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脱贫攻坚时代语言扶贫实施模式与路径研究

2022-03-18

关键词:民族语言普通话攻坚

王 立

(北京语言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083;国家开放大学 国际部,北京 100039)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语言扶贫是一项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扶贫措施,[1]是贫困治理的一项长效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大扶贫力度,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提出,到 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2018年,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制定了《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将推广普通话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以语言助力脱贫攻坚。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收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与此同时,我国的贫困治理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相对贫困治理。面对新阶段、新形势,后脱贫攻坚时代,如何进一步发挥语言和语言资源的作用,助力提升贫困群体的造血功能,增强其发展的内生动力,是摆在国家贫困治理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语言扶贫及其理论逻辑

(一)语言扶贫的内涵

关于“语言扶贫”,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定义。王海兰[1]认为,语言扶贫是指将语言因素纳入扶贫脱贫中,利用或借助语言来开展扶贫,助力脱贫。王春辉[2]提出,语言扶贫是指以整体素质提高为导向,以提升语言文字能力为中心,以各类语言因素和语言政策的高效协调配合为路径的扶贫开发过程。苏剑[3]认为,语言扶贫主要是开发、利用语言资源,制定、优化语言制度,提升国民语言能力,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人均产出,实现减贫、脱贫的过程。饶高琦、魏晖[4]从资源观视角提出,语言扶贫指利用语言资源相对优势获取个体或区域语言能力,进而增加个体收入或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扶贫方式。

以上定义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对“语言扶贫”内涵的阐述基本一致,主要包括:(1)语言扶贫是一种扶贫的方式,途径在于提升贫困人口的语言能力;(2)语言扶贫的根本在于提升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个体收入水平,从而实现减贫、脱贫;(3)在助力脱贫、减贫的过程中,语言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手段和资源。

语言扶贫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对于贫困个体来说,语言扶贫通过提高个体的语言能力,增强就业能力,从而提升个体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对贫困地区来说,语言扶贫通过优化、开发区域语言资源,将其转化为区域语言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开放市场的形成和流通,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语言扶贫的理论逻辑

语言能够助力贫困治理,有其内在理论逻辑。“语言可以扶贫,源自语言与教育的密切关系,源自语言与信息的密切关系,源自语言与人与互联网的密切关系,源自语言与人的能力和机会的密切关系”。[5]通过对语言扶贫内在逻辑进行梳理和分析,正确认识语言对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影响机制,可以为语言扶贫实践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基础。

1.语言与经济:语言作为人力资本

语言不仅是日常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基础的、重要的人力资本,[5-7]具有显著的经济属性。作为人力资本,语言可以转化为语言能力(包括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外语能力、方言能力、双语或多语能力等),影响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和就业能力,进而影响个体劳动收入。而群体语言能力的提升带来的规模效益则远超个人收入层面,可以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

语言作为人力资本属性的研究是语言经济学中较早受到关注的,也是发展较为成熟的一个领域,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实证研究,涵盖不同语言能力、语种能力、双语能力、多语能力、语言熟练度、技能熟练度等对就业和收入的影响作用,以及不同语言、同一语言对不同人群的投资回报率等。近年来,随着推普脱贫行动计划的深入开展,国内实证研究成果[8-12]也进一步证实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能力对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劳动者就业率、居民收入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正向作用。正是由于语言具备这一属性,其在扶贫中的效用日益凸显。

2.语言与文化:语言作为文化资源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资源,[13]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多民族的人口大国,我国语言资源丰富多样,从使用频率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国家通用语言(即普通话)和民族语言两大类,二者都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与民族语言资源开发对于贫困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首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文化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在国家语言文化发展和全民语言文化素养提升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一方面,它跨越了地域空间的限制,消除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之间的交流障碍,是全国信息交流、经贸往来、资源共享的媒介;另一方面,它打破了民族和区域间语言和文化壁垒,加强了民族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互动,促进了民族团结与文化共融,有助于提升全民整体语言文化素养,形成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其次,民族语言作为文化资源。长期以来,人们对语言的资源性质缺乏认识,真正理性地认识到语言的资源意义,特别是在国家语言规划和实践层面采取行动还是21世纪初之后的事情。[14]在语言扶贫行动中,民族语言资源的开发主要是指挖掘和提升民族语言的资源属性,发挥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民族语言资源的开发,一方面可以保护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民族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助力贫困人口脱贫。各地区可以结合自身语言文化特点和优势,探索不同的语言资源开发方式,包括:(1)开发和推广民族语言文化艺术项目或产品,如地方曲艺、民族史诗、民族语言歌舞等;(2)与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等相结合,打造民族语言景观;[15](3)以民族语言为载体,开发民族文化产品,如民族字画、雕刻等。这些都应鼓励贫困户参与项目的开发与运作,可以与当地的餐饮、住宿等形成联动,成为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最后,对民族语言资源的开发与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过程,国家通用语言的获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民族同胞与外界交流对话的能力,这种能力又可以进一步促进其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传播,从而为民族地区带来语言红利。

