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下智能制造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

2022-03-18蒋亚南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0期
关键词:工科产教校企

[摘           要]  以产业急需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为切入口,创立高校与政府、产业、企业联合体,成立多个产业学院(班),建立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共同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以学生工程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搭建智能制造专业群,探索与实施不同学科(专业)交叉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机制,制定多学科融合的柔性化课程体系。系统推进教学组织模式变革与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扩大交叉、跨界和融合,推动工程教育的开放与创新。

[关    键   词]  智能制造;产教融合;新工科;产业学院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0-0064-03

一、背景

工业4.0时代,未来产业形态将呈现全链条、跨界性、综合化的特征,大量工作岗位日趋智能化和多元化,对技术类人才的专业性和复合性等提出了新要求。制造业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基石,在市场和政策双重驱动下,中国智能制造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所有这些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时机和极其肥沃的土壤。教育部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15年发出倡议:机械类专业担负着为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和相关战略产业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任务,推动落实《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高校机械类专业的历史使命。

当今世界知识增长、产业变革的速度越来越快,工程教育需要引领未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为新的产业甚至行业的诞生提供智力支撑。这就要求当前的工程教育必须给出升级版的解决方案。工程教育应扩大向产业开放,推动产学深度融合和协同育人,弥合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需求之间不断扩大的剪刀差;工程教育应扩大专业开放,推动专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加大跨学科(专业)课程设置,推动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

二、夯实实践基地建设,创新产教融合新模式

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必然横跨多个工程领域,因此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新工科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需要更加开放融合的新生态,需要进一步汇聚行业、企业、产业等优势资源共同打造高等工程教育共同体。基于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只有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作用,精准把脉当前和未来产业新技术发展,及时更新学科内涵、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永葆其“新”。

宁波作为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制造业是立市之本,而智能制造是宁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制胜之匙”。宁波制造业规模在全国乃至全球领先,制造业从业人数庞大,同时宁波制造业的智能化质量较高。宁波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为我校创建智能制造实践基地提供了“天时”良机,同时高速发展的高端制造业人才需求旺盛,为创建实践基地提供了“地利”支撑。经过多年的建设,我校已形成以家电、模具、汽车零配件、医疗器械、纺机等行业企业为基础,协同共建的智能制造实践基地群。

实践基地建立初期,產教融合以分散性的校企合作为主,各专业与企业一对一,即“点对点”合作,以企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为主,主要体现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环节;通过广泛合作赢得合作企业的高度评价,有企业、行业与学校开始了“订单式”培养模式,机械类专业开始探索与当地的模具协会、轴承协会、汽车零配件协会、家电产业等集群式、紧密型战略合作。如我校与汽车零配件制造产业开设的订单班,进入了产教融合“面对面”合作层次;在机械类工科先导合作成功的基础上,学校大部分专业进入产教合作的大浪潮中,广泛吸引政府各职能部门、街道乡镇等参与,通过校镇合作、校地合作,开启了“体对体”的产教融合层次,与地方政府和产业全面对接。

我们通过创新产教融合新模式,将产学合作的意义和作用上升至学校战略层面,由外部的支撑作用提升为内在的核心要素,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精准把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有针对性地予以呼应,从而推动产业的技术进步。

三、构建多学科融合智能制造工程教育培养模式

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对接当地的家电产业、医疗器械产业和智能纺机产业,我校与当地龙头企业共建多个产业学院,以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在产业学院的培养模式上,我们尝试了多重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如与家电产业龙头企业共建的产业学院实施的为工科+精益管理的主辅修模式,在原工科专业的基础上融合管理学科理论和实践,旨在培养新型现代企业精益管理人才;与医疗器械产业共建的医疗器械产业学院实施的为工科+医疗器械的新工科二元模式,在机械学科基础上,融合医疗器械设计制造模块,旨在培养医疗器械及大健康产业领域智能健康产业人才;与纺机龙头企业成立的智能产业学院采取智能+X项目化培养模式,并完成企业实战驱动培养,旨在培养智能纺机行业需要的智能制造人才。

这些模式的共同特点是都采用“2+2”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原专业学习,后两年进入产业学院学习,注重实战训练、项目化教学,引入校内外专家讲座;在培养过程中融入企业元素、引入更多产业力量,使学生更早、更多接触产业实际。这种以产业学院为主导的新的教学组织,采用多学科专业融合的培养模式,使得学生既接收一个工科类专业的核心训练,掌握该专业基本思维方式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融合掌握其他学科专业的交叉方法,满足创新产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四、智能制造多学科融合培养体系的构建

