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与海外留学生来华:因果识别与机制分析

2022-03-17王梦圆

教育与经济 2022年1期
关键词:生源倡议留学生

吕 越,王梦圆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北京 100029;2.上海财经大学 商学院,上海 200433)

一、引言

当前,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键战略和普遍共识。来华留学生教育在增进跨国人才交流、促进国家间文化融合、助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深具意义,是构建和改善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力量。21世纪以来,伴随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来华留学生规模急速增加。而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下,来华留学生教育作为民心相通的重要议题,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2015年,中国政府颁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指出,以“民心相通”为“根基”,提出“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等合作重点。数据显示,自2013年到2018年,全球来华留学生规模以年均7%的增长率持续增长(1)数据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出版的《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计算得出。,2018年来华留学生总量超过49.22万名,分别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在此期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来华留学生占比逐年攀升,2018年已占到当年全球来华留学生总数的53%。如今,“一带一路”倡议正迈向高质量推进的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客观审视“一带一路”倡议在务实推进的六年中是否对海外留学生来华起到了实际的促进作用,并剖析其内在作用机制及异质性,不仅有助于理清“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更能为新阶段持续加强来华留学生教育,助力高等教育合作更好服务于国家间理解互信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

现有研究针对海外留学生来华的影响因素展开了丰富讨论。在宏观经济环境层面,一般结论认为,中国不断提升的经济水平和发展潜力是吸引大量留学生来华的重要原因[1];进一步地,生源国与中国的收入水平差距越大、两国经贸往来越密切,将越有利于该生源国留学生来华[2]。在国家教育水平层面,以中国高等学校师生比与生均教育经费衡量的高等教育水平提升对来华留学生规模有显著的积极影响[3][4]。此外,有研究表明,文化因素与留学生的跨境流动同样息息相关。如曲如晓 等[5]指出,文化认同每提高1%,来华留学生人数约增加0.116%。虽然现有文献对吸引留学生来华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析,然而尚未有研究以特定政策事件作为因果识别的切入点,考察其对留学生来华的促进效应及作用机制,这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可以突破的空间。

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基于2003—2018年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华留学生统计数据,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有效评估了其对留学生来华的促进效应及作用机制。相较以往研究,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第一,以往文献中,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与来华留学生问题的研究多为政策分析,且普遍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来华留学生教育带来的重大机遇作为研究背景[6,7],而未对其影响效应作全面评析。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在剥离其他因素影响后,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对留学生来华的促进效应进行了严谨和系统的评估,是目前文献中较早从实证层面检验“一带一路”倡议与来华留学生跨境流动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第二,在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来华留学生流动积极影响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其内在作用机制。来华留学生教育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民心相通领域的重要内容,通过厘清其作用路径,能够为“一带一路”建设在高质量推进阶段逐步构建与对外开放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人文交流新格局提供可能的路径支持和政策启示。

