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2022-03-18刘乾承
邢 亮,刘乾承
(1.鲁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2.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1](以下简称“三个精神”)。建党百年,百年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时代,踔厉奋发,我国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并开始迈向“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数以亿计的合格劳动者和千百万计的劳动模范与能工巧匠。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职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大力弘扬“三个精神”,对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劳动大军,对于推进全社会大力弘扬“三个精神”、提升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劲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视野下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1]这“三个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伟大民族精神、昂扬时代精神生动而具体的体现,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锚定目标、勇毅前行的不竭动力。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1]劳模精神是普通劳动者中的先进分子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过程中,所始终坚守和日常展现出来的劳动态度、进取精神、基本理念、创造意识、人生境界、价值追求等方面的整体精神风貌。“爱岗敬业”是一种劳动态度,热爱岗位、尊崇职业是劳动者之所以成为劳动模范的基本态度和前提条件;“争创一流”是一种进取精神,是劳动模范应该具有的精神状态和目标意识;“艰苦奋斗”是对劳动的一种基本理念,顺境不惰逆境不馁,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勇于创新”是劳动者的不懈追求,只有敢于和善于创造,才能成为芸芸劳动大军中的楷模;“淡泊名利”是一种人生境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才能成为时代的佼佼者;“甘于奉献”是一种价值追求,奉献社会成就自我,才能真正体现劳动者的应有价值。劳模精神的六个方面各有特定涵义又相互辩证统一,需要从整体上系统、全面、准确地把握其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劳动精神是劳动的本质属性,是对普通劳动者工作状态的基本要求,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状态。”[2]劳动精神体现为劳动者为追求、创造美好生活而在劳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科学的劳动理念、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崇尚劳动”是一种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劳动是个人幸福的根本所在,劳动也同时创造了人本身;“热爱劳动”是一种积极的劳动态度,树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观之后,热爱劳动就必然成为劳动者的内在真心认同和外在自觉行动;“辛勤劳动”是劳动内在的本质属性,广大劳动者经过辛苦和勤勉的劳动,才能获得应得的财富,感受满满的幸福;“诚实劳动”是劳动的应然要求,广大劳动者通过诚信、扎实并且合法的劳动获得财富和幸福,这是新的时代、法治社会对劳动者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不断追梦、筑梦与圆梦的新征程中,要在广大劳动者中大力倡导崇尚且热爱、辛勤而诚实的劳动精神。
工匠精神是技能型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追求极致、实现卓越的精神品质。“执着专注”,坚守不移、专心致志,是成为能工巧匠的精神品格;“精益求精”,已经极好、还需更好,是成为能工巧匠的不懈追求;“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绝不马虎,是成为能工巧匠的工作态度;“追求卓越”,人有我优、优中更优,是成为能工巧匠的精神境界。从工匠精神内涵的逻辑关系来看,执着专注是根本基础,精益求精是秉持操守,一丝不苟是严谨作风,追求卓越是崇高目标。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各有内涵又辩证统一的关系。劳模精神是引领,是劳动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发展和升华;劳动精神是基本,是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基础和先导;工匠精神是极致,是劳动精神的至高境界,并与劳模精神互补互衬、相映成辉。劳模是芸芸劳动者中的先进分子,劳模精神是在全体劳动者中广泛倡导、先进分子才能达到的精神境界;从事劳作并付出体力或脑力的人都是劳动者,劳动精神是全体劳动者都应该具备、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精神要求;工匠是亿万劳动大军中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能工巧匠,工匠精神源于劳动精神又高于劳动精神,与劳模精神具有共同价值导向和价值追求但又各有侧重、相辅相成。这“三个精神”是新时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生动而具体的呈现,“全社会要崇尚劳动、见贤思齐,加大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宣传力度,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工匠故事,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1],凝聚起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同舟共济、同心奋斗的磅礴力量。
二、新时代高校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基本职能,其根本任务是启智增慧、立德树人。高校履行好基本职能、落实好根本任务,关键在教师发挥作用,根本在学生尚德乐学。教师能否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学习成才,事关国家的发展未来和民族的复兴大业能否赓续传承、后继有人。
(一)知识分子是我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需要弘扬“三个精神”,激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精神动力
“我国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3]知识分子是相对独立的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群体,在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当代世界,知识分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是不可或缺、不能替代的重要力量。高校教师是掌握渊博知识、具备科研能力的高级知识分子,也是立足岗位、教研结合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普通劳动者。高校落实好启智增慧、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广大教师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发扬劳动精神,教书育人,尽职尽责,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成就的引路人;更需要广大教师发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方面立志高远、创先争优、创新创造、精益求精,努力成为一流的“教书匠”、大家学习的楷模,成为为党育人初心不改、为国育才矢志不渝、能够影响学生一生的“四有”好老师。
