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高校音乐学专业学生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创新研究

2022-03-19李雅欣王雯

文化产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音乐学线下专业

李雅欣 王雯

近年,以2016年中国政府启动的针对高校改革的“双一流”建设为背景,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指引,高等教育“互联网+”建设发展越来越快,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与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不同,这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

这种模式区别于以往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还能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的各种需求,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诸多困难。2020年12月4日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据教育部门统计,2020年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已经达到686门左右,如烟台大学《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华东师范大学《钢琴即兴伴奏(Ⅱ)》等。2021年湖南省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达到21门,如湖南科技大学《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衡阳师范学院《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等。

这种混合式教学所产生的创新型学习模式,依托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拓宽了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吸取单一的线下传统课堂和线上资源化学习模式的优点,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且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服务,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数据与资源。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此外,线上与线下同步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

具体表现

通过笔者近年参与《琴键上的“湘韵”》《解锁你的音乐密码》以及《千年传奇——岳州窑》等省级精品课程,结合之前研读的相关文献发现,目前高校音乐学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但仍存在需要改进与优化的地方,主要表现为:

优势所在

首先,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有利于高效利用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音乐学专业有其特殊性,既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又需要利用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而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可以很好地平衡这两个方面。线上课程可以提供音乐史类、鉴赏类以及作曲技术等多种理论方面的补充资源,促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解,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为线下课程節省大量时间。线下课程为学生提供实践性的舞台,不论是弹奏还是演唱,都需要与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再结合线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对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并尝试进行二度创作,从某种层面上讲这也是对线上所学理论知识的检测与巩固。这两者之间的相互结合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节省时间、优化资源,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积极性。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是一种新兴的学习模式,相对于其他学科,高校音乐学专业学生对其了解得不够深。随着此类课程的推广和宣传,与传统单一性学习模式相比,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的优势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在满足这种需求的前提下更加专心、积极地学习,提升了学生的求知欲。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线上各式各样的硬件、软件在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情况下丰富着我们的学习,各类学习App均可以分门别类地将资源、数据进行统计优化,十年前不能想象的知识资源和大量国内外优质、先进的各种数据资料,现如今随时随就可以进行查询和学习,方便学生更好地拓展视野与丰富知识储备。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在线上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源来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线上线下学习,学生的知识储备大大提高,学习能力有所提高,也可以在线上自由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比如线上发布演唱、演奏视频,并在得到不同人群反馈和评价后,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自己,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有利于优化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效能。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将线上线下课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线下课堂没有掌握的知识可以在线上课堂与教师进行充分交流与沟通,并将线上丰富的学习资料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在线上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看不懂的资料以及无法进行系统展示的部分,也可以通过线下课堂,面对面地与老师进行交流和探讨。这两种模式相结合,取长补短,最大程度满足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生成绩(见下图)。

有待改进提高之处

1.覆盖面不广,参与度不高

当前高校音乐学专业学生在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旧有学习模式的影响下,线上学习的参与度和成效性仍然低于线下。虽然目前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已逐渐推广至全国各级高校,并呈现积极增长的态势,但音乐学专业相关的课程数量相比其他专业则显得相对匮乏,覆盖率并不高,音乐专业学生对于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还未能更深入地了解和接受,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参与度不高。

2.专业性不同,课程权重占比不均

音乐学专业课程因专业性质与教学内容的不同,导致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中的权重占比也有所不同。通过笔者亲身参与相关课程发现,选课学生基本能够按照学习任务要求,及时完成线上线下发布的学习任务及测验考试,但学生不能准确理解不同课程之中关于权重占比不同的意义所在,所以在协调学习时间以及完成学习任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扰(见下表)。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以上课程权重占比各有要求,但多门课程同时进行会使学生混乱,使参与课程的学生不清楚如何协调学习时间进行高效率的学习,这一点也是笔者通过前期问卷调查发现和反映最多的问题。

3.学习仍需引导,思路有待转变

通过笔者参与相关课程学习可以发现,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仍存在被动学习的现象,部分学生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鼓励。比如《琴键上的“湘韵”》课程,大部分学生能够按照老师要求主动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和线上考试,并积极提交线下实践作业,在线下课堂上也能够通过实践排练和舞台展示并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此种学习模式存在抵触情绪,产生“刷视频、抄作业、混及格”的心理。只有在教师对其进行单独指导和交流后,才能逐渐转变态度,适应这种学习模式。

