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职业教育”背景下“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2022-03-18■陈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资源库专业课程幼儿园

■陈 艳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0)

一、“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资源库建设背景

(一)国家政策引导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中明确提出:“重视优质教育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率,扩大收益面。”[1]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第九条中指出: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遴选认定一大批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2]。可见,“互联网+职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的必然结果。“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与运用响应了国家的发展政策,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以期发挥在线教育优势,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同质内容造成教学资源重复浪费

学前教育专业各课程之间有交叉内容,同质内容的重复导致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如“幼儿游戏与指导”与“学前教育学”课程中“幼儿园游戏环境”、“学前卫生学”课程中“特殊儿童的游戏疗法”、五大领域教学法中的游戏、“幼儿园玩具制作与环境创设”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课程中“观察与评价”等部分内容均有不同程度的重合。这些课程内容的同质重复造成了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

(三)“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资源陈旧单一

目前,现有的“幼儿游戏与指导”的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案、PPT与见习单。教案与PPT是教材配备,在课程组二次集体备课后,增加了视频资料,如《成长的秘密》,这部经典的儿童发展纪录片拍摄于16年前,很显然不能贴切反映当今的儿童游戏与发展。其余的教学视频来自于各教师拍摄后的共享,由于二次备课后没有再集体备课,所以这些教学视频没有再次更新。课程见习单包括“幼儿园游戏环境观察记录”“班级区域游戏观察记录”与“观察一个完整的幼儿游戏并分析”三部分,虽然都聚焦于游戏,但由于后期的评价标准不明确,见习单流于形式。

二、“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资源库建设意义

(一)统整专业课程资源,构建专业课程群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依然秉承着以学科课程讲授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式,即每门专业课程都为学生提供的是相对孤立的学习资源。这造成了学前教育专业内容同质化严重、课程资源浪费、学习者效率低下等问题。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秉承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理念,从专业层面统筹规划,以“游戏”为经线,从“学前专业技能、学前专业理论、学前专业文化素养、学前专业研究”四个模块,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进行串联、筛选,构建专业课程群,旨在尊重学生主体意识前提下,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做好满足时代与社会需求的职业准备,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更高效、高质。

(二)更新课程资源,融入课程思政

专业课程群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单一的课程及其课程资源,也不是多门的课程及其资源的固化或简单累加,而是在一个目标的有效联结下,沿一条主线架构的课程框架里,由一个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将专业课程资源高质、高效地运用。因此,专业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是个动态的过程,专业课程资源需要迭代更新,与时俱进,吸纳与传播专业前沿的研究成果,体现开放的特质,又由于幼儿园游戏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因此“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资源库建设需融入地方传统文化,担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同时,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契合需要专业视角的审视,专业课程资源更新的同时也是辩证思维、科学研判的过程。

(三)促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

专业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促进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专业课程群的组建打破了单一课程独自为政的教学局面,遵循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修订“幼儿游戏与指导”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教学任务,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完善考核方法。创新该课程的教案设计,将思政要求融进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增强教师教学改革的意识性和自觉性。创新教学模式,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增设“与专家对话”“一线名师进课堂”“我和孩子玩一玩”等教学环节,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张力。改革教学评价,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理念落实到“教”和“学”的评价中,同时学生平时作业、理论考试命题、教育实践及学习结果的综合评价等都结合课程资源库建设的要求实行更新。

(四)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

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实现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3]。这些转变的实现一方面需要高职院校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提供优质网络教学平台、帮助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为高职院校实现信息化教学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职教师兼具传统教学与“互联网+”时代的融合式教学的能力。具体表现在:教师要有信息化教学意识,如碎片化指导意识、及时反馈意识等;要有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如教学资源的采集、共建共享等;要有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如能熟练运用慕课、微课等教学平台等。“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有利于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帮助教师“因生”制定分层信息化教学方案,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创新信息化课堂教学形态和方法,整体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三、“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资源库建设策略

(一)构建建设团队,进行顶层设计

“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资源库建设团队采用跨院校组建的方式,实行团队带头人负责制。团队成员来自综合性大学、高职院校、省级优质幼儿园。团队带头人是高校学术带头人,且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顾问是幼儿游戏研究领域的专家,且是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专家组成员,能处理专业方面的各种问题;团队主讲教师均是高校一线教师,长期担任专业课程教学,教学经验丰富;团队助教具有现代远程教育理念,信息化水平较高,能熟练进行相关资料的采集与课程建设。为了确保团队高效运作,团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机制,有坦诚、通畅的沟通机制、常态化研讨与阶段性汇报机制、过程化监管机制、个人及个人对团队绩效的考评机制等,使课程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团队时刻保持协同合作、高效运作。