(二)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需要弘扬“三个精神”,培养堪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之所系和民族希望之所在,将成为未来崇尚劳动、奉献社会的合格劳动者,成为甘于奉献、成就卓著的先进工作者,成为技术精良、独当一面的能工巧匠。“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4]“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系统而全面、明确而深刻地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和培养目标中去。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高等学校以及中学、小学的劳动教育做出顶层设计、全面部署,提出了推进举措和落实要求。高校弘扬“三个精神”,不仅是高校落实启智增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广大教师履行人才培养、科研服务工作职责的需要,更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需要。
(三)高校具有影响和辐射社会的功能,需要弘扬“三个精神”,引领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高校的基本职能决定了其具有影响和辐射社会的特殊功能。高校弘扬“三个精神”所探索出的做法、研究出的成果,可以为在全社会弘扬“三个精神”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与理论指导。在高校教师中弘扬“三个精神”,可以为全社会的广大劳动者提供能够学习的率先垂范者、优秀示范者。在大学生中弘扬“三个精神”,可以为未来社会、各行各业输送数以亿计的合格劳动者、高素质优秀人才和千百万先进工作者、能工巧匠。高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三个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现代化建设主力军作用、努力建设国家需要的高素质劳动大军等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结合高校落实根本任务和广大师生工作学习实际,努力探索创造性地弘扬“三个精神”的经验做法和理论成果,打造高素质的“四有”好老师队伍,培养堪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全社会弘扬“三个精神”提供工作示范和学习样板。
三、新时代高校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实践路径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在全社会、各行业大力弘扬“三个精神”,高校弘扬“三个精神”系使命所在、责无旁贷,关键在于结合高校特点优势创造性地探索实践。
(一)在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引领中弘扬“三个精神”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高校要落实好启智增慧、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教书育人、敢于担当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引领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在教师中弘扬“三个精神”是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引领的政治要求和必备内容。
1.把弘扬“三个精神”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个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百年辉煌的劳动创造史也是“三个精神”的创新创造史、形成发展史。以史为鉴知得失、开拓未来志满怀,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反映在高等教育上就是对青年学生能够进入更好的大学继续深造获得本领和拥有更好就业机会的期盼;反映在高校弘扬“三个精神”的具体实践上,就是办学治校更加追求精益求精和出类拔萃,实现办好教育让人民满意的奋斗目标。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落实到弘扬“三个精神”上,就是要学习“三个精神”的形成发展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三个精神”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三个精神”的内涵要义、时代价值,引导广大教师把“三个精神”内化为教书育人的自觉意识,外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成为具有劳动精神的合格劳动者、称职的教育工作者,成为具有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教育战线的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打造一流师资,建设一流大学,为党育人结硕果,为国育才谱新篇,将人民对接受一流高等教育的向往做好做实。
2.把弘扬“三个精神”作为教师日常培训的重要内容
具备劳动精神,成为合格劳动者,是对高校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倡导并践行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广大教师成为教育战线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高校师德建设和师资培训的常态化工作。建立在新进教师中弘扬“三个精神”的制度,筑牢成为合格教师、优秀教师、拔尖人才的思想基础。建立把弘扬“三个精神”融入日常师资培训制度,在日常的师德师风建设、各级业务技能培训中,把培养教师的“三个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做到有计划、有落实,制度化、常态化。建立弘扬“三个精神”具象化的制度,大力宣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身边优秀典型的先进事迹,激发广大教师践行“三个精神”的内生动力。建立践行“三个精神”的激励制度,在思想教育、典型宣传的基础上,结合教师节、七一节和年度考核,定期表彰身边的优秀教师、最美教师,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给予必要的荣誉奖励。通过多措并举,在高校形成弘扬“三个精神”,激励教职工努力成为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的浓厚氛围。
(二)在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中弘扬“三个精神”
大学生是未来的劳动者,在高校弘扬“三个精神”,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劳动观,为将来成为合格劳动者、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思政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高校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也是高校在大学生中弘扬“三个精神”的主渠道。
1.把弘扬“三个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中
劳动观是人们对劳动的价值、目的和意义等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劳动态度、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目标追求。弘扬“三个精神”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并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形成并成熟的关键时期,要把弘扬“三个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中。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劳动观;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筑牢践行“三个精神”的思想理论基础;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引导大学生结合百年党史了解“三个精神”的形成发展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引导大学生学习、践行“三个精神”的“理”与“路”;融入“形势与政策”课,学习新时代弘扬“三个精神”的创新理论、落实政策以及践行榜样。
2.把弘扬“三个精神”落实到劳动教育课程中
我国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有明确的规定与要求,“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4]当前各级各类高校落实文件精神普遍开设了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为在大学生中弘扬“三个精神”提供了重要契机。要把弘扬“三个精神”落实到高校开设的各种类型、各具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中,坚持把弘扬“三个精神”与劳动价值观教育、劳动技能提升、劳动习惯养成、劳动情感塑造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要把弘扬“三个精神”贯穿于大学生日常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于日常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专业教育教学和见习实习实训、社会实践锻炼和志愿服务工作以及创新创业、产教融合、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的全过程,实现春风化雨细无声、浑然无觉自然成的教育效果。
