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接种新冠疫苗的风险管理实践思考
2022-03-18高雯
高雯
【摘要】经调查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为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因此新冠疫苗接种成为疫情防控形势下的重要手段,切实建立全民免疫屏障、阻断疫情传播,也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紧急接种新冠疫苗适用于18-59岁,通过开设专门新冠疫苗接种门诊,实际接种期间加强风险管理,可细致严格的为受种人群实行相关管理,避免接种后有不良反应发生,且以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为基点,切实开展疫情防控措施,建立健全操作台操作工作制度、流程方式等,建立相关紧急救治室及救治预案,动态监测工作人员的健康状态,可及时有效地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利于获得良好效果。本文提出基层医院接种新冠疫苗的风险管理实践思考,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医院;接种新冠疫苗;风险管理;实践思考
前言
近年来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范围内大流行,其属新发现的呼吸道疾病,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肺部炎症,WHO组织将此病毒命名为“2019-nCoV”,人群普遍易感,老年群体、伴基础疾病者更易感染且病情严重,患病后常有发热、乏力及干咳等表现,病情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未及时治疗引起脓毒症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代谢性酸中毒,给患者自身、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损失,因此疫苗接种成为全球控制疫情的有效手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明确指出,我国按照“两步走”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实行新冠疫苗接种,在各类人群中逐渐有群体免疫屏障构建、抑制病毒在我国大范围传播,目前我国各地已对重点人群切实开展新冠疫苗接种。经调查研究发现,疫苗接种量大、接种期间有众多不确定风险存在,由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承担部分接种工作,但基层医院因设施资源不足、医疗救治能力差等因素,传染病应急防控机制不完善、相应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经验较缺乏,欠缺灵敏度及应急反应能力,因此加强疫情防控、切实完成疫苗接种工作很重要,杜绝发生意外事件、对提高疫苗接种有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一、基层医院现状及存在的风险
管理方面的风险
从基层医院实际情况来看,因医院存在房屋资源紧张、缺乏医疗设备及人员风险意识薄弱等问题,导致多数基层医院的接种点设立不符合相关规范,相应的接种相关流程及应急预案较缺乏,也未规范性保存管理疫苗,甚至部分基层医院无除颤仪等急救设备,甚至经简易呼吸器及负压吸引装置等及设备并未处在备用状态,最终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顺利进行造成不利影响。
人员方面的风险
经调查研究发现,基層医院普遍存在接种点人员学历、职称不高等现象,导致其并未对疫苗接种流程、接种异常反应及处理办法等内容了解掌握,不同程度的影响接种环节质量、也影响接种流程顺利开展,且部分医院接种点人员的应急、急救处置能力缺乏,影响疫苗接种效果。
二、风险管理对策
(一)针对管理风险的措施
①成立新冠疫苗接种指导小组:上级医院机构成立新冠疫苗接种指导小组,小组成员由医务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急救专家组成,对基层医院存在的风险及管理薄弱点综合评估分析,制定针对性管理策略,为基层医院有序开展新冠疫苗接种提供可靠保障;②合理划分区域并配置设备:<1>基层医院规定新冠疫苗接种的工作职责及业务操作规范,实际开展接种任务后及时调整所遇到到问题,医院做好候诊区的工作安排,要求疫苗接种人员完成体温测量及行程二维码扫描纪录后到达候诊区等待预检,等候时对接种相关知识手册、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仔细阅读,切实了解接种规定;<2>合理安排预检区的工作,由预检医师协助疫苗接种人员完成接种前登记、问询等,对于第二针病毒疫苗接种人员,也需问询记录疫苗受种情况,综合评估受种者的健康情况后,共同提出3种意见,即为建议接种、推迟接种及不宜接种;<3>合理安排候种区的工作:对于等候人员,由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休息场地及设施,严禁聚集及随意走动,以接种区工作进度为基点,由2-3名受种者等待于每个接种台完成接种,按照序号排队,排队期间再次核实人员信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在上臂三角肌作为统一接种部位,管理人员叮嘱受种者在接种前整理衣物,保证接种流程顺利开展;<4>合理安排接种区的工作:每个接种工作台持续使用1h后,必须停止使用1h,停止操作时、操作人员从事其他医疗业务,严禁换台继续操作,停用操作台1h后再次启用,1h内每个接种台控制疫苗接种人数为15人较适宜,且每位受种者进行新冠疫苗接种前,对受种者的身份、身体是否有不适等情况再次确认,完成接种后,将相关预防接种凭证提供给受种者,要求对接种登记表、汇总表