(二)立足学生反馈,师生共建课程资源库

在教学系统运行过程中,教师把知识信息源传递给学生——学生反馈信息——教师重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这样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结合,才是相对完善的教学系统[4]。可见,学生反馈是指导教学的最佳途径[5],教师根据反馈信息,推进下一步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改进[6],达成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资源库建设前期就已经进行了学生反馈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疫情期间,因线上教学的需要,各课程组建了教学群进行课程任务的发布、临时课堂的讨论,教师及时收集、整理学生反馈在群里的疑点、不同的见解以及对课程或教学组织的评价,这些信息成为后期课程资源库规划的依据。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随堂测验、小组实践、期末测试都作为研究反馈的途径,分析并整理相关信息。在课程模块构建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要求学生从学习者的角度审视课程内容的必要性与课程模块的合理性。在2019年,笔者所在的学前一院承办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后,为了跟进培训成果的研究,请参与培训人员根据培训时提出的课程疑点、工作中实施的难点、解决方案,以相关视频或文本进行记录、提交,这些都被收集、筛选成为本课程资源。

(三)三方合作,资源共享

三方合作是指综合性大学、高等职业院校、幼儿园三方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承担和付出,共同享有成果,以相对较少的投入,取得最佳的结果。“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资源库体量较大,且其建设是常更新的动态的过程。这需要在专业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地方文化,体现专业特色,实时更新课程内容。综合性大学的科研攻关能力与专业水准可以在团队成员培训、专业教材开发、教学实验实训设施提供等方面给予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发挥专业对口、对职业需求反应灵敏的优势,快速实现资源库的更新调整。作为学前教育质量的直接反映者的幼儿园,肩负着课程资源的提供与检验的双重重任。一方面幼儿园要为课程资源库提供鲜活的案例,丰富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幼儿园要对课程资源内容进行检验,确保其适用性、本土性与文化传承性。利用各自的教育资源、人才、科技、知识的优势,不仅能实现优势互补,改变过去相互脱离、分散的局面,而且能加大系统之间的渗透性,避免重复浪费[7]。

四、“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资源库建设内容与途径

(一)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

“幼儿游戏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标准是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形成为重点。而确定的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标准,是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本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培养能够扎根本土、服务城乡,具有良好教师道德、深厚教育情怀、完备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化人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主要从事幼儿园、早教机构的保教工作或其他儿童服务机构的相关工作。因此,课程团队从职业性、主体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及创新性五个方面修订课程标准,使课程标准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将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培养纳入课程标准。修订后的课程标准面向未来教育,不过分强调选拔与淘汰,而是更关注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强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弹性与可实现性。

(二)构建课程资源库框架体系,精选课程资源内容

在充分考虑职业元素、体现职业能力的基础上,秉承以岗位运用为导向、以理论学习为支撑、以实践训练为抓手、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理念,构建课程资源库框架体系,包括课程标准、课程大纲、课程团队、课程设计、教案、PPT、教学视频、图片资料、实训项目、教学案例、试题库等教学资源。针对课改对幼儿游戏活动提出的新要求,兼顾高中起点专科学生的职业特点,紧紧围绕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选择与之相应的教学内容,减少了原来游戏理论的比例,加大了幼儿游戏指导策略及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比例,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相关要求、学生考编要求、江苏省学前技能大赛和国家学前技能大赛等相关要求,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学前儿童游戏概述、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幼儿园民间传统游戏的创新与开发、幼儿园亲子游戏组织与指导、幼儿园游戏观察与评价八个模块,使课程内容更具实用性、时代性与传承性。

(三)依托Spock平台,进行微课建设

为了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课程组依托Spock平台,进行了微课建设。以幼儿游戏为载体,统整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学法,针对重点、难点、疑点等内容设计制作在线微课,并配置、丰富相应的学习资源。学习者随时随地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按需学习。同时,为了满足学习者对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的需求,在线微课除了进行游戏的基础理论与常见类型的设计,还按照考纲要求,分别从五大领域进行游戏设计,对学习者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呈现讲评,并提供相应的模拟试讲的范例视频,让学习者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为了提升学习者职后游戏设计与组织能力,课程团队以地方民间传统游戏为抓手,引导游戏的创新与开发,真正做到“授人与渔”。

(四)落实职业教育教改要求,调整考核评价体系

教育部2015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8]因此课程团队调整了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首先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由原来单一的教师一方调整为课任教师、实践基地导师、同学及学习者自己四方,评价各方掌握评价要素和方法,对评价过程进行全流程监督,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其次评价结果多维度,既有定量的计算,又有定性的评估。如对教学视频观看的时长、参与讨论的次数等的要求属于定量计算,对于作业的质量评价属于定性评估。探索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

五、“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资源库建设体会

“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是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响应,其建设过程本身也是一次课程改革的过程。综合性大学与省级优质幼儿园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与科研水平,为解决课程资源开发以及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帮助。同时,在三方共建课程资源库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速度加快,使专业对接职业的效果明显。

猜你喜欢

资源库专业课程幼儿园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爱“上”幼儿园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