;平均前期产量为14 602.5 kg/hm2,较对照皖椒8号(CK)增产10.4%。5个试验点总产量为48016.9~58566.4kg/hm2,较对照皖椒8号(CK)增产9.2%~17.6%;平均总产量为 53 045.3 kg/hm2,较对照皖椒 8号(CK)增产14.0%。据种植户反馈,皖椒23品种具有易坐果、早熟、挂果集中、果实表面光泽度好、产量高和品质好等特性,较当地地方品种增产9%以上。
表3 生长期内不同嫁接方法对成活率和出苗率的影响 单位:%
表3 皖椒23品种生产试验产量比较
2.2 抗病性
2018—2019年生产试验中,对皖椒23的田间抗病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皖椒23病毒病、疫病、炭疽病发病率相对较低,田间对病毒病、疫病和炭疽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皖椒8号(表4)。2019年参加安徽省园艺学会组织的认定辣椒品种试验中,未发现青枯病、白粉病、病毒病症状(表5)。
表4 皖椒23田间抗病性调查
表5 2019年安徽省园艺学会认定辣椒品种试验抗性调查
2.3 农艺性状
皖椒23为早熟羊角椒一代杂种,生育期165 d左右,春季露地定植至始收50 d左右。该品种生长势强,始花节位11节,早熟;果实羊角形,纵径23.3 cm,横径2.9 cm,肉厚0.28 cm,平均单果质量50 g;果实表面光滑,绿色,辣味中等,肉质脆,口感极佳。生产示范中,平均总产量为53 045.3 kg/hm2,较对照皖椒8号增产14.0%;田间抗病抗逆性强,适宜在安徽省各地作早春保护地栽培和露地栽培。
3 栽培技术要点
江淮地区10月至翌年2月上旬保护地电热线辅助加温播种育苗,3月底至4月中旬定植,苗龄70~120 d。早春育苗利用多层覆盖技术保温,高温季节育苗要合理利用遮阳网覆盖。辣椒幼苗二叶一心期分1次苗。定植前施足有机肥,采用保护地覆膜栽培,定植密度45 000株/hm2。生长期平衡施肥,采果期及时浇水,见干见湿,严防积水。该品种连续坐果能力强,应注意后期追肥,适时采收。结果期追施2~3次缓释肥,可结合病虫害防治追施叶面肥,促进果实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