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并重让语文要素和人文教育协调发展
2022-03-18朱慧玲
朱慧玲
(秦皇岛市海港区外语实验学校,河北 秦皇岛 066000)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了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统筹设计,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一方面重点在于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培养,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从教材本质上分析统编版小学语文更进一步体现了国家意志,突出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语文要素”在《现代汉语词典》当中的解释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然要素,即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所必须要掌握的元素。其中包括对字、词、句以及对文章的理解力、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丰富有效的语文学习策略等方面,即凸显了语言的基本特点和运用技巧,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作用。“人文教育”是指在学习中对学生的理想境界、人格以及社会价值进行有效的教育,核心是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在积极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道德观念,以此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语文要素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所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一、“双线”并重,深入解读文本
教师要把单元作为最基本的教学单位,运用“双线”整合的教学理念,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对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的解读、理解和把握,将单元目标贯穿在每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解读每一篇课文的编写意图,明确每篇文章中要落实的语文要素和蕴含的人文要素,然后依据课后习题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与教材进行对话,将人文教育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
(一)从儿童的视角理解人文主题
教材主要阅读对象是学生,是儿童。学生的心理、经历、认知和成人是不一样的。教材设置不同的“人文主题”,这些主题非常贴合学生的生活,能引起学生共鸣。教师要以学生的视角品味课文,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弯下身亲身感受“人文主题”。
(二)全面深刻地解读“语文要素”
要全面、深刻理解一个语文要素,教师就要追问几个问题:该语文要素的概念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才能落实?教材的要求是什么?是“初步体会”,还是“体会”等等。教师可以将小学12 册教材中与该语文要素相关的要素整理出来,具体分析该语文要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比如关于默读的要求,从三年级上册第一篇略读课文《不懂就要问》开始,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我家的男子汉》要求学生尝试用较快的速读默读课文,《海的女儿》一课要求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到了五年级上册,要求学生尽可能快地默读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难度逐步增加、层层递进。在此基础上,教师围绕“双要素”细致地解读单元内所有课后习题并找出联系,同时结合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的提示,再完善对“双要素”的解读。
二、围绕“双要素”,设置主问题和学习活动
“主问题”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起到主导、支撑作用,能够从整体上引领学生深入思考的核心问题。教师可以围绕文本主题,紧扣教学目标,设计主问题。主问题的解决,既能勾连“语文要素”,又能带领学生沉浸到语言文字中去品读、去感悟,体会文本情感,获得语文能力。同时,落实“语文要素”和“人文教育”,必须依托语文专业化学习活动。教师应围绕“双要素”设计语言实践活动,以“听、说、读、写”贯穿始终。
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在本课教学中,既要落实语文要素,又要培养学生爱国精神。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第一个小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指导概括主要内容:周恩来在修身课上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然后,让学生默读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并提出主问题:“你从什么事件中体会到中华不振?”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细细研读课文,在对语言的品读感悟中体会当时中国的落后和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学生浓烈的爱国情感,然后再让学生通过朗读把这一情感表达出来。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概括这两件事的主要内容,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中华不振”所带来的耻辱,教师可以补充出示旧中国所受屈辱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学生看了之后,个个义愤填膺,感想也很多,此时教师再用激昂的语调创设情景,让学生反复体会少年周恩来那铿锵有力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最后,教师提示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理想呢?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呢?”这时,学生的情感相当投入,抢着说出自己的远大理想。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写在书签上,时刻激励自己。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将人文教育融于语文要素的落实中,在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中,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借助语文实践活动,落实双要素
在教学中,要借助多样化的语文活动,将语文要素与人文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提升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丰富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时,必须要与文章的内容紧密结合,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良好的氛围,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教学《大自然的声音》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到公园中春游。学生在活动中能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对河水流动的声音、树叶摇摆的声音等进行聆听,这样不仅让学生通过文本对大自然的春天进行认知,还能够亲眼、亲耳对大自然进行感受。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之下,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自然中,尽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春游结束后,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也激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开展课外阅读,促进“双线”统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除了一些在课堂上拓展阅读的篇目之外,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推荐一些名篇名著。在阅读中,教师要做好阅读指导,上好阅读指导课,将本年级要落实的语文要素分解到阅读任务中,让学生在阅读中加以运用。教师还要与家长联合起来,提倡亲子共读,不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发挥家长的作用,对学生开展人文教育,促进学生语文要素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学完这一单元,教师推荐学生阅读《夏洛的网》。这本书有离奇的故事情节和充满无限温情的人物,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抓关键词、图文结合、借助表格等复述课文的方法,选择书中自己感兴趣的小故事进行复述,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复述,然后各组选出优胜者在全班展示。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书中打动人心的精彩情节,进行剧本表演,在表演中训练语言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心中无尽的爱与温情。这样,在课外阅读中将语文要素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要依托统编版教材的特点和优势,聚焦语文要素,紧扣人文主题,既要凸显出对学生语言文字建构运用能力的培养,也要巧妙渗透人文教育,关注“立德树人”的落实,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