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性与生态文明建设

2022-03-18,苏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技术理性理性马克思主义

李 未 名 ,苏 百 义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泰安 271018)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非生态本质的批判,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生态价值的追求直接催生了生态理性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理性思想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的新型实践理性,是以生态正义和生态原则为前提的社会价值规范,是对人类活动的生态要求。它能够整合其他理性的合理性内涵,顺应不同时代的理性精神。在理论层面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性进行系统整合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社会持续发展、人类健康自由解放的内在要求。

1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性的生成逻辑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性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发展出来的更高级的理性,它在反思技术理性、批判经济理性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熟。

1.1 对技术理性的反思

技术理性“是人类为满足认知和技术的需要,在真相理性的基础上创造的工具性或技术性的理性”[1],它强调以精准的计算和分析手段实现经济社会的高效率发展。在技术理性价值观的主导下,科学技术的功能被过分夸大,甚至神圣化为社会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科学技术在发挥改造客观世界、推动工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潜能的同时,也膨胀了自身对人与自然的控制权力。精准化的计算与核算不仅剥夺了人们对真理性事物的认识能力,而且彻底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技术创造物质财富的巨大能力也改变了人对自然本质的认识,转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人不再把自然看成是神秘莫测的、凌驾于人之上的力量,而把自然看成是可以把握、计算和利用的物质对象。换句话说,技术理性对科学技术价值和功能的片面化定义、对真理性和价值性关系的歪曲,将自然置于科学技术研究和操控的客体的地位,将人与自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关系转为对立。技术理性主导下的科学技术如果只为满足人类短期消费欲望和物质需求而忽视长期的自然保护和生态治理会将自然置于异化的危险境地,面对这样的危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

1.2 对经济理性的批判

经济理性首次出现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指通过交换商品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经济理性是资本主义遵循利润动机进行生产的理性,按照“不增长就死亡”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开采资源、最大限度地生产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经济理性的主要特点就是功利性,它通过将生产成本转移到生产流程之外的自然和社会来实现对金钱的渴求。经济理性主导下的资本主义社会是难以实现持续全面发展的社会,它采取单一的经济衡量指标,催生人、自然、社会的多重异化,抹杀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加深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资本主义社会只关注劳动取得的有益成果,忽视了这些成果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从生态角度来看的浪费和破坏自然资源,从经济角度来看却是增长的来源。[3]在经济理性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的物质欲望和消费欲望被不断放大,“那些只有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4]。一言以蔽之,人们一旦在物质世界迷失了自我,成为“物”的忠实追求者,对商品和消费产生的病态需求就会刺激他们对自然进行无尽地盘剥,当这种盘剥达到极限后便会引发严重的环境危机,“环境的紊乱正是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引起的,但又在人类身上施加了痛苦的影响”[5]。

综上所述,在技术理性和经济理性对社会各方面的控制不断强化的情况下,单一化的生产劳动和机械化的生产程序不断固化,利润财富成为人们在社会立足的唯一支撑点,工业文明成为主要的社会发展形态。同时,频繁出现的生态危机也警醒人们不断地反思技术理性和经济理性主导下的社会形态是否能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可以肯定地说:“科学或技术上的‘解决方案’,不论多被人接受和表面上多风光,都有害于环境或腐蚀社会结构及人类自身,因而一无是处。”[6]换言之,通过科学技术化解生态危机的措施尽管发挥了一定程度的作用,但究其根本,技术控制只能在表面上弱化或转移生态危机,并不能从产生根源上消除生态危机。经济理性主导下的工业化大生产遵循“成本外在化,收益内在化”的原则,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本身的平衡,并且在后续发展中难以突破环境瓶颈,最终将会自掘坟墓。从根源上化解生态危机的前提条件是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通过我们的物质实践来改变我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并超越我们与自然界的异化——从而创造我们自己独特的人类—自然的关系”[7]。突破人与自然关系恶性循环怪圈,具体来说就要立足历史唯物主义的根基,结合新时代的国内外背景,构建新的生态理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性的核心内涵

