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实现路径研究

2022-03-18姜运隆

教育与职业 2022年15期
关键词:产教跨界办学

姜运隆

回顾世界发展史,每一轮科技革命都会引发一次工作革命,也会引发新一轮教育革命,同时也会引发学校发展的一次重大变革。当前以“互联网+”为主流的数字革命,已经深深地影响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大力支持产教融合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目前,产教融合与创新驱动已经超越资源、规模、资金、设备等传统驱动要素,成为当今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变量,在高职院校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产教深度融合: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立足之本

1.产业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源泉。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而来的是“被改写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能力结构发生改变,部分劳动力被取代,劳动力市场延伸延展等。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依托产业发展的类型教育,在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颠覆性变化、产业科技的迭代更替、产业人才需求的重大变化时,倍感发展压力。“困则思变,变则通达。”高职院校只有转变发展理念和改革思路,围绕“被改写的劳动力市场”的现实需求,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以协同创新与开放共享为目标,共建产、学、研、创一体化平台,构建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融通机制,通过专业集聚、课程集约、教学混合、能手互聘、互建互管等措施开展深度合作,并将典型生产案例纳入教学内容,释放产教融合内发动力,才能有效提升自身高质量发展能力,更好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让行业企业真正“离不开”,而不是成为“可有可无的选择”。

2.校企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平台载体。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在发展理念、目标、利益点、价值观等方面存在不同,这导致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资源的关联与共享度不高,生产实体转化为教育载体的进度滞后。因此,只有解决产权界定、利益分配、责任划分、风险规避等影响资源整合的问题,才能有效依托“企业生产部门+学校产业学院”“企业研发中心+学校大师工作室”“企业孵化基地+学校创客工场”等载体组合形式,充分发挥实体集群、功能集聚优势,促进校园、研发园、孵化园、产业园等的有机融合,共建“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打造学生实习实训的“升级版”,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以真实的员工身份,参加真实的实践工作,受到真实的企业文化熏陶,获得真实的实践知识和实践体验,真正实现与生产“零距离”接触的目标。

3.企业工匠精神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灵魂支柱。工匠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一种信仰型人格,是中国制造的精神动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凝聚力,更是职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与发展驱动。然而,一些高职院校只重视学生可以“学到”的专业知识、技能、经验等显性知识,忽视了通过“熏陶”获得的工匠精神等隐性知识,堵塞了工匠精神的多元认知和培育途径,导致立德树人缺乏必要的企业文化支撑。因此,只有将工匠精神融入各类课程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才能让工匠精神成为人人向往的精神追求。

二、实施组合战略: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1.办学跨界协同:开放式发展战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快速迭代、互联网全面普及、新兴的商业模式不断出现、动态的市场竞争全面显现、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不断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职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契合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各项特征,运用“交叉与多维”视角,以跨界协同作为主线,及时把握经济和技术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准确的预判,制定开放式发展战略,将各类主体、资源、实体、技术等有序整合,突出关联、推进集聚集约、注重功能集合,让自身治理结构更高端、办学效率更好、服务供给更有效,在战略决策层面获得可持续发展机遇与核心竞争优势。

就办学跨界而言,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是其本质属性,跨界办学是其实现途径。高职院校通过办学跨界,与经济发展新常态同向同行,是其前瞻性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政校行企”多方合作,构建跨界合作与跨界融入机制和策略,通过生产与教学的跨界、企业与学校的跨界、工作与学习的跨界、师傅与教师身份的跨界、学徒与学生身份的跨界、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跨界,解决企业与学校割裂的桎梏、工作与学习分离的藩篱,实现职业与教育的融合、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学校制度的融合、工作规律与学习规律的融合、职业成长规律与教育认知规律的融合、企业发展与学校发展的融合,营造学校自由宽松的发展氛围、多元开放的办学环境、深厚广博的创新底蕴。

