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假装读过经济学著作
2022-03-19稻穗
稻穗
【适用话题】深入思考 求真与作伪 快餐式阅读
当下,各类经济学书籍充斥各大书店显眼的位置,身边的人所谈论的话题多多少少也都会涉及于此。但当把这些书买回家之后,看到厚厚的内容和天书一般的专有名词,大多数人都会望而生畏、止步不前。和身边的人聊天时,听到几位“大拿”海侃书中内容,更觉得自己矮了三分,挫败感更深。但是,其实这几位“大拿”很可能实际上并未比你多读了多少书中内容,他们有可能只掌握了某种技巧,惟妙惟肖地假装读过一本经济学读物。
99%的经济学“大拿”都属于“前言目录学家”,比他们稍好的是书评型读书人。花半个小时读完一本经济学著作的前言、目录或者书评,对你来说只是举手之劳,获得的收益却远超付出。下次当“大拿”再在你面前对某某经济学著作指点江山的时候,你只要在适当的时间插入几句“我记得在××章里面作者表达的是一个很有趣的看法”,或者“其实作者自序里面对××章的内容表达了一些其他意见”,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至于是什么“有趣的看法”和“其他意见”,见鬼去吧,反正“大拿”们也只是读了这么多。
背熟《经济学大辞典》,反正常用的专业名词不超过50个,多了别说你,“大拿”们也不知道。拒绝使用一切类似“热钱”“通货膨胀”“剪刀差”这类会严重拉低水平的词语。举个例子:当你能够熟练地把“热钱涌入中国市场导致通货膨胀,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剪刀差”这句话表达成“货币的流通性溢出进一步放大了量化宽松政策,同时造成了城乡之间人力成本比较优势进一步被拉大”的时候,就是你能够出山的时候。
实际上,这一步工作可以进一步简化到只需要知道两派就好了:干预主义和自由市场——反正所有的经济学流派都会被归在这两大类门下。另外,记住四位左右经济学家的名字,最好两派各两位。
掌握了以上几点,虽然足以假装自己读过经济学著作,但仅限于能和“大拿”们平起平坐、谈笑风生,要是真想高人一头,突显自己的存在,適当地提出精确的批评显得必不可少。不要被“适当”和“精确”两个词吓倒,实际上你只要拿出几个万用句式就足够了。类似“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当下的经济学归根结底是庸俗主义的经济学”,或者“这本书提出的经济模型很有意思,但是我对其泛用性还是持有一点怀疑和忧虑”,再比如“理性人终究不是人,我不认为从根本上单靠经济学发展能够为两者最终画上等号”,这一类常用常新的万能金句随时可以被拿来装点门面,这些都是完全正确的废话。最后你只要控制好表情,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故作深沉和纠结,慢慢说出以下句子:“这就是当代经济学最大的症结所在,或许整个经济学内部也提供不了任何答案。”
恭喜你,当你掌握这一切之后,你就可以随时随地假装读过一本经济学著作了。
(朵朵摘自《智慧行囊:第3辑》崇文书局,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素材分析】随着物质生活日趋富裕,人们转而开始重视对精神食粮的追求,掌握一定的经济学理论也成了一种时尚。当一般人畏惧于专业术语晦涩难懂时,却有一些人借助快餐式阅读,便假装自己读通了精深的经济学著作。这是一种似巧实拙的作伪,一种附庸风雅乃至牟取私利的弯路。让我们告别伪读书,带着理性和专注而读书,带着对未知领域的敬畏而读书吧。
(特约教师 黄文坚)
365550190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