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文化在高校雕塑教育中的传承研究

2022-03-19赵明赵玉琢张艺龙

文化产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雕塑民族文化

赵明 赵玉琢 张艺龙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改革,高校教育发展良好,在提升国民素质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审美素质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育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而雕塑教育能够帮助高校教育实现这一目标[ 1 ]。从目前来看,部分雕塑专业的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在雕塑教育中,教师忽略了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而民族文化在雕塑教育中的渗透不足,阻碍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所以,在高校雕塑教育中渗透民族文化以及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雕塑教育和民族文化的关系

高校雕塑教育能够向学生传授相应的雕塑知识以及美术技能,还能够助其传承民族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我国雕塑的发展过程展现了民族文化的融合、传承以及发展,具有多元性、丰富性等特点[ 2 ]。高校雕塑教育可以兼容不同的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从而为雕塑的创作和学习提供更为丰富的素材以及资源。同时,在高校雕塑教育中充分渗透民族文化能够促使高校雕塑教育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民族文化在传承方面存在诸多困境,其中无人传承是最为突出的问题[ 3 ]。在高校雕塑教育中,部分高校教育职责的缺失,导致民族文化在雕塑教育中渗透不足,学生对民族文化没有深刻认识,这违背了我国教育的发展理念。因此,在高校雕塑教育中需要深化民族文化教育,提升學生了解和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产生更强的民族自豪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在高校雕塑教育中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民族文化能够提升学生对民族雕塑文化的认识

我国拥有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内容也丰富多样,不同地区往往能够展现出不同的文化风采。对于高校雕塑教育而言,其深度以及广度都需要得到有效呈现,因此将民族文化融入雕塑教育中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各民族文化所蕴含的各种艺术内容以及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对雕塑教学的整体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和设计,从而使民族文化能够充分融入雕塑教学内容中,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4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在高校雕塑教育中,课程方面实践课程较少,导致学生本身动手能力不足;而民族文化中的艺术是产生于劳动人民的实践中的,文化是诞生于劳动人民的生活需求中的,因此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可以促使高校雕塑教育的实践内容更加丰富,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雕塑知识,还能够促使学生更为深入地感受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修养

通过对民族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形式的学习,能够使高校雕塑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民间艺术的内容为教学内容,以此来引导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制作工艺、内涵等进行了解,帮助学生对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及其中不同的艺术形式形成更为深入的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品位[ 5 ]。另外,在高校雕塑教育中,民族文化中的各种美术形式,比如剪纸、刺绣等,能够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念等,从而促使学生的文化内涵以及修养得到提升,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态度。

民族文化能够提升文化实践性

在当前新经济环境中,社会发展对雕塑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雕塑人才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特点。所以,高校雕塑教育需要充分结合民族文化,通过民族文化对高校雕塑教育内容进行重新建构,从而对雕塑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再基于一定步骤向学生传递民族文化[ 6 ]。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新的雕塑教学体系中学习雕塑知识和进行雕塑创造,从而促使文化实践性得到加强。另外,对民族文化的有效融合,可以促使雕塑教学有更多教学素材,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动手的机会,这样也能够提升文化的实践性。

民族文化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

民族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而正是由于这样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其能够丰富大学生的视野,同时还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在雕塑教育中,教师对民族文化的介绍以及学生本身对民族文化的感受,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不同的民族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同时,在雕塑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还能够提升雕塑教育的品位及内涵,这不仅是雕塑教育实现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需求。

民族文化能够转变学生的价值观念

民族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使用身边常见材料,通过自身的智慧所制作的美术作品,因此民族美术具有个性化特点。在高校雕塑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展示各种民间美术作品,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民族文化。比如,教师对民族文化的系统讲解或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馆等,就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特征,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转变学生的价值观念。

民族文化在高校雕塑教育中传承的策略

基于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雕塑教育在进行实际教育过程中,需要打破原有的教育模式,将民族民间雕塑艺术相关内容贯穿其中,挖掘出其中的民族文化,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在实际进行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

重视民族文化教学内容

要想在高校雕塑教育中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就需要高校本身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对民族文化中的雕塑教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从而保障关于民族文化的教学内容成为雕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7 ]。同时,在课时分配方面需要为这一部分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学分,以此来保障教师以及学生都能够充分重视这一教学内容。另外,在实际进行过程中,高校需要建立起关于民族文化的教学资源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对关于民族文化的教育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制定相应的民族文化融入雕塑教学的步骤,在循序渐进中实现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高校还需要展开相关的民族文化宣传工作,营造更好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对民族文化形成更为深入的认识,从而保障雕塑教育的正常进行和高质量教学。

