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2022-03-18王磊

教育与职业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双创协同

王磊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 号)明确提出,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协同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面对“两个大局”,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高质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大学生全面发展对双创教育提出的新期许和新要求。因此,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如何对标“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要求,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体系,提升双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增强职业教育人才适应性,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成为高职院校改革创新发展面临的时代命题。

一、时代召唤:构建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体系的价值意蕴

(一)国家战略层面

构建新时代双创教育体系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需要,是服务于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质量强国、制造强国、技能强国等国家战略的实现以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都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大批“懂技术、会创新、敢创业、有情怀”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二)教育改革层面

构建新时代双创教育体系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能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面对新时期我国教育面临的挑战以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创教育需围绕增强适应性角度,从自身的职能出发,顺应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需求,对标职教改革和“三全育人”要求,深度挖掘职业教育专属的特征,围绕双创课程、双创师资、双创实践、双创文化、双创评价等方面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由“从业就业教育”向“创新创业教育”转变,构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双创教育育人体系,以职业能力重构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三)全面育人层面

构建新时代双创教育体系是落实以生为本,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趋势以及国内外环境深刻变革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新时代高职学生需要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改革创新生力军,才能有效应对未来不确定因素,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范式,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素质教育而不仅仅是单一的技能教育,其关键属性在“全面”、核心在“育人”。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新时代双创教育体系,不断提升大学生从专业深化走向跨界融合的能力,实现自我超越,使其成为“敢闯会创、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奋斗者。

二、现实审视:“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全员”双创育人存在缺位,横向协同不足,缺乏联动效应

双创教育是一项校内外多部门协同、跨专业融合、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系统工程,更是一种政产学研各个资源主体共同营造的教育形态,强调协同育人。但是现实中,高职院校内部仍然对学校开展双创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重视不够,育人主体之间未能形成共同的育人价值取向。导致在双创工作开展过程中,片面认为双创教育就是双创学院或双创中心的事情,加上不同主体育人职责边界存在差异,缺乏跨界合作、协作融合的机制,致使双创育人意识和主动性不足,双创教育工作队伍往往是“单打独斗”“孤军奋战”,难以实现行动层面的力量共享。此外,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双创工作统筹协调和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缺乏实际操作性;校企产教融合深度不够,缺乏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人才或技术技能创新人才参与双创教育工作,即使参与进来,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育人责任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彼此之间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双创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二)“全过程”双创育人存在失位,纵向衔接疏松,缺乏持续效应

双创教育作为一种“系统型”素质教育,需贯穿于人才培养各环节和大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强调的是育人过程的贯穿性,注重育人的连续性。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孤岛化”现象仍然比较突出、“系统化”体系仍不够完善。首先,从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来看,虽然高职院校将双创教育纳入了人才培养方案,但是多数学校往往以开设几门双创教育公共基础课或选修课为主,缺乏对双创教育实施方案的系统性、整体性、类别化、层次化的设计谋划,采取的措施也缺乏相应的针对性。同时双创教育内容也仅仅停留在理论课堂,导致教师供给与学生需求脱节、理论知识与实践需求脱节。双创教育本质上作为一种实践教育,学生只有在具有双创文化的环境中保持坚定意志和高昂激情、质疑精神和求异思维,通过努力实践才能内化于心,学以致用。其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深度不够,育人目标未形成共识,普遍存在“两张皮”现象。部分职业院校片面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专业教育是“技能教育”,交叉学科和跨界融合的教学力度不够,在培育双创人才过程中存在教育方式单一、教学内容单调等情况,进而抑制了双创的育人成效。

