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调相机润滑油系统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

2022-03-18李富荣

青海电力 2022年1期
关键词:进油母管油压

李富荣,马 涛,彭 军

(青海电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8)

0 引言

新型大容量调相机转子作为高速重载大型部件,必须对其滑动轴承提供强制润滑油液,一是转子与轴瓦间形成连续不断的油膜,二是带走转子高速旋转产生的热量。润滑油对调相机乃至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某换流站调相机工程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润滑油泵跳闸、轴瓦进油失压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1 润滑油泵跳闸原因分析及试验方法优化

某换流站调相机1号机组润滑油系统调试过程中,进行1、2号交流润滑油泵故障联锁切换试验时,发生1号交流润滑油泵跳闸。

1.1 润滑油泵跳闸原因分析

针对此次交流润滑油泵跳闸,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

(1)润滑油泵控制电源断路器定值偏小。核对润滑油泵控制电源断路器定值为150 A,并根据图1可知1号交流润滑油泵的启动瞬时电流为120 A,未超过润滑油泵控制电源断路器的定值,完全满足交流润滑油泵的启动需求。而本次交流润滑油泵跳闸,是在1号、2号交流润滑油泵故障联锁切换,停运1号交流润滑油泵时发生,在非故障联锁试验时,均未出现交流润滑油泵跳闸。据此判断润滑油泵跳闸并非断路器定值偏小引发。〔1〕

(2)控制电源过压或欠压。对于控制电源是否存在过压或欠压,检查控制电源回路输出电压是否高于或低于设定范围值,测量400 V电源回路,输出电压为380 V、电流为39.7 A,排除控制电源过压或欠压导致控制电源跳闸。

(3)油泵联锁切换定值的设定。通过图1交流润滑油泵电流与油压关系曲线发现进行故障联锁试验时,停1号交流润滑油泵联启2号交流润滑油泵,润滑油母管压力降至0.42 MPa,而润滑油总管压力因只设计就地压力表计监测,重新进行交流润滑油泵故障联锁切换试验,观察润滑油泵出口总管压力表值。故障联锁切换时总管压力最低降至0.48 MPa,触发润滑油压低0.5 MPa压力开关。并且2号交流润滑油泵联启后无法快速建立正常油压,一般需要3 s左右时间完成。〔2〕

图1 交流润滑油泵电流与油压关系曲线

从1、2号交流润滑油泵故障联锁切换试验数据分析,两台油泵在切换时,1号交流润滑油泵电流从37.5 A降至25.6 A并未归零,润滑油总管压力从0.56 MPa降至0.48 MPa,致使润滑油总管压力低于就地联启交流润滑油泵动作值0.5 MPa,从而再次联启1号交流润滑油泵,此时1号交流润滑油泵还未完全停止运行,这是电机内部绕组中磁链不能突变所造成,而1号交流润滑油泵再次启动使电机定子绕组中产生了剧烈的振荡电流,在短时间内振荡电流幅值约为电机定子正常电流值的20倍左右,严重威胁电机定子绕组的正常工作,引起线路保护装置动作,即瞬间跳闸。

1.2 防止润滑油泵跳闸的优化方法

本机润滑油系统正常工作时,母管油压在0.52 MPa左右,但母管油压正常的压力开关定值为0.5 MPa,在进行润滑油泵故障联启备用泵过程中,由于试验是通过远方模拟实现运行泵跳闸,并非运行泵电气回路实际跳闸导致,故在试验过程中,由于母管油压正常的压力开关定值整定太高,在联锁启备泵建立正常油所需时间较长,导致备用泵联锁启动后,正常油压开关未动作,而造成备用泵启动后油压仍低,再次联锁启动原运泵来提升油压,在两泵启动瞬间,造成过电流保护跳闸上级电源断路器。

经事故原因分析为:母管油压正常的压力开关定值太高,几乎与长时间运行的正常油压一致,未考虑联锁启备用泵建立正常油压所需时间较长的问题;尤其是设定值较高,若系统油压稍有波动,易出现联锁误动的情况。因此需对交流润滑油压低联启备用泵的定值进行更改,或在做故障联锁试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1)更改油泵联启定值。将润滑油压低联启备用泵定值由原来的0.5 MPa改为0.45 MPa,并进行试验验证,交流润滑油泵故障联锁切换时润滑油总管压力最低降至0.48 MPa,高于重新校验设定的润滑油压低联启备用泵压力开关定值0.45 MPa,未达到联泵条件,从而在润滑油泵切换过程中,均未出现润滑油泵控制电源断路器跳闸现象。〔3〕

(2)故障联锁试验。在油泵故障联锁试验时,投润滑油泵故障联锁,退出就地联锁,通过在就地控制柜直接断开润滑油泵断路器开关,联启备用泵,断开备用润滑油泵断路器开关,联启直流润滑油泵,故障联锁试验动作正常,运行泵失电情况下备用泵能够迅速联启,从而保证了调相机安全稳定运行。

