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2022-03-18姚永昌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基地实训

■姚 平,姚永昌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 409000)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职业院校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增强教育适应性,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的重要场所,它的建设水平直接反映职业院校的办学能力和办学特色。自2004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建设以来,国家、地方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与企业等均纷纷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建设职业院校实训基地,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研究。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再一次提出“要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带动各级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通过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推动开放共享、资源整合,辐射区域内学校、企业和社会。

在职业教育探索“1+X”证书制度、百万扩招等大背景下,探索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对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内涵与特点

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或领域,以服务于地方经济为目的,通过政府、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共同组建的集教学、生产、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与认证、社会服务等为一体的开放式共享型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具体体现,主要出发点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而造成设备闲置和资金浪费。同时,也是为满足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行业人才需求的对接,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能感受到真实的工作场景,激发学生技能突破、研究创新的能力,进而为企业提供技术革新和新产品研发提供动力。同时,也承担起成人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培训服务等功能,提升整个社会的技术技能水平。

(一)功能多样化

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功能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开展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术技能训练,主要是以其真实的工作环境为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训提供训练场所,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提升专业技能;二是开展再就业培训,主要是致力社会人士的职业素养提升赋能,进而提升社会的职业水平;三是开展职业资格和技能的鉴定与认证,主要是为职业技能和资格的鉴定与认证提供场所和组织,特别是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背景下,专门机构承接职业资格和技能的鉴定与认证变得尤为重要;四是科研开发与成果转化,主要是为职业院校在实训的过程中研发创新技术和产品,为区域经济和行业技术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主体多元化

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改变了原本职业院校单打独斗的局面,变成企业、政府、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多主体共同建设,企业主要投入技术和资金,政府主要投入政策和资金,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主要投入场地和智力支持。这样的多元组合下,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最优组合,解决职业院校单一建设实训基地存在的资金不足、技术和设备落后、利用率不高、实训效果不佳等问题。

(三)开放共享性

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或归属于职业院校、或归属于政府部门、或归属于龙头企业、或归属于科研院所,是依托一定主体的组织,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他们集“产、学、研、服、创”五位一体,是社会服务的窗口,是校企合作的载体,其建设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开放性地面向职业教育、行业企业和社会。

(四)非盈利性

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定位是非盈利性,它的主要功用还是服务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以及社会职业技能水平提升。在整个运营过程中,是职业院校、行业企业、政府的一个连接桥梁,以开放共享的状态,为区域职业教育、行业企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二、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现有模式

通过对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目前职业院校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一)职业院校自主建设型

由职业院校自筹资金,独立承担实训基地建设,主要满足本校学生的自主实习实训需要,同时承接起社会培训、职业资格和技能的鉴定与认证、科研开发与成果转化。在这一过程中,职业院校起主导作用,要么学校主动寻找企业、社会其他组织的需求,要么企业、社会、其他组织主动找到学校,开展相关服务。这种模式的职业院校,大多是建校历史较久、学生规模较大、专业门类齐全的高水平职业院校。

(二)校企合作建设型

学校和企业相互合作,学校主要投入场地、人力支持,企业主要投入资金、设备、技术等支持。这种模式下,实训基地一般放在职业院校内,方便学生开展技能实训和实习,同时开展社会培训、职业技能和资格鉴定和认证、科研开发与成果转化。这一过程中,企业一般会派遣人力资源进行实习实训、技能鉴定、社会培训等支持,科研开发与成果转化主要以服务合作企业为主。这类企业大多是本行业领域中相对龙头的企业,在资金、人力、设备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三)校校合作建设型

几所学校共同筹建实训基地,目的是实现资源整合,最大化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实训基地的使用效果。这种模式主要是在一些有大学城、职教城的城市存在,因为职业院校在地理位置上比较集中、专业设置比较相似。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较大,实现基地的管理,要么归属于其中某一学校,要么聘请第三方进行专业管理。

(四)政府、企业、学校协作共建型

这种模式能实现开放共享目标的最大化,是当前最新的建设模式,主要由政府、学校和企业逐层分担实训基地建设费用,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领、企业资金技术支持、学校场地智力支持。主要有职业院校主导型、行业企业主导型、政府职能部门主导型三大类。在这一模式下,职业院校的实习实训条件大为改善,社会培训、职业资格鉴定与认证、科研开发与成果转化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在于提高职业院校实训档次、成为社会职业素养提升的指导中心、为科研和社会服务提供动力。但根据当前的建设现状,职业院校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运行效能有待提升

目前,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在满足校内学生技能实训、职业技能鉴定方面效果较好,在社会培训、职业资格鉴定与认证、科研开发与成果转化方面不能很好地发挥效果。特别在科研开发与成果转化方面,主动性不足,仅仅局限于“等、靠、要”的思想,或者只立足于专业研究,研究成果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或者研究成果没有能较好地创造市场价值。所以,实训基地运行效能与建设目标不能很好匹配,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协作力度有待加强