(三)“全方位”双创育人存在异位,内外融通不够,缺乏融合效应

全方位育人更是一项立体化的长期性任务,强调的是育人模式的完备性,需要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等各个育人场域共同联动才能更好地发挥育人效果。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全方位”双创育人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首先,课内课外联动不够。第一课堂双创教育教学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双创教育实践相脱节,缺乏明确的双创育人目标和系统性,注重显性教育、忽视隐形教育,未将两者有机融合起来,导致育人效果不理想。其次,线上线下融通不够。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倒逼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也推动了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很多高职院校开始大力实施线上双创教学,开发双创在线开放课程,试图打破传统教育时空限制,但是大多局限于将课堂知识复制到网络空间,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教育的“旁听者”,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和自主选择性,未能很好发挥线上线下两个场域的优势互补。最后,校内校外融通不够。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由于学校、政府、企业、家庭等社会主体对双创教育缺乏共性认识和有效的协同联动机制,育人手段缺乏系统性,在人才培养合作上仍然存在分割治理,难以实现合作层面的资源共享,使各个场域育人资源支撑双创人才培养的融合效应难以发挥最大作用。

三、突破路径:“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体系构建

(一)全员育人:联通多主体、建立双创教育“大协同”联动体系

构建科学的新时代双创教育体系,最根本的就是要构建人人有责、个个尽责的全员育人“大创业”格局,从主体维度上明确各育人主体在双创教育中的双创育人意识和责任担当,解决“谁来做”的问题,建立“大协同”双创工作格局,推进“全员”育人。

1.树立协同育人理念,凝聚全员育人合力。首先,筑牢协同育人理念基础。只有厘清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价值取向,深刻理解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价值意蕴,才能突破各方参与主体的传统观念桎梏,将多元主体的目标统一于共同的价值认同,形成双创育人理念和目标共识,增强全员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把双创教育目标纳入学校高质量发展目标与绩效考核机制,构建学校层面的协同联动机制,加强育人成效和工作质量考核评价,以双创价值目标引导全校师生树立协同育人理念,激发内生动力,将“全员”双创教育落实到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之中,横向上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互联互通互享的工作机制;纵向上将双创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实践实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统筹好各个专业、各门课程的双创建设,做到课程建设“主战场”贯通、课堂教学“主渠道”互通,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最后,企业作为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主要参与者,学校要主动与企业在“双创”教育各个环节中加强合作并建立相应利益协商机制,提升双方协同育人意愿,形成校企双方协同育人强大合力。

2.明晰育人主体权责,整合全员育人资源。首先,明确协同主体权责边界。一是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双创教育的全面领导,积极承担“宏观引导和支持”的权责,统筹协调解决双创协同育人过程中出现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增强社会不同主体开展双创教育的角色和责任意识。二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双创”人才的主战场,要积极响应国家双创政策,主动承担起育人责任,配合学校落实校企育人“双重主体”职责,深度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双创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互通有无,共同培养产业结构调整及行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三是学校作为“全员”育人的重点和主体,要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双创教育主导型功能,将双创教育与“十大育人”体系有机融合,从制度上规范双创育人,落实相应职责,以价值目标引领全体师生同心同力同向同行开展双创教育,不断彰显双创协同育人实效。其次,深入挖掘双创育人资源。一方面充分挖掘校内“十大育人”体系中在“创新场景、创业场景、任务场景”中蕴含的双创育人资源,分类汇总、归纳提炼,横向上实现资源协作、价值共享;另一方面充分运用社会育人中的政策、资金、载体等双创资源,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网络资源的链接和融合,纵向上实现资源拓展、共建共享。

(二)全过程育人:贯通全阶段,实施双创教育“全衔接”一体化体系

推进“全过程”育人是构建新时代双创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客体维度上解决的是“对谁做”的问题,从时间维度上解决的是“什么时候做”的问题,实质上是将双创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嵌入教育教学的全时段各环节,实现无缝对接、时时用力、处处体现。

1.贯通人才培养全阶段,实现双创教育“横向到边”。双创教育作为一种广谱式、连贯性教育,坚持不同培养阶段相贯通是推进“全过程”双创育人的核心。高职院校需要根据高职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将双创教育融入大学三年的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通各个环节,“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双创教育。一是高度重视大一教育,侧重以观念转变、意识培育、价值引导等教育为主,开展广谱式双创基础教育,引导学生将创新创业作为成长成才的核心素养贯穿职业生涯发展的全部成长路径,激发学生的创意和创业激情;二是重点抓好大二教育,着重开展专创融合教育,引导学生立足专业开展双创大赛、项目研究、社会实践等,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并将创意转化为行动的能力;三是精准对接大三教育,重点关注有强烈创业愿望和需求的学生,通过实验班或精英班的形式,实施个性化教育和训练,加大项目培育和实践孵化支持力度,引导学生进行项目成果转化,开展自主创业或岗位创业,从而形成点、面、线广覆盖的教育模式。

