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山西革命文化融入高校师范生教育的路径研究
——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2022-03-18燕琦琪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师范生山西革命

■康 莉,燕琦琪

(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400)

革命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民族独立、社会进步的伟大斗争中凝聚而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革命文化主要包括革命理想、革命精神、革命理论等。山西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山西革命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特殊文化形态,对人民群众的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新时代山西革命文化融入高校师范生教育的意义

(一)山西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

1.革命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

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成果,具有超越时代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基因。革命文化的核心内容是革命精神,革命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2.革命文化是培育爱国主义的重要载体

革命文化对爱国主义精神培育有着极大影响,挖掘其在爱国主义精神培育体系中的重要价值,探究山西革命文化与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融合性机制,从山西革命文化中寻找爱国主义精神培育体系的创新之处,完善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体制机制,既能实现山西革命文化的创新发展,又能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实效性。

3.革命文化是新时代推进党史教育的重要素材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独有的红色记忆,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在奋斗过程中总结的智慧结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创造的革命文化,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成果,我们要发扬光大。革命文化里的英雄事迹、革命精神,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营养剂。回望历史,继承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推进党史教育,将党史文化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心中。

(二)新时代山西革命文化融入高校师范生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革命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瑰宝,在全球竞争的大环境下,国家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软实力,是各国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的重要力量。“革命文化”作为我国特有的、薪火相传的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的核心精神。而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文化的传播者和发扬者,而师范生作为未来教育工作者的储备力量,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生都是将来的幼儿教师人才,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革命文化教育,才能在将来的幼儿教育工作中将革命文化传承并创新。

2.有利于提升师范生的师德素质

教师的职业具有长期性、示范性、创造性的特点。教师师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和健康成长,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起着重要的影响。幼儿教师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引路人和陪伴者,幼儿教师的思想品德、职业素养、专业精神、个人价值观等,都会对幼儿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要高于其他行业的道德标准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师范生不仅要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还要在具备这些道德素质的基础上,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对高校师范生加强革命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师范生高尚的品格,使其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从而促使师范生形成良好的人格,提高自我调适的能力和水平,调整规范自己的行为,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3.有益于丰富课程思政教育资源

了解山西革命文化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教师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家乡文化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革命文化教育也是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依托于当地革命文化资源的教育更有亲切感、更富感染力。山西省作为全国革命发源地之一,蕴藏着鲜明厚重的本土革命文化,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首先应对本土革命文化有清晰完整的认知,本土革命文化的地域特色使其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融入时会更具亲和力。将两者有效融合,不仅有利于丰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内容,也能使幼儿园德育的开展方式多样化。

(三)新时代山西革命文化融入高校师范生教育面临的机遇

1.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并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承担着培养未来幼儿教师的神圣职责,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要共同探索开展革命文化教育融入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润物无声”地融入思想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工作。

2.新媒体融合式发展,推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

新媒体已成为新时代人们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为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内容,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传播形式。学校要灵活利用新媒体提升德育教育水平,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一步传承和发展革命文化。微信的出现是新媒体发展的一个缩影,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微信这个平台进行新闻报道以及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分享。微信承载的信息量大、受众范围广、影响范围广,已经成为了人们了解家事、国事、天下事的重要平台。抖音短视频内容丰富、视频更新速度快,具有趣味性、娱乐性,深受人们的欢迎,我们可以选择性观看视频,还可以自己动手去拍摄制作短视频,促进革命文化视频的传播。

二、山西革命文化融入高校师范生教育现存的问题

(一)高校教师对山西革命文化本身及其教育价值认识不清晰

教师是对师范生进行山西革命文化教育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但是,有些高校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认识和理解还是模糊的,理念认识有误区,在课程思政的融入方面研究较少,收效甚微。调查显示,思政课教师对于山西革命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和知识储备,但是多是碎片化、不系统的。专业课教师对山西革命文化内涵的认知现状并不乐观,多数教师对于山西当地的革命文化资源认识不到位,挖掘不充分,更谈不上对已有革命文化资源的整合和融入,非常清楚山西革命文化内涵的教师仅占15%,不清楚的教师达到36.5%,他们对于山西革命文化是什么,包含哪些内容认知不清。

(二)学校对山西革命文化课程设计不完善

通过访谈,了解到对于革命文化融入高校师范生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方面,教师都是认同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教师表示尽管革命文化融入师范生教育是一个大趋势,几乎每个学校都会去做,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很多都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基本上是为了响应国家重视革命文化的趋势而做的。对于革命文化的内涵,对于革命文化融入高校师范生教育时内容的选取、目标的制定、多种课程形式的设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革命文化教育的路径等,没有形成体系,只是零散地去开展一些活动。

