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指导:怎样写出满分作文
——2021年海南中考作文例谈
2022-03-18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王槐珂
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 王槐珂
【真题回放】
四、写作与表达(50 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 分)
为缅怀“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阳光学校九(3)班召开了主题班会。在班会上,老师和同学们倾情回顾了袁隆平的一生——
师:2021 年5 月22 日,被世人誉为“当代神农”的袁隆平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全世界为之痛惜!他的一生,平凡而伟大!
生1:他个子不高,长相平平,但很乐观,爱好广泛,他最爱游泳和打排球,81 岁还参加排球赛,他平时喜欢在实验田里拉小提琴。
生2:袁隆平爷爷一生低调且朴素,他不住豪宅,不穿名牌,不食大餐。
生3:他心怀梦想,目睹了那个年代断粮缺食的生活状况,他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并一生为此苦耕不辍。他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禾下乘凉,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世界!
生4:他对给予他帮助的人心存感激,他说母亲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他曾在给母亲的信中说:“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
阅读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悟?请任选一题作文。
(1)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
(2)请将题目“袁爷爷教会我_”补充完整,写一篇演讲稿。
(3)“世界”可以是个人的“小世界”,也可以是家庭、学校、社会,还可以是整个地球,乃至整个宇宙。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如果你心中也有这样“一粒种子”,你所改变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请发挥想象,以“我有一粒种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②不少于500 字;③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凡涉及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x 代替;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题目分析】
近年海南中考作文,从内容上看,大多关注成长体验、心路历程、挚爱亲情、梦想期望、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教育引导、奇妙畅想等话题,命题均采用“二选一”的形式。题目一为材料作文,题目二为想象作文(扩写作文、续写作文)。就如2019 年,题目一是阅读关于“天然橡胶研究专家、热带作物科学家郑学勤不忘初心,追求梦想和使命”的材料,写一篇作文;题目二是“这天,你把‘精灵1 号’带进了校园,接下来会发生怎样奇妙的事情呢? ”以此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而2020 年的材料作文,回归教材,从《送东阳马生序》《孤独之旅》《再塑生命的人》取材,关注成长独特的经历、体验、感悟和收获;想象作文以“我的未来不是梦”为开头,写一篇记叙文,引导学生如何正确思考和对待“期待”与“未来”“精英”与“自己”“优秀(伟大)与“普通(平凡)”以及“人生价值”的问题。
2021 年海南中考作文守本创新,在原来“材料作文”和“想象作文”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是单一情境,多重任务的情景性作文题。选题上,由往年的“二选一”,改为“三选一”,包含自拟题目作文、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这对往年笼统的“自拟题目”是一种突破,自由和灵动之中又有略有限制与明确指向。从“二选一”到“三选一”,让写作走向自由和开放,正如《语文课程标准(2011)》所言,“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选材上,紧扣当前热点新闻“缅怀袁隆平爷爷”,创设“召开主题班会”的生活场景,与时俱进,富有情景化、生活化,且材料内涵丰富,发散点多,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体裁上,题一与近几年材料作文相仿,自选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体现了开放性;而题二明确要求写一篇演讲稿,这又是一种创新之举,考查考生认知和掌握演讲稿的规范格式和内容特点。
2021 年海南中考作文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显示出多维度、多元化的特点,比以往更具有开放性,而情境性,任务型,多主题,可降低审题难度,不易偏题、离题,更有利于学生考场作文的发挥。