二、文献综述与机制假说

从十九世纪末开始,随着全球留学生规模的急速扩大,留学生跨境流动的动因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Altbach[8]将人才的国际流动归因为生源国的“推力”和目的国的“拉力”两方面的作用。此后,大量学者在推拉理论的框架下,对留学生跨境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McMahon[9]通过对来自18个发展中国家学生留学美国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生源国关键经济因素、教育因素和政治因素与留学生跨境流动息息相关。Carlos et al.[10]则以欧洲伊拉兹马斯(ERASMUS)计划的留学生数据为样本,探究了留学目的国关键因素与学生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回归结果显示目的国经济规模、生活成本、地理距离、大学质量及语言和气候都会对留学生的区域选择产生显著的影响。早期的文献多以发达国家作为留学目的国展开讨论,然而有学者站在全球角度分析,发现不同留学目的国对留学生跨境流动的影响因素存在异质性[11],留学生在发达国家之间流动时,主要考虑教育因素;而当以发展中国家为留学目的国时,经济因素与教育因素都至关重要[12]。以中国作为分析对象,探讨留学生来华影响因素的文献在中国加入WTO后才逐渐增多,主要研究视角集中在政治经济环境、双边经贸关系、教育条件(包括教育质量和教育政策)和文化差异方面。杨军红[13]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历程,指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前景看好是吸引来华留学生的重要因素。除政治经济环境因素外,高校教育规模也是我国相比其他国家在吸引留学生方面所具有的相对优势[14]。在实证研究层面,曲如晓和江铨[3]采用留学生在华分布的省际面板数据,发现地区对外开放度、师生比、生均教育经费以及人均GDP 对来华留学生的区域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部分学者考察了双边经贸关系对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影响。选取双边货物贸易额[15]和生源国在华投资额[1]作为双边经贸关系的衡量指标,均验证了良好双边经贸关系对留学生来华的促进效应。新近的研究开始关注文化因素与留学生跨境流动之间的关系,指出扩大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规模,从而提高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程度,将是促进海外留学生到中国留学的有效路径之一[5,16]。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为各国在政策互通、经贸投资、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新机遇,也为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日益增多的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与来华留学生教育问题的探讨是与本文研究内容最为贴近的一支文献。目前学界关于此问题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马佳妮和周作宇[17]指出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复杂地缘政治环境、民族宗教问题和外部反华势力干扰等多方挑战。来华留学生教育在生源结构和素质方面出现发展瓶颈,培养结构不尽合理,培养质量亟待提升[18,19,20]。进一步地,还有学者分别针对中国与沿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教育合作情况展开了具体分析,包括俄罗斯、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等[21-23]。第二,“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过程中,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首先,来华留学生具有语言技能强、文化背景多元等优势,可促进国际商务发展,弥补“一带一路”建设的高层次商务人才缺口[24]。此外,牟蕾 等[25]指出来华留学生作为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者,在增进国家交流、理解互通方面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文献主要以理论分析为主,虽然研究中都明确指出沿线国家已成为来华留学生生源增长的发力点,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扭转留学生教育“逆差”提供了重大机遇[7]。但遗憾的是,现有文献针对“一带一路”倡议是否对留学生来华有实际的促进效应,尚未展开严谨的基于因果识别的分析。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存在促进效应,“一带一路”倡议究竟是通过哪些路径对留学生来华产生影响呢?这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后续部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可能的作用机制(见图1):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跨境成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领域和核心内容,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国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不仅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更会严重阻碍各国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道路通,百业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铁路、港口、航空领域的众多标志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与1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已与4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直航,每周约5100个航班。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完善和提高能够广泛提升其国民跨国出行的便利度,降低国际交通运输成本,从而为沿线国家更多留学生跨出国门来华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2.跨国投资扩大人力资本需求。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1.98万亿美元,是2002年的66.3倍,覆盖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我国吸引外资逐年递增,2018年吸引外资达1349.7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大外资流入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建立在长期资本合作的基础上,而跨国公司在目标国开展业务需要大量精通双方语言的专业性人才,超大规模的人力资本需求能够吸引更多的海外学生到中国学习语言及专业技能以满足投资活动的需要。因此,中国与沿线国家相互之间的跨国投资,是驱动海外留学生来华交流学习的重要原因。陆菁 等[26]的研究显示,生源国对华投资每增长1%,来华留学生规模将增长0.112%。

3.文化产品贸易增进人文交流。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发展迅速,在2010年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文化产品出口第一大国。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文化产品贸易的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023.8亿美元。文化产品作为特殊商品,其本身承载着东道国的人文特色与价值观,通过对外出口的过程,将本国的优秀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弘扬和传播,推动国际间文化交流[27]。曲如晓 等[5]的研究在控制了其他重要因素后,证明文化产品出口规模的扩大对来华留学生规模有显著促进作用,指出文化产品贸易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渠道。

