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蚌埠市建设皖北医疗康养中心研究

2022-03-19黄俊杰王健黄靖雯邵建祥

经济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皖北蚌埠

黄俊杰 王健 黄靖雯 邵建祥

摘 要:皖北地区人口密度大,城镇化水平低,经济相对欠发达,人口老龄化形式严峻且养老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医养结合工作推进较缓慢。蚌埠市近年来在医疗康养建设方面,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多种投资形式结合,重大项目、亮点工程稳步推进。蚌埠市进一步加强皖北医疗康养中心建设,需要破除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壁垒,加强协作,推进触及具体举措的文件落地和实施,解决人才匮乏等相关问题,同时应通过加强和市内现有优质医疗资源的协作,建设更高水平医疗康养单位。

关键词:蚌埠 皖北 医疗康养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2-124-03

一、实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概念源于英国,主要实现于医疗康养机构中[1]。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相比传统医疗机构存在诸多优势,它注重预防保健,以健康监测与日常营养管理为抓手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细节的合理性。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受计划生育、人口迁移流动、老少分居等因素影响,家庭照料能力大幅减弱,老年人对高质量养老的需求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养老机构难以满足老人的医疗卫生需求,而医疗卫生机构难以提供细致的养老服务,中小型医疗机构资源闲置严重,实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刻不容缓。

二、皖北地区养老服务基本情况

皖北地区由蚌埠、淮南、淮北、亳州、阜阳、宿州六市组成,总面积约39149平方公里,占安徽省面积的28.04%,总人口约3157.8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5.53%,人口密度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皖北地区城镇化率相对较低,农业人口比重大,经济欠发达,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整体经济收入水平较低。皖北地区整体养老水平较低,养老机构形式单一、数量较少,主要依赖政府投入。

三、蚌埠市推进皖北医疗康养中心工作成效

(一)蚌埠市具有成为皖北医疗康养中心的基本条件

蚌埠市地处皖北,居淮河中游,下辖三县四区,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境内山水相连,四季分明,兼容南北生活习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为全国文明城市之一,宜居程度不断提高。蚌埠市作为安徽省第三批医养结合综合示范区城市,2020年通过国家民政部、财政部考核验收,被评为第四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城市,并入选“优中选优”前十名序列,获得中央财政专项奖励。蚌埠市老人休养院等5家单位和5名个人被全国老龄委评为“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另有多家单位和个人获得省级“敬老文明号”和“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同时,蚌埠市4家养老机构、3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被评定为第二批、第三批省级智慧养老示范工程,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二)蚌埠市高水平医疗资源丰富

蚌埠市共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4家,医疗资源丰富,医疗水平较高。其中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皖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省级三甲综合医院,在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全国第71位、全省第3位、皖北地区第1位。该院在医疗、教学、科研、康复、急救、药物临床试验等方面在皖北地区优势明显。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本部占地184亩,总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现有临床科室41个,医技科室9个,临床教研室17个,开放床位3829张。正在规划建设的心脑血管中心占地268亩,总投资25亿元,建筑总面积42万平方米,床位2000张。

(三)蚌埠市推进医疗康养工作成果颇丰

1.政策导向不断加强,制度体系得到完善。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健康蚌埠2030”规划纲要》《蚌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关于加快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蚌埠市“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的通知》《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蚌埠市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2018—2020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关于推进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蚌埠市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蚌埠市癌症防治行动计划(2017—2020年)》《蚌埠市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实施方案》《蚌埠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方案(2017—2025年)》等等26个规划、意见及方案;民政、财政、市场监督管理、人社、文化旅游等部门出台39项措施,协力推进,组织市健康养老服务中心等30个项目纳入国家“十三五”项目储备库,申请国家投资2.9亿元。

2.发挥医疗资源优势,推进医养融合发展。蚌埠市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在养老机构内开设医疗机构的通知》,鼓励设置10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按照审批权限向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设置卫生室、康复室等医疗机构,目前全市老年公寓已有20多家养老机构内设了卫生室(所),鼓励部分养老机构同所在地的高级别医疗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建立老人看病就医“绿色通道”,以方便入住老人的及时救治。同时,《关于鼓励和支持在医疗机构内举办养老机构的通知》规定,对符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所列各项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均可向住所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设立老年公寓、护养院,并给予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2019年以来,全市新批的16家养老机构中有10家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占新批养老机构的62%。

