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2022-03-18张世金

教育与职业 2022年15期
关键词:技能型校园文化育人

张世金

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强调要增强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特色。高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习得技能,还应以具有类型教育特点的校园文化哺育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高职校园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应该着眼于推动职业教育类型发展,更新高职校园文化价值理念,强化文化育人意识,以进一步增强校园文化对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因此,如何建设类型特色鲜明的高职校园文化,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议题。

一、建设类型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一方面,校园文化育人作用能推进现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建设与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地位相适应、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相一致的高职校园文化,积极发挥校园文化在育人方面的综合作用,是实现职业教育类型发展,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校园文化是一种围绕素养、道德、品质、能力、修养等主题,强调职业文化而实施的文化育人教育活动,既体现素质教育的一般性,又展示了其“职业性”的特殊性,能较好地服务于职业教育“德技双修”的人才培养要求。另一方面,高职校园文化彰显职业教育类型本质。职业教育具有“教育性”和“职业性”的本质特征,这种双重属性是贯穿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类型教育特征之一。作为一种独立于普通国民教育的教育类型,必然要求具有与其本质特征相一致的思想文化体系。因此,职业教育类型发展需要建立与其相匹配的具有类型化特征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将职业教育类型特征通过校园文化进一步彰显出来。

二、类型教育视角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于职业教育类型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有待提炼和形成

我国高职教育办学历史不长,办学经验在不断形成中,所以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基于办学历史形成和提炼的校园文化价值理念,缺乏基于职业教育本质特征而形成的校园文化价值理念。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简单照搬普通高等院校的建设模式和建设理念,缺乏立足于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自主独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探讨和理论工具,对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以及作用功能等缺乏深入探讨和研究,这导致在具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不少高职院校简单照搬普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经验的做法,尚未形成符合职业教育类型教育发展要求的校园文化价值理念,校园文化建设仍然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由于对校园文化育人作用的认识不够深入和全面,高职院校普遍对校园文化建设缺乏重视,从而也难以发挥校园文化在提升职业教育类型内涵、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凸显“职业性”和“教育性”的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有待完善

“教育性”和“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双重特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必然要体现“教育性”和“职业性”特色,但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职业性”和“教育性”缺乏有效融合和呈现。一方面,凸显“职业性”的职业文化没有得到有效融入。由于对“职业”内涵的理解狭隘化、静态化,缺乏对技术岗位职业能力的全面考察和研究,缺乏对行业历史、行业技术文化、行业企业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校园文化建设未能深入吸纳行业历史、技术文化、企业文化等精神内核。缺乏行业历史底蕴和企业文化精髓支撑的校园文化建设,职业文化特色不明显、不突出。加上对校企文化的融合途径和方式缺乏有效探索,未能将职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实践。另一方面,传统职业教育过分强调学生的职业技能习得,教育价值取向过于功利化,“教育性”彰显不够,导致学生职后自我发展和应对职业变化的能力不足,这也是职业教育失去吸引力和发展后劲的重要原因。“职业性”与“教育性”的跨界融合缺乏有效的实施和桥梁,高职校园文化育人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三)校园文化建设和规划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

近年来,文化育人作用越来越凸显,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缺乏系统性、连贯性。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长远规划。有不少学校未能制定具有操作性的校园建设规划,有些学校虽然制定了校园文化发展规划,但是缺乏连贯性,向上未能与学校长远发展规划相结合,向下未能契合人才培养定位要求,没有很好地与二级院系的文化建设活动结合起来,从而出现了校园文化建设“两张皮”的现象,即校园文化发展规划仅仅是“纸上谈兵”,没有落实为二级院系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和原则。由于缺乏系统性,校园文化也未能真正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持续性,容易出现“一年一个新花样”“一任校长一种文化”等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年年换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因为高职院校办学历史短,校园文化缺乏历史沉淀和积累,加上缺乏对校园文化核心精神的提炼,校园文化建设缺乏主线,所以容易造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前后连贯性不强,难以形成体系。

三、基于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向

(一)明确职业教育类型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理念

1.要服务于“德技双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高素质”与“技术技能”的人才标准意味着受教育者要具备满足从事某种职业或实现某种职业发展所需要的道德品质修养、科学文化素养与专业技术技能知识等综合素质,即要求受教育者既具有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技术,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人才素质要求具有明显跨界融合特点。技术技能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本质区别,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的教授和培训,是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的关键所在。高职校园文化应主动承担这一育人功能,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人文素质的培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围绕价值观、思维方式、人文修养和技术精神等主题,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全面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熏陶形塑学生,使其成为“德技双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对职业素质的要求。

2.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培养。2019 年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到2035 年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要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是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民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职业教育现代化改革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提供多类型的职业教育,确保提供人人都能获得的围绕工作岗位的技术技能型教育。职业教育需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将社会融合、公民教育、人文素养等主题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以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价值观,并在文化育人工作中,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此培养学生对于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同,并加以践行。

3.要服务于营造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文化氛围。我国明确把建设技能型社会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推进技能型社会的文化建设,营造崇尚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开展通用技术技能教育、职业文化意识教育等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职业教育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要承担者,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将带动技能型社会的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要主动承担职业教育类型教育在技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的历史责任,努力营造“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文化氛围,纠正传统社会对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偏见,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劳动光荣、技术技能型人才光荣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让技术技能文化知识融入经济、生活、文化,深入人心,最后形成人人接受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熏陶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广大学生爱技能、学技能、用技能的热情。