(三)高校师范生对于山西革命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随着当今教育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发展,高校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时效性不强、吸引力不够、关注度不高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不够,兴趣不高。学生获得山西革命文化的相关信息往往是通过思政课教师讲授、观看书籍、看电影、查阅文献资料等传统方式,知识获取渠道少,内容呈现手段单一,学生对于山西革命文化教育的价值认识不够明确,对其功能存在认知偏差。

三、山西革命文化融入高校师范生教育课程的路径研究

(一)国家层面

1.坚持政策指导,提供多方条件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的传承,并多次对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做出重要批示指示,他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他还指出,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指示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中指出,师范生要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内容,师范生要具有家国情怀。

2.优化舆论环境,动员全民重视

社会舆论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指示器,正确的舆论导向有助于文化繁荣发展。我们要激扬信仰力量、凝聚价值共识、优化舆论环境,继续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以革命文化引导社会舆论,将革命文化教育贯穿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全过程,并以革命文化充实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3.加大财政投入,促进数字化发展

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的组织领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增强红色革命故事的直观性,比如通过VR、AR等技术手段再现革命场景,创新革命文化载体,使学生在体验中了解革命历史、感知革命文化,从传承红色基因中增知识、长本领。

(二)学校层面

1.创新“三位一体”融入模式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山西革命历史、山西革命文化,潜移默化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塑造蕴含革命文化的校园环境发挥革命文化育人功能,例如,设立校园革命文化活动场所,树立革命先烈丰功伟绩石碑等人文景观,使校园文化与红色文化有机融合,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物都在述说山西的光辉历史。开设社团,组织开展课本剧排练演出、革命歌曲大合唱等,在潜移默化中升华爱国主义情怀,在润物无声中坚定理想信念。师生共同制作以“山西革命人物”“山西革命纪念馆”等为主题的育人微课程、抖音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激发学生对山西革命文化的学习兴趣。

在校外实践中,组织学生参观高君宇故居纪念馆、山西国民师范旧址、烈士纪念碑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从课堂走向校园走向校外,将山西革命文化的实践教育与师范生的职业精神充分融合,形成课内、校园、校外“三位一体”融入模式。

2.规划专业课程设计的融入

第一,要对山西革命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入的挖掘,把握山西革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对挖掘的山西革命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和筛选,并挖掘这些资源的精神内涵,以增强其感染力和感召力;第二,要建立山西革命文化资源教学资源库,为山西革命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做好储备,做好融入内容的系统化、融入方式方法的立体化;第三,要制定山西革命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细化到单元计划、融入环节;第四,要精心做好革命文化融入专业课的教学设计,比如在《幼儿园实践活动设计》课程中,创新“5+1+N”融入机制,“5”指的是五大领域,“1”指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N”指的是环境创设、区域活动、主题活动、重大节日等载体。引导学生设计一套合理完善的山西革命文化教育活动设计方案,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深入了解山西革命文化。

3.开发校本课程和教学资源

课程和教材是学校开展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依托。构建和完善山西革命文化的课程体系,研发配套的教学案例集和资源库,要将革命文化与高校师范生教育融合起来,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合起来,与幼儿教师职业整合起来。

学校可以鼓励教师自主开发革命文化教学设计案例,设定奖励机制,定期举行集体备课或者观摩课,内容限定革命文化,形式不限,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这既丰富了课程思政育人的案例内容、教学资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该课程立德树人教育形式,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和育人的感召力。

(三)教师层面

1.强化课程思政理念

育人先育德,“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创新协同育人新模式。

2.加强研究学习

高校各学科教师应加强山西革命文化相关知识的学习,理解山西革命文化的内涵,深挖革命文化精髓,将山西革命文化融入血液,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同时,学校要定期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培训,邀请校内或者校外有经验的教师、革命文化研究专家、革命后代等开展公开课或者主题宣讲活动,增强教师对革命历史事件、代表人物及其背后的精神的认知,提升教师的革命文化素养,提高教师革命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的能力。

山西革命文化资源本身就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执着、百折不挠的初心使命,传承山西革命文化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师范生教育,应竭尽全力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案例素材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使学生不断从革命文化资源、红色基因中汲取精神力量,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树两代师表,育两代师魂!

猜你喜欢

师范生山西革命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山西叹五更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粉红革命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