3.多种投资形式结合,建设大规模、高标准养老项目。为满足不同人群养老需求,由淮上区政府招商、中科建设集团投资26亿建设占地250亩、设有养老床位5000张、集健康、休闲、医养结合于一体的中科健康养老生态园。由市民政局牵头的民政老人养护院等项目正在紧张地施工、建设之中,现已完成主体施工建设。该项目投资5亿元、占地355亩,设有养老床位2100张、内设二甲老年专科医院。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养老)医疗中心定位为皖北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专业康复医疗基地,采用医疗、护理、功能康复一体化的康复治疗模式,对各种脑血管疾病、脑外伤引起的偏瘫及手术后的运动功能障碍等疾病康复疗效确切。

4.加强基层医养结合建设。近年来,蚌埠市始终把“提升基层能力、做实签约服务、做好慢病管理、助推分级诊疗”作为工作重点,完善推进机制,创新工作载体,成效初步显现。截止到2020年,全市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176个,签约102.4万人,签约率30.18%;重点人群签约89.24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72.34%;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纳入“两卡制”试点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全过程记录健康服务;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示范点创建”作为加强内涵建设、规范化管理及提高签约、履约服务的有利载体,在全市推进家庭医生“湖滨模式”,成效明显。

5.加强保障性医养结合机构建设。为解决农村“五保”、城乡“三无”人员、孤老重点优抚对象等养老短板问题,近年来,蚌埠市政府注重推进保障性养老机构建设。一是强化农村敬老院建设。要求每个乡镇至少要建一所敬老院,目前,全市已拥有农村敬老院92所,床位14400余张,集中供养能力由“十一五”末的36.8%提高到目前的62%,使最困难的老人群体生存养老问题基本得到保障,每所敬老院都分别与当地的卫生院或医疗机构进行医养签约。同时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建设不断加强,市辖三县已各建成1所设施设备较齐全、功能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中心,总床位280张,积极收住社会中较困难的老年人入住,解决了部分空巢、失独、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此外全市已建成光荣院两所,设置床位230张,使部分优抚对象养老、休养有了固定的场所。

四、推进医养结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存在壁垒,协助推进不足

医养结合项目从立项到正常运营至少涉及十几个职能部门。在运营过程中,至少需要民政、卫健委、人社、财政、医保等五个部门的密切协作配合。交叉重叠的部门管理直接导致医养结合机构处于“九龙治水”的困境中,部门之间职责界定模糊,容易出现利益纷争、责任推诿等问题,这些是医养结合工作推进缓慢的关键原因之一[2]。

(二)人才队伍匮乏

截至2020年底,全市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2512人,其中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仅有165人,村医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仅有384人,村医年龄多集中在40岁以上,占比达80%以上。整体来看村医队伍总体学历低,整体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不高,还不能满足农村居民健康需求。就职于医养结合机构的医护人员,在晋升职称、个人发展上也存在限制[3]。大部分传统养老机构也难以给医护人员提供医院同等工作的工资福利待遇。根据郑印等人的研究,目前蚌埠市整体缺乏服务老人的专业人员[4]。

(三)醫疗机构开展养老业务面临困境

一是缺乏利益驱动。医疗机构和传统养老机构虽然开展了签约式服务,但是由于传统养老机构规模小、供养老人少,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为老服务不能获取经济效益,没能真正实现医养有机融合,还存在“两张皮”问题。与传统养老机构相比,医养结合机构因为其更高层次、专业的医疗服务导致收费较高,把大多数老年人“挡在门外”,机构也难以获得经济效益。

二是缺乏政策保障。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日间照料中心,最担心老年人出现意外而引起纠纷,如果能开通老年人意外险,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的后顾之忧。另外,医生多点执业问题的解决政策还未落地,医生离开医院到养老机构就业会有职业风险[5]。

五、对策与建议

(一)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建设高规格医养结合机构

蚌埠市教育资源丰富,室内多家高校可以为医疗康养机构提供从人才教育到技术支持的全方位支撑,尤其是蚌埠医学院近年来在全科医师的培养数量、质量上均有显著提高。同时,市内多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可以为医疗康养机构医护人员的职称晋升等个人发展提供支持。

