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与路径思考

2022-03-19陈冬杏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生

陈冬杏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正是劳动创造了人类世界并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高等教育历来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建设对当代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指出,要培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当代大学生。因此,在新形势下为了全面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水平,教师要深入教学工作实际,全面进行劳动教育实践与创新研究,从而构建更加高效的劳动教育体系,不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效地为劳动教育开展奠定基础,加强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一、高校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

1.新时代劳动教育更加凸显价值导向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劳动作为人类发展的重要实践技能、人与其他动物区别的主要因素,推动着人类历史从原始走向现代化、智能化。当前,在人工智能手段逐步融入各行业领域后,人工劳动的方式也逐渐被机械化设备所替代,人类便从传统的劳动和常规脑力工作中得以解脱,劳动能力和效率等获得了极大地提高。时代的变迁与科技的进步带来的是劳动方式的改进与劳动效率的提升,而劳动本身对于时代的价值没有丝毫减少。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在培养当代大学生劳动素养与劳动技能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同。让大学生在劳动技能的学习与实践中体会到劳动对于青年人自身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个人劳动与时代进步、国家发展的紧密关系。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时代参与感与主体意识,唤起学生争做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动力与热情。

2.新时代劳动教育更加凸显大学生全面发展

依据马克思的理论,将教育与劳动结合是提升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渠道,能够全面推动人类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必然是智力和体力的综合发展,不但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同时还需从多个方面发挥潜能,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最终实现人类的发展价值。劳动教育是将劳动内容融入教育活动中,促使教育和劳动相互渗透与影响,持续提高生产力,从而成为人类发展的核心动力。成长在新时期的大学生,更需把握劳动的概念,深刻体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深化对劳动实践的理解。此时,劳动教育便对大学生的长远发展更为关键。劳动教育可作为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新时期的高知人群,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需与劳动结合,形成通过劳动实践获得美好生活的意识,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通过劳动实践获得智慧和经验,充分体现劳动教育对学生自我价值和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

3.新时代劳动教育更加凸显立德树人的育人任务

在新时期,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更高的道德素养,使之成为社会发展合格的建设者。从教育的职责方面来讲,劳动教育对人素养的提升更为重要。習近平总书记指出,需向学生宣传劳动精神,培养学生形成尊重劳动的意识,使其意识到劳动的崇高性与荣誉感,在成长过程中主动参与到创造性的劳动实践中。新时期的高校教育更强调育人的功能和任务,让大学生能够形成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除了突出劳动自身的育人功能外,还需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更多具有劳动意识和实践技能的全面人才。高校开展的劳动教育会推动学生不断提高劳动意识,探索劳动实践的价值,在校园的学习和劳动过程中,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深入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形成正确的观念。大学开展的劳动教育需与德、智等教育相融合,相互推动和促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优化学生的身心素质和修养,提高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在求学和劳动中形成更为高远的志向,成为推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二、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路径

1.营造积极的大学劳动教育校园文化氛围

在新时期,高校若想获得理想的劳动教育效果,便需先在校园范围内营造良好的氛围,这对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也较为重要。高校需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提高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组织相关部门建立可行性的制度体系,相关下属机构负责深化落实。职能部门侧重对劳动教育的意识和内容进行宣传,深化落实劳动意识,在整个校园范围内形成尊重和热爱劳动的氛围。各二级院系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劳动实践中,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劳动来形成更好的意识,积极参与到校园的建设活动中。此外,高校还可鼓励学生充分挖掘劳动主题的歌曲和文艺作品,对劳动精神进行弘扬和宣传,侧重突出新媒体技术的功能,充分发挥校园内纸媒等平台的作用,推出具有时代性和欣赏性的题材开展宣传,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来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使更多的师生受到劳动实践的感染。高校需加大力度实施劳动教育,通过新生教育、双创教育,运用典型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劳动教育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2.建设优秀的大学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新时期若想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便需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力度。实施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是教师,构建质量高、业务精的教师团队可作为深化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保障。构建高素质的教师团队,需从整体角度衡量,如教师的结构、素质要求等方面,注重构建专兼职结合的团队,以此来推动劳动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教师应在实验、实践等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劳动意识和创新技能,形成较高水平的职业素养。高校也需发挥辅导员的职能,在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时,辅导员同步参与其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手工创作等活动中,尤其在清洁校园、手工制作等活动中发挥组织职能。最后,高校还可通过邀请劳动模范、企业专家等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者通过开展讲座等活动,从劳动者的角度来分享在劳动实践中获得的感悟,将自己在劳动中获得的精神财富分享给学生,让学生从多个方面体会劳动者的光荣,从而实现精神层面的提升。

3.构建系统化的高校劳动教育体系

首先,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完善,形成“1+3”的课程体系。其中,“1”是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如《劳动教育概论》等课程,便是专门讲解劳动教育以及和学生关联度较高的就业类的教育课程,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功能。“3”指思政课程、其他专业课程及社会实践等课程内容,在理论与社会实践之间建立联系,向学生广泛渗透劳动教育的思想。

其次,加速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劳动教育的开展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因此,需先构建具有更高实践技能的教育工作者团队,不断拓展培养的方式,提高科研的资金投入,鼓励教师参与脱产培训活动,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素养。此外,还需发挥兼职教师的职能,如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等来校担任兼职讲师,持续提高劳动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

最后,形成具有可行性的考核体系。在当前实行的“德智体”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增加美育和劳育标准,依据不同的教育形式开展相应的评价,如针对劳动理论知识的考核采取笔试、论文等形式完成考核。针对社会见习、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开展双向考核,不仅针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态度、积极性和技能等进行客观评价,同时还针对教育人员开展评价。对教师的讲课效果、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从而推动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策略和实施方式,不断优化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

4.通过劳育与智育齐推并举实现以劳增智

首先,将劳育内容融入智育活动中,形成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劳动可作为人类智慧发展的重要渠道,通过参与劳动实践能够辅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促进智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育活动的本质是促使学生形成更高的劳动素养,根本目标是服务于实践。高校青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高校在实施劳动教育活动时,应先将学生作为劳动者来看待,侧重对其实践技能进行优化培养,形成更具有可行性的评价体系。高校不但要深化实施劳动教育相关的理论教学,同时还要重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夠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充分发挥创造才能高质量完成劳动任务,拓展思路,以劳动实践来推动智力的发展。

其次,通过智育活动来推动学生意识到劳动的意义与价值。高校以传授文化知识为主要工作内容,学生对不同专业知识的掌握较为重要,但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下,教师和家长普遍对学生的成绩更为重视,而忽略其劳动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效果。学生即便掌握了较为丰富的知识,但缺乏劳动教育的熏陶,也会对其后续的发展形成不利的影响。因此,高校应侧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参与劳动实践来深刻体验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为其后续参与社会工作奠定基础,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劳动支持,成为真正合格的社会建设者。

三、结束语

总之,劳动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应全面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劳动课程,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强劳动水平。根据劳动教育工作实际,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才能为学生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胡艾筠.浅析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J].科技资讯,2020,18(34):144-145,148.

[2]蒋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后勤服务的实现路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06):87-92.

[3]张欣.困境纾解: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路径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12):111-114.

[4]温双艳.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财富时代,2020(11):162-163.

责任编辑 陈春阳

2378501705339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