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2022-03-18顾相君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顾相君,孙 芳,刘 瑶

(哈尔滨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当前互联网、手机成为大学生必不可缺的生活和学习工具,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教师开展线上授课,大学生居家学习,如何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效果成为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和专业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当代大学生具有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能够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时刻离不开互联网,因此也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积极创新开展各类网络思政活动,运用各种数据平台探索更接地气、更有效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更好地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学习生活规律,为思想政治教育插上“信息化翅膀”,推动思政育人现代化发展,实现思政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

一、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因此,积极探索信息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快速掌握学生信息,提升育人效果

准确、高效地获取大学生思想动态、消费倾向和活动方式,能够有效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缩短教育准备过程,能够真正了解一些学生的家庭收入情况、心理问题倾向和思想意识形态。随着网络技术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融合,一方面进一步提升了教育者掌握学生各类动态信息的获取速度,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留存的电子痕迹,避免了运用传统数据表格在统计和分析的过程中存在的繁琐和低效;另一方面提升了在处理学生管理、就业派遣、学生档案等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的效率。

(二)动态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实现思想引领

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如果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把握不准,不利于教育者在开展各项思政工作中取得实效。当前各类网络平台、新媒体层出不穷,例如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易班等,各高校开展网络思政形式也呈多元化发展的态势,网络思政工作的吸引力不断提升。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思想政治工作者掌握的数据越准确越能够科学高效地掌握学生动态,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就业。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平台的运用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一步从宏观走向了微观。

(三)有效实现预防教育,进一步掌握教育先机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预防教育,防患于未然。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多发,部分大学生还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开展预防教育能够针对大学生可能存在的思想问题和行为偏差预先约束和指导,进而将学生错误的行为和思想扼杀于萌芽之中,努力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数据预判对于教育者及时掌握教育先机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一方面可以面向过去,发现数据隐藏背后的规律和本质;另一方面可以进行有效预测未来,将获取到的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和整理,把握学生思想变化规律和思想诉求,对未来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和行为进行预测。

二、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和困难

思政工作者在面对以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开展各项思政工作的过程中也会面临一定的问题和挑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对大数据时代思政工作的重视和预判

当前,各高校都选择各自网络平台作为对外宣传、网络思政的渠道。但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往往存在人力投入有限、资金支持不足、互动交流不强等问题,缺少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和制度设计,各高校往往注重宣传和推广忽视了教育和引导,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吸引大学生关注,提高大学生参与网络思政活动的积极性,打造大学生自己的网络精神家园。

(二)网络世界中的道德失范容易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网络的普及使大学生容易受各类网络信息的影响,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容易导致大学生在网络交往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自我陶醉、脱离现实的生活方式,“躺平”“内卷”成为部分青年的生活价值观。部分大学生不仅面临学业的压力、生活的焦虑,还有情感的困境和就业的竞争。部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不健康、人际交往异化、行为失范的现象,进一步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三)网络思政平台建设有待完善,亟需培养有数据化管理能力的思政工作者

网络大数据的出现给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从原来的课堂教学、谈心谈话、班会团会等教育模式转向网络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一方面要求教育者掌握网络教育资源和方法;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不要沉溺于网络中,提高辨别能力。

同时,大数据技术的运用需要思政工作者在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分析过程中分配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因此各高校要定期组织技术更新、设备更换以及对思政工作者开展各类平台的培训活动。在此基础上引进适合本校的思政工作一体化平台,吸引思政工作者积极利用大数据平台开展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三、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创新

网络化、数字化技术应用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是当前教育事业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大学生思想活跃、网络利用率高,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

(一)培养大数据思维

认识是行动的动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就是解决好方向和动力问题,就是解决最根本性的问题。首先,高校各职能部门应树立“大思政”的理念实现互相配合,统一协调一体化建设,要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积极查摆当前网络育人的问题和困难,重视网络思政平台的搭建。要不断整合各部门的数据资源,通过借鉴和交流在学校层面搭建标准统一、便捷高效的学生管理网络数据平台。打造集数据采集、软件开发、定量分析、数据处理和网络预警多功能于一体的大数据网络信息平台。

(二)工作方法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3]思政工作者要主动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一方面要通过大数据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提升教育者准确搜集、统计、分析数据的能力,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动态。并通过对学生入学以来的资助获奖情况、学习成绩统计、网络思政活动参与度和消费喜好等数据进行整理,掌握学生成长动态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生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大数据库对学生开展多元化评价。大数据技术的介入可以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定期组织学生撰写电子成长档案记录大学生活轨迹,为每一名同学匹配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此外,还要积极抓好网络预警工作。大数据技术的核心在于及时预判,通过数据分析能及时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尤其对于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和心理干预。

(三)工作载体创新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自媒体成为当今大学生社交、学习的平台。高校思政部门应加强对网络思政和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及时掌握学生诉求,跟进大数据时代,多出新活动,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利用网络视频、新媒体平台加强爱党、爱国、爱校教育,在特殊时间节点开展“身边的榜样”“图说辉煌”“党的生日”等主题活动传播青春正能量。以大学生喜闻乐见又乐于接受的方式增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让学生在水到渠成、和谐融洽的过程中接受思想的洗礼,摆脱学业的困惑,明确成长目标。

(四)队伍建设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要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4](P84)真正利用好大数据技术实现其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就要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素质过硬、责任感强的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开展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积极培养大数据思维,学习大数据技术在教育工作中的软件应用、平台管理方法,进一步掌握大数据运用能力,提升数据价值的洞察力。高校要积极建设学生网络平台,针对不同教学、管理部门开展数据化、网络化建设的系统培训,提高教育者高效分析数据,熟练开展各类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

四、结语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网络化、数据化成为教育改革、创新育人方式的重要动力。开展立体式、开放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是未来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不断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理念、管理模式,培养新时代背景下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既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也是广大思政工作者利用好互联网平台拓展育人路径,更是推动网络思政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契机。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