【技巧点拨】
题一,从关键词(句)入手审题立意。抓住材料中对袁隆平精神品质评价的关键词(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如从关键词“平凡而伟大”可拟题“平凡铸就伟大”;从关键词“乐观”“爱好广泛”可拟题为“以热爱之心,成就多彩人生”;从关键词“低调且朴素”的角度可拟题为“俭以养德”;从关键词“心怀梦想”“苦耕不辍”的角度可拟题为“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或“坚持不懈,勇攀高峰”;从关键词“心存感激”可拟题为“感恩有你”等,根据立意,可以叙述自己和他人的故事,抒发真情实感;也可以提出观点,摆事实讲道理。总之,准确解读材料中的关键词和短语,是不偏题、离题的关键,对于写作立意大有裨益。
题二,首先,要紧扣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从袁隆平的事例和品质中选取一个立意角度;其次,根据立意,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勤劳朴实”“学会感恩”“热爱生活”“心怀梦想”“坚持不懈”“做人要有责任担当”等;再次,起笔行文要符合演讲稿的规范格式与文体特点,结合“主题班会”的特定情境,注意特定的场合与对象,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表达强烈的感情,具有针对性和感染力。
题三,围绕题干设置的情境,抓准想象的关键点描绘。材料中的“种子”“改变”和“世界”是想象的关键点。写作时要围绕关键点,意在笔先,通过想象补充背景,叙述经历和故事,抒写感受。本题目可以按照“我有一粒什么样的种子—这粒种子有什么作为—这粒种子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的行文思路来写,注意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且想象合理,情节生动。想象作文需运足笔力,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突出细节描写,情节曲折有波澜,这样才会更吸引读者。
【写作提示】
选定一个角度立意。写作中应做到意在笔先,从材料关键词(句)入手,巧妙选一个角度立意构思,用一句话点明主旨。角度越小,立意就越鲜明,越容易深入挖掘,突出重点,不易偏题。切忌面面俱到,东拉西扯,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想写,结果什么都没写好,且削弱了主旨的鲜明性。如题一,选“心存感恩”的角度立意,就自始至终围绕“感恩”来写,不可同时写“心怀梦想”“坚持不懈”或其他。
拟写一个亮丽标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文章的标题就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通过它往往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拟一个精炼、简洁、明确、新颖而又切合材料立意的标题,比如妙用诗句、歌曲、名言、谚语等为题,不仅意味深远,且让人眼前一亮,不但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
确定一种文体构思。动笔之前都应明确所选的文体,个人可根据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选择,并注意写出文体特征鲜明的文章。记叙文要体现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六要素,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叙述具体,善用多种修辞,注重细节描写,详略得当,表达真情实感。演讲稿,要注意使用规范格式,注意特定情境与场合对象,观点鲜明,表达强烈感情。议论文要提出明确的中心论点,摆事实、讲道理,做到有理有据,论证有力。
按照一定顺序谋篇。一篇文章布局精巧,条理清晰,结构井然,可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容易拿高分。比如议论文可采取“总—分—总”的结构谋篇布局。“分”的部分又可采用并列式或递进式的结构形式。具体操作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①引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分析,提出中心论点(提出问题—引论);②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分论点,由此及彼,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深入进行论述,(分析问题—本论);③联系生活实际,总结全文,强调中心论点,发出号召(解决问题—结论)。此外,材料作文列举事例时要注意事例的典型性、多样性,又不缺乏新意,例子后要有论述,能穿插引用名言、俗语、诗词名句等,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更有说服力。
写记叙文也要注意做到条理清晰,如按照时间的先后或地点的转移为顺序,或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包括以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所见所闻及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文章就井然有序,行云流水。