图1 “一带一路”倡议对来华留学生流动的作用机制

三、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一)计量模型设定

本文采用双重差分(DID)模型,将“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考察其对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流入的影响效应。参考吕越 等[28]的做法,本文将2013年作为政策冲击时点,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2)结合中国一带一路网(www.yidaiyilu.gov.cn)上公开报道的相关文件,我们整理获得以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名单:蒙古、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文莱、菲律宾、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希腊、塞浦路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泊尔、不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马其顿、埃及、阿尔巴尼亚、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摩尔多瓦共计65个国家和地区。视为处理组,其他国家和地区视为对照组,构建如下模型进行识别:

Yit=θ+βsilkpostit+γXit+αi+δt+εit

(1)

silkpostit=postt*silkroadi

(2)

其中,Yit为被解释变量,代表来华留学生规模。postt为政策实施虚拟变量,silkroadi为分组虚拟变量。silkpostit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分组虚拟变量和时期虚拟变量的交互项,也是双重差分法要关注的核心变量。Xit为影响被解释变量的一系列控制变量,αi为国家固定效应,δt为年份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误差项。

估计系数β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流入促进效应,即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相比其他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变化,若其显著为正,说明“一带一路”倡议有效促进了沿线国家学生来华留学。

(二)数据说明

(1)被解释变量:来华留学生规模(yit)。为衡量“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流入的促进作用,文章选取了来华留学生规模作为被解释变量,包含生源国当年来华新生、在华继续学习学生和在华当年毕业、结业的学生,单位千人。具体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出版的2003—2018年《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

(2)核心解释变量。双重差分模型核心变量(silkpostit),“一带一路”倡议在2013年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首次提出,因此本文选取2013年作为冲击发生时点。该变量由政策实施虚拟变量(postt)和分组虚拟变量(silkroadi)交乘得到。其中,政策实施虚拟变量(postt)在2013年及之后取值为1,之前为0;分组虚拟变量(silkroadi)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处理组)取值为1,其他国家(对照组)为0。

(3)控制变量。本文借鉴魏浩 等[2]的研究,选取以下控制变量,生源国经济规模(lngdp_dit)、生源国人口总量(lnpop_dit)、中国与生源国双边汇率(exchange_rateit)。同时,鉴于已有研究充分论证了生源国政治因素对留学生跨境流动存在重要影响,本文控制了生源国的关键制度质量:政治稳定水平(stabilityit)和法制水平(lawit)。需要说明的是,双边汇率数据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制度质量数据来源于世界治理指标数据库(WGI),其余数据来自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库。

表1基本描述统计

表1给出了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其中,各国来华留学生规模均值为1.494千人,标准差为5.274,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70.54千人,反映各国的来华留学生规模呈现较大差异性。此外,从控制变量来看,各国政治稳定程度和法制水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既包含政治环境稳定、法律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也包含政治局面动荡、法制水平较低的国家。

四、实证分析

(一)基准回归

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海外留学生来华的促进效应,基准回归结果见表2,其中(1)—(6)列逐个加入核心解释变量,留学生生源国经济规模(lngdp_d)、生源国人口规模(lnpop_d)、双边汇率(exchange_rate)、政治稳定水平(stability)和法制水平(law)等控制变量,并同时控制了年份及国家固定效应,回归标准误聚类到国家层面,结果显示核心解释变量silkpost的估计系数始终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沿线国家学生来华留学。第(6)列估计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倡议提出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比其他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平均多增长1454人。

表2“一带一路”倡议对留学生来华影响的基准回归

(二)稳健性检验

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政策影响效应,所使用的面板数据年份跨度较大,且“一带一路”倡议政策本身有其特殊性。总体上看,本文核心结论的稳健性和有效性可能受到以下问题的影响,即是否满足双重差分模型的识别条件、是否存在非观测因素的影响、是否构成时间序列相关和政策非随机选择导致的内生性。基于此,本文采取平行趋势检验、随机抽取实验、两期双重差分法及倾向得分匹配检验以验证核心结论的可靠性,并通过删除政策当年样本以及剔除来华留学生数目少于500人的样本再次检验本文的结果是否稳健。

