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翼理论”认识新时代科普工作新格局
2022-03-18陈宝明
陈宝明
(科学技术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构建新时代科普工作新格局,不仅是因为科普工作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构建新的工作体系和布局,更重要的是要发挥科普在新时代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创新发展的另一个羽翼更好地飞翔起来。
1 “两翼理论”是构建新时代科普工作新格局的出发点
在2016年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两翼理论”深刻阐释了新时代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的辩证关系,为新时代的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时代的发展要求科普工作在已经取得的突出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历史性、整体性、系统性变革,构建科普这个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翼。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两翼理论”进行理解。
一是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者缺一不可,必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如果创新发展缺少了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这“两翼”中的任何一翼,只靠某一翼单兵突进,是不可能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相对来说,科普因为涉及全社会科学知识、科学精神以及思想意识水平的提升,是需要持续努力的过程,在进程上相对滞后于科技创新发展,却为科技创新提供着坚实的基础。而科技创新在一段时期内通过资源集聚以及前沿突破等,可以实现较为快速的进步,在实现创新发展目标上的成效更容易显现。不重视科普的持续努力,仅靠科技创新单兵突进,科技进步的高度和发展程度往往会受到较大限制。反之,如果不重视科技创新的突破效应而单纯依靠科学普及来推动全社会的科技发展,创新发展的进程必然会持续较长的时间,从而难以满足国际科技竞争和实现创新发展目标的需要。
二是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必须实现协调发展。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是动态平衡的关系,两者的发展不可能完全同步,但从长期来看,两者的协同互动最终决定了创新发展的进程与步骤。科技创新没有科学普及的强大支撑,就难以持续取得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科技创新越来越取决于全社会科学普及的深入,依赖于科学普及提供的深厚的科学土壤。而科学普及的内容与深度,也直接取决于科技创新所取得的突破与进展。不同时期以及科技发展不同阶段的科学普及内容差异显著,科学普及的现代化就成为重要命题。一定时期内,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并不总是协同共进的,在国家战略利益以及国际竞争的驱动下,科技创新往往会先于科学普及进行部署,率先取得进展或突破,需要科学普及能够及时跟进,对内容进行及时更新。
2 新时代构建科普工作新格局的主要特征
立足新时代,科普工作面临新要求。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对科普内容和方式带来变革性要求。科普要与时俱进,全面对接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实现科普内容和科普方式的持续更新,这是科普的现代化。
二是我国致力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要求科普发挥更为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在建立和完善科普工作机制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科普的战略使命导向,突出“四个面向”,集聚科普资源,推动科普与科技创新战略任务紧密结合,这是科普的战略性。
三是科普在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要求科普发挥更为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与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核心作用相适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和数字技术的广泛渗透,科普的方式和可及性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价值导向作用显现,对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普的价值引领作用已成为新时代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这是科普的政治性。
新时代科普工作的特征构成了科普工作格局变革的主要方向,也是《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新时代加强科普工作的意见》)的主要指导方向。从发展阶段来看,科普在推进创新发展中的短板效应会随着科技创新的快速进步而显现。与建设科技强国目标相比,我国科普发展相对滞后、工作机制不完善、发展方向和目标不够清晰等问题仍然存在。为此,必须全面强化科普工作布局,推动科普工作方式和内容的变革,发挥科普作用。
3 推动新时代科普工作需考虑的四个方面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新时代加强科普工作的意见》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加快构建科普工作新格局,为新时代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从总体上看,新时代科普工作须特别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将科技创新的成果及时转化为科普内容,推动科普的现代化。科技始终处于进步之中,如何把最新的科技成果普及出去,是推动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两翼”齐飞的关键,是新时代科普工作的重点。
二是推动科普方式创新,更加注重科普的价值引领功能。当前线上科普发展迅速,互联网成为科普的重要途径,应为互联网应用创造条件,同时高度关注科普的价值引领功能,把握科普的政治导向,牢牢掌握科技的解释权。
三是进一步强化科普资源投入和保障,推动科普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新时代科普工作亟须全社会的参与,也需要引导科普聚焦国家战略任务。应高度重视发挥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作用,推动两者融合发展,使科普功能内化于科技创新之中。
四是注重科普供需的有效对接,推动科普高质量发展。科普高质量发展的衡量标准之一是与需求的衔接。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科普的社会需求进行深入挖掘和有效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