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育理念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2-03-18李宏新
■李宏新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1)
爱国主义教育是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的根本教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了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论述。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了在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总体要求、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1],并提出要通过线上、线下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氛围,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组织领导等六大方面,这为各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和行动指南。
一、混合式教育的概念、内涵、优势
2000年,国内外研究者开始广泛关注混合式教学。研究伊始,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斯隆联盟(Sloan Consortium),它对混合式教学做出了这样的界定,即“混合式教学融合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两种教学模式”。2013年后,混合式教学又有了新的含义,指的是以移动通信设备为基础,构建一个将网络学习环境与课堂讨论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其中有代表性的Goodyear指出,所谓混合式教学,一方面混合面对面教学与在线教学,另一方面混合教学与辅导方式,从而创设出一个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环境[2]。
国内李克东教授在混合式学习方面研究颇深,他认为混合式学习整合了面对面的课堂学习和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要根据不同问题和要求,采用不同的媒介平台传递信息开展在线教学,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解决方式。同时,李克东教授提出,实施混合式学习需要有八个环节:确定混合式学习目标;确定预期绩效;选择媒体;制订混合式学习计划;确定支持策略;策划将要实施的行动与观察;对学习进行效果评价、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修订学习计划[3]。
综合国内外各研究者的论述,混合式教育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个性化学习需求为中心,将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face to raca learning)与学生的在线自主学习(e-learning)相结合,有机融合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与混合式学习模式。混合式教育的内涵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融合发挥多种教育理念的突出优势;二是混合结构化学习与非结构化学习;三是混合实施至少两种以上教学模式;四是指导学生混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五是混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借助各类媒体资源平台;六是混合使用多种教育评价方式。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国内外各高校大规模开展混合式教育实践,混合式教育以其突出的优势备受青睐:它顺应数字媒体时代要求,满足疫情常态化形势社会学习需要,为特殊形势下国家实施教育、国民开展学习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结合“00后”大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混合式教育既改革教学模式,又创新学习方式;既关注课堂的教学效果,又关注学生学习成效。它发挥了不同教育主题教育力量,通过各种媒介平台做保障,对学生进行线上与线下、课上与课下一体化培养,实现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二、构建高校混合式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性
随着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多变,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外部环境多方洗礼和冲击,国外敌对势力试图用和平演变的办法、用民族虚无主义思想和“普世价值”等,影响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巨大挑战。因此,构建高校混合式爱国主义教育体系迫在眉睫、任务重大。
(一)构建混合式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高校作为国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的高等教育学府,更是使命在肩。高校实施“五育并举”育人策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首要前提是针对高校大学生开展深入持久、卓有成效的爱国主义教育,用爱国主义精神武装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润泽高校大学生的心灵,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之情。构建混合式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培养“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人才,能够科学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才俊,鼓励高校大学生投身于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有利于凝聚青春力量,鼓舞青年大学生投身于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伟大征程中。
(二)构建混合式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是实现全员育人的重要手段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混合式教育理念,强调的是混合多种教育主体的力量,对教育对象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构建混合式爱国主义教育体系,能够发挥课堂上思政课教师的主导教育力量,能够协同其他课程思政的爱国主义教育力量,能够发挥课下即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引导力量,能够融合校企合作企业榜样精英的补充教育力量,能够发挥榜样青年学生的示范教育力量等。这些来自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的不同教育主体,为高校全程、全方位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保驾护航。
(三)构建混合式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是提升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效的崭新探索
列宁曾指出,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4]。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构建混合式爱国主义教育体系,能够拓宽高校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混合式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既包含了通过传统思政课堂开展教育,通过第二课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深入红色实践教育基地进行线下教育,又包括利用在线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开展在线慕课学习,利用融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爱国主义宣传,通过“行走课堂”走进“爱国主义大课堂”等。这些崭新的教育途径紧紧围绕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深入学生活跃的阵地,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参与性,从而能够带给学生灵魂深处最深刻的洗礼,激发学生内心深处最热烈的情感,给学生精神上最持久有效的熏陶。
三、构建混合式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的策略