1.平行趋势检验。双重差分的运用需要满足平行趋势假定,即在政策冲击年份之前,处理组和对照组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存在明显差异。为验证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平行趋势,本文借鉴了李建军和李俊成[29]的做法,在模型中引入分组虚拟变量和年份虚拟变量交互项silkpost,如果处理组和对照组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满足平行趋势,那么“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前各年份的silkpost则应该不显著。图2展示了平行趋势假设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各年的交互项系数均不显著,而自2013年倡议提出后当年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且随后年份交互项系数显著水平逐渐上升,说明在政策实施后,处理组和对照组的趋势才出现显著变化,而在政策实施前两组趋势并无显著差异,模型满足平行趋势假定。

图2 双重差分模型的平行趋势检验

2.随机抽取处理组及冲击时点。为进一步检验本文的结果是否受到国家-年份层面的非观测因素驱动,参考刘灿雷和王永进[30]的方法随机抽取处理组,并同时让政策冲击发生年份变得随机,若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变化是由其他非观测因素引起的,那么随机抽取后新的核心解释变量估计系数均值将与基准结果基本无异。本文样本共包含19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65个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据此本文首先随机抽取65个国家和地区设定为虚假处理组。同时,本文样本时间跨度为2003年至2018年,因此在2004年至2017年共计12个年份中随机抽取一年作为虚假政策冲击时点,以保证本文构建的自变量silkpostit对来华留学生规模没有影响。本文共进行了500次随机抽样,并按照(1)式进行基准回归,图3报告了随机抽取后回归估计系数的分布。结果显示,来华留学生规模的silkpostit的估计系数均值基本以0为中心,并且图3竖线所代表的真实估计系数(1.454)在500次随机抽样的系数估计值中明显属于异常值。因此安慰剂检验再次表明,本文估计结果不太可能由国家-年份层面的非观测因素驱动,识别策略是有效的。

3.两期双重差分法。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可以更好地利用多期数据变动识别政策实施的平均效应,但也可能存在序列相关问题而高估了回归结果的显著性[31]。对此本文参考周茂 等[32]的做法,以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为界限,划分2012年及以前年份和2013年及之后年份两个时间段,相关变量分别在两个时间段内取均值,采用两期双重差分法进一步识别验证。由表3第(1)列结果可知,silkpost的估计系数同样显著为正,表明控制可能存在的序列相关问题后,本文研究结论仍是稳健的,“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沿线国家留学生来华留学。

图3 随机抽取后系数估计值的分布

4.倾向得分匹配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国家的选择并非完全随机,沿线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与其他国家在经济基础、政治环境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为缓解政策非随机选择导致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借鉴杨兴全 等[33]的做法,进一步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进行重新估计。首先,先建立Logit模型得出每个样本的倾向得分,即每个样本国家属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概率,协变量与基准回归模型中的控制变量相同。由此,选择一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倾向得分最接近的其他国家样本作为对照组。匹配结果显示,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协变量均值在5%的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匹配效果较好(3)此处结果暂不汇报,留存备索。,可能存在的样本选择性偏误有效弱化。表3第(2)列展示了基于匹配后样本的回归结果,我们所关注的交乘项系数依然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验证了本文主要结论的稳健性。

5.删除倡议提出当年的样本。由于“一带一路”倡议是在2013年9月份正式提出,本文根据现行做法,将2013年设置为政策冲击发生年份,然而其可能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提出时间较晚,政策对当年各国家留学生来华的影响难以估计,可能在倡议提出当年部分国家的新增留学生已经选定留学目的国并开始了学习生活。考虑到稳健性,借鉴徐思 等[34]的方法,我们删除了所有国家2013年的留学生来华数据,重新带入模型中进行检验,如表3第(3)列结果显示,核心解释变量的系数仍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支持了基准回归的结论。

6.剔除来华留学生人数低于500的国家样本。在全部196个国家和地区中,来华留学生数量超过500名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06个,而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来华留学生占到当年来华留学生总量的95%以上。为使数据更加集中,本文剔除了来华留学生数量低于500名的样本,重新对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如表3第(4)列所示,核心解释变量的系数显著为正,再次验证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来华留学生规模的扩大起到了促进效应。