3.语言与教育:语言作为教育载体和内容

教育和语言关注的是“扶智”和“通语”,是对“人”的投资。一方面,语言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和载体;另一方面,语言文字教学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贫困治理过程中,二者可以产生协同效应。[3]语言扶贫是一种内生性的扶贫机制,[16]有助于提升贫困群体的造血功能,增强其发展的内生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从而实现永久脱贫。

语言作为教育活动的载体,是一切教育教学资源获得的基础。在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大多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主要载体,但在很多贫困地区,因普通话能力匮乏造成的语言障碍是影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贫困群体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是当前阶段语言扶贫的主要任务。从这个层面看,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还可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的均衡发展。

语言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个体语言能力(包括二语能力)的获得和发展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和代际传递来实现的。因此,贫困地区学校教育中的语言教育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在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这是语言获得的关键时期。唯有如此,“不通语”的代际传递链条才能被掐断,从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助力实现永久脱贫。

综上,语言扶贫有其内在的逻辑理论基础,在国家贫困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助于贫困群体获得更强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能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后脱贫攻坚时代贫困治理面临的新形势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正式宣告了我国脱贫攻坚战目标已全面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以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贫困的终结,我国的贫困治理进入了一个以相对贫困为主的新阶段,即“后脱贫攻坚时代”。后脱贫攻坚时代,语言扶贫工作如何开展,需要分析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风险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主要涉及两类人群:一是因各种原因仍存在致贫风险或陷入贫困的人群;二是脱贫后再度回到贫困状态的返贫人群。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我国脱贫攻坚虽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据各地初步摸底,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马忠、陈晨[17]指出了几种值得重视的返贫风险,包括在物质配给“断供”后失去财富生产能力而返贫的断血性返贫,政策失灵因素引起的失敏性返贫以及由于社会角色、身份、地域变迁引起自我调适失败而出现的转移性返贫。所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需提升贫困群体的造血功能,增强其发展的内生动力,有效防止以上两类现象的发生。

(二)进入相对贫困治理阶段

后脱贫攻坚阶段,我国贫困人口的结构将发生变化,相对贫困将成为我国贫困治理的重点。相对贫困是指“社会上一部分人口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低于其他群体,从而处于一种相对匮乏的状态”,相对贫困阶段具有政治性、长期性、相对性和风险性等特征。[18]

吴振磊[19]指出,相对贫困治理将面临治理体系的重塑,需完成五个转变:一是从降低贫困发生率向建立防止返贫机制转变;二是从解决收入贫困为主的单一贫困向解决多维贫困转变;三是从“运动式”扶贫向常规化扶贫机制构建转变;四是从解决农村贫困为主向农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兼重转变;五是从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多头治理向归口管理、协作治理转变。

(三)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有待建立

相对贫困具有长期性、风险性等特征,相对贫困的治理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像绝对贫困一样通过短期脱贫攻坚完成,它需要中央、地方、个体等多方面的长期共同努力,因此,我们要做好打长期持久战的准备,需要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将诸多问题纳入研究范畴,包括相对贫困阶段扶贫主体的转变、脱贫攻坚政策和措施的稳定延续、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返贫风险的防范、帮扶机制的建立、贫困治理常态化制度体系的建立、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等等。此外,在当今大数据时代,长效机制的建设还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检测系统和返贫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动态监控和预警。

(四)推普脱贫向语言扶贫转变

后脱贫攻坚阶段,语言扶贫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将逐渐从狭义的推普脱贫转变为广义的语言扶贫。

