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维仪边塞诗中的家国情怀研究
2022-03-18高宁
高 宁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小学教育系,安徽 桐城 231400)
在中国文学史上,提到桐城,人们很容易想到统治清代文坛达两百年之久的古文流派“桐城派”,想到“天下文章出桐城”的美誉。其实古文之外,明清时期的桐城诗歌亦光芒四射。其所得成就,除了姚范、姚鼐、姚莹、方东树等男性诗人外,一批女性诗人的异军突起也功不可没,她们或低唱浅酌,或豪情壮志,创作之浩繁为古今闺阁之罕见。桐城女诗人中成就最高、声望最著的,当推方维仪。
一、方维仪其人
方维仪(1585—1668),字仲贤,安徽桐城人,明代著名女诗人、书画家,是大理寺少卿方大镇次女,方以智二姑母。十七岁时与姚孙棨结婚,婚后不久,丈夫去世,“年十八寡居,因请大归,守志清芬阁”。[1](P146)与姐姐方孟式和堂妹方维则的诗词都为家国伤感抒怀,且均为国为家守节,后人称为“方氏三节”。
她处于明末乱世之际,社会动荡不安,满清政权不断南侵,明朝政府节节败退,边关战事极度危急。加上姐姐姐夫为国捐躯,爱侄方以智为反清复明奔走逃亡。这些对方维仪的生活和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为闺阁女子,她并没有沉湎于个人“十七丧其夫,十八孤女殇”[2](P145)的不幸命运之中,而是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疾苦,所以她的诗歌除了表达人间生离死别的痛苦和孤苦伶仃的感伤外,还有很多忧时伤乱、反映边关战事的激昂悲慨之作,抒发了末世乱离的命运之感。作为闺中女性,她虽没有过军旅经历,但是她对军旅生活并不陌生,因为她的父亲方大镇有丰富的军旅生活经历,这对方维仪有很大影响。
二、方维仪边塞诗的内容
诗歌的题材众多,其中的边塞诗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到了国力强盛的唐朝,统治者热衷于开疆拓土,这促使边塞诗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一个高峰。边塞诗的思想内容丰富而复杂,既可以反映边塞风光的奇异瑰丽,也可以反映边疆环境的恶劣;既可以表达“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杀敌决心,也可以表达对统治者黩武开边的怨愤;既有建功立业的热切渴望,也有对家乡亲人的日夜思念。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其创作的主体是男性诗人,女性诗人关注更多的是自我感情,但方维仪是个例外。她写了很多边塞诗,虽留存不多,但内容丰富,主要分为以下五类。
1.沙场报国志
边塞诗主题的出现,离不开守土戍边和战争,所以其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表达上场杀敌、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格调往往是激昂向上的。比如,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就表现了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还有祖咏的《望蓟门》,诗人见到边地壮丽景色,激发了投笔从戎、为国立功的壮志。
方维仪虽是女儿身,却“有丈夫志,常自恨不为男子”,[3](P150)所以她看到异族入侵,山河破碎,她的报国之志、爱国之心只能见于诗书。如《从军行》:
玉门关外雪霜寒,万里辞家马上看。/昼夜沙场那解甲,报君直欲破楼兰。
这首诗是方维仪边塞诗的代表作,为我们展现了从军男儿不畏艰险、辞家入伍的豪情和杀敌建功的壮志。前两句刻画出了保家卫国的热血男儿形象,他们不辞万里奔赴雪冷霜寒的玉门关,只为杀敌建功。“雪霜寒”渲染出了关外环境的恶劣,以及战争的残酷。而“万里辞家”既含有对家人的不舍,更有驱除鞑虏的豪情壮志。这样的豪情在后两句表现的更突出,士兵们不分昼夜的身不解甲、马不离鞍,随时准备作战,既表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同时从“报君直欲破楼兰”一句也能看出士兵们杀敌报国的心切。后两句将心中的豪情和信心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寄托着诗人和百姓的殷切希望。难怪清人王尔纲评之曰:“笔力横绝!”虽是闺阁诗人,却颇有唐人边塞诗的风骨。如《陇头水》:
陇坂带长流,关山古木秋。/征人悲绝漠,胡马识边州。/戈戟元霜冷,旌旗白日浮。/君恩无可报,誓取郅支头。