写一手整洁美观的汉字。书写在作文中犹如一个人的颜值担当,为文章增色不少。书写规范、工整、美观,卷面整洁、格式正确,且没有错别字,无疑让作文锦上添花。因此,考前可罗列错别字,强化纠偏;考时慎改,万不得已作小改要用修改符号修改,尽量保持卷面美观。
【优秀作文展示】
◆一类文上①
感恩遇见
考生一 符仪洁
“遇见即是上上签。”在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那片云翳上,总有一位值得感恩遇见的人。是父母,是朋友,是良师,又或是爱人。走过年华,度过雨季,心存感恩,只为一切美好的遇见。
这世界人潮汹涌,繁花似锦,我想抚下最鲜艳的一朵,用于感恩遇见。
感恩遇见的知音。古时,伯牙善鼓琴,一人一琴,游历山河。怎叹踏破铁鞋,知音难觅。一天天气晴好,伯牙与子期一番巧遇结识。俞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倾听,两人一拍即合。渔舟唱晚夕阳红,高山流水晚霞归。伯牙的才情如黄河之水,波涛滚滚;而子期总是恰如其分地明白伯牙的用意。可惜好景不长,钟子期病逝。伯牙觉得世上再无懂他之人,便断弦止弹。用他一身的才华和余生,来感恩与子期的遇见。“朋友易结,但想遇见知音却难如登天。”也许伯牙正是深深明白,才无比感恩。遇见子期,就像跋山涉水遇见一轮明月。
感恩遇见的伴侣。“习大大”和“彭妈妈”之间的温情早已深入民心。因为感恩,在“习大大”前往福建工作时,“彭妈妈”为他缝制了一床被子;因为感恩,在“彭妈妈”参加春晚时,“习大大”会为她包好饺子;因为感恩,“习大大”才时刻握紧“彭妈妈”的手。只要他们二人共同出席活动,“习大大”就会执着“彭妈妈”的手,永不放开;因为感恩“习大大”总是为“彭妈妈”撑着伞,为她遮风挡雨……国家主席“习大大”与军旅歌唱家之间的遇见,满怀感恩,皆具温情,如此令人羡慕。
“遇见即是上上签。”没有钟子期,也许伯牙会郁郁而终;没有习主席夫妇之间的彼此恩爱,也许就没有如此令人向往的爱情……感恩遇见,会让我们的生活大放异彩;感恩遇见,会让生命之花饱满鲜妍;感恩遇见,会让我们心中那片天更蓝……
袁隆平感恩他的母亲,在幼年时为他种下“种子”;钱学森感恩遇见他的妻子,与他颠沛流离,才有了“中国航天之父”……感恩遇见如山间清泉一般清澈明朗的人,感恩遇见奔赴古城道路上太阳一般的人,感恩遇见贯彻未来、数遍生命公路牌的人,感恩影响了我们一生的人。
徐志摩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感恩遇见吧,遇见即是上上签!
【得分亮点借鉴】
1.布局工整,条理清晰。本文开引用网络俗语“遇见即是上上签。”引出话题,围绕“感恩遇见”的中心,从“感恩遇见的知音”“感恩遇见的伴侣”两个方面展开,分别引用“俞伯牙与钟子期”和“习大大与彭妈妈”的事例深入论述,立意鲜明,布局工整,夹叙夹议,发人深思。
2.文思优美,行云流水。本文精于遣词造句,善用排比、比喻、对偶、引用等修辞手法,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文采斐然,如“感恩遇见,会让我们的生活大放异彩;感恩遇见,会让生命之花饱满鲜妍;感恩遇见,会让我们心中那片天更蓝……”文笔优美,读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堪称美文。
袁爷爷教会我平凡铸就伟大
考生二 陈珍子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2021 年5 月22 日,被世人誉为“当代神农”的袁隆平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全世界为之痛惜。回顾他的一生,实乃平凡而伟大。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袁爷爷教会我平凡铸就伟大》。
我们虽平凡,却拥有伟大的梦想。小时袁爷爷处在那个断粮缺食的年代,他目睹了人们常吃不饱饭的场景,他想让所有的人都远离饥饿。从那时起,袁爷爷便心怀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从此他便如同一介农夫,日复一日深耕稻田,即使到了高龄也坚持下田研究,一生为此苦耕不辍。他踏上追梦之路,为此付出了毕生的行动。他曾说:“我就是个种了一辈子稻子的农民。”有梦就有远方,一个平凡的人因为坚持不懈追求梦想而伟大。所以,同学们,没有人生来就伟大,而是在于你有没有一颗追求梦想的心。我们都处在平凡的世界,你们有伟大的梦想吗?你们有为了这个梦想而努力的决心吗?如有,便不怕路漫漫其修远。追梦路上,我们永远是伟大的。
我们虽平凡,却拥有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不一定是惊天地、泣鬼神,点点平凡中透出的精神也许就如此伟大。如袁爷爷,一生低调且朴素,即使有了卓著的成果,也不宣扬,也不骄傲,更不因外物而动摇自身高洁。袁爷爷不食大餐,不住豪宅,一生潜心科研,为全人类脱离饥饿而鞠躬尽瘁。这是什么精神?是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同学们,在这个纷杂的世界,我们是否迷失了自我?抑或沉迷于纸醉金迷之前,失掉了自己的精神。我们虽平凡,却应当像袁隆平爷爷那样不忘初心,矢志不渝,追求梦想。
平凡铸就伟大。平凡“平”的是什么?是长相平平,是出身寻常,是岗位普通。伟大“伟”的是什么?是像袁隆平爷爷那样心怀“禾下乘凉梦”,是他一辈子兢兢业业用一颗种子改变世界的伟大精神,是他勤劳简朴却胸怀天下、有责任担当的情怀。从袁爷爷那里,我学会了平凡也可铸就伟大。或许,我不能像袁爷爷那样取得辉煌的成就,但也可像袁爷爷一样在青春年少时种下一粒梦的种子,辛勤耕耘,让它生根发芽,逐渐长成参天大树,铸就最好的自己。
喜逢盛世,在这最好的时代,让我们怀揣梦想,用一双平凡的手,开创出祖国美好的未来,成就一个不平凡的自己。最后,我想用一首小诗来结束今天的演讲:
一粒种子,是妈妈种下的。一个梦想,是年少的我追逐的。少年啊,平凡的路花团锦簇。伟大的心,为你摇旗呐喊。少年啊,从现在起,扬帆远航!
