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2022-03-19张芳
张芳
中国目前的语文教育制度尽管给学生创造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依旧难以提升学习者的写作能力。原因是许多学生没有生活实践经验,也不能养成观察社会实际事件和积累文字材料的习惯。所以,在写作文时,学生总会感到没有内容可写,为了克服这种问题,需要在学校的语文习题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和策略。本文就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实践路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开展语文习作教学。
一、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最重要的内在因素,对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以往的小学语文习题教学中,学生存在畏难心理,缺乏参与习题训练的积极性,导致小学语文习题教学效率低下。通过开展生活化教学,教师将写作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能有效缩短学生与习作的心理距离,消除学生在习作教学中的不良情绪,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整合学生的写作资源
习作教学不仅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也是多种习题资源整合的结果。生活作为语文教学的巨大资源库,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和情感体验,还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灵感和锻炼机会。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实施生命化教学模式,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写作资源,促进了各种写作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当前小学语文习作教育中的问题
(一)忽视写作教育
首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和学生对与作文的教学重视程度低。一些教师认为写作文是学生天生的本领,不需要额外的培训和指导就可以天马行空,下笔如有神。这忽视了对小学生的作文教育,对于毫无经验的小学生仅仅给予简单的指导,并不能发散学生的思维,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
(二)教育方法匮乏
在小学作文教育的课堂上,大部分教师仍旧遵循着传统的教育模式,按照“老师讲课学生听讲”的教学方式进行小学作文教学。而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薄弱,如果没有教师及时的指导,学生很容易在课堂上开小差。面对枯燥无味的课堂,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没有得到有效的兴趣引导,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未能得到发挥,只能循规蹈矩地听讲课、练习写作,这将使学生丧失学习写作的积极性。并且,有些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问题及学习感受,不能及时聆听学生的真实想法,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最终导致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课堂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的局面。
(三)过分注重成绩
在应试教育的大前提下,考试仍然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检测方式,学生的成绩也能从一定的方面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目前许多教师都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疏忽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未能将学生写作习惯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对作文的认知不够深刻,教师未能引导学生发散性思考、培养他们形成写作思维,过分注重考试成绩,让学生对写作学习丧失兴趣,更有甚者对写作产生抵触心理,使作文教育呈现反面效果。
三、缺乏生活化教学对小学语文习作的影响
如今,在习作教育中,大部分语文教师还没有注意习作训练的生活化教育,往往更重视对学生作文技法的练习,还有学生好词好记的经验积累等。假如将学生语文学习作比喻盖房子的话,学生写作手法就是这栋房子的框架梁柱,好词好句就是这栋房屋内的装潢与家具,学生写作灵感就是这栋房子的地基。忽视了对学生写作灵感的挖掘和训练,将会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泛泛而谈,写出空洞无物、缺乏真情实感的文章。长此以往,习作训练对学生而言就会变得十分沉闷。
在中国传统的学校语文习作课程中,教师往往会传授给学生乏味生硬的写作技巧,学生只需套用作文公式就可以完成作文的基本任务。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这样公式化的书写方法,既无法让学生的个人情感色彩得到充分体现,也无法表现出学生实际的语文素质。从教师的视角出发,如果学生套用传统作文公式写的作文千篇一律,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实际写作水平的情况下,也将无法针对写作的优缺点对学生给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这也会严重影响今后教育工作的开展。从学生的写作角度来说,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引导,他们很难养成从生活中搜集写作素材的习惯。在学生眼中,日常的教育任务已使他们分身乏术,没有时间观察、记录校园生活。因此,教师必须要把习作的生活化教育理念落实在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上,使这种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并作为学生学习任务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观察中养成搜集素材的习惯,并通过生活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方法与技巧,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水平将会实现质的飞越。
教师是掌控课堂教学节奏、掌控課堂教学进程的主要人员,必须带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互动。部分学生内向,不喜欢积极参加课堂互动,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引领功能,时时关心性格内向的学生,引导每个学生都投入课堂中,营造和谐、快乐的课堂气氛。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五年级上册的《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为例,这篇课文中详尽列出了比猎豹速度更快的事物中,在经过层次递进和比较后,让学生对游隼、飞机、火箭、流星体和光速等的速度有了认识。教师在讲课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心目中速度最快的东西是什么,将“你认为生活中有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作为议题,并进行分组讨论,最后让学生写下谈论感想。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确保每一个学校学生都可以参与互动。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谈论感想,对小组里每个学生的观点加以汇总讨论,进而把讨论议题引申至课文的重点内容。
四、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一)革新作文教学观念
小学作文教育观念的革新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的作文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和课本,还要将作文教学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在生活中培养写作的发散性思维,不但能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提升教学效率。还可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丰富教学内容和教育手段,不能着眼于成绩而忽视对小学生的写作指导。要从写作学习的最开始注重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导学互动,创新教学
