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成了“金元宝”
2022-03-18李志斌
文/图_李志斌
2月7日上午,洛宁县河底镇杨坟村村办企业的红薯粉条加工作坊里一片忙碌景象。
杨坟村种植红薯已经百余年历史。起初每年寒露过后,村民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因为挖薯、清洗、去皮、切片、晾晒、磨粉、制作粉条、晾晒、封装全靠人工完成。
“那时候,红薯虽然亩产高,但粉条制作温度要求高、制作周期长,生红薯又卖不上价格、烤红薯人工要求高,所以在红薯上赚不了多少钱。”杨坟村党支部书记马金歌说。
2015年,河底镇政府招商引资,在杨坟村投资建设景森循环农业产业园项目,年加工红薯淀粉10万吨,带动村民致富。
当时,杨坟村只有两个红薯粉条作坊,两台200千伏安变压器。“新项目落地,带动村内红薯粉条加工兴起,用电负荷急剧增大,除项目建设需要专用供电线路外,农网改造更是迫在眉睫。”马金歌说。国网洛宁县供电公司积极与乡政府沟通,当月就紧急投资100万元,为该村新增两台400千伏安变压器,新增加高低压线路5.2千米。
检查用电设施,确保安全用电。
“有大型企业收购,不用担心红薯种了加工不了、卖不了,还可以动手制作成红薯粉条和冰冻烤红薯,收益远远超过外出打工,近期返乡的人也越来越多。”马金歌说。
红薯加工能力提高,从种植到销售全环节实现机械化,村民纷纷扩大种植面积。到2020年年底,杨坟村红薯种植面积从原来的370亩增加到1300亩。
在景森农业产业园的带动下,杨坟及周边贫困村纷纷从事红薯产业。国网洛宁县供电公司根据当地红薯产业规划和加工布点,对河底镇实施农网改造升级。自2015年以来,累计投资6384.84万元,新建设35千伏变电站一座,架设10千伏线路57.11千米,容量23.1兆伏安。
为了让红薯加工户用电更加便利,从2019年起,国网洛宁县供电公司组织网格化管理模式,开始建立红薯加工作坊台账,点对点帮扶,明确服务方式、内容、标准,并通过“三零”“三省”和“阳光业扩”让作坊加工户办电省心、用电安心、服务舒心。
目前,河底镇红薯种植面积达到6100余亩,加工户580户、从业人员1800名,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