2.融合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实现全过程育人“纵向到底”。首先,学校要强化系统化思维,加强顶层设计,树立由从业就业教育向创新创业教育转变的新人才培养质量观的目标共识。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统筹制订专创融合实施方案,打破专业课程与双创课程之间的藩篱,通过创新场景、创业场景或任务场景的创设对专业内容进行优化重组,推动专创融合教育循序渐进、由外而内、有机融合。其次,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创素质和能力。专业教师是学校双创育人的重要力量,学校可以通过双创教育培训、研讨交流、企业实践等形式,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创教育思维,培养他们的专创融合能力、教学创新能力、课证融通能力、双创指导能力和实践研究与成果转化的能力等,充分调动各阶段双创师资力量;另外,通过开设双创教学工作坊、开展集体备课、开放教学课堂等,加大“专业教师、校内创业导师、企业导师”之间的跨界融通、资源共享、取长补短,以创新创业教育方式引领“三教”改革,推动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发展、有机融合,实现课程教学的精准衔接。

(三)全方位育人:融通各要素,打造双创教育“深融合”供给体系

“全方位”育人体现的是双创教育工作在“空间”维度上的横向延展,实质是突破传统育人的“空间”限制,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充分发挥各场域的双创育人功能,推动各类要素融合集聚,促进内外联动育人,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

1.融合双创要素,构建多元化育人新格局。构建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体系,需要将双创育人元素有机融入学校各类育人载体,尤其是将双创育人元素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地融入专业建设、课堂教学、实践实训、管理服务等育人载体,实现全方位育人。与专业建设融合就是将双创中的创新思维、创业品质、跨界融合、企业管理等内容有机融入专业建设发展,打破传统“管理思维”模式下的人才培养范式,使专业和专业群发展布局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发展和国家对未来人才的需求。与课堂教学融合就是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的双创元素,将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业设计思维、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主渠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学生创意、创新、创业以及创造的内生动力。与实践实训融合就是引导学生以专业知识开展项目研究实践,或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技能创新,或用专业知识开展社会实践解决相关问题等,培养他们成为敢闯会创、有家国情怀的奋斗者。与管理服务融合就是将双创教育作为学校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将双创教育工作与各个管理环节、育人活动充分融合,让双创教育工作在不同层面受到认同、理解、关注和支持,形成“一盘棋”育人新局面。

2.拓展育人场域,建构立体化育人新生态。首先,立足信息化技术,打造混合式育人空间。现阶段,双创教育应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积极拓展“互联网+”双创育人场域,构建校内外协同实践、虚拟仿真教学实践等网络共享平台,打造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现实虚拟相结合、创新创业相贯通的双创育人新模式,弥补传统线下教育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的不足,赋予课堂教学灵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其次,立足产教融合,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推进学校双创教育综合改革、增强双创育人效果的重要举措。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建立共建共育共享长效机制,将课堂教学开到生产车间、将企业需求融入项目课程、把科学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通过协同育人为企业升级发展注入“双创”新活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双创”新动能,切实破解产教只“融”不“合”、校企只“合”不“作”的现实困境,提升双创的育人质量和适应性。最后,立足榜样示范,打造双创文化育人阵地。校园双创文化凝聚着特定的双创精神环境与文化氛围,具有浸润、感染和熏陶的作用,是双创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精神育人场域。在双创教育中系统化嵌入创业校友育人模块,通过邀请创业校友进校园开展沙龙等形式,积极探索创业校友资源融入双创教育的方法论和逻辑关系;以创业校友榜样为教育载体,将新时代企业家内涵融入双创教育,营造浓厚的双创文化育人氛围,充分发挥文化育人载体作用,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双创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