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的特征之一是建设主体多元化,各主体之间的协作是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证。但就目前来看,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主体确实正朝多元化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协作力度不够,进而影响建设效果。在建设初期,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并且也能做到根据合作协议约定履行相关责任。但是建设中期,特别是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比较多,比如资金投入上,很可能上一环节未履行约定,造成下一环节资金无法投入到位。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建设主体之间沟通不足,造成协作力度不够,以及各主体利益关注点存在差异,在协作过程中无法合理均衡。

(三)管理运行有待完善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并未建立一个系统的管理机制,主要表现为:一是管理规章制度缺乏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实训基地管理的规章制度均做到了上墙,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未得到落实。二是兼职实训基地管理员的精力不足。据调查,很多实训基地管理员多由从事相关教学工作的教师担任,他们专业素养很高,但是因为身兼教学工作,精力多放在教学上,在实训基地管理过程中仅能服务好自己的课程实训教学,不能很好地做好实训基地管理工作。三是专职实训基地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实训基地的管理员大多年龄较大,主要职责是负责钥匙管理、安全防护,对实训设备的操作与维修、实训工作的流程等工作缺乏专业知识,不能很好地做好相关的实训室的管理运营工作。鉴于以上,实训基地的运行效率就大打折扣。

(四)硬件设备配置不足

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的任务之一就是为职业教育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地,这就要求实训基地要具备充足的且更新及时的实训设备和仪器供学生操作。而目前,一是实训基地设备数量不够充足,使得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存在几个人共用一台设备的情况,这样就会减少操作时间,无法保证专业技能的训练,从而导致学生存在动手能力不强、操作不够熟练等问题;二是现代技术更新速度太快,而实训基地的资金投入有限,致使实训基地的设备更新速度跟不上,学生在操作技能上还是无法实现第一时间对接行业和企业需求。

(五)教师专业素养有待加强

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是教育发展阶段的必然,但实训基地初建期,多数教师思维转换滞后,实训目标模糊,实训项目安排随意,没有规划,也不了解生产产品的安全风险和时间成本,实训内容缺乏层次性、递进性和系统性研究。具体表现为多数教师实践教学方法还未改变,仍以课本灌输为主,教学方式缺少工厂岗位经验,工作实际应用能力不足,专业能力不突出,工作过程中很难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主要致力于理论的研究较多,考虑实用性价值较少,致使成果转化的市场价值较低。

四、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对策

(一)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

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在目前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实训基地硬件设备配备不足的情况。鉴于此,相关各级政府应在政策和资金投入方面加大力度。就政策角度而言,主要是在企业税收、贷款等方面的支持,职业院校在用地审批、人才引进方面的支持;就资金方面而言,主要是要启动专项资金,支持职业院校主体的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支持企业主体的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奖励性补贴等。

(二)构建完善的实训基地运营管理机制

一是成立多方主体参与的领导工作小组。根据合作主体,尽可能联合多方主体,成立领导小组,各主体相关部门派人成立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组,各个阶段定期召开工作会,共同负责、统筹规划推进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营。二是构建实训基地多元主体的运行机制。主要是完善相关制度,用制度管人,比如制定《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实训基地运行与管理细则》《互派(聘)挂职人员管理与考核办法》等制度,形成“效益共享、育人同担”的运行机制,充分服务于政府、学校、行业及社会,助推实训基地的高效率运行。

(三)尝试“企业化管理”

目前,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管理过程中,主体多为职业院校,管理模式多参照职业院校的事业单位模式,运营效率不是特别高。其实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要想运行效能最大化,应该尝试“企业化管理”,以提高市场的调控能力,尽可能做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时尽其效。目前,根据一些先进的经验就是委托第三方进行管理,专注实训项目开发、实训设备更新与维护、社会培训业务、开放认证项目(如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以保证实训基地运行的市场化与灵活性,从而推进其功能发挥,促进职业院校、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四)建立校、政、企合作的激励机制

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主体是多元的,且被定位为非营利性组织,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参与度、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特别是行业和企业。所以,应该建立激励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要主动作为,敢于在税收、资金等政策方面给与支持,职业院校要担当起主人翁意识,主动担当起桥梁作用,深入分析职业教育、政府、企业的供给和需求,寻求利益平衡点,形成“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互动交流机制,共同推进实训基地的高效能运行。同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在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科研成果研发等方面设立激励制度,推企业的积极性。

(五)建立校、政、企合作的约束机制

有激励必然要有约束。一是尽可能在第三方的监督下,以法律合同的形式明确合作主体的责任与义务,对不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的相关主体进行约束或惩罚;二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一定要把好关,特别关注企业主导型实训基地在运行过程中的非盈利性,避免出现打着非盈利的旗子,开展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商务活动,而无法保障实训基地的教育职责、社会服务职责等的履行,损害职业院校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

(六)加强“双师型”实训师资队伍建设

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的主要任务还是满足职业院校开展实习实训工作,所以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变得尤为重要。在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职业院校要抓住契机,关注技能水平素养,打破人事、职称等方面的壁垒,面向行业、企业引进一批具有实践经验的高水平人才,参与实训基地的日常实训教学与管理。同时,制定完备政策,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开展挂职锻炼,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实训基地日常实训教学能力,从而提高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和素养。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基地实训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我的基地我的连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关于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与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