表3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

(三)作用机制分析

基于文献综述及机制分析,本文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跨国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文化产品贸易程度的加深,从而促进海外留学生来华。表4汇报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跨国直接投资、文化产品出口三个路径的机制分析结果。其中第(1)列中,我们采用生源国当年的航空载客量作为指标衡量生源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第(2)列中,我们采用生源国对华直接投资与当年中国外资总流入的比值作为因变量带入模型,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第(3)列中,我们选取中国向生源国的文化产品出口总额与生源国当年GDP的比值来衡量中国向生源国文化产品出口的相对规模,其中文化产品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09年UNESCO文化统计框架》进行识别,文化产品贸易数据来自UN COMTRADE数据库。需要说明的是,生源国对华投资直接投资和中国向生源国文化产品出口测度指标的选取,本文采用相对规模以更清晰地反映中国与生源国在投资及文化产品贸易领域联系紧密程度的变化。

表4“一带一路”倡议影响留学生来华的机制检验

表4第(1)列通过生源国航空载客量指标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政策影响,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相比其他国家,沿线国家航空载客量平均提高了28.6%,考虑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质量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能够为人员及货物的流动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从而促使更多留学生有机会以更低的交通成本来华留学。第(2)列显示,倡议提出后,沿线国家向中国直接投资在中国外资吸收总额中的比重平均上升了0.11个百分点,说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沿线国家与中国的投资合作潜力得到了进一步释放。跨国投资将拉动对通晓两国语言及文化的高质量人力资本需求,从而吸引更多海外留学生到中国学习语言及专业技能。第(3)列检验了倡议对于中国对沿线国家文化产品出口相对规模的政策效果,结果显示,倡议实施后,中国向沿线国家的文化产品出口相对规模显著提升。文化产品是特殊的商品,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底蕴。文化产品贸易程度的加深有利于增进海外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向往,促使其来到中国开展交流学习。总体来看,相比其他两种机制,交通基础设施这一机制的回归结果更为显著。一定程度上表明,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在“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海外留学生来华过程中发挥了更大作用,这与“一带一路”倡议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推进的优先领域有着内在的联系。

(四)拓展性分析

上述基准回归结果与稳健性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留学生来华有显著的促进效应。本部分将进一步验证这种促进效应是否因国家不同特征(区分地理距离,收入水平)而存在异质性;同时,还将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来华留学生学历结构的影响,以期在规模总量考察基础上,区分学历层次进一步评析“一带一路”倡议对来华留学生流动的影响效应。

1.基于地理距离维度的考察。在传统引力模型中,两国地理距离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地理距离一方面直接影响国际留学生跨国迁移的成本,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国间文化、语言的差异。已有许多研究证实[1,2]双边地理距离对来华留学生规模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本文试图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来华留学生规模的促进作用是否因地理距离不同而有所差异。本文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划分为邻近“一带一路”国家与非邻近“一带一路”国家,并设置邻近国家虚拟变量(adjacent):邻近“一带一路”国家为与中国陆地存在接壤的国家(4)根据划分标准,邻近一带一路国家包括: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取值为1;其他为非邻近“一带一路”国家取值为0。通过考察“一带一路”倡议与邻近国家虚拟变量交互项来验证地理距离对“一带一路”倡议来华留学生促进效应的影响。表5第(1)列回归结果显示,silkpost*adjacent交互项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一带一路”倡议对留学生来华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邻近 “一带一路”国家,而对非邻近“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没有显著影响。

