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音乐教学策略

2022-03-18许汝振

教师教育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创设智能

◎许汝振

高中音乐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加德纳认为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方式是多元的。多元智能理论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论依据,素质教育倡导关注学生德体美劳等多方面的“智能”,同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音乐智能也是人类多元智能之中的一种,培养学生的音乐智能,不仅可以促进学生音乐感知、欣赏、创作等智能的提升,同时可以促进其他智能的发展和提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笔者提出以下高中音乐教学策略。

第一,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同时还应当对学生差异进行细致分析,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从而针对性展开教学。教师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学生现有音乐能力和水平,其调查内容包含学生音乐学习经历、家庭背景、喜好的音乐类型等,之后对调查中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开展分层教学。学校可以采取走班制的形式,将音乐素养和水平大致相同的学生分配到同一班级中,这样在统一授课时间,分不同层级进行教学。不同层级班级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可以不同,以满足不同音乐智能水平的学生学习音乐的需要。

第二,创设情境,构建氛围。加德纳认为教师应当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智力提升,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素质获得全面发展。音乐教师应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出合适的音乐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及动力,让学生在音乐情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进一步学习音乐知识,提升音乐素养打下良好基础。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关注学生音乐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增加课堂的应用性、创造性与趣味性,鼓励学生大胆体验与尝试,创作具有个人理解和感受的音乐作品。例如,张寒晖先生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犯下的种种滔天罪行,含着泪水创作了具有深厚爱国情怀的歌曲《松花江上》。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结合《松花江上》歌曲的创作背景,引领学生把握歌曲的情绪,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体会歌曲独特的韵律与激情,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三,合作探究,展示教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将传统的个体化、被动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合作、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展示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增强,将学习兴趣转化为内在学习动力,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分配学习任务,然后组织学生搜集相关音乐资料,并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之后各小组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成果展示,完成音乐课程学习任务。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资料搜集能力都能得到锻炼,教师也能在活动展示中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例如,在《辽阔的草原》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蒙古族人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风俗和特征,了解内蒙古歌曲的风格特点,尤其是“长调”的特点,在深入鉴赏中感知蒙古族民歌的纯美,并以此感受“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景象。课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才艺展示,让学生学唱蒙古族民歌,加深学生对草原民歌特点的理解。

音乐学习品质的培养关乎学生健康成长。在音乐作品中往往蕴含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恰好可以为学生的精神养成提供助力。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开展高中音乐教学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通过分层教学、创设情境以及合作探究等形式有利于深入挖掘音乐的情感内涵,进一步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其音乐文化内涵,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创设智能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多元智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