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肉鸡产业发展形势及2022年展望
2022-03-18
2021年我国鸡肉生产继续保持增长,鸡肉产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随着生猪产能恢复,猪肉价格回落到正常水平,鸡肉消费对猪肉消费的替代效应减弱,导致鸡肉消费增速放缓,产能仍然过剩,产业总体收益偏低。根据肉鸡生产监测数据测算,2021年全国肉鸡出栏118.3亿只,同比增长7.4%;鸡肉产量1989.1万吨,同比增长7.9%;全年进口鸡肉147.1万吨,同比减少4%;在产种鸡平均存栏量同比增长2.4%。预计2022年鸡肉产量或小幅减少,产业集中度有望继续提高。
一、2021年肉鸡产业形势
1.肉鸡生产保持较快增长。2021年,全国出栏肉鸡118.3亿只,同比增长7.4%;全年鸡肉产量1989.1万吨,同比增长7.9%。其中,白羽肉鸡出栏58.1亿只,同比增长18%;肉产量1145.6万吨,同比增长17.2%。黄羽肉鸡出栏40.5亿只,同比减少8.5%;肉产量512.9万吨,同比减少4.7%。小型白羽白鸡出栏19.8亿只,同比增长18.5%;肉产量219.6万吨,同比增长13.8%。淘汰蛋鸡出栏10.2亿只,同比减少17.9%;肉产量110.9万吨,同比减少17.9%。
2.种鸡存栏量和商品雏鸡产销量增加
图1 2016—2022年鸡肉生产变化趋势
图2 近十年肉鸡祖代在产存栏数变化
图3 2016—2021年肉鸡父母代在产存栏数变化
图4 近十年肉鸡祖代更新量变化
表1 2021年鸡肉生产量测算 亿只、万吨
(1)白羽肉鸡产能先增后减,全年种鸡平均存栏增长9.1%,商品雏鸡产销量增长15.2%。2021年白羽肉鸡祖代种鸡平均存栏量171.3万套,同比增长4.9%;平均在产存栏114万套,父母代种雏供应量同比增长6%。年末祖代种鸡存栏174.5万套,其中在产存栏113.6万套,后备存栏60.9万套。祖代种鸡全年更新124.6万套,同比增长24.2%。其中,进口86.8万套,较2020年增加13.7万套,占69.6%;国内繁育37.8万套,较2020年增加10.6万套,占30.4%,增加3.2个百分点。
表2 白羽肉鸡产业链各环节收益情况
表3 黄羽肉鸡产业链各环节收益情况
表4 白羽肉种鸡生产参数
表5 白羽肉鸡商品肉鸡生产参数
表6 黄羽肉种鸡生产参数
2021年白羽肉鸡父母代种鸡平均存栏量6628.6万套,同比增长9.1%;平均在产存栏3941.3万套,全年商品雏鸡销售量60.1亿只,同比增长15.2%。年末父母代种鸡存栏6339.7万套,其中在产存栏3600万套,后备存栏2739.7万套。父母代种鸡全年更新6365.7万套,同比增长6%。
(2)黄羽肉鸡产能下降,种鸡平均存栏减少9.7%;商品雏鸡产销量减少6.3%。2021年黄羽肉鸡祖代种鸡平均存栏量216.6万套,同比减少1.3%;平均在产存栏151.4万套,父母代种雏供应量减少12.8%。年末祖代种鸡存栏204.9万套,其中在产存栏143.3万套,后备存栏61.6万套。祖代鸡全年更新228.5万套,较2020年增加1.4万套。
2021年黄羽肉鸡父母代种鸡平均存栏量6875.3万套,同比减少9.7%;平均在产存栏4047.2万套,商品代雏鸡供应量41.5亿只,同比减少6.3%。年末父母代种鸡存栏6682.4万套,其中在产存栏3896.1万套,后备存栏2786.2万套。父母代种鸡全年更新6519万套,同比减少12.8%。
3.价格总体低位运行,行业收益低于历史平均值。2021年,随着生猪产能恢复,猪肉价格同比明显下降,鸡肉消费对猪肉消费的替代效应减弱,导致鸡肉消费增速放缓。同时,鸡肉产量保持惯性增长,市场供过于求,白羽肉鸡全产业综合收益继续收窄;黄羽肉鸡产能下降,活禽交易价格先降后升,全年产业链综合收益恢复到中等水平。平均每只白羽肉鸡全产业链综合收益为1.34元,较2020年减少0.56元,收益降幅29.4%。其中,父母代种鸡和商品肉鸡养殖效益改善,每只分别盈利0.22元和0.74元;屠宰环节收益显著降低,每只仅盈利0.11元,为近五年最低值。黄羽肉鸡全产业链综合收益每只4.66元,较2020年增加3.29元,增幅达239.5%,为近十年中等收益。其中,祖代养殖收益略有减少,父母代种鸡收益继续下降至亏损,商品肉鸡养殖收益大幅增加至每只鸡4.6元。
图5 近十年肉鸡父母代更新量变化
图6 近十年肉鸡商品苗销售量变化
表7 黄羽肉鸡商品肉鸡生产参数
表8 鸡肉及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
4.白羽肉鸡种鸡利用率下降,黄羽肉鸡种鸡利用率上升,商品鸡生产效率整体提高。
(1)白羽肉鸡父母代种鸡利用率下降,商品鸡生产效率提升。白羽肉鸡祖代种鸡种源充足,平均更新周期为597天,延长了31天,单套种鸡月产量为4.95套父母代雏,同比减少3%。父母代产能大于需求,平均更新周期为410天,缩短了22天,单套种鸡月产量为11.74只商品代雏,同比减少5.7%。祖代实际利用率提升约4.7%,父母代实际利用率降低14%。