(二)围绕“职业性”与“教育性”整合校园文化资源

“职业性”是建立在技术技能学习基础上的,主要对应着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道德、技术能力、专业能力等。而“教育性”是指职业教育立足人的自我发展需要,以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将教育过程与个体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个体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教育功利性目标的体现,而以人为本,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实现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体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立足“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途径,融合“职业性”和“教育性”,精心设计校园文化建设内容,融校园文化于行业文化中。一方面,将职业文化要素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围绕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技术文化等主题开展有行业特色、院校特色的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具有职业特色的环境文化氛围。发挥校企“双主体”办学的优势,建立融合企业文化、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发展桥梁,打造具有显著校企合作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发挥文化品牌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突破传统职业教育过于功利性的、单一的“技能教育”,从全面育人理念出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价值观念培养,积极传播和着力培养其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重塑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念,弘扬劳动光荣的文化和工匠文化,引导学生突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狭隘的劳动观,突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狭隘的职业文化,树立科学的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现代职业观和劳动观。

(三)基于职业教育类型发展定位,做好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立足于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发展,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为建设要求,并将其贯穿于整个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整体规划、活动方案当中。首先,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将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校园文化价值理念贯彻于文化规划设计当中。围绕现代职业教育“德技并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统筹推进以文化育人,将服务于“德技双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理念、营造技能型社会建设社会氛围等价值理念体现在校园发展规划中。其次,统筹校园文化资源,整合成文化合力。校园文化要实现文化育人,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还需要充分挖掘和善于利用各种资源。一方面整合校园内部的文化资源,克服各自为政、零散的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要通过整合形成有效结合的文化资源力量,明确校园文化建设宗旨,丰富内涵建设,加强活动类型统筹设计,将校园文化作为一个系统文化工程来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在增强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搭建学校与企业的文化交融建设平台,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跨界融合。总结提炼学校历史渊源、行业特色、培养目标、发展方向,突出重点,以服务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为宗旨,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建设渠道和交流平台,进一步实现职业教育“职业性”和“教育性”本质特征的跨界融合,以更好地服务产教融合育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最后,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管理。高效的校园文化管理实践是确保形成文化育人合力的基本前提。要从学校层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管理者的文化建设理论水平,确保具体校园建设活动目标得到稳定、持续的落实和体现。要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的统筹和安排,加大经费投入,提升文化活动品质,挖掘和鼓励教职工参加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师生共融的文化建设局面和氛围。要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奖励机制,鼓励各校园文化建设主体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以文化活动品牌整合凝聚文化育人力量。

四、基于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一)立足高质量发展,构建以文化人育人机制

校园文化是软实力的体现,高职院校要统筹学校资源,将文化育人贯穿学校工作的各方面,构建以文化人育人机制,充分挖掘高职校园文化教育资源,发挥校园文化在育人方面润物细无声的积极作用。一是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机制。由学校党委宣传部组织统筹校园文化的建设思路和整体规划,学工、团委等部门统筹全校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各二级院系开展融合专业教育和职业文化主题的文化活动,由公共课程部门开设人文教育课程,其他教辅部门结合部门定位开展相关的文化育人活动。二是构建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人文素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高职的人文素养通识课程主要依托高职语文必修课程开展,并辅助开设系列人文通识选修课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挖掘人文素养通识课程体系资源,积极发挥以文化育人的作用。三是建设人文通识教育平台,建立校内专家和校外专家相结合的人文通识教育讲师团队,定期开展历史、文化、社会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系列主题讲座,提升师生文化素养。四是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结合专业教育和学生核心素养要求,立足本校特点,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形成特色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使校园文化成为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助推器和放大器,让高职院校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职能,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

(二)立足“德技双修”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职业文化体系

职业文化是与职业能力培养直接相关的知识或文化。高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职业文化氛围,能增强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职业教育要围绕“德技双修”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职业文化在高职校园文化育人中的地位,挖掘和实现职业文化的育人作用。一是高职校园文化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着眼职业道德、专业精神、能力素质和心理品质等内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等精神气质。二是围绕行业岗位要求,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职业素养的培养。邀请社会、行业的能工巧匠、劳模等先进人物到校与师生交流,以先进人物事迹和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伦理观,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熏陶和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职业精神。三是构建校企融合文化体系,对接行业企业,努力把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学习交流活动,全方位营造学生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精神养成的文化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育人机制

地方文化资源指具有区域特征的文化资源,一般包括地方历史文化、特色行业文化以及各种民间文化资源等。地方文化是综合当地的历史积淀、风俗习惯等形成的,是当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综合体现。地方文化资源是高职教育文化育人的宝贵资源,这是因为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与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社会环境、地理环境资源密切相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其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所在地方行业企业。高职校园文化汲取地方文化资源融入育人体系,一方面能够实现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有效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的匹配。另一方面,把当地的优秀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资源引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体系,增强校园文化的地方特色,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认同,从而也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生活。此外,把地方优秀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育人体系,不仅丰富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学生也成为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的主要承担者和践行者。既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又能为地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提供实践平台和展示空间。

猜你喜欢

技能型校园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框架下《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应用技能型规划教材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