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理解性学习的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2022-03-18朱敏煜

教师教育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椭圆概念情境

◎朱敏煜

理解性学习是一种意义学习,是指学习者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在新的情境下进行个体心智运作和意义建构,通过不断的探索,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理解性学习来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探究性、能动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基于他们的已有知识来进行自主探究与学习,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第一,创设有效情境,引入数学概念。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形成数学概念,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感性材料,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在进行概念教学时,教师应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让学生以后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能够灵活运用相关数学概念理念来解决。以“向量的加法”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动态的场景 :张女士出差从上海到北京,然后从北京到哈尔滨,两次的位移之和应该怎样表示呢?在一条路上,一艘船由两艘牵引船从A点牵引至B点,两艘船的牵引力分别为5000N和4000N,两艘船之间的夹角为60°,请问这两艘船的牵引力之和为多少?通过创设情境能够让学生初步认识向量的概念,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 优化教学形式,理解数学概念。正确理解各种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石。概念是对数学知识的浓缩,学生有效学习数学概念的前提就是要学会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够通过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来理解数学概念。所以教师要在教学时合理融入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提炼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懂得如何去思考、探索和创造,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学习,还可以为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夯实基础。

面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有时会难以理解。所以教师还要注重创新教学方式。沟通协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帮助学生解决较难的问题,落实教学目标。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因此,在选择教学形式时,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内容,尽最大努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如果学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让他们独立去完成。针对相对较难的问题,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自己思考,然后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教师在旁边进行恰当的点拨),之后再带领学生一起总结结论。

第三,注重抽象概括,内化数学概念。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教师应引导学生去理解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基于不同角度去辨析和概括抽象的概念,让他们把不同数学概念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提升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准确性。以“椭圆”这一概念的教学为例,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去归纳和总结椭圆的定义,同时解释其要点,通过该任务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然后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进行引导:“椭圆上任一点能不能满足相同的几何条件?”进而让学生深入理解椭圆的概念。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不仅体现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知识的生长过程。教师的辅助提问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促进学生继续通过实践和探究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将学习过程与实践融为一体,有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理解性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理解性学习,学生能更加有效地学习,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时,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概念反思、情境创设等方式来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数学概念,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进而为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椭圆概念情境
Heisenberg群上由加权次椭圆p-Laplace不等方程导出的Hardy型不等式及应用
不同情境中的水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例谈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幾樣概念店
一道椭圆试题的别样求法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