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作文教育的时候,可以导入导学互动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教师起到一个辅助引导的作用,将小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沟通,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对写作的热情。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围绕写作的主题,例如,“我们的公园”这一主题,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联想,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用生活化的语言分享出来,集思广益,也可以给其他同学提供作为灵感,一举两得。但需注意,口头表述和的动笔写作存在很大区别,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区分口语化表达和书面化的表达,并且及时给予学生作文相关的指导和反馈,鼓励他们改正错误、勇往直前。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小学语文生活化练习教学过程中,生活化教学内容是生活化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生活化教学内容不仅是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和分析现实生活的过程,也是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和锻炼思路的过程,对学生有效的习题教学的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责任心的人”,提高他们观察现实生活的能力,让学生仔细观察和记录身边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体验,获得更深刻的人生感悟,进而实现学生写作材料的积累,增强学生练习的真实情感。其次,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现实生活中多样化的社会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整合各学科的知识,拓宽学习视野,增强知识储备,使学生能在自己的练习训练中向他人征求信息,增强练习内容的丰富性。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立足生活,发散思维,进行丰富的想象。在习题教学中,丰富的想象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思维能力之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使学生的练习充满活力。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写作材料通常来自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和听到的东西的积累。因此,要写出生动、精彩的作文,学生必须养成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对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语文教师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从日常生活中获取作文素材,并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文学习作积极性,从而开阔学生的语文眼界,充实学生的语文习作内涵,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并以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绿》为例,诗歌描述了大自然中不同的绿色风景,表现了作者艾青对祖国大山大河的向往和热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绿色,有意识地诱导学生回忆并设想与绿色有关的生活情景。另外,教师还可以布置家庭习作作业,让学生作一段有关心中绿色之美的描述。这些习作教学形式,不但能训练学生的观察意识,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探究与求知,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情感表达能力,并考查学生的控词能力,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五)减负增效,提高实践动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必须尽量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运用课外生活开展社会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感觉思维冲击与精神震撼,从而能切实掌握生活观察技巧,在练习中表达个人情感,并书写饱含真情的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优化教学结构,逐步减少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使学生少做“无用的工作”,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并增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的主动性,使学生课后有充分的时间体验生活,增长见识。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多去室外走走、看看,或参加实践活动,丰富素材积累,提高观察能力,进而提升写作水平。
(六)从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
“艺术来自生活”。对生活化的习题教学来说,这里的“生活”不仅指校园生活和实践活动,也指日常生活必需品。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很少在周末和寒暑假外出,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后,他们更愿意待在家里。有些学生沉迷网络,也封闭了获取创作材料的途径,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学生的创作中也难以体现真情实感。对此,笔者提议让学生一周至少进行两次户外活动,并将户外任务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分发给学生和父母,使学生形成了在父母和教师的引导下定时出去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并以周记的形式记下自己的体会,这些生活的经验积累也将变成重要的写作材料。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写作材料的积累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生活是习题教学的资源库,学生写作材料的积累离不开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积累写作材料。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使学生能及时记录身边发生的事情、每天遇到的人和自己的想法,通过不断阅读和写作增强共情能力,实现写作材料和情感体验的积累,从而丰富练习内容,丰富情感,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师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满足学生的兴趣,通过让学生观看短片、纪律片或微课视频,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从中获得知识与素材的积累。教师不但可以让学生欣赏片段,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制作短视频,由旁观者成为实际创作者(与家长一起拍摄)。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主要的短视频应用程序,以录像的形式定期地记下他们的生命轨迹和生存体验,以这些独特的方法观察和体验生活过程,并把这些录像材料转化为文字材料,写入自己的练习中。这些有趣记录形式能引导学生,从而增强学生获取资料的动力,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写作水平。
总之,生活型教材在小学语文习题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培养初中生的写作水平具有很明显的意义。教师应坚持在学生日常教育工作中积极应用课堂生活化教育,努力在校园营造更接近自然、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自觉引领学生,使学生能以更主动的学习态度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和教师充分交流,培养勤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在现实生活中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并努力充实自己的头脑。经过学校、教师和学校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语文习题教学课堂将能越来越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邱瑞玲)
3416501908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