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爱国主义思想培育研究
2022-03-19钟晓星唐军国曹海莹
钟晓星 唐军国 曹海莹
在新时代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发展历程中,爱国主义教育成为我国落实立德树人基本目标的必然要求,我国应积极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此来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时代积累的精华,需要积极与当代的爱国主义思想相结合,提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个体的思想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发展目标,并且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中,全面提高我国的文化自信,以此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发展进程。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爱国主义思想的内涵意蕴解读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我国需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原则。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与思想内涵。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来看,其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一是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实事求是、惠民利民的核心思想。《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2 ]这段论述深刻表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这些理念能够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的思想启迪。二是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振兴中华、匹夫有责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蕴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责任,也囊括了仁爱之心、家国同构的家国情怀,以及崇德尚善、永葆激情的社会风尚。三是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和而不同”均是中华优秀传统人文精神理念的集中体现。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深厚,思想精辟。因此,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是当代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高校爱国主义思想的内涵意蕴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思想是激励中华儿女不断向前的动力源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在我国高校的建设与发展中,高校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高校爱国主义思想的内涵来看,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忠于祖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为我国当代青年提供了自我成长与发展的空间,人民群众需要热爱祖国,始终站在国家立场上建言献策,为了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二是热爱故土。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中国人离不开泥土[ 3 ]。爱祖国,便需要热爱国家的山川故土。在中华民族这片充满激情的热土上,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创造了诸多物质文化遗产,这些载体都是歷代中国人民实践的成果,需要在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三是热爱人民。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而爱国是一种价值真理,具有精神层面的引领力。爱国主义思想便是要求全社会人民拥有一个共同的思想价值追求,关注人民,服务社会,从而激励社会个体做好民族团结与进步事业的维护者与推动者。可以说,爱国主义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追求。高校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更需要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以促进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全面提升。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爱国主义思想培育的社会价值阐述
利于传承文化精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时代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精神引领力量。对于高校而言,将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思想进行渗透性教育,不仅能够在教育过程中融入革命历史故事、历史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以史为鉴激励当代青年群体的个体发展;而且也能够通过特定的历史事件与文化理念帮助青年学生培育国家认同感,实现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促使青年学生群体在自我的学习与工作过程中积极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困境与难题,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利于强化民族认同,提升高校青年的责任感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具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4 ]。如今,高校在立德树人的视角下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工作,德育是学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学生在学习与工作的过程中,在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的引领下,不断砥砺自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因此,在高校教育活动中实现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思想的协同教育,有利于在教育活动中强化青年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促使学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利于思想渗透教育,文化融合助力人才培养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思想而言,二者在思想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与共通性。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是爱国主义思想的源泉和基础,爱国主义思想是在传统文化的孕育中发展起来的,具有较高的思想凝聚性与引领性。另一方面,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表现。爱国,便是要热爱祖国,认同祖国,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个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思想层面上的一致性,高校在思想教育活动中将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相结合,采用文化融合、思想融合的形式进行教育,可以更好地为人才的思想教育奠定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爱国主义思想培育需克服的难点
