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研究热点与前景展望
2022-03-18郎富平陈璐
郎富平 陈璐
自2019 年开始的短短三年时间内,国务院及教育部等多个部门密集发布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相关文件、政策或意见,足以说明其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要性。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国内教学创新团队相关文献的梳理,结合国内职业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期阐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内涵与外延及其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意义,总结我国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的研究热点以及研究方法与视角的变化、研究内容的演变规律,希冀为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与高水平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提供有益的探索。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搜集
为了比较全面地掌握我国有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研究现状,本文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渠道搜集文献:第一,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中文文献,采用“高级检索”方式,以“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师资团队”“教学团队”“专业师资队伍”“教学创新团队”等为主题,限定“CSSCI”和“核心期刊”为文献来源,逐一阅读并剔除与研究主题无关或相关性不高的文献。第二,为防止文献遗漏,还通过阅读搜集到的文献,提取文献中的相关参考文献进行有效补充。文献搜集的截止时间是2022 年1 月20 日,通过上述路径共搜集到138 篇关于“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中文文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数据分析法和文献研读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文献综述分析。其中,数据分析法主要采用CiteSpace4.5 软件中的共引网络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功能,对国内教学创新团队相关研究知识领域与演进过程进行可视化分析。此外,本研究辅以文献研读法,对CiteSpace4.5 软件识别的高被引文献进行深入研读,了解每篇高被引文献的主要内容、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或视角、核心或主要结论与观点,提炼出教学创新团队研究的子领域,并从研究热点、研究方法与视角、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梳理和述评。
二、研究热点与进展
(一)研究热点
本研究基于已采集文献的关键词,通过CiteSpace4.5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进而确定研究热点。为了更加精准有效地反映关键词的变化趋势与规律,将时间分割设置为2 年,节点类型设置为关键词,运算得出共202 个关键词节点和313 条节点连线,获取关键词时区演化图谱。在文献获取期间,学界的研究重点除去“高职院校”和“教学团队”外,主要集中于“专业教学团队”“教学创新团队”“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本研究通过已有文献关键词的时区演化图谱,剔除了与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关联度较低的关键词,结合CiteSpaces4.5 软件导出的关键词词频信息表进行分析可见,国内相关研究从早期探讨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双师结构”逐渐向“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以及协作共同体等方面深化。此外,从宏观层面的发展策略构建开始向微观层面的校企合作、绩效管理、能力本位分析等转化,研究对象从专业教师向专业群教师转变。同时,研究内容紧扣国家职业教育战略,如优质校、双高计划、三教改革、1+X 证书等。
(二)研究方法与视角
1.研究方法倾向于观察与思辨。通过文献研读,发现以往研究总体倾向于使用观察和思辨的方法对师资团队发展状况进行阐述,而使用严谨的实证研究范式对发展规律、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等进行深入探讨的理论学术型文章不多。在本研究检索的核心期刊文献中,绝大多数论文属于概念分析与思辨型方法,缺少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进行客观的数据分析,而数据分析方法以描述性分析为主,少见高级多元统计分析,缺乏对多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检验,较难揭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所涉及诸多因素的复杂联动关系。
2.研究主题宽泛且视角多元。在检索的论文中,政策性建议和总结陈述最多,其他研究视角还包括高职院校师资团队发展状况分析、对比分析研究、教师教育创新团队的价值功能等,呈现出分散的研究内容分布特点。已有研究主题包括区域型案例研究、“双师型”教学团队研究、国内外对比研究等,理论来源主要包括组织行为学、创新集群演化理论、协同理论、系统理论、共同体理论与共生效应、雁阵原理等。整体而言,学界对理论运用的关注度不够,较少聚焦于某个理论领域并持续深化、突破和创新。
(三)研究内容
通过文献研读,我国关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研究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类: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一般性研究、“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和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构建研究。
1.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一般性研究。国内关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一般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与特征、瓶颈与问题、建设策略与发展路径、绩效评价体系、运行保障体系五大方面。
第一,关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内涵与特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一个新概念,是围绕某一个专业(群)或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任务或教学、科研任务,由团队共同负责与分工协作、责任明确又能力互补且兼具创新发展的专兼职教师共同组建而成的结构化团队。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一般拥有共同的远景目标或职业理想,拥有团队领军人才或带头人,按照“优势互补、协同共生”的原则合理组建团队,同步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分工协作机制,形成配套的制度保障体系和团队文化或精神,往往具有强稳定弱冲突的关系格局、重文化轻利益的价值追求、高自主低依赖的进化趋向等特征,其核心内涵在于共创价值。
第二,关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发展瓶颈、短板与问题。目前,影响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主要包括传统观念的钳制、组织构建逻辑不当、组织目标高度不够、组织建设措施不力、组织建设水平不高、保障机制不健全、团队凝聚力不强、团队培训体系不完善、考核激励标准欠缺、教师能力不匹配等。其中,机制构建与团队合作是影响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发展的两大关键因素。