就办学协同而言,高职院校与产业协调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高等职业教育和产业两个系统,并且两个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在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要与产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就必须沿产业高端化路线前进,把握产业结构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服务高端等战略竞争优势,紧密依托产业演进的趋势提升自身技术整合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并明晰产业集群、产业融合、产业转移、产业竞争力的规律、特征与效应,探寻多学科、多领域、多主体、多部门的高度交叉和深度融合,从机制与模式创新入手,找寻高职院校与产业协调发展策略,推动“政校行企”共图发展、共享资源、共谋创新,实现多方共赢,破解“结构性惯性”所带来的彼此分离,解决高职院校与产业高质量协调发展的问题。

2.办学纵横衔接:一体化发展战略构建立体育人体系。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开放性办学本质决定了一体化办学路径成为必然。就外部办学环境而言,不可避免地要与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实体深度合作,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形成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就内部办学环境而言,通过学校、二级院系、专业集群、教学团队、科研创新团队等的多领域、多学科协同与治理结构优化,促进学校内部形成合作与整合共同体,系统推进一体化合作育人进程。

在设计层面,高职院校要实现办学的一体化推进,就需获得三个方面的支撑:一是资源要素一体化,即取消对生产和教学资源要素流动的限制;二是制度一体化,即各利益相关者间要达到制度体系构建的协调一致;三是技术流动一体化,即各种技术包括先进技术在各合作主体间自由流动。当然,一体化发展也会存在不同的声音。一体化发展是向既定的合作与协同模式发展,但现实与理想往往存在不小的差距。一体化不是完全一致的共同行动,由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动机、利益和目标等不同,可能行动也会有差异,甚至各利益主体间产生利益冲突。因此,一体化是竞争、磨合、合作的产物,是除去“摩擦成本”的一体化,是从无序走向有序的一体化。

在策略层面,高职院校办学要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就需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在分析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影响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灵活选择具体实施策略。通过“政校行企”一体化合作、“中高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课训赛”一体化教学、“产学教研”一体化育人、“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等纵横衔接、融合贯通的实施策略,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在此过程中,通过“政校行企”的跨界协同与深度合作,让一体化发展按照“碎片化合作→有限化合作→一体化合作”路径,推动合作从分散走向集中、从部分走向整体、从破碎走向整合,促进培养要素的一体化配置和使用,构建人才培养要素自由流动机制,打造互动式一体化办学生态系统,构建立体育人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办学品牌培育:差异化发展战略打造特色职教品牌。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特征集中在独特性(学校独有)、稳定性(相对稳定)、认可性(社会认可)和发展性(发展的与时俱进)。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办学底蕴特征,在满足自身个性化发展要求的基础上,通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走”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形成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特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做到“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打造稳定、优质、高效的职教品牌。

高职院校要做到特色发展,首先是特色定位,然后才是特色培育。关于特色定位,高职院校应从办学底蕴、类型特色、自身优势和劣势、面临机遇和挑战、当前创新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教学特色、育人特色、管理特色、科研特色、服务特色等方面进行精准定位。关于特色培育,高职院校不能只注重局部而忽略整体,也不能只注重全面而不重精专,更不能无所作为而只注重提炼,而是在基于产教融合、多元办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类型特色的基础上,保持教学端、产业端、过程端的有效衔接,促进比较优势和特色优势的有机结合,并识别、防范、控制差异化办学风险,形成系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战略应对措施,确保办学投入的高效管理,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发展核心竞争力。