(二)完善产业链,提升竞争力

养老服务产业与众多行业紧密相关,涉及多个领域领域和众多产业链,对上下游行业具有明显的带动效应。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要着眼养老服务市场的需求变化,加强顶层设计,谋划产业布局,确保产业链符合当前以及未来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规律和预期探索试点推进医养有机融合发展模式,加大对试点机构的设备、人员的补足及协调医保、民政、卫健部门的补贴力度,以实现医疗机构供养康复、生活护理、医疗护理、休闲娱乐等一体化发展[5]。尤其是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方面,力争打造特色机构、特色病区,利用互联网和智能化提高影响力,延伸产业链,提升医疗康养方面的整体竞争力[6]。

(三)落实医养结合政策,加强分级养护工作

在现有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的基础上,加快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的试点和养老机构内增设医疗康复机构的推进,支持有规模的养老机构按相关规定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临终关怀机构等。对不具备设置条件的,依据规模和实际需求可内设医务室、护理站,主要针对自理老人及半失能老人的养护及医疗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内设养老病床、增加康复科人员及设备、成立养老专业服务队伍,提供24小时养老、医疗服务,主要针对长期有病卧床老年人及失能老人,建议引入养老机构老年医疗保险制度,规避医患矛盾及政策壁垒[7]。做到分级养老、重点养护、发挥特长、医养结合。

(四)全面推进老年人社区健康管理服务

健全基层医生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基层医生待遇,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建设的投入,配备和工作相适应的医疗设备,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辖区内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制度。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上门服务,对有意愿的老年人建立契约服务关系,开展签约服务。

(五)加强人才培养和储备

鼓励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开设老年服务管理专业,加快培养老年人日常养护、康复、护理、基本医疗保障、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专业人才[8]。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加快培养中层次的照护专业人员。逐步建立起医养机构照护人员上岗许可、资格认证、职称评定体系,并通过多种渠道,提升照护队伍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鼓励各专业的医师到养老机构内的医疗机构中开展多点执业,在职称评定、岗位补贴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9]。

(六)明确医养结合评价标准

推行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应明确谁来提供服务、提供怎样的服务、向谁提供服务、服务如何实现、服务质量如何评价等,需要制定相对权威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资质和准入标准、质量评价标准[10]。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建设相对完善后,它的服务对象应当与普通养老机构有所区分,以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应主要面向残障老人、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疾病康复期老人或患有恶性肿瘤的老人等。服务内容应当在向老年人提供生活护理服务的基础上,提供医疗诊治服务、疾病预防服务、康复治疗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项目。服务的提供主体,需要将政府、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多方主体有机结合。

[基金项目:蚌埠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bbfzxm202120)]

参考文献:

[1] 武玉,张航空.我国大城市医养结合的实践模式及发展路徑[J].中州学刊,2021(4):78-84.

[2] 郭月菊.菏泽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施状况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21,43(1):21-26.

[3] 王泽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安徽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对策建议[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6(5):61-62.

[4] 郑印,王楠.蚌埠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1):182-183.

[5] 王昕,刘嘉,胡心竹,等.沈阳市医养结合机构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36(10):862-865.

[6] 郑金华,郑斌,罗秀针,等.漳州市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建设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4):207-209.

[7] 粘婉清.泉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5):58-61.

[8] 张孟,林振平,詹祥,等.基于政策工具的南京市医养结合政策文本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1,14(6):21-28.

[9] 吴晓飞,陈锋,闫乾,等.基于SWOT分析国内外医养结合模式[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4):883-887.

[10] 闵芳,李琳琳,万玉洁,等.安徽省养老服务标准化的现状及对策[J].标准实践,2021(1):125-129.

(作者单位:黄俊杰,黄靖雯,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质量管理科;王健,蚌埠市卫健委中医药科;通信作者:邵建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保办 安徽蚌埠 233000)

(责编:贾伟)

3368501908241

猜你喜欢

皖北蚌埠
摄影·美好安徽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淮北市在皖北六市中经济增长质量实证分析
皖北区域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实证分析
对话蚌埠:药品采购究竟咋啦?
蚌埠药采是非热议
蚌埠药采事件回放
皖北地区对流层顶气象特征分析
蚌埠儿童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