2 引起机组轴瓦进油失压的原因及处理

1号调相机润滑油系统在调试过程中,经冲洗检测油质合格后,润滑油系统正常投运。为保证调相机轴瓦进油压力满足机组运行要求,厂家在0米层1号调相机盘车端、励磁端轴承润滑油进油管法兰处分别加装孔径为12 mm的节流孔板,润滑油系统启动后节流孔板处有刺耳的异响。〔4〕

调相机升速至3000 r/min稳定运行5 min左右时,就地盘车端、励磁端轴承进油压力表突然降至0.12MPa,润滑油供油母管压力并未明显下降,立即紧急停机,转速惰转至2500 r/min左右时进轴承座润滑油压力恢复。调相机启动和转速3000 r/min时润滑油母管压力及各轴承进油压力见表1。停机后针对压力突降问题进行专题原因分析。

表1 调相机启动和转速3 000 r/min时润滑油母管压力及各轴承进油压力

2.1 轴瓦进油失压的原因

初步判断调相机转速升高时,转子高转速运转下产生离心力,导致机组进入轴瓦润滑油流量增加,而通过节流孔板的流量无法满足机组3 000 r/min正常运行时的要求,须对节流孔板安装位置及结构进行改变。

定义孔板孔径dk为:

(1)

式中:dk为孔板孔径,mm;G为通过节流孔板的流量,t/h;ρ为流体密度,kg/cm3;ΔP为节流孔板前后压差,MPa。

本机组采用32号透平油作为调相机润滑油,32号透平油油温在15 ℃时,密度≤900 kg/cm3,当调相机转速达到3 000 r/min,润滑油温约为45 ℃,可取ρ=880 kg/cm3,节流孔板前后压差ΔP =0.2 6MPa,依据上述公式,通过节流孔板流量G=5.16 t/h=86.0 L/min。

根据哈尔滨电机厂提供的QFT2-300-2型300 MVar空冷调相机使用说明书要求调相机盘车端、励磁端轴承润滑油总流量达到800 L/min。由公式计算安装孔径为12 mm的节流孔板,总流量为172.0 L/min,无法满足正常工况下轴承所需流量,须重新选择节流孔板。

2.2 节流孔板的选择及安装

按照要求,通过节流孔板流量G=400 L/min=24 t/h,假定调相机在3 000 r/min运行状态下节流孔板前后压差不变,Δp=0.26 MPa,取ρ=880 kg/cm3,则计算节流孔板孔径dk=25.7 mm,选取节流孔板孔径为26 mm,实际增大节流孔板孔径,孔板前后压差减小。采用超声波流量计测得通过节流孔板流量为396.5 L/min,因节流孔板前润滑油压为0.38 MPa,由此推论可知节流孔板前后压差为0.17 MPa,节流孔板后油压为0.21 MPa,选取的孔径为26 mm节流孔板可以满足机组运行需要。

节流孔板由原先3米层高位置压力表之前法兰处更换到调相机5米平台压力表之后的法兰处。润滑油系统流量孔板更换前、后位置示意见图2。更换节流孔板后调相机从0转速至3000 r/min整个升速过程中未出现失压问题,也解决了油泵启动后节流孔板异响问题。表2所示为调相机3000 r/min时,节流孔板更换前、后供油母管及各轴承油压比较。运用此方法对2号、3号、4号调相机进行了整改,失压及异响问题均已解决,效果较好。

图2 润滑油系统流量孔板更换前、后示意图

表2 节流孔板更换前、后供油母管压力及各轴承进油压力

3 结论

通过对某调相机工程出现的润滑油泵跳闸、轴瓦进油失压问题进行专题分析,提出了更改定值、更改节流孔板的位置及规格改进措施,针对提出的改进措施进行了试验,验证改进措施可行性,结果表明:

(1)更改定值后进行润滑油泵故障联锁试验未达到联泵条件,从而在润滑油泵切换过程中未出现润滑油泵跳闸现象。整个试验过程润滑油母管压力高于压力低联泵保护动作值,润滑油系统油压稳定。

(2)经改进节流孔板,轴瓦进油失压问题得以解决,证明所选特定尺寸节流孔板有效可行,更改位置合适,满足调相机稳定运行条件。

猜你喜欢

进油母管油压
一起220kV变电站母管接头脱开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压水堆二回路凝汽器母管内壁的成膜胺保养工艺研究
多路阀阀芯流固热耦合研究
600MW发电机进油原因分析
An optimization method:hummingbirds optimization algorithm
微管微缆技术的发展探讨与推广
油压高对汽轮机振动的影响和分析
一种烟气脱硫吸收塔交互式喷淋系统
650MW发电机进密封油分析
洞库油气回收装置规模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