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雕塑教育进行过程中,为了保障民族文化能够在其中获得有效渗透,就需要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8 ]。在实际进行过程中,教师本身需要打破以往教学模式的束縛,这就不能仅依靠教材来进行对雕塑知识的传授,而是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新的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民族文化进行有效吸收,并形成深刻感受。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更为深入的认识,还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从而使学生在接受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9 ]。除此之外,在雕塑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充分借助各种先进技术如多媒体、互联网等创设出更好的教学情境,从雕塑的艺术教学逐渐过渡到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教学中,帮助学生思考民族文化,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品位,最终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优化课程建设

在雕塑教育中,课程建设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要想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就需要优化课程建设。首先,应充分结合专业教学内容,设置雕塑鉴赏课程。在渗透民族文化中,鉴赏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民族文化来展开雕塑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民族文化,使其成为学生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其次,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感受民族文化内涵,从而丰富课程教学题材,为构建雕塑课程体系提供更多支撑,这样能够深化学生对雕塑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在雕塑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创新创造思维。比如部分高校会将民间雕塑的内容作为课程内容来进行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鉴和学习民族文化,明确民族文化在雕塑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最后,高校可以组织教师编写专门教材,以此来优化雕塑课程建设。高校需要带头和民间雕塑作者合作编写教材,以此来推广以民间雕塑或传统雕塑为基础的雕塑教学,促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进行雕塑创作,深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比如,在雕塑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民间雕塑文化,并且帮助学生对民间雕塑文化进行调查,从而使学生之后的雕塑创作能够有更多的素材。

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和指导者,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所以教师本身的素质会直接影响雕塑教学的最终效果。因此,高校需要打造出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这对于民族文化在雕塑教育中的传承十分重要。首先,高校在实践中可以从不同方面来打造教师队伍。比如,高校中的雕塑教师尽管都是专业人才,能够满足雕塑教学的要求,但是在当前这样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导致教师本身没有充分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且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的创作更少。因此高校需要为教师提供民族文化资源,促使教师对民族文化进行充分运用,帮助教师能够将民族文化和雕塑创作结合起来,从而为雕塑教学活动的进行奠定基础。其次,高校需要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充分结合雕塑专业实际教学情况,引导和鼓励教师“走出去”。比如,教师可以到某地区进行实际考察,充分了解某种民族文化;再比如教师可以到专业雕塑创作机构中去学习更多关于雕塑的知识和技能等。最后,高校可以从外部邀请民族文化传承者来学校内部对教师进行指导,从而更好地启发教师,促使教师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高校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既能够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强化,还可以保障民族文化在雕塑教育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重视实践研究

无论是民族文化还是雕塑教育,都具备实用性特点,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所以,要想在雕塑教育中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就需要重视实践研究,促使雕塑教育能够与民族文化实现深度融合。首先,高校需要增加对雕塑教育的资金投入,构建雕塑教育实践基地。高校应该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条件,收集更多存在于民间的教学资源,组建实践基地,从而更好地开展雕塑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民族文化。其次,高校应该建立美术展览馆,在其中展示学生的雕塑作品,这样不仅能更好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还可以引导学生知道民族文化融入雕塑作品的意义。同时,高校也可以成立雕塑工作室,由雕塑教师进行管理,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展开更为深入的挖掘。并且教师可以通过美术创作获得经济收益,以此来保障工作室的运转。最后,高校还需要建设校外实践基地。高校可以通过和其他文化机构进行合作的方式来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感受文化的机会。同时,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推荐学生到这样的实践基地中进行实习,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校雕塑教育中,可以通过其本身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联性,促使雕塑教育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高校在重视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雕塑教育的内容、形式以及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同时还要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优化课程建设,从而借助雕塑教育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进而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涛.基于安徽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雕塑教育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2(12):144-146.

[2]胡毅,王琳琳.浅谈美术教育中雕塑的教学艺术——评《中国美术教育实践:雕塑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18(07):119.

[3]杨冠英.新时代军事题材雕塑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的作用[J].雕塑,2018(05):62-63.

[4]陈箫.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崇德尚义”在雕塑教学中的运用[J].传播力研究,2020,4(06):13+15.

[5]韩小囡.中国雕塑教育的当代之路——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例[J].雕塑,2017(03):39-40.

[6]姜涛.社会文化对高校雕塑专业教学的引导作用——评《造型基础+雕塑基础教学》[J].高教探索,2017(09):2.

[7]付振宇.我国应用型高校冰雪雕塑艺术教育的思考[J].传播力研究,2019,3(09):182-183.

[8]吴线.传统民间艺术对雕塑教育的启示——以苏州地区高等综合院校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4):26-27+30.

[9]宗欣.浅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教育的启示——发现古代雕塑教育的特征规律[J].美术教育研究,2012(23):126.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雕塑创作中的中国民族化途径研究》(编号:2021C006);佳木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国民间美术应用于雕塑专业教学的研究》(编号:2021JY2-54)。

1023501705278

猜你喜欢

雕塑民族文化
巨型雕塑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我的破烂雕塑
MINORITY REPORT
写实雕塑
谁远谁近?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