就高职院校的特色发展策略而言,一是构建办学要素重构体系。高职院校根据学校特色发展定位情况,对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服务模式、评价模式等进行系统化分析,以产教融合为引领、以教学改革为支点、以服务产业发展为目标,将办学要素特别是稀缺资源要素进行立体重构,支撑学校特色发展。二是构建特色品牌培育体系。高职院校将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要素优势等有机衔接,跨界构建“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前沿生产技术+教育规律+生产规律”的特色培育体系。从教育“产品”,即从教育理念、模式、内容、方式等方面谋求变革,实现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打造特色前沿品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提升教育服务供给能力。三是构建特色品牌保障体系。高职院校通过搭建职教联盟、职教集团、校企产教学院、校企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校企研发推广中心等载体和平台,针对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情况优化专业学科布局、共享特色优势资源,避免恶性竞争,解决办学同质化、办学转型提升等问题,破除“千校一面”现象,延长特色品牌的附加值、影响力、竞争力,保证规模与质量、教学与评价、发展与制约的有机统一。

三、集聚优势创新: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1.对接产业链高端技术技能,专业跨界集群融合发展。高职院校办学对接产业链高端技术技能,将高技术产业与学校办学进行关联,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有利于打破技术、行业、产业壁垒,让教学价值链向高附加值、高科技方向延伸,提高学校创新能力。而专业跨界集群融合发展,能有效促进资源的共享与融合,加快要素的重构与整合,加速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提高资源使用效果,降低创新成本,激发学校创新潜能。

高职院校需加快产学合作体制机制改革,主动对接知识技术密集的现代高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契入产业一流的研发创新创意基地、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孵化基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策源地。在此基础上,学校专业跨界集群发展方向应根据学校总体架构和功能布局进行设定。一是按领域轴向发展。以校内已有专业群的主干专业为主轴、支撑专业为次轴,规划好主轴和次轴服务经济发展的领域、目标、任务、举措、保证等,稳步推进专业群建设。二是按功能特色发展。分析学校所服务产业的发展趋势,据此科学规划和设置校内专业群的主导功能,引导专业准入并构建服务相关对接产业的专业群,建成分工合理、联动发展的专业集群。三是项目带动发展。多所高职院校深度合作,根据大企业、大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等的大项目或者龙头项目,以及其带动的相关配套产业链需求,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专业集群,采取订单培养、基地共建、共同攻关等举措,推动专业群高质量发展。

每个专业群的发展要围绕“特色、优势、潜力”展开,可以设立四个“功能区”。“一体化教学功能区”为校企提供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服务,“产教研发功能区”为多个科研教学团体和机构提供创新研发平台和载体,“孵化服务功能区”为产教合作主体提供创新创业孵化服务,“研发产业化功能区”为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提供配套和依托。同时,不断加强各“功能区”的相互关联与协作,通过数字赋能共享信息资源、创新领航共享先进技术、跨界协同共享先进经验,有效拉伸延长服务链条,优化和拓展服务功能,让专业群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整体提升各专业群发展质量。

2.激发多元主体内生动力,整合与共享产教优势资源。高职院校要在“政校行企”框架内实现资源共享目标,就需开展治理体系与治理结构改革,将高职院校的“一元治理”转换到多元主体的“多元共治”,促进各利益主体的深度融合。通过建立集制度、标准、管理于一体的管理体系,以及共建、共联、共享的协同治理体系,让各利益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在思想观念上,向开拓需求市场和开放资源转变;在资源配置上,向围绕特色培育和注重效益转变;在资源应用上,向突出重点和突出效益转变;在资源管理上,向集约化、精细化、流程化转变,从而保证治理高质量与运行高质量,促进资源要素的质量升级和创新,真正解决由于归属、性质、组成等各不相同导致资源整合与共享存在各种障碍的问题,激发多元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产教融合中,高职院校可以对接大项目、大公司、大产业,实现优势资源“直接”共享。一是资源互补式共享。将“专业链”对接“产业链”、“课程链”对接“技术链”、“人才供应链”对接“市场需求链”,突破体制、区域、领域、行业等障碍,打破教学资源与生产资源的“点状分割”状态,形成布局合理、适度超前、满足对方需求的资源互补共享策略。二是资源可持续式共享。坚持走校企循环发展之路,充分考虑产教资源、创新资源的时效性,分析创新生态链和产学合作生态系统的资源组合形式,围绕产教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市场,选择相应的资源循环共享策略,让产业上下游、产业与高职院校、高职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达成可调节的动态平衡,构建产业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供给链条。三是资源互动式共享。在资源共享中突出产教合作特色,重构资源配置和要素组合。校企资源配置注重集聚,要素配置注重集约。校企共同做强资源存量、做大资源增量,把产业资源转变为教育资源、把教育资源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不断延展资源产业价值和学校发展后劲。