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方面,截止2020年10月,我国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率达到80.72%,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各民族各地区交流交往的语言障碍基本消除。[20]可以看到,虽然普通话的推广已取得巨大成绩,但仍有些地区普及率不高,语言障碍依然存在,还有一些人口的普通话水平有待提高。因此,新阶段存在着普通话普及与水平提升的双重需求,需有效处理二者的关系。

此外,普通话是我国国家通用语言,除此之外,各民族语言文字、方言、外语都是语言扶贫的组成部分,在不同阶段发挥着作用。因此,新阶段还存在着普通话与其他语言能力学习的双重需求,也需妥善处理其间的关系。

三、基于混合学习的语言扶贫实施模式与路径

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语言扶贫实施模式与路径,是将混合学习应用于语言扶贫,充分发挥线上与线下、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等各自的优势,构建语言扶贫的泛在学习环境,提升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贫困人口的语言能力、学科知识、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和“造血”能力,实现永久脱贫。

(一)混合学习模式的基本原理

国内外学术界对混合学习的理解目前主要聚焦于在线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学习的有机结合,这也是混合学习的基本形式。但在更深层次上,它还包括了基于不同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知主义、行为主义等)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技术的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参与的结合等,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何克抗[21]提出,混合学习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实施混合学习模式的关键是在对学习目标、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所有教学要素进行优化选择和组合,以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

(二)语言扶贫混合学习模式设计

结合教学的一般规律及贫困地区的实际状况,主要采用“学生自学+教师课堂教学”的混合学习模式。学习者通过自学线上课程完成语言和文化知识的“输入”,通过线下课程完成语言的“输出”和文化的“交流”。其中线上教学又包含在线自主学习与线上AI课堂两种形式。除此之外,还为学习者提供开展在线协作学习的交流平台,学习过程的跟踪与反馈、学习支持、教学评价等都将基于在线平台完成。

除了学校教育,这种混合学习模式还将应用于社会培训、工作进修、人际交往等领域,并且将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职业技能培训等相结合,为学习者打造一个多学科、多维度的混合式学习空间。

这种模式集合了传统的面授教学和远程网络教学的优点,同时又弥补了各自的不足。首先,对于理论性、知识性较强的内容,可以充分利用远程开放教育的开放性强、覆盖面广、灵活便捷的优势,实现大规模、大批量、随时随地教学;对于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则采取集中面授的形式。线上、线下的合理配合,既可以解决师资的数量问题,又可有效保证教师质量。其次,当前贫困人口语言背景不同、普通话层次差异大、需求多样,混合学习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远程开放教育的优势,建设多层次、多级别的内容,实现海量内容共享,以满足学习的个性化、持续化的需求。

(三)语言扶贫混合学习实施路径

在混合学习模式下,真正为学习者建构适合自己的泛在学习环境,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双重机制,政府、组织、企业、个体等多方联动,统筹实施。

首先,开展针对贫困人口语言状况和语言学习需求的调研,以保证后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方面,不同人群对语言学习有不同的需求,语种、层级等都有差异;另一方面不同民族地区、方言区的学习者在学习同一种语言时呈现出不同的学习特点、难点和偏误等。此外,还需要了解学习者对学习方式、学习资源的形式等多方面的需求。

其次,建构专门针对语言扶贫教育的课程、教学与评估标准体系。标准的建设与实施,一方面,要注重不同层级的建构;另一方面,应与教学模式的设计相关联,实现线上线下、自学与面授的有效衔接与配合。

再次,有针对性地研发学习平台和课程资源。混合学习模式的实施需要在线学习平台和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支撑。针对贫困地区优质学习资源匮乏的问题,需多方合力,组织相关专家、教师、出版机构等联合起来,研发适合不同学段、不同语言背景、不同人群、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并有针对性地投放。

最后,利用现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手段,为学习者打造一个泛在的,支持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线上+线下、远程+面授、个体+社区多元学习模式的教学环境,让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自由、自主地获取学习内容。如下图1所示。

图1 语言扶贫泛在学习环境

综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把语言文字事业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来思考、来推动[22],积极探索适合后脱贫攻坚时代实际的语言扶贫实施模式与路径,为国家的扶贫减贫事业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民族语言普通话攻坚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中国民族语言的标准与数字化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浅谈如何有效地实施农牧区藏语文双语教学
对合唱艺术中民族语言影响因素的分析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