陇山横亘于关中平原西部的山脉,陇山顶头有清水流下,即陇头水。行人歌曰:“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此地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的结合部,常为战争的前线,所以常被诗人题咏,比如,江总的“雾暗山中日,风惊陇上秋”、卢照邻的“陇阪高无极,征人一望乡”、罗隐的“问陇头水,年年恨何事”、于濆的“行人何彷徨,陇头水呜咽”等,而且往往直接以“陇头水”为题,均表现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方维仪的这首《陇头水》慷慨激昂,尤其是最后两句“君恩无可报,誓取郅支头”,将边关战士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写得活灵活现,也体现出了浑厚激越的感情。
2.家中思妇苦
人类的情感往往是相互依附的,既然有为了建功立业而远走他乡的丈夫对家乡妻儿的思念,自然就有守候在家的思妇对丈夫的想念,这种情感在诗歌题材中属于闺怨诗。闺怨诗往往以伤春怀人为主题,表现女子的忧伤、悔恨、失落等复杂的心理状态。比如,王昌龄著名的《闺怨》,就写出了闺中少妇心理由不愁到悔愁的微妙变化。所以围绕男子在外征战这个主题展开的边塞诗自然会衍生出闺怨之音,这也是边塞诗的重要内容,但它的书写者不一定都是在家的思妇,很多是男性诗人以女性的口吻来写的。比如王建的《送衣曲》,就是以妻子的口吻表达了对在外征战的丈夫的担忧。但女性诗人关注家中思妇之苦则更为自然而贴切。如方维仪的《征妇怨》:
霜冻圁河风幕号,征人蓟北枕金刀。/从来皆说沙场苦,谁惜春闺梦里劳。
前两句描写出边疆战场环境的恶劣和战士艰苦,暗含着战事一触即发的紧张状态。后两句笔锋一转,从战场前线回到家中的思妇身上,世人都关注着战场上征人的艰苦,歌颂上场杀敌报国的热血男儿,有谁想到家中留守的妻子同样在受苦,更需要人们的怜惜?所以这首诗视角别致,由外向内,对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表达了同情,这是方维仪女性意识突出的典型体现。诗人《读苏武传》中“但有汉忠臣,谁怜苏氏妇”两句同样也表达了这样的思妇之悲。如《乌栖曲》:
城南乌夜啼,风寒霜草凄。/少妇闺中月皎皎,征人万里音书杳。/沙场已战十余年,胡马如今又入边。
月圆之夜,思念之时,尤其是守在家中的少妇,日思夜想万里之外的丈夫,可是音信全无。转眼离家征战已十几年,本想着该是回家的日子了,可不想“胡马如今又入边”,所有的期盼和希望瞬间坍塌,那种绝望之感正映照着开头的“风寒霜草凄”之悲凉。
3.军中老将泪
泪水是人们内心情感一种外化的表现,或悲伤,或喜悦,在古诗中俯拾皆是,是一个常见意象。在边塞诗中,泪水也常常出现,比如,岑参的“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是征夫思乡的泪;李颀的“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是反映战争残酷的泪;陆游的“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是忧国忧民的泪,还有他的“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是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泪。而方维仪以女性的细腻视角,投射到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那就是驰骋沙场数十载的老将们。如《老将行》:
绝漠烽烟起戍楼,暮笳吹彻海风秋。/关西老将行无力,驻马闻之掩泪流。
为了国家的安危,为了边疆不受外族侵扰,多少热血男儿“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能回来尚且属于幸运,有多少男儿马革裹尸,所以王翰在《凉州词》中感叹:“古来征战几人回。”而在女诗人的笔下,老将该是怎样的命运呢?前两句通过描绘荒凉大漠里的戍楼烽烟、傍晚时悲凉的胡笳声,将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兴奋和胡笳吹起时的凄婉哀伤融合起来,写出了老将复杂的心境。这首诗的后两句在《清诗纪事·列女、释道、鬼神、梦诗卷》是另一个版本:“关西老将披图看,尚是燕云十六州”,显然这两句在思想感情方面显然稍逊一筹。不如老将们虽“行无力”却依然“泪流”戍边来得震撼。如《塞上曲》:
马上干戈常苦饥,边城秋月照寒衣。/风吹草木连山动,霜落旌旗带雪飞。/永夜厉兵传五鼓,平明挥剑解重围。/功成虽有封侯日,老将沙场安得归?