第三,关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策略与发展路径。学界从提质、培优、创新等不同层面审视团队建设的内在逻辑,主要从建设标准体系、规范建设路径、优化组织结构、完善保障机制、建构教师培育体系等方面提出高质量完成创新团队建设任务的有效对策。重点关注的是外部建设环境和内部自我效能“两翼”合力发挥作用,着力解决提质培优、模块化教学、“三教”改革的急迫性问题。
第四,关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国家“双高”院校绩效考核指标,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能力和水平的考察主要分为师资队伍质量和团队建设情况两大指标,既注重教师个体水平,又注重教师群体质量。目前,国内关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缺少突破性研究成果,相关研究的实证检验不足,指标构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五,关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运行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教师发展保障机制,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关键,因此国内不少学者提出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运行保障体系,主要从教师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机制、薪酬保障体系、团队组建机制与原则、知识采集与生产机制、知识学习和应用机制、团队绩效评价机制等方面作为切入点。但是,国内尚未破解不同学科与专业团队建设共性与个性的现实问题。
2.“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国家产业战略调整背景下提出的重要议题,对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实际的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却存在较多问题与挑战。从教师个人发展而言,存在“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缺乏统筹规划与设计、院校教师缺失企业实践经历或经验、行业企业骨干或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职业院校的任职、晋升乃至薪酬提升路径不畅等问题;从教学团队建设而言,存在“双师型”教师队伍规模不够科学、团队结构不够合理、团队合作基础不够扎实、团队协作凝聚力不够强大、尚无成熟建设经验等问题;从制度体系构建而言,存在师资引进机制缺乏创新、资格准入制度和考核评价标准缺失等问题。基于上述难题,国内学者分别从完善教师资格认定标准体系、拓宽教师队伍引进渠道、开展教学团队培训、深化产教融合、构建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关于“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发展路径。但是,国内关于什么是“双师型”、怎么建设“双师型”、如何成为“双师型”等系列问题尚未明晰,仍存在理解误区,导致现实建设成效不明显。
3.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构建研究。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国内关于专业群的研究和探讨一直存在,近年来关于如何建设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主要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专业配套教材与教法改革、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践实训与教学基地、技术技能平台、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等九大任务分项开展,部分学者根据某些具体专业群的实际也开展了案例研究。但是,国内关于“为何建设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何谓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怎么建设,以及如何鉴定和评价建设成效”等内容没有具体阐释,建设口径仍以专业为主。
三、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分析,发现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研究大致可分为三阶段的“双峰”趋势:第一阶段是2007—2011 年的“探索期”,该阶段文献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相关研究大多围绕国家层面的各项政策文件进行论述分析;第二阶段是2012—2019 年的“停滞期”,文献数量和质量呈现下降趋势;第三阶段是2019—2022年的“复苏期”,主要表现为2019 年“职教20 条”提出后,尤其是教育部分别于2019 年和2021 年连续启动两批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后,关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系列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研究视角和内容不断丰富,围绕产教融合、“三教”改革、“协作共同体”等核心关键词不断拓展。因此,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本质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新修订以及我国持续、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基于服务国家总体发展方针与战略、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教育需求、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而对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进行系统性升级和再造。
近年来,学术界对高职院校教学团队以及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展开了许多有益探索,研究文献数量不断增加,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从内涵与类型的界定看,学者普遍从结构、目的、功能等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专业教学创新团队的内涵及其类型,并衍生出科研团队、教学团队、科研创新团队、教学科研创新团队、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相关概念;从过程管理分析与研究看,主要包括人才选聘、人才培育、结构配备、平台搭建、资源整合、氛围营造、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从发展路径与对策措施方面看,主要针对团队建设存在的相关问题,利用博弈论、生命周期理论等学科理论提出团队建设路径或举措。
但是,整体而言,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对部分热点话题关注较少,学术研究依然滞后于现实的发展与需要,难以有效指导我国职业教育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不足:第一,研究方法单一。目前,相关研究基本都是探索实践的描述性分析,少数文献进行全域典型案例的总结研究。此外,缺乏基于调研数据或者通过建立模型的定量实证研究,没有研究教师团队内外部影响因素及关系分析,缺乏国内外同类型院校或专业大类的横向比较研究。第二,研究理论支撑不足。大多数文献是围绕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定性研究,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和系统分析。第三,研究观点雷同。相同主题的研究问题和对策观点雷同,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观点创新性不明显。第四,研究主题陈旧。大多数研究文献的主题较为常见,缺乏新的研究主题。第五,研究内容不足。新时期、新形态、新技术发展下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需要建设成什么样?需要用什么方式方法评价建设达到要求?团队成员的职业标准、胜任力评价体系以及团队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缺乏。此外,伴随“课程思政”重要性的不断凸显,该类型教师如何融入团队有效发挥思想引领作用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二)研究展望