在产教融合中,高职院校可以契入新平台、新模式、新业态,实现优势资源“间接”共享。在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政校行企”依托本区域或者跨地区、跨省份组建的职教集团(联盟)优势资源,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并选派人员进行管理。资源共享平台可以借鉴淘宝、京东、美团、携程等平台的运营模式,即平台本身不包含资源,而是起着连接各方可利用资源的作用,各相关主体都可以牵头和主导。当然,资源共享平台也可以交由第三方机构予以搭建和管理。在共享资源范围内,资源共享平台将各方能够提供的较高水平的人员、技术、设备、数据等整合汇集在一起,通过个人电脑、数字手机等网络终端就可以进行资源的查询、选择和使用预订,从而让个人和组织在使用平台资源的过程中,减少交易成本和摩擦成本,也让“政校行企”之间资源拥有和需求之间的联系更为平顺,提升各主体在资源共享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协同育人与模式创新。当前,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需求侧发生改变。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与政府、行业、企业、其他高职院校等利益主体跨界协同,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有效配合,在制度创新、权益分配、风险分担、激发活力等方面取得突破,共同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协同办学机制,共同探索办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服务模式改革、评价模式改革的合作路径,为产业中高端提供优质服务供给,破解供给与需求不协调、不匹配、不平衡的问题,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无缝对接。

在协同育人过程中,一是让“破”与“立”思维成为贯穿全程育人的主线。“破”就是要以改革为引领,“政校行企”深度合作,在协同育人中确立供给侧改革思维,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打破因循守旧的工作惯性,打破各自为政的发展模式;“立”就是要在协同育人中确立用户思维,以服务学生发展为前提,强调治理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模式创新,激发全要素活力,培育集约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的育人新动能,推动“政校行企”在合作育人中实现学生发展的“个性定制”。二是打造能保障高职院校有效供给的供需联动通道。建立健全高职院校与产业联动协同机制、人才需求市场与就业反馈联动机制、专业课程改革与产业升级转型联动机制,其中,政府应按企业办学投入实际进行税收减免、拨款补贴、风险补偿、生产项目扶持、购买企业教育项目等;学校应提供高质量企业人员培养培训、校内优势资源共享、先进技术支持与共享等;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协同育人,实现成本分担和成本补偿,深度参与育人过程。三是构建多元主体深度参与学校办学的协同机制。各利益相关主体不仅要实现优秀人才的互聘、特色资源的共建共享等,更要深度契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积极参与学校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等机构的活动,基于产业需求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相融合的要求,把脉问诊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培养等教学建设,推进学校办学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建立起以学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协同办学机制。

