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程改革 变革育人方式
——青岛八大峡小学思政建设实践
2022-03-18胡繁华
◎胡繁华
苏霍姆林斯基主张“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也对学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八大峡小学立足于“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任务,提出了“让每个生命都闪闪发光”的特色发展主张,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新模式,积淀办学底蕴,以“求真、尚善、修美”为办学理念,扎实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的“三全”育人体系建设的深入开展,打造学校思政教育“三横三纵”的 “立交桥”,着力开创小学思政教育新局面。
一、着眼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铺设“三全”育人“主干道”
“立德树人”是培根铸魂的系统工程,要在系统设计上花大功夫,下大力气。为此,青岛八大峡小学把思政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从顶层设计入手,加强思想引领,完善管理机制,构建自上而下的德育一体化管理体系、校家社协同育人体系、“峡光少年”评价体系三条育人“主干道”。
(一)全员育人,点亮心灯,构建全学科联动育人网
为打破思政教师讲思政的固有界限,青岛八大峡小学从全学科、全视角、全育人的系统观出发,构建人人是导师,处处有思政的“全员育人”体系。该体系打破年级、班级的界限,以任教学科为分,给每个学生配备了至少一位任课教师作为自己的育人导师,建构起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学校每学期举办的“导师来我家”系列走访活动,为导师与学生、家长架构起沟通的桥梁。导师们走访之后撰写的“点亮心灯”关爱指导记录,汇集成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档案。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施行,构建起全学科联动育人网,打破了思政课的育人壁垒,实现了课上课下联动,校内校外互动的良好育人新局面。
(二)校家社协同,三方聚力,实现德育效果最大化
德育管理一体化的建设不能只依靠学校,“还要处理好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思政课教育中的整体协同作用,在思政课中,只有发挥好家庭的基础性作用,构建倡导正能量、弘扬正气的社会氛围,思政课的关键作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2]为此,学校凝聚三方力量,打造“一体两翼”的立体德育体系,实现德育效果最大化。一体,指学校主体;两翼,指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家庭教育方面,学校建设“家长大学”系统课程:一方面根据家长需求,为家长们量身定制适切的育子课程;另一方面发挥家长优势,引进优秀家长课程,形成家校教育同盟。社区教育方面,学校以“借”的思维外拓,以“融”的思维深耕,统合周边资源开发共建了青岛航海展览馆、团岛灯塔、李慰农烈士公园、中国海警局“双鹰舰”等在内的十余个研学实践基地,分年级开始了梯度研学课程,并依托海防优势,打造“海洋国防系列”精品课程。丰富的实践体验,成为促进学生知识迁移、视域拓展的有效途径,也成为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三)健全评价体系,以多元评价促学生全面发展
思政教育不能只是口头的说教。“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基础环节。正确的评价‘指挥棒’,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0年颁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教育评价的作用作出了明确界定。为此,青岛八大峡小学根据“峡光少年”培养目标,重新构建了“峡光少年多元评价”体系,把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纳入评价体系中,并进一步细化了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内容涵盖演讲、活动策划、志愿服务、研学等多元内容。借助评价体系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内容进一步传达给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调动了家长评价的热情,充分发挥了学生评价的主体性和教师评价的引导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3]
三条“主干道”,立足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一体化的顶层设计,深化了品德教育,内化了爱国主义教育,强化了习惯养成教育,将思政教育建设提高到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学生也日益展现出自信、向上的蓬勃朝气。
二、立足学生发展的路径设计,牢筑“五育”融合“纵贯线”
“五育”融合,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将德育作为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文化入手,点滴润泽,涵养育人生态
学校文化具有广泛性和弥漫性,体现在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对师生的行为和品德发展起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基于 “让每个生命闪闪发光”的育人理念和 “德行好、会生活、乐学习、身心健、勇担当”的培养目标,经过多方论证,学校着力打造“六节两季”和四条长廊。
“六节两季”,即“戏剧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育德节”“教学节”和“传统文化季”“读书季”,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发展学生多种素养,提高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四条长廊指的是教学楼内“我与榜样同框”、诚信故事、海洋科学家、国学经典四条特色文化长廊。四条长廊与学生的成长过程相对应,让学生在行走中感受“有榜样、有品行、有追求、有涵养”的文化浸润,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言行。
“六节两季”和四条长廊的校园文化建设共同形成了多点前驱、多线衔接、多面聚合的一体化育人样态。
(二)课程驱动,主题统整,实现“课程育人”