开头两句写出了战士生存条件的艰苦,“苦饥”已是常态,而“寒衣”在“风吹草木”“霜落”“雪飞”的恶劣天气中更令人瑟瑟发抖,但这些困难都无法阻挡战士们的杀敌建功。但后两句,写出沙场“老将”的不同境遇:虽英勇杀敌,不求封侯,但有家“安得归”之叹,抒发了长年戍守边关“老将”内心复杂的情感。即使老将们能侥幸回到家乡,但迎接他们的或许又是“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般的孤苦无依。
4.乱世百姓悲
边塞诗反映的是战争,只要是战争,不论侵略战争,还是正义战争,不论是失败者,还是胜利者,受伤害的不仅仅是士兵,还有老百姓。即便在强盛的大唐时期,也不乏有写百姓深受战乱之苦的诗句。杜甫在《兵车行》中沉痛地写道:“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还有元稹的《田家词》、元结的《贼退示官吏》等,都控诉了战争的罪恶,写出了战争给士兵和老百姓带来的伤害和痛苦。方维仪虽是一位女性诗人,却也有着杜甫一样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她的五言律诗《出塞》,便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和思想性。
辞家万里戍,关路隔风烟。/赋重无馀饷,边荒不种田。/小兵知有死,贪吏尚求钱。/全赖君王福,何时唱凯旋?
明末农民起义,战事不断,赋税和徭役严重,民不聊生,国家一片混乱。前面六句,诗人描写战士们穿过战争的硝烟,冲破重重关卡,奔赴战场,远离家乡。而农民则因赋税徭役过重,无心种田,到处一片萧条的景象。小兵明知会战死,却仍为保护国家而不顾,贪官污吏却只为求财,这种鲜明的对比,深刻揭露官吏的腐败、社会的黑暗,是对当时社会现实最好的讥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广大为国捐躯士兵的同情。最后两句更是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统治者,将士何时凯旋,居然由君王决定,委婉却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社会普通百姓的命运被统治者掌控的残酷现实。作为一个深受传统礼教熏染的闺阁女子,能有如此见地和忧国忧民之情,实属难得。如《旅秋闻寇》:
蟋蟀吟秋户,凉风起暮山。/衰年逢乱世,故国几时还。/盗贼侵南甸,军书下北关。/生民涂炭尽,积血染刀镮。
这首诗是方维仪晚期所作,诗歌开头两句选用了“蟋蟀”“凉风”和“暮山”三个意象,营造出秋天夜晚悲凉的氛围,而这样的悲凉不仅仅是因为季节,更因为个人的“衰年”遭遇国家的“乱世”,使得羁旅外地的诗人备感去国怀乡之思。夜中又听闻贼寇南侵猖獗,激愤之情油然而生,恨不能似男儿上场杀敌,只有将对战争中老百姓“生民涂炭”的悲悯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寄托在“故国几时还”的深深哀叹中。整首诗可谓笔力苍劲浑厚、情感深沉。
5.史中寄情怀
虽然在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女性走出闺门渐渐增多,但较之男性,社会交际依然有限,所以读书是她们增长见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方维仪就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女性,所以她的很多情感在书中找到共鸣,在历史中找到知音。她的边塞诗《读史》便是通过历史人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诗曰:
天空风暮吹,孤雁相与随。/一声阴云下,莽莽千秋悲。/李陵怅已矣,苏武堪称奇。/颜色忽已衰,陵谷亦已夷。/止为典属国,节旄谁能持。/丈夫能如此,女子安所之。
这首诗由景到史,通过“风暮吹”“孤雁”“阴云”等悲凉景象走进茫茫历史的悲壮之中。大浪淘沙中的李陵和苏武,带给了诗人诸多感触,尤其是苏武,不顾个人安危,节旄出塞,出使匈奴,被扣押多年后回国官拜典属国,这样的壮士之举令人敬佩。但这首诗的中心并不在于讴歌苏武的爱国节操,最后两句才是点睛之笔,颠覆了传统女性柔弱的形象,表现出了大丈夫的豪情气概,将女性的刚烈大义显现无疑。
三、方维仪边塞诗风格特征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发现,在方维仪众多的诗歌题材中,虽然边塞诗的数量不是最多的,但其特征却非常鲜明。
1.视角丰富多样
边塞诗经唐朝的发展,人们的眼界渐渐开阔,内容视角也显得精彩纷呈,有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朝廷的激情,有将士的思乡之情,有家中妻子的离恨,有塞外生活的艰辛,有连年征战的残酷,也有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等。作为一般的女性诗人,更多关注的是家中妇人的离愁别绪,是对丈夫的思念和担忧,是一种怨妇的个人化表达,但方维仪的边塞诗歌除了关注家中思妇,还写了热血男儿沙场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也表现出了对沙场老将命运的感伤,同时还写了战争对老百姓带来的痛苦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这些都表现出了诗人的人文情怀以及思想的解放和独立。
2.笔势淋漓酣畅
方维仪因为个人多舛的命运,诗歌更多的是表达内心悲苦的伤感情怀,所以在风格上显得沉郁,是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表达悲戚之情,如“独坐南窗下,无灯月未名。愁怀言不尽,归雁莫哀鸣。”(《寒夜二首》)“倦鸟棲孤树,残灯落短檠。半窗寒意涩,怪石有余清。”(《阴夕》)这些诗句均营造出了清冷孤寂的意境,使诗歌呈现出一种无法排遣的深沉苍凉的愁绪,表现出了诗人心中的凄凉愁苦,显现出一种幽怨之美。但她的边塞诗却风格迥异,尽显不是男儿诗却胜似男儿诗的悲壮豪情,用一腔热血抒写了自己的爱国之志,其悲慨苍劲的诗风也展现出了汉魏风骨。
3.富有批判精神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政治腐败,宦官猖獗,官吏贪残暴戾,百姓民不聊生。这些都使得关心民生疾苦的女诗人义愤填膺,但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单纯的哀伤和愤慨的情绪表达上,而是能透过表象看本质,深刻地揭露和批判朝廷的腐败昏庸。这是造成大明王朝日渐衰落的根本原因,体现出了方维仪诗歌的批判精神以及思想性。
四、结语
作为关心家国命运的一代才女,方维仪的感怀时政、忧国忧民的诗作远远突破了一般闺阁诗作的狭隘范围,流露出的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之气,是其他女性诗人所难比拟的。她能跳出个人的不幸,而关心穷苦百姓和国家命运,和其他闺阁诗人相比,思想境界明显更高一筹。其激昂悲壮的诗风在清代诗坛上也是独树一帜的,以致沈德潜评其诗说:“如读老杜伤时之作,闺阁中乃有此人。”[4](P335)由此看来,前人评价方维仪诗作,风格高雅,笔力遒劲,一洗铅华,绝少脂粉气,这个评介是公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