学生层面:“认知疲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思想培育的过程中,我国高校已经能够通过思政课程教育、课外主题活动等形式来进行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却存在教育效果不明显、学生综合素质难以大幅度提升的困境与问题,这主要源于目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认知疲劳”。从我国的教育体系来看,高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小学、中学以及大学等各阶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始终贯穿于个体成长过程中的,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学生营造足够的思想教育文化环境,但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且在当代网络环境的影响下,网络中出现了诸多亚文化内容,高校青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是基于自身的兴趣与爱好来关注此方面的内容。由于青年亚文化的思想较为新颖,学生容易受到此类文化的影响。可以说,“认知疲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主流思想的关注度,且高校过多的宣讲式教育也容易使学生产生“认知疲劳”。
教师层面:“教育内卷”
近年来,内卷一度成为网络热词,其主要指的是一种社会或者文化模式在确定某种常规的形式之后停滞不前的现象[ 5 ]。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也同样面临着较大的内卷化问题。特别是在如今全面推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的背景下,我国的思政教育模式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与经验。但是总的来说,目前高校的德育工作并未取得大幅度进展,各个高校在学科德育的背景下顺应课程思政的改革趋势,产生了横向层面的思政改革对比,而自身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步幅度却不大。同时,在高校的教育活动中,承担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主要是思政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往往是思政教师在讲台上讲授了大量的理论要点,但是实际听课的学生人数占比较低,这种教育工作是一种低效能的教师自我消耗,即使教师的认真和努力能够换取学生的思想认同,但是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并不明显。
传播层面:“形式不新”
对于目前爱国主义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而言,高校教学主要是采用显性与隐性两种形式来进行的。从显性教育的角度来看,其课程教育主要通过思政课程以及学科德育的形式来推进,同时也能通过线上与线下两种渠道授课的形式来进行思想理论教育。从隐性教育的角度来看,高校筹办的历史文化展览、爱国主义教育演唱比賽等,都能营造一种积极的、正能量的文化教育氛围,从而达到隐性教育的目的。虽然这种混合式的教育形式能够实现对高校学生的基本思想教育,且高校也已在教育活动中摸索出一整套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但是这种教育活动的形式的创新程度还有待提升。对于当代青年群体而言,青年学生追求个性与自由,他们成长于多元文化兴起的时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与碰撞让其产生了多元化的思想认知。对于传统的教育形式而言,其传播形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需求,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不佳,也不利于个体的思想与国家的发展形成合力。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爱国主义思想培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理论观点趣味解读,减少学生认知疲劳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思想培育工作而言,高校在教育活动中应该打破内卷化的圈层限制,采用多元化、创新性的形式来减少学生的认知疲劳,从而提升思想培育效果。因此,在对学生的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采用更多趣味性的元素符号进行思想培育。例如,人民日报在反映当代青年的家国情怀时,用“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来表达,这便是基于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文本形式来进行思想培育。同时,我国官方主流媒体、教育类媒体也纷纷采用表情包、颜文字等趣味化的形式来进行文化传播。高校的思想培育教育活动也是一种社会化的传播活动,高校作为文化思想的传播者,应该在如今的注意力经济时代应用多元化、趣味化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用创新性的呈现载体来解读文化与理论观点,以减轻学生的思想认知疲劳。
重视教师自我提升,实现爱国理念普及
在高校这一思想教育主阵地,教师承担着思想教育的重要工作。提升学生的思想培育效果,需要从教师层面下功夫,通过教师的引领性力量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一方面,教师需要重视自我思想认知层面的提升。在教育活动中不仅需要熟知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爱国主义的思想内核,同时还需要对当前社会中的多种青年亚文化进行深入学习与研究,了解当代社会中多元化的文化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探寻爱国主义思想培育与亚文化之间共通的意义空间,并以此为切入点来进行思想培育。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更专注高校青年学生群体的心理认知情况,也就是对所教学生当前的兴趣、爱好等都有所了解,从而打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际鸿沟,更好地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以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可以说,当教师自身处于一种积极的、不断学习的状态中时,学生也会以教师为榜样不断模仿学习,从而达到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思想在青年群体中普及的目的。
高校文化激励培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激励是一种有效的思想培育形式。对于高校的青年学生而言,其个体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个性化、独特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对“00后”这批青年学生群体而言,这种特征更为明显。若高校在教育活动中采用压力性教育进行思想培育,学生就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高校的思想培育效果,这就使得思想教育活动应该采用激励性教育来进行思想培育。例如,高校应对积极践行爱国主义理念的行为予以肯定,可以从个人名誉以及经济补贴两方面予以激励,从而更好地鼓励青年学生参与到爱国主义活动中去。同时,高校也需要从细处着手,通过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的形式来挖掘生活和学习中的榜样性人才,通过个人事例的表彰与宣传带动学生践行爱国主义、传承传统文化,更好地为社会输送思想认识水平高且能够将传统文化和爱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青年人才。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群众在中华民族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的一种向心力与凝聚力,其能够通过传承与发展提高我国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修养。高校作为引领时代思想发展的阵地,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全面融合,以解决目前思想培育过程中存在的内卷与疲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青年学生的激励教育,从而促使学生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与认识水平。
参考文献
[1]林晓希.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1,42(02):61-65.
[2]郭慧毅.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研究[J].西部学刊,2020(12):97-100.
[3]张桦.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J].现代交际,2019(21):49-50.
[4]何冰,吴立红.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Z2):1-3.
[5]全晓洁.中小学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8.
277050118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