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案例教学探究
——以“气温的影响因素”为例
2022-03-18岳兰霞
◎岳兰霞
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是《普通高中地理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基本理念。教师应“根据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过程的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1]。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大部分来自日常生活中,所以高中地理教学也应依托生活情境中的案例展开。为创新地理教学方式,同时顺应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高中地理课堂的模式、教学方法亟须转变,教师将案例教学融入高中地理课堂,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与意义
改革是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传统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已经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地理教师应不断摸索新的教学路线。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领导者,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目前还有许多高中地理教师习惯一味地向学生传授或灌输知识,误认为讲得越多,学生就能学得越多。其实学生对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是反感的。传统死板的教育方式制约了学生的活力,不利于高中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所谓的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案例教学一般要在理论讲授之后进行,其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讨论案例,并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加深所学理论的认识。地理学科的案例教学,便是依托生活中的场景体现地理学科知识,促使学生根据自身的真实感受设身处地对案例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其作用在于通过案例分析,充分培养高中生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学生对知识要点、难点的记忆程度,优化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近年来逐渐引起教育界的重视。人教版教材在单元结构上相对于其他教材版本有一定的改动,其目的之一就是要体现案例教学法这一理念,达到阅读教学知识的整合,从而实现深度学习。人教版地理教材中单个单元主题相同,单元要素和地理要素都具有相似点,为地理课堂运用案例教学法提供了基础。
二、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师生角色定位存在偏差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把学生置于课堂的中心,要真正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教师更多的是发挥指导作用。但是,当前地理案例教学存在的一个明显误区就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少。学生没有真正充分、积极地参与到案例教学的创造性思辨过程中来,导致学生在地理案例教学过程中依然还是处于被动的地位。[2]另外,部分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味放手让学生讨论案例而缺少引导,课堂虽生动形象,但由于学生没有系统理论知识作基础,一节课结束后,留在学生头脑里的是一盘散沙,只能得到一些零散的经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因此,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应服务于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案例素材选择途径单一
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都能够接受案例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并且能够主动地采用这一模式进行地理教学。但是,多数教师案例素材选择的途径非常有限,选择案例的过程多少带着一定的随意性,导致案例的针对性与探究性较差,缺少深度探究的空间,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4]
教师选择案例的途径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从教材中提取案例;二是从网络上搜索选择案例;三是从社会生活中选择案例。在进行案例和素材筛选时,教师应选择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兴趣带动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多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及认知水平的素材组织教学。同时,许多地理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地理案例教学中主动规划的意义和价值,但普遍缺少基于自身学校学生素质起点的地理案例教学,往往就课论课,地理案例教学的随意性强。教师往往缺少对课程的长期规划,没有围绕自身地理教学需要,形成地理案例教学资源库。
(三)忽视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主要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认识学科特点的过程,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对地理学科的了解不够,再加上地理属于文科范畴,学生习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但实际上地理学科具有更多理科的特质,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是难以学好这门学科的。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部分教师对地理教学的内涵与价值普遍没有很清晰的理解,甚至了解程度也十分有限。所以,在地理课程案例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忽略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训练。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以“气温的影响因素”为例
(一)分析学情,设立目标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目标,一定要与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吻合。在此过程中需要考量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地理核心素养三者之间的关系,继而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能够对地理课堂起到指导作用,不管是课堂环节、教学方法还是内容安排,都需要参照教学目标来设计,同时教学目标还能为课后教学评价提供依据。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设置教学目标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重要原则:首先要深入分析学情,熟悉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其次要深入分析教材特点以及案例教学的基本规律;最后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使教学能够更加丰富多样。学生的学情是教师制订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教学目标细化拆分再转化就成为学生个人的学习目标。科学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关键信息,增强案例教学的实效性。
(二)以问题为导向,引发学生思考
在授课前,教师应先合理设置相关的问题,进行课程导入。例如,教师可以先提问:“在天气和气候中最主要的构成要素有什么?”(气温、降水)在复习完关于天气的知识后,教师接着询问:“温度是怎样测定的?”学生思考之时,教师及时板书关于温度的测定方式,然后播放有关天气观察的录像,如百叶箱、温度计、观察时间和数据采集方法等。之后教师接着提问:“如何测算出日均气温呢?”在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给出计算公式,以验证每个学生的计算结果。最后教师再将话题导向气温的影响因素:“为何一日中有冷暖,而一年中也有冷暖?当阳光一照射,大气温度是否就会马上上升呢?当阳光一落山,气温就又马上下降了呢?”将问题作为引导,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之中。之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1)怎样才可以把温度不断变动的过程更直接地描述呢?请将你的设计画出来。
(2)横坐标代表时间(1月—12月),纵坐标代表每日均温,把二者的交集用光滑曲线连接起来,便是温度曲线图。你能画出某个地区1月的温度曲线图吗?
(3)怎样运用温度曲线来描述某个地区各个季度的天气特征呢?温带、热带与寒带三个温度带的天气演变特征是怎样的?在语言表述上有哪些规则?
(三)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案例教学中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体。在开展案例讨论前教师应充分挖掘该案例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对提出的问题展开合作探究,最后解决问题。在教学“气温的影响因素”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探究流程:
(1)(展示世界气温的分布图)此图为全球各个地方多年的平均温度,图中与环境温度相似的地点所连接的垂直曲线,便是等温线。因此人们就可利用吸附等温线,来探究环境温度的空间结构变化分布。(教师引导学生读图的方法)解析等温线图,应该采取从“从总体到局部,从大到小”逐层分析的方法。请大家探讨全球温差分布的规律,并剖析形成此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学生分组讨论)
(2)假设气温再上升,可以预测你所在的地区天气会有哪些转变?赤道是世界温度上最高的区域吗?南极与北极哪个地方更寒冷呢?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其他温度现象(如洋流的影响、温室效应等)背后的原因,拓展学生思维。
经过以上学习,学生可以发现温度变化是随着时间和距离而不断改变的。影响气温变化的原因,首先是纬度位置,然后是海陆距离,再就是地形和洋流。在研究具体现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清各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这是研究地理事物分布变化规律的一个基本原则。
五、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改进建议
(一)明确师生的角色定位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真实案例情境,激励学生对案例问题进行发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去解决案例疑难,从根本上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教师应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辅导者。而学生同样应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这是案例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模式的最大不同之处。
(二)科学选择合适的案例
选择恰当的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案例要能够对基本的地理理论或原理进行说明、阐述、分析。不能随意把一句话、一幅图片或一个问题当作案例,却不考虑所选取的案例是否反映客观事实,是否符合教学需求。在案例设计时,地理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优先选择经典案例。对经典案例进行剖析,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增强案例的情境性,如在讲“人口迁移”问题时,可以使用从我国温州地区到法国巴黎打工居住的人越来越多,在巴黎逐渐形成了一个“温州城”的事例。一般教师会把这个实例作为“举例”讲述给学生,而且不可能讲述得比较详细。如果把“温州城”事例加工成案例,使其成为一个有迁移背景、具体时间、地点及移民生存状况等的文本,这样课堂教学就具有了情境。[5]另外,教师应明晰案例教学运用的范围。案例教学适合于对一些基本概念和问题的教学,不能不考虑教学内容而随意实施案例教学。
(三)在案例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地理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知识外,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增强学生观察、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所以,教师要发挥案例教学本身突出的实践性特点,以推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先依据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确定教学目标,然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情境,通过对地理案例的阅读、分析、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案例教学法作为新时代教育理念之下的产物,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把难懂的知识形象化,让地理课堂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对高中地理教学有着较大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