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发现”主题阅读
2022-03-19
主题阐释
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这需要以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充沛的想象力去发现其中的奥秘,这种发现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兴趣的创新过程。在自然科学中,通过探索,你会解开自然和宇宙的密码,品味科学带来的无穷魅力。在社会科学中,通过探索,你会掀开文学和历史的面纱,赞叹人文带来的姹紫嫣红。
美文在线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柯琳娟
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一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的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习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
吴文俊同样清醒地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
吴文俊37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
(选自《吴文俊传》)
赏析
吴文俊在数学世界的探索,让他发现了机器定理证明,影响了代数拓扑学的兴起,提出了数学教育要重视数学思维方式培养的理念,这一系列的成就离不开他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这也延长了他的学术生命。
大匠吴良镛:让中国人诗意地栖居
◎阿 红
1950年,正当吴良镛想继续留学深造时,忽然收到恩师梁思成的信函——“中国急需建筑人才,见信速归!”归国后的吴良镛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执教。与恩师梁思成一样,他的刻苦勤奋也是出了名的。吴良镛学术思想前卫,讲课时妙语连珠;为人随和风趣,也很正派,亦师亦友,能跟学生打成一片;平时生活很朴素。
20世纪50年代初,吴良镛呼吁重视建筑教育,建议建筑专业要与建筑教育相结合,更有效、更多地培养基本建设生力军。在吴良镛的努力下,清华建筑系人才辈出,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教学中心之一。
改革開放后,吴良镛一直致力于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学之路。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进行旧城改造中,吴良镛为保护北京历史遗迹四处奔走呼吁。为此,他对北京旧城区进行调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了“有机更新”的整治理念和建造“类四合院”的住房体系构想,这样既能满足民众现代生活的需求,又能很好地保护和传承老北京的建筑古韵。他的“有机更新”理念,很快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在菊儿胡同改造中得以应用。
吴良镛认为,北京的旧城改造最迫切的任务是要创造一种社会型住宅,因地制宜,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美观舒适的要求,还要与原有的历史风貌相吻合,做到两者相得益彰。按照吴良镛的“有机更新”的理论改造完成的菊儿胡同白墙黛瓦,柳绿花红,一派祥和宁静的景象,既保持了老北京的建筑特色,又弥漫着现代生活气息,体现了吴良镛“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成为北京危房改造中的典范之作。1993年,菊儿胡同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一位英国建筑评论家说:“菊儿胡同的成功改造,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危房改造都具有指导借鉴意义。它既能保持城市历史底蕴,又能使城市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开辟出一条旧城更新和危房改造的新途径。”
(选自《名人传记(上半月)》2012年2月14日)
赏析
吴良镛在建筑领域的探索,让他提出了建筑专业要与建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并加快了清华建筑人才的培养进程,功勋卓著。他以拳拳爱国之心和对建筑学的热爱,将“有机更新”和“类四合院”的理念构想落实到北京的旧城改造中,让菊儿胡同的改造成为了有世界影响力的典范之作。
滔滔江海一扁舟
◎孙秀玲
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它随着无数文人跌宕坎坷的命运无限延伸,演化为一种绝处逢生的处世观。对于潦倒困厄的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漂泊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宿命,也是扁舟意象的基本蕴意。古代知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科举、或被放逐,他们背井离乡,漂泊天涯,充满无尽的羁旅乡愁。扁舟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诗句,其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出现得最频繁,表现漂泊思乡的意绪也最强烈。他诗中的扁舟意象,承载着诗人生活的苦难和不幸,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历尽艰辛的典型写照。
扁舟意象的另一典型蕴意是自由。庄子说,“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现实有太多压抑和束缚,他们渴望在扁舟中获得精神的自由。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一境象,表达了他面对被贬谪的处境,渴望摆脱精神苦闷、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
隐居是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或功成身退的理想归宿,是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扁舟意象中既蕴含着他们人生的理想与期冀,也蕴含着他们失意时的痛苦和灵魂的呼唤。范蠡是古代文人功成身退的典范,但更多的人却是因仕途坎坷和无奈而萌生隐居念头,使扁舟成为表达他们仕途失意而选择隐居的一个意象。苏轼被贬黄州,写下“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的诗句,流露出想要过隐居生活的念头。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明了他在压抑的现实中,欲放浪江湖,过隐逸生活的强烈愿望。
在常见的扁舟意象中,无论是矢志漂泊,还是追求自由,抑或是失意隐居,无不是中国古代文人心路历程的写照,虽蕴含仕途坎坷失意的无奈与消极,也为后世树立了忧国爱民、愤世嫉俗、自由洒脱的光辉典范。
(选自《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8期)
赏析
作者通过对古典诗词中“扁舟”意象的探索,发现了其含有漂泊、自由和隐居等丰富的意蕴,这也彰显了文人在不同处境下的心路历程。文学的美妙在对其不断的探索中显示出无穷的魅力,作者用她的发现,让读者领略到了承载失意忧愤和飘逸洒脱的意象之美,也加深了读者对“扁舟”意象的深刻理解。
【程园园/供稿】
174150118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