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从“整十数加减法”练习设计说起

2022-03-18翟惠娟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算式环节教材

翟惠娟

(砀山县砀城第一小学,安徽 宿州 235300)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谓是一个老话题,在早些年轰轰烈烈的课改大潮中,也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近些年,随着大家的关注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上少了许多看似热闹,实则低效的环节设计,更多的是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重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能力,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

再次提起这个话题,缘起于学校举行的推门听课活动,一位2020 年新入职的教师执教的《小兔请客》一课。她稳重的台风、娴熟的多媒体应用技术、环环相扣的环节设计确实是新教师中难得的,课后交流时大家表扬甚多,面对大家一窝蜂似的表扬,笔者不无担忧,其他环节暂且不议,单就课堂练习环节的设计就让笔者不敢苟同,此环节的设计看似热闹,学生们参与积极,实则是低效、甚至无效的练习。

一、课堂教学的再现

活动一:(练习环节)

教师提出:“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整十数的加减法,就请一起进入今天的闯关大比拼吧。”学生们欢呼起来,想必期待已久。教师课件展示闯关界面。学生小手林立,不少人嘴里嚷嚷着“叫我,叫我!”教师巡视了一下,叫起了一男一女两位学生。被喊到的两位学生脸上笑眯眯,看来很喜欢。

游戏(一)开始了,需将正确的算式拖动到自己的树洞里。两位学生刚开始时怕出错,小心翼翼地算着,拖动着。拖到近一半时,女生出错了,怎么也不能将选中的算式拖进的自己树洞,她连试了好几次,也未能拖进,下面的伙伴们着急了,“那一个,那一个”叫了起来。女生在大家的一再催促下,也来不及去思考为什么,就按照大家的想法将下一个算式拖进了树洞。下面的学生继续大叫着:“快抢快抢”两位学生为了获胜,急急忙忙抢算式,也不算了,拖不进,就换另一个算式,在手忙脚乱中,终于完成了,课件里爆发出祝贺的声音。男孩的手速稍快一些,获得了冠军,站在讲台前,小脸红扑扑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而一旁的女生则显得有点局促不安,害羞地低着头,搓着小手。

师:谁获胜了?那她哪道题出错了?(师自顾自的讲着,分析着)

生:“下一题叫我,叫我”(教室里,不时有学生叫着)

师:同学完成还不错,我们进行第二关。(教室里又是好个热闹,有的同学激动地都站了起来,教师又点了两名学生,下面的学生顿时没了刚才的兴致。)

活动二:计算大闯关。(做对了继续前进,错了则要后退几步,最终最先到达终点者获胜。)

活动开始了,同学们加油声四起。在一片欢呼声中本场游戏结束。大家意犹未尽,嚷嚷着再来,教师也很满意学生们的表现,微笑着回应着“好!好!好!我们下节课继续。”自然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乍看此环节没什么问题,练习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深受大家喜爱,加油声、欢呼声、掌声,映衬得课堂好不热闹。可我们从教学的有效性来衡量,效果真的就如此好吗?

二、课堂教学的反思

我们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反观此环节设计。

(一)“教材”用在哪儿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提倡“用教材而不唯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随着五育并举的提出,大家又开始关注如何用教材教,思考在学科课程中如何落实五育并举?但无论我们能到达哪一个层次,灵活使用的程度如何?前提都必须是我们得读懂教材、理解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离开了教材,一切都是空谈。这两个练习题的设计,看似不同,实则只是游戏形式上的区别而已,何处体现了练习的多样性、层次性和针对性?

(二)“学生”停在哪儿

两道练习题的实施,均是教师在说明规则后选中学生,面对着未知的题目和已选中答题的学生,其他学生还有思考的必要吗?90%以上的学生变成了观客,他们除了看热闹,别无选择,谁赢谁输,和自己关系都不大。我们的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又落在何处呢?