理性思想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人可以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对所掌握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思考和设计最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最有利于实现利益和自由最大化的方案。马克思主义生态理性作为一种理性思想是在生态危机呈现全球蔓延趋势的情况下,为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以及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而提出的生态导向。它遵循共生理念,是实践论维度的共存理性,是认识论维度的认知理性,是价值论维度的价值理性。

2.1 实践论维度: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存理性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是生命体的存在,而生命体存在的前提是通过劳动实现与自然界持续且多变的物质变换。也即是说,劳动作为人之为人最根本的存在方式是构成联结人与自然的生物链的重要环节,“人类大多数的生命其实处在一种由病菌的微寄生和大型天敌的巨寄生构成的脆弱的平衡体系之中”[8]。人的存在立足于自然存在的基础之上,人类在对象性活动中感受自然的价值、实现自我的价值。首先,人类的物质生活离不开自然。无论是直接利用的物质成品还是加工改造的物质半成品都需要在自然界中获得。其次,人的精神生活离不开自然。精神活动作为人从自发活动向自觉活动转变的关键性标志,能够退化人类的生物性特质,催化社会性特质。自然界恰恰构成人类精神活动的共在性对象。总而言之,“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9]272。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的不断提高,技术理性和经济理性对自然的盘剥和破坏也日益严重。当技术理性和经济理性无法应对自然系统持续恶化带来的后果时,人们将会转向一种绿色长久发展的生态理性。马克思主义生态理性是主张人与自然共生的共存理性,它超越了技术理性和经济理性的狭隘观点,看到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病态索取带来的严重生态破坏,它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9]449。按照马克思主义生态理性的主张,人和自然界的其他存在物并没有本质区别,它们同属于自然系统;人与自然也并不是对抗性的关系,在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可以实现非对抗性的和解关系。

2.2 认识论维度: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和谐的认知理性

生态环境的普遍恶化在很大程度上与理性思维的孤立发展和学科领域的联系中断有关系。理性思维的科学化、规律化发展切断了科学技术与其他领域的联系,局部发展的科学技术强化了自身的独立性,打破了总体理性的平衡,失衡的理性加上独立的技术必然会加剧生态危机在更多领域的纵向蔓延。现代自然科学在技术理性和经济理性的主导下,遵循知性思维方式发展成为具有自身规律且体系完善的独立系统。现代自然科学越是孤立封闭地发展,越是加剧理性的分裂,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性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物质变换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带来的社会与生态意义前提下,坚持总体理性认知以实现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和谐。自然生态主要是指山、水、土、气等天然存在物之间的联结和互动状态,社会生态是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构建的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动态关系。从人类发展历程来看,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处于紧密结合的状态。自然生态作为社会生态的前提可以通过绿色科学的生活方式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生态作为自然生态的延续对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产生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生态理性以持续的、良好的物质循环为基础,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提出生产生活的生态观。从这个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生态理性实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革。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性直接关注的问题,二者实现关系的和谐稳定关键要在人们心中形成以人为本的生态观。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与现实的环境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以内在的生态认知指导外在的社会实践是建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性的内在要求。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生态理性是以循环着运动着的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旨在实现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和谐的认知理性。

2.3 价值论维度:超越工具主义的价值理性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性与高兹提出的具有存在主义色彩的救赎式自然观[3]存在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生态理性是一种超越工具主义的价值理性,批判将自然视为可加工改造的客观对象,认为人与自然是共存共生的和谐关系,人类实践活动应该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获取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资本逻辑对社会的全面控制打破了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平衡,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成人类居于主体地位、自然处于客体地位的不对等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理性正是要恢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对等状态,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观点,形成一种新型的超越工具理性的价值理性,恢复自然的主体地位,带领人们走出人类主体中心的怪圈,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主义生态理性强调扭转工业革命以来的工具主义理性关键是要尊重自然界的其他生命体的主体权利,这些生命体的存在直接提醒人们主体地位并非单一排他,任何生命体都不是可任意操控的对象。