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学校应“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成效,还要注重挖掘其他各类课程的思政内涵,双线并举,推进学科德育、课程思政建设。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的要求。他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充分挖掘其他课程的思想内涵,将思想教育有机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5]。为更好地落实课程思政,学校以道德与法治课为主进行了系统的课程统整,从课程教学逐步走向课程育人。
1.聚焦大概念,搭建相辅相成的课程架构
围绕学生的培养目标,学校全面构架了以“光”为内蕴的“五彩峡光”课程谱系,“五彩峡光”以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为基本色,其中,红色应该是学生成长的最重要的底色。为培养“德行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筑牢学生的红色基因,思政课教师从道德与法治学科入手,对教材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分别提炼出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和环境保护四大主题概念,并按照低、中、高年级形成八大系列板块,以此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认知。
2.学科整合,观照课程育人价值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因此,在学科内统整的基础上,教师又将蕴含相同要素的语文、道德与法治读本、传统文化、安全环境、德育活动等进行了超学科统整,聚焦每一个主题概念,又设置了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活动课程三级课程内容,三级课程联动作用,充分发挥出课程的育人价值。
以执教课例“富起来到强起来”为例,本课出自人教版教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2021年恰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于是教师以教材内容为依托构建了“明党史”这一大概念下的主题统整式课程群。在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生活,从衣食住行的日常变化入手,在小组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中初步感知国家富强离不开党的卓越领导。在拓展课程中,通过学校大队部组织的辅导员讲党史、党团员讲队课、“影润童心”红色影视剧欣赏等课程引导学生知党爱党,感受革命先辈们的爱国情怀。在活动课程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赴中共党史地方支部旧址纪念馆、海军博物馆、邮轮母港等地进行研学实践,让学生在参观学习和探究实践中了解党的百年发展史以及党给中国大地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课堂延展到课外,纵深推进;也可以借助学校体育节,组织开展“迎建党百年”国防军事运动会,或借助戏剧节,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创编《海娃送鸡毛信》《潘冬子》等红色剧目,在参与剧本创编和情景演绎的过程中,实现了“精神之钙”和“学科素养”的双提升。
“按照整体论的观点,学习应该被视为一个复杂的整体任务,这意味着学习应该是以整体的方式进行,而不是分而习之。”[6]大概念统整下的主题教学实现了学科教学社会化、社会资源课程化。这样的一体化设计不仅促进了学科之间的融合,更促进了德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深度融合,让德育课程真正成为有助于学生发展的,适切于学生需要的,能够浸润学生心灵的教育。
(三)课堂变革,创设育人情境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接受——掌握”,更重要的是“探究——发现——体验”,所以教学必须要特别关注儿童视角,以儿童的方式形成儿童在场的充满生活化的悦动活力课堂。在学法上要注重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情景剧表演、模拟法庭、以案说法、辩论赛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他们成为主动探索者,也让思政课更加接地气。教师还可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连接思政小课堂和生活大课堂,通过这一方式实现实践育人、综合育人、合作育人的育人方式变革[7]。
还是以“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这个单元为例,为深化所学,引发共鸣,教师可设计一个探究项目:“聆听历史的声音——哪些雄壮的声音激励你成长”。围绕这个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访谈“老英雄”、观看《开国大典》《厉害了,我的国》等爱国影片以及去纪念馆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在提炼、比较、总结中,形成对“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的理解,并通过“我做红色故事讲解员”“红色故事我来演”“清明祭英烈,童心永向党”等一系列活动形成这一探究主题下的“红色精神”成长链。如此,学生便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探究者。学生在实践体验和思考中,使情感得以共鸣与升华。
除此以外,教师还可结合时政、社会热点等设计大思政项目化学习,比如:结合冬奥会,以“探秘冬奥·一起向未来”为项目,分年级组织开展“我眼中的冬奥英雄”“我眼中的冬奥精神”“我眼中的绿色冬奥”“我眼中的科技冬奥”“我眼中的数字冬奥”“我眼中的冬奥文化”等研究性学习;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以“我为逆行者颁奖”为主题,引导学生在了解、探究中学习生命至上、举国同心、尊重科学、舍生忘死等伟大的抗疫精神;等等。学生经历这种项目化学习,在真实情境中主动探究,在任务实践中具身学习,在逻辑递进中深度理解,不仅提升了必备能力,发展了核心素养,同时也在积淀着红色精神、家国情怀和成长之力。
学校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必须得把握住学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培根铸魂,立德树人,借由多维融合的育人体系,通过丰富的课程、多彩的活动、创新的形式,让思政教育真正做到“入脑”又“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