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信息技术助力小学语文教学提质增效

2022-03-18◎张

教师教育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拼音识字读书

◎张 婧

随着教育信息化与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进程也不断加快。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识字、阅读与写作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趣,还能提高学生识字量和阅读写作能力,促进学生阅读写作方式的改变。笔者将传统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

第一,识字为先,是阅读的源头活水。一年级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最大的困难是学习拼音。对此,教师一般采用先集中识字后学拼音的教学策略。学生在入学后的一月内集中识字,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再学习拼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读文识字,加速学生语感的养成。教师可以将计算机键盘的操作游戏与拼音字母认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运用全拼输入软件反复进行打字训练,从而尽快识记拼音字母。如在学习一年级课文《小小的船》时,教师可让学生在电脑上用拼音将课文内容输入文档里,这样学生既学习了拼音又巩固了汉字的识记,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拼音和汉字的兴趣。

第二,阅读为辅,为写作打开想象的空间。识字是阅读的前提,两者又能相互促进。因此,学校通过教育信息化设备和软件,鼓励学生阅读。一方面,学校在各年级楼层都安装了阅读机,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自主阅读电子书。每个阅读机内存有3000余册图书与多种期刊。另一方面,学校给每位学生都提供了书香校园网账号,借助“读书指数”,学生每周读书情况都能清晰地显示出来,“读书量”“读书时间”的变化一目了然。2019年寒假全校学生开展“星阅读”活动,系统数据显示学生暑假累计阅读15 154次,下载图书3972册,累计读书超过2683小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推荐新书目并进行读书指导。每周或每月自动生成的读书明星更是学生至高无上的荣誉。每个学生在平台都有自己的电子书库,可以更方便地回顾阅读历程,提升阅读效率。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一年级学生平均阅读量达50万字,二年级平均达100万字,三年级平均达200万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一、二年级的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借助电子阅读,笔者所在班级学生一年级的月平均阅读量就已达到5.4万字,远超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三,写作为主,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借助信息技术,学生可以尝试多样化的写作方式,如通过书香校园网、博客日志撰写文章或互动交流等。通过信息技术,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写作机会,也更容易从写作中体验到快感,在网络中获得及时的反馈。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发挥信息技术的交际、评价、反馈功能,展示学生写作成果,激发学生的的写作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写作中找到自信心和成就感。儿童天生是诗人,在低年级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作自己喜欢的小诗歌,并分享到朋友圈或班级微信群,也可以以班级或学生个人的身份创办写作类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学生的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成就感。写作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勤于练笔、勤于积累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经验,教师可以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借助手机内的笔记类软件,学生能够随手记录奇闻趣事、美文片段或名言警句,经过长期积累就能形成自己的写作宝库。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上为学生播放《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文化类电视节目,让学生透过节目感受文学之美、情感之美、生命之美。这也有助于学生积累间接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能够增加师生课堂互动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创建智慧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应该积极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猜你喜欢

拼音识字读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我们一起读书吧
快乐拼音
读书为了什么
快乐拼音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