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敬仰的专家
2022-03-18杨兴文
文/杨兴文
“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近代著名思想家、国学大师梁启超在天津饮冰室写出的告诫,给儿子梁思礼留下了深刻印象,加上在天津南开中学和耀华中学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他从小便拥有爱国热情,立志长大要为国家效力。
梁思礼在天津耀华中学读完高中,母亲王桂荃拜托朋友帮忙,为他申请到美国明尼苏达州嘉尔顿学院的全额奖学金,学费、食宿费学校都解决了,只是要自己负担路费和其他日常生活费用。
王桂荃变卖了家中值钱的物件,东拼西凑,终于凑足400 美元供梁思礼出国留学。
1941 年11 月8 日,梁思礼前往美国留学,王桂荃送他去坐船,母亲站在码头的身影,让他久久不能忘怀。
可到美国不久,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向日本宣战,中美之间的通道也被全部切断,梁思礼失去与家人的联系,经济来源被断绝,因此他的大学生活过得相当清苦。
在没有外来经济支持的情况下,梁思礼只得自己想方设法挣钱维持生计,开始艰苦而独立的求学生活。他利用课余时间,去学校食堂洗碗筷、做服务生,到罐头厂打工,甚至担任游泳场救生员……
梁启超患肾病离世时,梁思礼还未满5 岁。父亲对他的言传身教很少,不过爱国是他从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最宝贵的财富。新民、强国是梁启超的执着追求,父亲的爱国思想使梁思礼受益匪浅,在父亲工业救国、技术救国的思想影响下,1943 年,他转入美国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系。
在普渡大学期间,梁思礼废寝忘食地学习,他只用了两年时间就修完了3 年的课程。他从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毫不犹豫地放弃高薪的工作机会,到辛辛那提大学继续深造,在自动控制系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
“毕业后回来替祖国服务,是人人共有的道德责任。”这是梁启超在1927 年给孩子们的家书中写的一句话。1949 年,梁思礼拿到辛辛那提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后,无线电公司向他伸出橄榄枝,但他遵从父亲生前的愿望,干脆利落地放弃高薪工作,选择回到祖国参加建设,追求埋藏在心底的工业救国梦想。“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不能离开她,哪怕仅仅是暂时的。”
梁思礼和二十几名留学生,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回国,他随身携带一台业余无线电收音机,轮船驶出旧金山港之后,他竟然在船上听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梁思礼把突然听见的好消息,连忙告诉船上的同胞,他们个个欣喜若狂。
回到中国后,梁思礼在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担任技术员,根据单位安排,他参加了国际广播电台天线建设。梁思礼干劲十足,全程参与设计、施工和验收工作。尤其是在验收期间,哪怕30 米高的天线木杆,他也大胆地爬上去检查。
在国际广播电台天线完工后,欧洲和苏联都可以收到中国国际台的新闻,中国也能够很好地收到国外的信号。听见收音机里传来各种语言的播音,梁思礼兴奋得跳了起来。
1956 年10 月8 日,中国正式成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梁思礼作为技术骨干,被任命为自动控制研究室主任,负责研制导弹与火箭。
当天聂荣臻元帅在小礼堂向他们传达中央指示:要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
当时既没有资料,也无仪器和导弹实物,除了钱学森之外,其他人从未见过导弹与火箭。
在绞尽脑汁后,五院得到苏联提供的P-2 教学导弹,他们参照P-2 教学导弹,成功仿制出了中国的第一枚导弹,在进入发射阶段时,导弹正式被命名为“东风一号”。
1960 年11 月5 日,“东风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聂荣臻亲临发射场指挥,叮嘱工作人员要沉着、冷静,不要紧张。随着他的点火口令,导弹喷射出一团烈焰,从发射塔上拔地而起,沿着预定弹道向目标飞去。10 分钟后,发射成功!
随后,聂荣臻要求五院转入导弹的自行设计和研制,他们迅速研制出“东风二号”导弹。1962 年3 月21 日,梁思礼和同事奔赴戈壁,点火发射“东风二号”导弹。
起飞几秒钟后,导弹落在发射阵地前300 米处,由于里面装有很多推进剂,因此导弹炸起一朵蘑菇云,地面炸出直径20 多米的大坑。
“东风二号”首次发射失败,事后得知,原因在于导弹产生横向弹性振动和发动机管道起火,这也让梁思礼深切体会到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性。他首先提出:“质量和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不是统计出来的;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是管理出来的,不是试验出来的。”
梁思礼带着同事,对导弹进行大力更改,修改设计后的“东风二号”,经过17 项大型地面研制试验,105 次发动机试车,1964 年6 月29 日,终于发射成功。
继续摸索3 年,由“东风二号甲”改进的导弹定型,接着进行小批量生产,两年后正式装备部队,成为中国的战略核导弹。
20 世纪80 年代初期,梁思礼率领9 人精度小组,对向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的多方面事项做大量细致的精度分析工作,特别是设计、工艺、环境和可靠性,直到取得成功。凭借向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他摘取了1985 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桂冠。
“能为航天事业做出奉献,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梁思礼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他和中国航天人共同艰苦奋斗,从无到有、发愤图强、自力更生,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促使中国位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
研究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让梁思礼成了著名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礼逝世后,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唁电,对他的逝世深表哀悼,向他的亲属表示慰问。在唁电中习近平说:“新中国成立之初,梁思礼同志毅然归国,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鞠躬尽瘁,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和严谨作风令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