2.基于不同收入水平维度的考察。收入水平是影响来华留学生规模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进一步按照世界银行对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分组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将所有国家分为低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两类,这里低收入国家包括世界银行划定的低收入国家和中低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包括世界银行划定的中高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本文设置了低收入国家虚拟变量,如果属于低收入国家,则虚拟变量lowincome取1,否则取0。将核心解释变量与低收入国家虚拟变量交互项silkpost*lowincome代入基准模型中进行估计,表5第(2)列结果中silkpost*lowincome的系数显著为正,而silkpost的系数并不显著。这意味着,“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促进效应更多集中在低收入国家。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首先,高收入国家其自身教育发展水平较高,具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中国高等教育对其学生的吸引力相对较弱,而在低收入国家则情况相反。实际上,林航 等[36]在关于孔子学院的来华留学生促进效应的研究中,也得到了类似结论。其次,高收入国家其内部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同世界其他国家都保持着持续稳定的投资和贸易,因此较少受到作用机制层面制约,在倡议提出前就已经与中国有一定规模的留学生人才交流活动。而对于低收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跨国直接投资和文化产品贸易规模等机制层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效应,从而显著提升了相关国家来华留学生的规模。

3.基于学历结构维度的考察。来华留学生根据学历类别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学历留学生和非学历留学生。学历留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倾向于攻读经济、工程等学位课程,非学历留学生指不以攻读我国高等学历学位为目的的各类长短期留学生,主要以语言学习或培训为主。来华留学生中学历生和非学历生的比例反映了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学历结构,该比例越高,则意味着高学历留学人才的占比越高,学历结构越合理[4]。表5第(3)、(4)列分别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学历来华留学生和非学历来华留学生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两种类型的留学生来华都有显著促进,相比之下,对学历来华留学生的促进作用更强。同时,本文尝试只保留来华留学生数量高于500人的样本国家(占到当年来华留学生总数95%以上)重新进行回归,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仅对学历留学生来华有显著促进,而对非学历留学生没有影响(5)此处暂不汇报相关结果,留存备索。。以上结果表明,由于“一带一路”倡议对学历来华留学生的促进效应明显高于非学历留学生,因此有利于我国留学生培养人才层次的提高,进而优化来华留学生学历结构,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竞争力。

表5 基于地理距离、收入水平和学历结构的异质性检验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2003—2018年196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华留学生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深入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海外留学生来华的促进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显著提升了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规模。研究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两期双重差分等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次,“一带一路”倡议对留学生来华的促进效应主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跨国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文化产品贸易程度的加深得以实现。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来华留学生流动受“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这种促进效应更多集中在邻近“一带一路”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在非邻近“一带一路”国家和高收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该国留学生来华的促进效应并不显著。最后,本文进一步以学历类别为研究视角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学历来华留学生和非学历来华留学生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相比非学历来华留学生,“一带一路”倡议更能有效促进学历来华留学生的流入,因此有利于我国留学生学历结构的优化和人才培养层次的提高。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融合、共同发展的合作共赢之路,更是推进各国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互信友谊之路。来华留学生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开放的重要着力点和民心相通的关键议题,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迎来了新的战略机遇和时代使命。本文研究结论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优化来华留学生结构具有以下几方面政策启示:

第一,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加大来华留学宣传力度。本文实证结果表明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对来华留学生的促进效应仍集中在邻近国家与低收入国家,今后应进一步加大对沿线国家的留学宣传力度,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平台更好地展示我国的经济发展潜力与教育进步。同时,有针对性地推进多层次、多样化来华留学配套政策,大力吸引非邻近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留学生来华留学。

第二,稳步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沿线国家交通可达性与便利度。倡议沿线国家大多基础设施薄弱,留学生跨境流动也因此受到阻碍。在“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应充分发挥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比较优势,与沿线国家构建更大范围的基础设施联通网络,降低跨境流动成本,为沿线留学生来华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高度重视经贸关系对于促进海外留学生来华的积极作用,扩大相互间投资规模。紧密的双边经贸关系能够提升对跨文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促进人流、信息流的发展,是“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沿线国家留学生来华的重要渠道,今后应着力优化我国的营商环境,加快与沿线国家商签投资协定的步伐,推动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更好地发挥跨境投资对留学生来华的促进作用。

第四,大力发展文化产品贸易,提升中国文化对海外留学生吸引力。文化产品贸易是国家间文化传播、增进了解的重要途径,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潜力得到初步释放。未来应积极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新精神的文化企业,在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同时助力中国留学生教育迈上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生源倡议留学生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一带一路”倡议需人才护航