(三)“思维”落在哪儿

练习(一)开始时,学生的思维尚在,经历着计算、思考、选择的过程。后来求胜心切,完全演绎成拼手速,直接拖动,拖不动就换,根本无心关注算式的结果,思维也就无从谈起。练习(二)时,算式出现的速度很快,台上的学生操作时,台下的很多学生还没来得及看完,题目就一闪而过,完全演绎成两个人的比拼舞台。学生大多没有参与,思维的发展落在何处?

(四)“教师”引在哪儿

练习开始后,教师和其他学生一样站在旁边,成为了观客中的一员。待练习结束后,教师关注一下“谁获胜了?她哪道题出错了?”看似在核对答案,分析原因,可学生根本无心去听,他们关注的是下一个游戏老师会叫谁,能不能叫到我。所以此时,教室里都是叫喊声:“叫我,叫我!”试问这样的分析有效吗?教师的主导作用何在?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并不认为这是一节好课,相反,抛开教师的个人素养和其他环节的设计,单单就此环节而言,是低效的。它在一定意义上没能读懂教材、没能关注全体学生,没能注重学生的真正参与,教师在此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好主导作用。

三、课堂教学的思考

那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读懂教材、理解教材,创造性的灵活使用教材;关注学生、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活动;激活思维、发展思维,注重思维品质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备好课,上好课,发挥好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像本课时的练习,教材共设置了5 道题。第1 题是结合问题串的学习,帮助学生再次经历借助学具(小棒、计数器)得到结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算理。2、3、4 题则是侧重于算法的巩固,第5 题则是让学生完整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巩固整十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5 道练习题,不同层次,不同的侧重点,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在上面做做文章呢?

练习设计之前,教师需做到心中有数,设计此环节的目的何在?明白练习既是对随学知识的巩固检测更是一种拓展应用,学生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全员参与,并从中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还要承认并尊重一个事实,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素材,凝聚了许多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心血,其编排的科学性、层次性、代表性都是经过大量的实验验证的,在我们找不到更适宜或更优越的教学资源时,切不要为了单纯地创新而恣意改变教材提供的素材。

不改变不代表一成不变。指的是在尊重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之上,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根据教学时间的长短对练习内容有所取舍。

就像本节课的练习处理,另一位承担送教下乡任务的青年教师就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她基本遵照教材的基本编写思路而有序进行。第1 题直接出示,鼓励学生独立完成,随后交流,每个人都再次经历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算理。交流过程中教师注重让学生说明算理,关注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在侧重算法的2、3、4 题中,她选择第4 题作为课堂练习的内容,并采用抢答的方式进行。教师利用学生乐于助人的特点,引出:“看来大家已经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了,有一群鸡宝宝找不到妈妈了,看看你们能利用今天学习的内容帮助他们找到妈妈吗?”教师边介绍活动要求,边在黑板上贴出3 张鸡妈妈图片,拿出鸡宝宝算式卡片。虽是抢答,教师每呈现一个算式,也是要等到所有学生似乎都有了思考之后,才去指定同学回答。有时是举手最快的男生,有时是坐的最端正的女生,有时是自信满满的阳光男孩,有时是犹犹豫豫的女生,还有时是思想刚想抛锚的毛头小子——提问的对象让学生根本摸不着边际,自己每次好像都能被提到,又好像不是。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全体学生兴致极高,思考认真、准备积极。轻松、活跃的气氛再一次将课堂推向高潮,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教学就应该有起有落,在经历了第4 题的抢答题后,教师引导学生逐渐平静下来,让他们独立观察第5 题,已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其完整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这样的练习设计合理多了,教材的利用、学生参与的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都有了很大程度地提升,同时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也更加地凸显。让课堂练习也成为了评课时大家眼中的一大亮点。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学问。小小几道练习题的设计竟也有如此深的学问,稍作改变,对课堂、对学生、对教师的影响竟是如此之大。其实,不单单是练习环节的设计存在着这样的道理,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教学的任何一门课程,只要我们能真正做到读懂教材、理解教材,创造性地灵活使用教材;关注学生、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激活思维、发展思维,注重思维品质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发挥好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我们的课堂一定是有效,甚至高效的。

猜你喜欢

算式环节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怎么写算式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