价值意义

有利于扩大线上学习模式的延展度

随着网络的发展,目前线上课程学习模式已经非常普遍,数字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学习中不可违背的趋势,在当代学生群体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使用学习软件进行学习(如雨课堂、超星、腾讯课堂等)成为线上课程学习模式的集中体现。2020年12月,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世界慕课大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提供数据显示:“2020年度疫情期间,全国所有普通本科高校全部实施了在线教学,108万教师开出110万门课程,合计1719万门次;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达2259万人,合计35亿人次。”对于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线上学习是一种非常便捷的积累知识和拓展专业视野的学习方式,利用线上学习方式,可以巩固在线下课堂所学到的知识,也可以极为便捷地获取国内外先进的学习资源与专业信息,开阔自己的专业视野。

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二者的优势进行最大化整合,不断扩大学生线上学习模式的延展度,进而在知识获取、途径拓展、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多个方面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

有利于拓展线下学习模式的立体性

当下,与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学习的线下模式依旧是音乐学专业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几乎占据了整个学习过程。音乐学专业学生在与老师面对面沟通的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知识,时间和空间较为固定。音乐学专业是建立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上的专业,大部分学习内容较为抽象,只用文字或画面无法完整表达,学生必须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学习与直观、近距离的观摩来促进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稳步提升,最终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因而,受专业特征的影响,学生对线下课程依赖性较强。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中,线下学习的时间安排会根据专业课程的特殊性进行调整,充分利用线上碎片化时间为线下课程进行补充,为线下课堂提供了前提和保障,从而使得学生线下课堂的学习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创新精神

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并不是简单的线下和线上课程学习模式的叠加,而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当前这种学习模式虽然还没有在高校音乐学专业进行大范围的覆盖和普及,但在其他学科专业已经开始逐步推广,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就高校音乐学专业而言,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是最能体现其学习特殊性的模式,使其不仅能够在线上和线下课堂学习理论知识、拓展能力,还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信息技术将自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自己的原创作品在不同的平台进行展示,得到来自不同行业人士的评价,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创新发展愿景

首先,在宣传推广和参与度方面,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推广与发展,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政府机关、学校的大力推广,更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探讨。我们可以在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音乐学专业理论类课程或实践类课程中挑选部分高校进行试点工作。通过教师及学生的反馈意见,探讨混合式学习模式相较于以往模式下所存在的优势及问题,进行修正后逐步推广。

其次,在课程权重占比方面,音乐学专业学生针对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时间权重的问题,需要根据学习情况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比如学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要求,在课程规定的时间内申请适合自己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权重占比,从而自主分配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时间。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更为自主和个性化的课程学习占比权重方案,进而让学生在线上线下学习过程中充分掌握主动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再次,在转变学生学习思路方面,可以通过访问以往参加过线上线下学习的学生,将他们参加音乐史论类、鉴赏类、实践类等不同课程的学习经验和优异成果进行汇总,并逐步上传至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中,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进行学习经验的参考与借鉴,也有助于积极推广该门课程,更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思路。

最后,在学习模式的创新方面,随着当前融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也需要在当前单纯的线上课程平台和线下固定课堂的基础上,逐渐向多平台多场地拓展。比如,在线上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参与教学视频与学习视频的录制,并上传至不同平台,接受不同人群的评价和反馈,这既考查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还可以根据观众和学生的反馈,修订后续的教学内容;线下学习可以打破课堂的空间束缚,在充分掌握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将音乐实践能力的学习和训练拓展至野外和各个社会活动场所中。在教中学,在学中玩,不仅可以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更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在高校进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所面对的不仅是发展的机遇,也有未来可预见的严峻挑战。音乐学专业学生应不断适应并主动参与到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式,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这也是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不断衍生、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源泉。

【课题项目】本文为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高校音乐学专业学生线上线下混合式學习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110543018)阶段成果。

1369501705318

猜你喜欢

音乐学线下专业
“线上+线下”混合式体操教学的应用研究
线下疫情亏损,线上虚假繁荣,中国手机行业已“寒气逼人”
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摇船歌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部分专业介绍
Ethnomusicology一词中文译名的博弈
专业修脚店
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流行音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