1.不断拓宽与深化研究领域。第一,要不断拓宽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研究领域。与针对职业院校教师个体发展具有相对重点或局限性不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应具有相对全面性或完整性。因此,在传统研究领域的基础上,应该分别根据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人员组成特色、团队或专业建设任务、管理与保障三个维度拓宽研究领域:一是根据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由专任教师、兼职教师、思政教师、辅导员等不同人员类型组成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观,秉承“三全育人”理念,增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内部不同类型人员的发展动力、协同育人与教学研究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树立职业教育的全新“科研观”,构建契合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体系,重点围绕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所属专业的建设任务,聚焦专业教学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衔接、行业标准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衔接、企业岗位标准与课程标准衔接以及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任务驱动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三是从职业院校乃至教育主管部门做好日常管理、绩效管理、后勤保障、政策导向等方面出发,应强调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共同体建设内容、团队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团队绩效评价体系、团队文化建设与凝聚力、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及其与职称晋升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第二,要持续深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研究领域。与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团队建设任务与目标不同,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任务与目标是紧扣行业企业对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需兼顾行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发展难题或应用课题开展研发。因此,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重点深化领域是聚焦校企深度融合机制下的“三教”改革与实践,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秉承“三全育人”的理念,增强专业“课程思政”的整体性设计,从育人主体、育人环境、育人载体等维度强化“十大育人”体系建设;二是秉承校企“双元育人”的理念,增强学校、企业、政府与协会等不同利益主体在提升团队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协同机制与成效研究;三是秉承“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通过“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增强“岗课赛证”的融通,重点聚焦教师融通、课程融通、教材融通、教法融通等方面的研究。
第三,要逐步开展并完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相关标准体系研究。全国各地应紧紧抓住教育部颁布实施《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 年)》及其教学标准制(修)订的有利契机,注重各专业对应教师能力标准体系与学生能力标准体系的研究,尤其应增强专业教学标准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实践实训体系与实习标准的匹配性研究与绩效研究。其中,在整个标准体系的探索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核心枢纽地位与作用,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应率先根据行业的新标准、新技术、新规范等发展趋势,一方面通过团队建设与发展实现团队与教师能力的更新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团队建设与发展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载体的更新以及学生能力的更新发展。
2.不断丰富并创新研究的主体、视角与方法。第一,要不断丰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研究主体。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既是教师个人及团队的整体建设与发展,也是专业水平的整体建设与发展。一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及教师个体应站在整个专业领域的高度,开展团队的微观研究、典型个案研究、区域比较研究或团队跟踪研究;二是职业院校的人事或教师发展、教务、科研等核心职能部门应站在团队管理与后勤保障的高度,开展团队的综合业绩考核与职称晋升、“三教”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师生能力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三是职业教育专业研究机构或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站在整个专业大类、行业发展的高度,开展团队所属专业领域、行业领域的通用标准体系研究。
第二,要不断丰富并创新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研究视角与理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不仅涉及团队整体与教师个体,涉及不同属性或岗位的教师,还涉及学校与专业、学生群体、合作单位等多重利益共同体。一是要善于从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生物学等学科视角与基础理论出发,重点探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组织制度、运作机制、协同动力等方面的难题;二是要善于从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视角与基础理论出发,重点探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长、职称晋升机制、科研体系建设等方面的难题。
第三,要不断创新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研究方法。要针对当前研究方法相对不够多、理念不够新、载体不够足的现实困难,不断创新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研究方法。一是应加强宣传与引导,鼓励各个职业院校建立一套契合职业教育发展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发展的科研成果体系与评价体系,重点鼓励开展教学改革、行业研究或应用型研究;二是鼓励开展针对专业类或专业大类、区域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模式或典型案例跟踪研究,以增强其对相关专业、相关区域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可借鉴性;三是应充分利用相关研究工具或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定量研究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使对策与意见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