由于商品代雏鸡质量上升,生产性能更好得到发挥,商品肉鸡生产效率有所提升:饲养周期缩短0.8天,只均出栏体重减少0.02千克,饲料转化率提高4.1%,生产消耗指数下降3.9,欧洲效益指数提高18.9。
(2)黄羽肉鸡父母代种鸡利用率提高,商品肉鸡生产效率提升。黄羽肉鸡祖代种鸡使用周期延长,平均更新周期为369天,延长了14天,单套种鸡月产量为3.58套父母代雏,同比减少11.7%。父母代产能持续下降,年底有所企稳;平均更新周期382天,延长了16天;单套种鸡月产量为8.53只商品代雏,同比减少0.5%。祖代实际利用率降低4.6%,父母代实际利用率提升7.9%。
商品肉鸡生产效率有所提升,出栏日龄缩短3.5天,饲料转化率提升2.2%,生产消耗指数降低4.7,欧洲效益指数提高6.2。
5.鸡肉产品进口量减少,出口量增加,贸易额逆差缩小。2021年我国鸡肉进口数量略有减少,仍是世界上主要鸡肉进口国之一,出口数量小幅增加。
2021年鸡肉产品进口147.1万吨,同比减少4.2%;鸡肉产品出口45.7万吨,同比增长17.7%。进口鸡肉产品基本是初加工的冷冻或生鲜鸡肉,其中又以鸡翅和鸡爪占比较大,占总量的68.1%。鸡肉产品出口以深加工制品为主,占59.1%。2021年贸易逆差18.89亿美元,同比减少10.4%。
2021年种用与改良用鸡进口163.2万只,同比增长9.1%;交易金额4059.3万美元,同比增长13.6%;无种用与改良用鸡出口。进口的种用与改良用鸡为白羽肉鸡和蛋鸡祖代雏鸡,其中引进白羽肉鸡祖代86.77万套,占整体更新量的69.6%,较2020年降低3.2个百分点;平均进口价格为40.85美元/套,上涨0.5%。
6.鸡肉消费增速减缓。2021年中国鸡肉消费量继续增加,达到2090.4万吨,较2020年增加132.1万吨,增长6.7%;人均消费量为14.77千克,增长6.5%。
2021年鸡肉消费延续2020年的变化趋势:一是新零售业态持续发展,鸡肉在传统肉类零售市场的销售数量下降;电商、快餐等渠道促进南北方鸡肉消费的渗透与延伸,鸡肉的区域性消费特点持续淡化。二是由于活禽市场关闭,南方地区黄羽肉鸡消费受到影响,黄羽肉鸡冰鲜产品比例增加。三是团餐与外卖菜品中对小型白羽肉鸡的使用量继续增加。
二、2022年中国肉鸡生产形势展望
1.上半年肉鸡产能将继续调整,下半年有望逐渐平稳恢复。截至2021年年末,肉鸡产能仍然过剩。预计2022年上半年鸡肉产能持续下降,下半年产能将逐渐平稳,出栏量可能小幅回升。预计全年鸡肉产量有所减少,其中白羽肉鸡减幅较大,黄羽肉鸡和小型白羽肉鸡保持平稳略增。同时,随着生猪产能趋于平稳,鸡肉消费量波动也将减小,鸡肉供需总体趋于平衡。
图7 2016—2021年鸡肉进出口贸易变化趋势
图8 近五年鸡肉总量、消费量及人均消费量变化趋势
2.种业振兴推动产业进步,行业集中度将提高。2021年国家对种业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和企业也加大对种业的投入。预计2022年企业对优势品种的推广和研发投入力度将大幅增加,肉鸡品种竞争将更为激烈,行业竞争加剧,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3.肉鸡生鲜和预制品市场快速发展,将成为产业转型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方面,2021年全国新增42个城市取消活禽交易,截至2021年年底共有138个城市禁止活禽销售。由于活禽销售范围不断缩小,中大城市等重点消费区域逐渐向生鲜鸡转变,黄羽肉鸡生产企业加快屠宰和生鲜布局,积极建设屠宰场、配送冷链,并推进相关育种工作。另一方面,随着终端消费和行业集中度的提升,黄羽肉鸡企业也将前后延伸产业链,鸡肉预制菜品市场得到重视,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4.饲料价格居高不下,行业进入极限成本竞争,中小户加速融入一体化企业成为专业合作户。虽然鸡肉消费量近几年增加较多,但2019—2021年新增的产能仍需要1~2年方能消化。因此,未来2~3年内肉鸡行业盈利水平将在历史平均线附近徘徊,且偏低的时间更长。今后一个时期,行业竞争以成本控制为主,企业的生产成本必须低于行业平均成本方有发展的机会。近年来龙头企业在高速扩张的同时,仍能保持高于行业平均值的盈利,其中饲料成本控制优势是其获得超额收益的主要因素。大型龙头企业不仅资金量充足,且通过集中采购大幅降低饲料成本,相较于小规模生产者,大型企业在饲料成本上的优势可达30%左右。而散户和小规模生产者在饲料成本上存在劣势,今后可能会基于成本考虑,融入一体化企业成为专业合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