3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需要党和政府的正确带领,需要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更需要正确理论的支撑。马克思主义生态理性克服了技术理性和经济理性的逐利性弊端,以系统整体的思维解决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发展协调问题。对我国而言,马克思主义生态理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培养生态人、融合生态理性与技术理性、融合生态理性与经济理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3.1 培养具有生态理性的生态人

理性是人所具有的、独特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态理性是理性的一种,发挥其促进社会发展的功用需要培养具有生态理性的社会主体——生态人。生态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够自主自觉地把握、反思和践行生态理性,以生态理性指导实践,是具有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主体,体现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要求。生态人同自然人、经济人有很大不同。生态人比自然人更加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了人在自然规律面前的能动性;生态人比经济人更加看重人对自然生态保护的责任,重申了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培养具有生态理性的生态人可从两方面进行:①培育公共精神。培育公共精神可以促使生态理性的形成。公共精神是一种意识形态,是社会公民具有的积极向上的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社会环境和自然资源问题作为需要大众共同承担责任、集体发挥作用的社会共有问题,在公共精神的支撑下能够更有效地解决。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集聚、润滑、整合作用。[10]简言之,培养具有生态理性的生态人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熏陶,培养生态人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

3.2 生态理性与技术理性融合

技术理性的非理性发展将科技神圣化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指引。脱离生态理性的技术理性不能实现长远发展,甚至会带来科技的异化,融合生态理性与技术理性才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正确选择。生态理性与技术理性融合需要从3 个方面进行:①思维范式的生态转变。面对技术理性把自然视为天然加工客体、无视自然规律、抹杀自然价值的时弊,生态学提出将生态环境看作一个系统,以生态视角处理人与自然以及自然与社会的矛盾,以生态思维观察世界、解决问题。生态思维是在生态领域中结合辩证思维和整体思维形成的科学思维方式,是科学技术必须遵循的思维方式。②价值观念的生态转变。生态价值观念可以规避技术理性异化发展带来的生态危机问题,其中的生态道德能够使人在使用科学技术或者制定规章制度时立足于整体生态系统,重视科学技术的自然效益。生态道德观念是技术理性的价值导向和内在要求。③技术结构的生态转变。基于机械力学搭建起来的近代科学技术在现实发展过程中弱化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复杂性。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绿色技术的发展,整个科技领域掀起以环保为特征的变革,生态学成为沟通各学科领域的桥梁。因此,科学技术必须在生态学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整合,技术结构的生态转变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3.3 生态理性与经济理性融合

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分离或者对立必然会引起自然和社会的广泛异化,融合生态理性与经济理性才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路径。生态理性与经济理性融合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①正视生态规律。经济理性将效益视为唯一追求,把经济利益置于自然本质之上,任意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给生态系统带来沉重负担,这些问题正是经济理性对生态经济规律忽略的结果。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11]因此,必须重视自然在经济规律中的作用,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②发展生态产业。经济理性重视工业化在提高效益和推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忽视工业化进程带给自然的伤害。从现实来看,产业发展与生态系统紧密相关,只有在产业转型和优化过程中渗透生态理性,构建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态产业来降低资源浪费率、提高能源利用率,才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完美融合。③转变评判准则。经济理性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生产成本最小化的目标歪曲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评判准则。这种歪曲的评判准则忽视了企业对社会生态效益的消耗。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应该把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12]为此,就要在考虑生态成本和生态收益的基础上建立绿色完善的评判标准。

4 结语

当前,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诸多不和谐的现象,人类忽视自然可承载能力而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生产行为依旧常见,不顾资源有限性而过度开采的行为依旧习见,生态利益群体对生态资源的独占行为依旧多见,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理性思想为平衡人与自然关系,解决矛盾冲突,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关注全人类的长久生存发展问题,融合生态思维解决资本和理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对生态权责的界定问题,致力于构建日常消费适度、生态权责合理、资源利用有效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肯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而建设生态文明则需要党和国家、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需要正确认识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辩证关系,转变生产生活的价值观念,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猜你喜欢

技术理性理性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单向度的人”与“君子不器”——比较视域下马尔库塞与孔子的技术理性批判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责任伦理:变革时代的伦理探索
科技异化: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直接动因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