在育人模式创新中,主要实施三种模式创新。一是培养模式创新。要将当今科技革命作为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力量,以工匠精神培育为主线,深度推进“政校行企”多主体协同育人,为学生发展提供自由宽松的社会氛围、多元开放的学习环境、温馨和谐的服务体系,并通过“学做一体”“知行合一”的培养体系改革,让学生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社区,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沟通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从“温室”到“社群”、从“一技之长”到“一专多能”、从“赢在起跑”到“赢在长跑”(成为终身学习者)。二是教学模式创新。由于世界已经进入万物互联时代,数字、物理、生物等技术跨界融合,传统的课堂教学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数字原生代”学生的现实需求,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成为必然。因此,协同办学主体只有集聚生产与教学优势资源,充分运用移动技术、互联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机互动等数字化教学手段,构建连通、跨界、开放、交互、合作、创新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多维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才能让学生紧跟当前科技发展步伐。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灌注知识的“讲台圣人”,而是能将最新技术整合到教学中的“身边向导”,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引领者”。三是评价模式创新。积极开展“多元互动式”评价模式改革,评价主体囊括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第三方机构等多元主体,其中学生既是评价客体,也是评价主体;评价范式采取“回应—协商—共识”的评价路径,以实现“共同建构”;评价内容侧重于职业技术技能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工匠精神养成;评价形式采取“学习+工作”“线上+线下”“过程+结果”“质性+量化”等多种形式;评价过程倾向于实时性、开放性、工作化、可视化、个性化评价;评价结果应用重在发挥导向激励、诊断改进、反馈调节等功能,让各评价主体在共同价值认同的基础上,通过“多元互动式”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高职教育从“功能导向”转向“人本导向”,真正回归教育的本源。

4.瞄准创新驱动与前沿突破,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既有需求拉动,又有技术推动的一体化体系,与学校的办学底蕴、文化传承、现实环境等密切相关,但创新驱动与前沿突破是高职院校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区域产业、地方政府作为创新主体,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服务平台,对接中高端产业和前沿先进技术,释放创新要素潜能,进行创新驱动是促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为规避创新资源投入风险,高职院校需要根据自身创新环境和创新条件,辨别到底是采取渐进性创新还是颠覆性创新、对接传统产业创新还是对接新兴产业创新、单一创新还是集成创新、技术创新还是模式创新,并从创新成本与创新绩效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选择,确定资源要素是选择性投入、适度投入,还是重点投入。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通过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优化创新路径,形成创新“组合拳”,按照“创新试点→创新总结→创新流动→创新应用和推广”的流程,打通创新链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身特有的办学品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高职院校要在创新驱动中有所突破,就需以体系建设为引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为主线,把握国家战略对人才、培训和技术创新的需求,打造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一是构建“两个体系”。以服务乡村振兴、制造强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目标,高职院校利用“政校行企”跨界协同机制,系统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提升承担重大任务的能力;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产品等的研发与推广,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提高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从“长期跟跑”转向“持续领跑”,同时,高职院校依托职教集团(联盟)、校企产教学院等产学合作载体,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服务民生保障等方面的现实需求,在服务理念、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服务模式等方面与区域经济发展深度对接,构建“个性化服务体系”,实现“点对点”的专属服务,从“大有可为”到“大有作为”。二是站好“两个讲台”。高职院校主动把握国家重大战略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政校行企”共建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将产业链、教学链、政策链、信息链、人才链“五链”融合,瞄准技术技能前沿,引导新科技、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等创新资源集聚融合,深入推进工学结合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别是加强农民工、下岗职工、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等高职扩招生的教育教学改革,站好“学历教育的讲台”;同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职工技术技能升级培训、实用技术技能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多类型、多领域的培训,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站好“培训教育的讲台”。三是融合“两个学院”。“政校行企”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创新学院”和“产业学院”。“创新学院”主要包括创新研发平台、协同创新平台、创新基地、创新孵化中心、众创空间等平台载体,主要功能为集聚创新资源,进行创新创意创造;“产业学院”主要包括科技成果转化区、特色科技示范园区、主导产业集聚区、特色产业集聚区等产业平台载体,主要功能为进行成果应用、推广和生产。高职院校通过“两个学院”的无缝对接、双向互动,针对不同的创新方向调整学校的发展重点,精准服务国家战略的创新需要,解决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中服务国家战略的问题。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大转型、大改革、大开放的时代,产教融合与创新驱动已然成为破解高职院校发展矛盾的关键所在,成为驱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办学策略。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只有通过办学跨界、产教协同、特色培育等措施,才能在完善教学体系、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促进开放合作、提高就业率、增强核心竞争力等多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产教跨界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跨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