认真填写,在受种者相关信息录入接种单位信息系统,完成后上报接种个案数据;<5>合理安排留观区的工作:受种者完成疫苗接种后,必须在留观区观察半小时,专职人员巡回问询并做好相关记录,待留观30min后,待相关工作人员同意后方可离开,若受种者留观期间有身体不适等现象发生,则疑似为预防接种异常现象,结合实际、提供针对性医疗护理措施,并及时上报给相关负责人,尽早启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急救预案、减轻最低风险;<6>质量控制接种工作:注意质量控制各类疫苗接种相关数据,地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负责,积极审核疫苗流通情况及接种信息,发现错误时需及时纠正,且还需认真检查数据错漏、逻辑错误情况,为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提供可靠保障;<7>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相关文件,切实准备抢救室内的急救物品药械配备清单,另外准备一辆平车、一套环甲膜穿刺装置,并指导基层医院定期检查急救用物情况,保证所有用物处在备用状态;③新冠疫苗接种的冷链建设:参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存储及运输管理规范”切实完成接种单位的疫苗储存、运输管理,具体流程为:<1>新冠疫苗冷链设施:基层医院接种冷链配置存放疫苗的医用冰箱、冷藏箱,在接种区内放置,设定医用冰箱冷藏室温度为2-8℃,设定冷冻室温度低于-15℃,冰箱门带锁、由专人管理钥匙,每日测量2次医用冰箱各室温度并做好记录,温度记录留存时间注意超过疫苗有效期5年,且注意严格登记并签字确认每日初乳冰箱的疫苗数目;<2>新冠疫苗冷链管理:基层医院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疫苗冷链管理部门,由专职人员对冷链管理及维护负责,在医用冰箱内按照批号分类码放疫苗,严禁将疫苗放置于冰箱门侧的搁架,冰箱壁间、疫苗包装盒留有1cm间距,冰箱底部留有空间,将医用冰箱将疫苗取出后、放回未使用完的疫苗到冰箱,下次疫苗接种时间同批号首次使用,经冰箱取出的疫苗放置于专用冷藏箱;④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根据基层医院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新冠疫苗接种的管理制度、流程,具体涉及流程有预防接种前、接种时及接种后的环节,要求每个环节合理设置区域,加强环境管理、人员资质要求、人员防护措施要求及人员岗位工作内容等管理,根据相关流程、对每个基层医院实行现场演练,以不同基层医院的具体情况为基点,细化具体环节;⑤疫苗领取及保存管理:<1>领取疫苗:由专人负责完成疫苗领取,双人交接,对疫苗数量、生产企业、批号、生产日期、规格及有效期等内容认真核对,还需对生物制品批签发证明、产品检验报告单、出库单及等内容认真查阅,还需及时复印保存疫苗匀速温度记录表、疫苗全程冷链监控温度记录凭单;<2>疫苗保存:经新冠疫苗冷链冰箱报春疫苗,严禁混存其他疫苗,每班对冰箱的温度情况认真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
(二)针对人员方面的管理措施
①配备接种人员:经新冠疫苗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员在接种点完成相关工作,现场切实开展预防接种工作;②派驻专家:各基层医院根据实际情况,接收到疫苗接种任务时,上级医疗机构派驻1名医师、2名护士组成急救专家组到达现场,推动疫苗接种医疗救治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平稳有序的开展疫苗接种工作;③专科培训:新冠疫苗接种指导小组以接种单位实际情况,切实开展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专科技能及实践操作,涉及内容有疫苗接种文件内容、疫苗接种方法、疫苗交接程序、疫苗保存要求等,还需重点培训信息录入方式、发生接种异常反应处理、接种流程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广大民众接种新冠疫苗的艰巨任务由基层医院承担,基层医院根据医联体平台、切实加强新冠疫苗风险管理有重要作用,在疫苗接种指导小组的协助下,切实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期间,加强疫苗接种风险管理,可为民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保障,避免发生不良事件,为疫情防控工作助力、效果较理想。
参考文献:
[1]陆萍,金娇娇,顾吉.马陆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临时集中接种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医药,2021,42(18):8-11+16.
[2]关月,牟菲,张维,乔逸.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接种[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21,23(07):342-347.
[3]沈慈慧,潘娟.失效模式效应分析在基层医院新生儿首剂疫苗接种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1,38(12):1519-1523.
[4]刘又宁.国人应普遍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力争尽早实现群体免疫[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1,44(06):515-516.
127850051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