谢谢大家!
【得分亮点借鉴】
1.观点鲜明,逐层深入。本文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平凡而伟大”拟题,角度独特,立意鲜明,且联系个人与生活实际,紧扣题目“袁爷爷教会我平凡铸就伟大”,阐述了“平凡”和“伟大”的关系,重点突出,逐层深入,环环相扣,首尾呼应,结构井然。
2.针对性强,富有感染力。本文根据“缅怀”袁隆平爷爷的主题班会情境,面向班上全体同学发表演讲,结合实际,发出号召,引人深思,有极强的针对性。最后赋诗一首总结提升,感情充沛,增强演讲稿的感染力,最是妙笔。
◆一类文上③
我有一粒种子
考生三 陈宣朴
我有一粒种子,它是一粒树种。
初得到时,它静静卧在掌心,温度稍低,略显坚硬,它生命的纹路隐含着一种千古的神异—使我久久凝视着它,似乎能感受到它内里汹涌而蓬勃的生气。
我决意种下它了,便驱车前往能使它活得更有意义的地方。
由城市入乡野,眼见那绿意渐浓又淡去,渐而又演化为一片片层叠的裸露的黑岩,满目金黄的沙丘此起彼伏。下车去,登上目标的荒丘,已有一些“前人”在此埋下一粒粒种子,期盼它的成长。
极目远眺,不由得惊叹于这样的荒芜,似乎天地间的水都竭尽了,连空气都是干燥而灼热的,流风席卷大片的黄沙袭来,便纵有诸多努力,也鲜见活物。
眼前是荒漠,背后是稀疏的一片林。似乎已经十分明了—若不加以保护,它们也会消失。
我俯身掬一捧黄沙,拨开金黄的海洋,将我那承载着蓬勃生机的树种埋下,浇以希望的流水一捧。
—要像螺丝钉一样,牢牢地守着岗位,尽一分力量。
若说前进的沙海是一种顽疾,那这一粒树种是否就是救命良方?树用根连接大地,用枝叶沟通天空,以其蓬勃生机养育水土,赋予世界无限活力。它使枯涸重新流起一脉清澈的鸣泉,使移居的鸟兽回归,让万物重燃生机。
对比宇宙,它多么渺小。可它对于人类,乃至地球的意义与作用,又是那样磅礴。
今日埋下一粒希望的种子,用心浇灌,默默守护,明日便能收获一片葳蕤。
我站在寂寞的荒丘上远眺一片茫茫,期盼着满目青黛浓翠的来到、乌雀的脆啭、山间的潺潺幽溪。
我有一粒种子,它是一粒树种,也是一粒希望之种。
【得分亮点借鉴】
1.想象丰富,构思精巧。乘着想象的翅膀,轻描淡写之中,娓娓道来,构思精巧,别具匠心,运足笔力勾画细节,曲折之中有韵致,末尾—“它是一粒树种,也是一粒希望之种”,画龙点睛,可谓卒章显志。
2.简洁凝练,情思丰富。本文的语言如诗歌一般,引发人的联想和想象,简洁,凝练,优美,如清澈溪流,涓涓而来,汩汩入心,柔美却有坚韧的力量和充满哲思,如“树用根连接大地,用枝叶沟通天空,以其蓬勃生机养育水土,赋予世界无限活力。”不仅描绘生动,富有表现力,给人以启迪,且句式工整,读来富有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