在“中国制造2025”以及“产教融合”两大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为培养适应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几年的探索,我校构建了“产业链—专业链—课程链—能力链”对接的人才培养体系:点—线—面渐进式探索区域产业链高度匹配的专业群链;构建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平台+模块+拓展”式课程链课程体系,完善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三大平台课程群,保证专业群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培养专业基础认知与能力;做精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群,实现专业群链内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夯实岗位核心能力。

坚持外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与内部专业升级改造同步展开:外部校企合作,共同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共同建设实训基地,深化与地方企业的产业学院(班)“订单培养”合作;学校内部对接区域制造产业链,实施专业建设的转型发展和提升,制定柔性的应用型人才体系。

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图1),构建“四链对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对标产业链需求,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骨骼,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和信息技术等专业为经络,组建智能制造专业群;以产业链中的“职业和岗位群”为纽带,构建能力链;以能力链为导向,构建“平台+模块+拓展”式课程链;课程链对接专业链。四链深度对接融合,培养适应和引领制造产业急需的智能制造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以产业学院为引领,制定适合多学科融合的柔性化课程体系。家电产业学院倡导工科与管理的融合,通过课程的调整、交叉及前沿性课程的开设,创新创业能力和领导力的培养,培养适应产业发展变化和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后备产业骨干和领军人物;医疗器械产业学院通过机械工程与医学工程课程的组合、专业方向的选择,培养医工结合的大健康医疗器械研发、维护、管理和营销后备人才。在产业学院组织模式下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职业规划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和课程组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打通专业群链内部不同学科专业间的壁垒,提升职业迁移能力。

五、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智能制造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

学校本着以区域经济为重点,不断探索校企共建行业特色学院。建立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高校主办的校政企联合体,基于地方产业人才需求的能力链,构建对接产业的专业链,校企共定培养方案、共建育人平台、共设课程标准、共研课堂教学、共享专业师资、共促创新创业,深化与地方企业和产业的“订单培养”合作。产业学院在校企合作形式上进行整合、升级和改进,是产教深度融合的新型载体,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先行先试的举措,符合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规律。

校企双方作为产業学院双主体,在运营过程全面对接,定期沟通与交流,建立校企“多向互动”的产业学院运行机制,人力资源、实习实训基地、技术和研发平台等多方面协同共享:共享双方人才、联合申报各类项目、联合开展产学研和企业员工培训、共享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实施技术攻关与研发、共同培育成果转化推广、共享企业技术成果。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校企双方多渠道创新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实践。

通过深入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在教学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中设置企业行业实践课程和环节,实施专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进企业。以先进制造业产品的设计制造、调试运行为学习任务,分组实施项目化教学,按照生产流程安排教学进程,按照行业标准检验人才培养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解决产业关键问题,提升产教融合水平,夯实改革基础训练平台、专业训练平台、综合创新创业训练平台,拓展学科竞赛平台、协同创新中心、技术合作中心、产业训练平台(校外实践基地)等平台建设。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实现多方互赢,取得较好的效益和效果。

六、结论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耕耘,结合智能制造产业需求,我们提出了多学科(专业)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机械类学生工程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机械学科为骨骼,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主体,嫁接自动化专业、信息技术专业、电子类专业等学科专业为肌肉,按照区域支柱产业需求拓展专业外延,搭建“智能制造多学科专业链群”,专业群以产业链为基础,突破专业壁垒和院系建制,依循能力培养逻辑,狠抓课程链建设,通过课程组合、交叉和专业方向调整等,用一套柔性的方案培养在跨学科产业链上需要的不同类型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与主专业合理地对接和过渡,同时又满足与企业和产业的人才需求无缝对接,是对新工科学科专业交叉、跨界培养的一种新的探索,也是对新工科背景下专业建设新路径的有益探索。

同时利用学校迁建制造业强市的机遇,创立高校与政府、产业、企业联合体,成立多个产业学院(班),建立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机制,共同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形成了校企、校产、校地合作,体现了产学合作从“校企点对点”“校产面对面”到“校地体对体”思想理念的转变,有利于提高高校办学效率,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通过近几年与当地企业积极主动、密切的交流与合作,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持续提升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及专业对产业的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少波.推动贵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J].当代贵州,2019(3):119.

[2]吴素华.产学研合作促进新工科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8-12-10.

[3]蒋亚南,林雪明.“县校合作”模式下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培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41(3):81-85.

[4]刘碧俊,李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7(28):26-27.

[5]徐平,孙雨婕.产学研协同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模式与路径研究[J].学理论,2019(11):138-140.

[6]史铭之.“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与坚守[J].职业技术教育,2015(25):13-17.

[7]邱勇.迎接工程教育的新挑战[N].中国教育报,2018-10-8.

◎编辑 栗国花

1432501186395

猜你喜欢

工科产教校企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研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