构建混合式爱国主义教育体系,需要混合多种教育理论思想,从教学模式、项目运行、队伍建设、考核评价和平台保障六大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它混合了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不同育人主体、不同考核方式与不同实践平台的优势,形成了一种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体制机制。
(一)混合多种教育理论优势,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坚实理论支撑
在混合式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中,最大的特点与优势就是混合多种教育理念的优势以取得教育的最佳实效。混合式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混合使用并发挥各种教育理论的精髓:包括马克思主义实践育人理论、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社会认知理论、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o·Fo·Skinner)的强化理论以及近年来比较流行的觉醒理论等。将这些教育理论优势用于指导构建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环节中,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加深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探索,推动了高校爱国主义的创新实践。
(二)构建混合式爱国主义教学体系:设计线下+线上一体化创新教学模式
《爱国主义教育纲要》中指出:思政课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构建混合式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一方面要继续建设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发设计线上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形成课程教学资源库,如结合学生线下入学军训,于线上开展军事理论课教育、强军思想教育;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于各门专业课中在线开展科技实践创新教育。各高校之间积极沟通,实现优势在线课程资源共享,对学生在线慕课学习规定学时与测试数量,从而构建出线下与线上紧密结合的一体化爱国主义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个性化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三)构建混合式“理论+实践”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实施“行走课堂”项目运行模式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978年5月,《光明日报》也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因此,高校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从理论上进行认知性的教育,更要构建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理论与实践的、课堂理论教育与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相结合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高校可以把第二课堂设计成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行走课堂”,以此进行项目化运作,要求学生走出思政课的教学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通过社会问题调研、专业发展调查,学习了解建党百年国家取得的巨大发展;通过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实践学习,感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成就;通过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深入校友创业企业实践,将个人专业实践、青春奋斗与国家发展、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从而弘扬青年大学生爱国报国之志向,担当起青年大学生振兴民族发展之责任。学生在“行走课堂”项目中,了解党的历史,锻炼个人综合素质,提升责任担当意识。
(四)构建混合式爱国主义育人队伍体系:教师、社会榜样、学生榜样联合育人
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人心的深处”。教师是青年大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培训一批有爱国主义信仰的教师为学生讲解爱国主义,必然会起到“灵魂触动灵魂”“心灵震撼心灵”“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的教育效果。此外,班杜拉在社会认知理论中指出,社会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观察他人的行为,个体自身进行内化并形成自己的新行为的结果,或者是改变个体以往所具备的行为特点。观察学习要观察个体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而且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对个体进行教育刺激,并从中获得相关行为所反馈的信息,最终体会模仿榜样者的行为[5]。由此可见,高校可以通过树立榜样,让青年大学生在对榜样的观察学习中,加深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启迪。在战胜疫情的伟大实践中,千千万万的党员、医务工作者、青年志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高校大学生开展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从课堂转到生活实际,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投身于爱国主义的自我教育中。此外,高校可以联合校企合作基地职场精英人士、革命老红军、优秀毕业生、在校优秀学生骨干等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通过聆听革命故事学习先辈忘我的爱国主义奉献精神;通过企业经济发展了解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国家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优秀学生骨干的优秀抗疫志愿者事迹,聆听榜样的爱国故事。在观察学习中激发出致敬爱国榜样、向爱国榜样学习并投身于“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爱国行动之中,投身于祖国实现强国目标的宏伟事业中。
(五)构建混合式爱国主义教育评价体系:多种评价方式形成正向强化激励机制
1938年,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在《有机体的行为》一书中提出了“强化理论”。认为强化理论把人的行为归因于外部环境的刺激,即当一种行为的后果得到肯定时,这种行为就会倾向于重复出现[6]。通过“正强化”来实现对人的行为的激励和改变。构建混合式考评体系,一是开展传统的课程学分制考评,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和在线慕课学习以学分的形式进行量化考核;二是对第二课堂参加爱国主义“行走课堂”素质教育项目的学生,开展综合素质学分考评;三是对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引导教育项目的“榜样学生”、在爱国主义融媒体宣传中积极工作的学生给予激励性加分、荣誉表彰,最终以学业学分、综合素质教育学分、激励性素质加分三种定量考核评价和荣誉表彰的定性评价,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考核评价与正向强化激励。
(六)构建混合式爱国主义教育保障体系:“红色基地”、媒体平台、企业基地融合互动
随着“觉醒理论”越来越被广泛研究,该理论的基础是“内驱力理论”,主要研究环境影响和个人行动的联系和区别。一个人“觉醒”的前提条件是外界环境的影响。当外界环境对人产生一定量的影响时,人的生物体就会被激活,进而促使人调整出驱动力。在混合式爱国主义教育保障体系中,有三大平台能够帮助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环境氛围,即线下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基地、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和互联网融媒体平台。高校可以充分融合这三大平台的宣传作用、熏陶作用,通过红色基地参观、“VR技术”手段重现革命仁人志士保卫祖国的历史;通过加强媒体平台的运营与建设,分析时事、展现身边的爱国主义事例;通过企业基地参观学习、实践实习,感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奔向小康、迈向强国的现实实践。由此让青年大学生置身于爱国主义的文化环境氛围里,进而达成线上+线下平台融合互动,传递同一种教育的声音,传递同样的正能量,使爱国主义教育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