(三)在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中弘扬“三个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再次深刻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但规模扩张并不意味着质量和效益增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5]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对弘扬“三个精神”发出了强烈的时代召唤。
1.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弘扬“三个精神”
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最根本在于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需要一流的师资,需要在广大教师中弘扬“三个精神”。通过教育教学宣传和制度机制规范,让全体教师成为崇尚并热爱劳动、辛勤又诚实劳动的合格教师,让更多的教师成为爱岗敬业创一流、艰苦奋斗勇创新、淡泊名利甘奉献的劳动模范,让专业教师成为执着专注追求精益、一丝不苟实现卓越的教育专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在大学生中弘扬“三个精神”,通过思政课堂和劳动课堂的教育与锻炼,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学习和践行“三个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成为合格的劳动者、能工巧匠和劳动模范。
2.在开展科技创新提升素质中弘扬“三个精神”
开展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职能。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创新创造在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这对广大的劳动者、众多的劳动模范和工匠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反映在落实“三个精神”的要求上,就是更加着重强调增强创新创造的浓厚意识,提高创新创造的实际能力。劳模精神强调争创一流、勇于创新,通过科学创新、技术创新、敢为人先、突破常规,不断实现技术创新,持续创造新的成果。高校是我国科学研究、技术发明的高地,要培养造就更多科技领域的劳动模范、拔尖人才,发挥他们在核心领域创新、关键技术突破方面的领军作用,为全面实施科技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突出贡献。工匠精神强调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要求在既有成就的基础上始终坚持较高标准和严格要求,持续改进技艺水平与提高质量档次,进而达到出类拔萃、水平一流。高校要坚持不辱使命、提高政治站位,面对民族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培养造就大批大国工匠、拔尖人才,为实施制造兴国、科技强国战略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和智力保证。
(四)在开展理论研究服务社会中弘扬“三个精神”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我们党的百年辉煌史也是“三个精神”的形成发展践行史。新时代弘扬“三个精神”,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独特优势,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丰富拓展“三个精神”的内容,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激发全体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辛勤劳动、追求卓越的强大精神动力。
1.把新时代弘扬“三个精神”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6]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科学回答时代发展中不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重要实践问题,及时总结新的生动而具体的实践经验,不断发现规律推进理论创新。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具有理论研究和辐射社会的优势,高校弘扬“三个精神”,加强“三个精神”时代内涵、本质特征、教育内化、践行路径的深度研究是应有之义。高校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类科研院所、研究机构的优势和作用,结合学科专业发展、科研团队建设需求,开展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三个精神”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弘扬“三个精神”的路径研究,凝练学科方向,打造研究团队,形成研究特色,产出研究成果,为高校弘扬“三个精神”提供理论指导,为全社会弘扬“三个精神”提供经验借鉴。
2.把阐释新时代“三个精神”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需要大批具有劳动精神的合格劳动者、更多具有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先进工作者,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三个精神”。高校要充分发挥理论研究与教育宣传优势,更好地履行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为全社会弘扬“三个精神”做出应有的贡献。要打造理论宣传团队,形成理论宣传品牌,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阐释,面向社会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和工匠故事,阐释“三个精神”的丰富内涵与生动实践。要建立协同合作机制,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街道建立长期共建关系,把“三个精神”的宣传阐释、合作研究作为重要内容。要宣传推广先进典型,针对广大人民群众形象化宣传教育的需求,生动具体地做好国家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以及师生身边优秀教师典型事迹的宣传教育,使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可亲可敬可学。及时有效地做好高校弘扬“三个精神”典型经验、研究成果的广泛推介,为全社会弘扬“三个精神”提供高端指导和实践借鉴。
四、结语
高校弘扬“三个精神”是时代的课题,也是永恒的课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三个精神”既具有永恒价值也需要与时俱进,新时代赋予“三个精神”以新的丰富内涵,成为凝聚全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严谨精益、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基本职能,高校教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是我国工人阶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具有“三个精神”;高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学生具有“三个精神”是题中应有之义;高校的基本职能决定了其弘扬“三个精神”的做法经验与理论成果,对推动全社会弘扬“三个精神”具有重要影响、深度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在弘扬“三个精神”的实践中,高校要结合自身特点和独特优势,充分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融入思政课教学,推进高质量发展,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更好地服务社会。高校弘扬“三个精神”,融入教育教学体系、推进研究促进实践、打造稳定成熟模式,是做好未来教育实践的客观要求与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